臣桓言:


    背恩致討,遠煩汗馬之勞;請命求哀,敢廢牽羊之禮。仰祈蠲貸,俯切淩兢,臣桓,誠惶誠懼,頓首頓首。


    竊以契丹為鄰,爰構百年之好;大金辟國,更圖萬世之歡。航使旌絕海嶠之遙,求故地割燕、雲之境,太祖大聖皇帝特垂大造,許複舊疆。未逾歲時,已渝信誓,方獲版圖於析木,遽連陰賊於平山。結構大臣,邀回戶口,雖諱恩義,尚貸罪愆。但追索其人民,猶誇大其土地,致煩帥府,遠抵都畿。上皇引咎以播遷,微臣因時而受禪。懼孤城之失守,割三府以請和,屢致哀鳴,亟蒙矜許。


    官軍才退,信誓又渝,密諭土人,堅守不下,分遣兵將,救援為名。複間諜於使人,見包藏之異意。遂勞再伐,並興問罪之師;又議畫河,實作疑兵之計。果難逃於英察,卒自取於交攻,尚複嬰城,豈非拒命?怒極將士,齊登三裏之城;禍延祖宗,將隳七廟之祀。已蠲銜璧之舉,更叨授館之恩,自知獲罪之深,敢有求生之理?


    伏惟大金皇帝陛下,誕膺駿命,紹履鴻圖。不殺之仁,既追蹤於湯武,好生之德,終儷美於唐虞。所望惠顧大聖肇造之恩,庶以保全弊宋不絕之緒。雖死猶幸,受賜亦多。道裏阻修,莫致籲天之請;精誠祈格,徒深就日之思。謹予叔燕王俁、越王啤、景王杞、祁王模、莘王植、徐王棣、和王栻及宰相百僚、舉國士民、僧道、耆壽、軍人奉表出郊,望闕待罪以聞。臣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謹言。


    天會四年十二月,宋皇帝臣趙桓百拜上表


    相州晝錦堂,趙構手裏攥著的,是靖康官家,自己的親哥哥遞交大金的降書順表原文。


    張大梁自東京汴梁城派人傳書,東京已經全麵陷落,金兵占據四城城垣,毀壞了上城馬道,殿前司都虞侯蔣宣斧劈左掖門,欲護衛官家突圍,卻被何栗汙蔑為“意欲謀反”,下令四廂指揮使左言率兵彈壓。左言乃高俅餘黨一脈,諂媚投靠何栗,對何栗言聽計從。張大梁和左言乃是舊識,想搭救蔣宣、盧萬、李福等將領,拿住左言私底下和金兵千戶往來賄賂的佐證,要挾左言將幾個人掉包,處死的,是左言抓捕的幾名亂兵,報了上去,現在一派人心惶惶,誰有心思細究。月初,官家已經親自前往青城宮和金兵議和,遞交了降書順表,並於臘月初二在青城齋宮進行了受降儀式。


    東京舉城哀哭,混亂不堪,隨著宋金議和逐漸明了之勢,為了緩和緊張局勢,穩定人心,開朱雀門放百姓出內城,大批百姓聚集在南熏門,為了見宋官家一麵,尤其是皇帝一夜未回,許多百姓也是徹夜等候。張大梁的信使和蔣宣等人混出了外城南熏門,繞路北上,直到碰上嶽飛的巡騎,才把書信帶出來。後來,議和投降已成定局,南熏門百姓亂成一團,一些潰兵混雜在百姓隊伍裏趁機掠奪財物,更是引發大麵積騷亂,兵馬巡檢司出兵彈壓,宗翰更是急調鐵鷂精騎自外而上,進入四城城垣監視,以防不測。


    林林總總,張大梁的這封信很長,很詳細,把東京汴梁城最近月餘的局勢基本描述了一番,現在金兵已經在全力搜刮東京的金銀財物,內庫所有財務,全部被運往金營。許多大臣也未能幸免,根據官職大小,製定繳納數目,甚至連鄭太後的娘家也被波及。官家已經派出割地使,前往三府之地交接。最重要的一條,宗翰曾對趙桓言明,兩國既已議和,必須召回在相州的康王回京,估計不日就會有詔令到達。


    趙構絞盡腦汁的回憶一些曆史的記憶,記憶中,大宋官家趙桓是處於一個矛盾之中,心既不甘,卻又無膽。但他接手的,本就是飄搖在風浪中的一艘充滿隱患的大船,偏偏他這個船長天生膽小,要不是有幾個水手還在玩命操縱這艘巨船破浪前行,早就葬身大海了。


