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的一把刀頂在日本本州島的屁股上,出雲、伯耆、備後、備中幾個藩屬國盡歸大宋帝國。
這樣一來,大宋帝國已經將本州島關西地區一分為二,備中以西地區的藩屬國軍隊,已經無法支援關中地區的作戰,況且,隨著尹絳的玄鳥軍團全軍登陸集結完畢,趙構命令他們,自東向西,橫掃石見、安義、長門、周防四國,和韓彥樸的第一軍東西夾擊,完成對日本西南地區的占領。
命令第二艦隊出動,在日本島東南海域警戒,所有出海漁船、水師,全部擊沉,切斷日本島南北聯係。
趙構率領前衛團、兩營一衛,從備前國開始,一路向東橫掃,殺向京都府。
征夷大將軍、平氏家族家主平忠盛投降大宋帝國的消息,迅速傳到了京都攝關府。
據說鳥羽上皇異常憤怒,下令要解除右近衛大將平穀川的前衛將一職,還是被藤原忠通勸阻了,這個鳥羽上皇,本事不大,但脾氣實在是不好。平穀川統帥十五萬大軍布防第一線,你這個時候不去安撫,反而降罪,這不是要活生生將平穀川推到平忠盛的道路上嗎?
雖然藤原忠通不知道平忠盛為什麽要投降大宋,但平忠盛作為平氏家主,如何不知平穀川現在正在前線統兵,所以,藤原忠通給平穀川的命令,就是用戰功來洗刷平氏的恥辱。並建議天皇陛下下旨,敕封平穀川為平氏家新一任家主、平氏平刀流威武堂堂主。
堂主相當於平氏武士集團的宗主,而平刀流流主隻不過是一任流主而已,相當於名譽長老,而堂主,則是實權宗主。就像藤原忠通,就是藤原北家禦堂流堂主。
平穀川是被逼到一條絕路上,唯有死戰,才能證明自己。
但是,據探子來報,大宋帝國的水師已經出現在外海出現,目標正是自己把守的區域,已經知道大宋水師火炮的厲害,平穀川隨後將防線後撤二十裏,在江戶川東岸列陣,緊守關中平原門戶下總台。
平穀川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分駐下總台三個地方,他的左軍在下總台的左翼的房總半島,右軍駐紮在武藏野,前軍在下總台九十九裏平野,這是關東平原的東大門,自己率領中軍和後軍堵住關東平原的大門江戶川兩翼。
左近衛大將討逆大將軍源田盛的十五萬大軍,在關東山地和越後山的峽穀駐軍,卡死由關東平原進入關西的道路,這裏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源田盛素以堅韌著稱,其防禦能力首屈一指,藤原忠通可算是人盡其才。
藤原忠通對自己的排兵布陣還是滿意的,充分利用裏地形部署兵力,對京都府的防禦,讓藤原弘毅擔任左衛軍大將,這是藤原家族的老軍務,穩重、縝密,軍紀嚴明但又對部下多有寬宥獎賞,在軍中威信極高,讓他擔任京都衛,最合適不過。
右大臣源兆興,帶領十萬人馬,駐守丹波高原,居高臨下,是京都府的後盾。
隻是,這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大宋