    趙桓在這個時候,應該是下了兩道不同內容的詔令,一道是名詔,做給宗翰、宗望看的,要求趙構按照旨意,返回東京;另一道是密詔,則是讓趙構火速率兵勤王,以解東京之圍。但令人鬱悶的是,隨後的又一道詔令,讓曆史上的趙構有了借口南安,那就是宋欽宗趙桓的作死之詔:“京城將吏士卒失守,幾至宗社傾危,尚賴金人講和,止於割地而已。九弟將天下勤王之兵總領,分屯近甸,以伺變難,無得輕動,恐誤國事,四方將帥亦宜詳此。宋金已然議和,各地勤王之兵加以約束,以免金人不喜,……”


    但現在不論哪一道詔書,趙構都沒有接到,宗澤自是不會說什麽,但現在勤王兵馬成員較雜,雖然第一時間派出了教導隊進駐各部,但底層的基層將領,還是有些許抱怨之聲傳了出來,盡管對教導隊不敢言語,私下裏,難免會有一些牢騷,甚至於抱怨,有些難聽話,也一並散發開來。


    接到吳喜的報告,趙構隻是一笑了之。趙構在當初整兵之際,就把暗界滲透到軍隊各個部門,可以說,現在五軍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在第一時間匯總到趙構的案頭,隻是趙構吩咐吳喜,隻收集情報,不要有任何動作,他知道,隻要他點頭,暗界就會讓這些人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相州這個地方,還是太小了,位置也不是十分理想。曆史上,趙構先是前往東平,後來在大名府立足,在商丘稱帝,現在看來,不失為一條上上之策,避敵鋒芒,高舉大義,徐徐圖之。千萬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這是趙構來到大宋一直告誡自己最多的一句話。


    是不是由於自己橫空出世,曆史的車輪偏移了呢?趙構不相信自己能有翻天覆地的大能,但穿越引起空間的波動,還是會有的。也就是說,大的方向不會改變,但小的路徑,會有所偏頗,至於是一條捷徑還是彎路,趙構相信,在自己的帶領下,至少不會走彎路。畢竟後世的經驗和厚重文化的積累,別人是沒有的。


    而趙構,就是要讓大宋改天換命,讓大宋朝的曆史車輪,拐向自己心中那條輝煌大道,為此,與天地一爭,又有何懼!


    趙構正在深思之間,腳步輕微之聲傳來,吳喜的身影出現在趙構身側,低聲稟告:“王爺,東京有密使前來。”


    “哦,是誰?一行幾人?”


    “此人自稱是樞密院僉事曹輔。一行五人,其餘四人皆是曹輔衛士。”吳喜回道。


    “原來是曹載德駕到,有請!”


    不一會兒,棉簾掀處,一位五十多歲的老者邁步而進,披一件墨綠色羅袍,清臒的容貌之間,略顯疲憊之色,一見之下,竟然愣住了,看著趙構,竟然一時說不出話來。


    “哈,載德公不認識小王了嗎?”對於曹輔,趙構印象較深,因為趙構封王開府,正是曹輔奉旨宣詔。後來,走動也比較多一些,可以說是趙構為數不多的熟悉之人。


    “啊……曹輔拜見王爺。輔一時心情激動,王前失儀,贖罪贖罪!”曹輔緩過勁來,急忙上前叉手揖禮參見。


    趙構倒是有點納悶,自己也不過出來兩個多月,怎會一見之下王前失儀?


    “怎麽,小王才出京幾日,曹公一見之下竟然不識,哈哈哈,曹公,新晉高職,就忘了舊友嗎?”趙構笑著打哈哈,請曹輔就坐看茶。


    曹輔眼睛一亮,眉頭舒展,端過吳喜上的茶杯,吸氣一聞,繼而茗了一口,含而不咽,繞舌三匝,分口吞下,吐氣開聲:“好茶,初聞氤氳之氣清香,再嚐入口之味醇厚,可謂‘嗅覺精新極,嚐之骨自輕’,好茶!可是新傳鬥茶之法?輔未曾所見。”開口不談公事,卻大談茶道一說,可見曹輔也是小閣烹茗之人。


    “久聞曹公愛茶,喜茶,鬥茶,閩南乃茶源之地,曹公深諳此道,果然見識不凡。小王忙碌之人,辛苦之命,哪有什麽閑工夫弄什麽鬥茶,隻是簡單衝泡,原汁原味而已。”趙構舉杯相邀,客氣的說道。


    “大道至簡,悟在天成。王爺聰慧,非我俗輩能比。一路上,雖有坎坷,但王爺昔日音容笑貌一直縈繞不絕,讓輔追憶良多,恨不能肋生雙翅,以謀王麵。方才乍見,容貌氣度已是今非昔比,大有改變,故而神思頓輟,王前失儀,王爺,您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羽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羽堂主並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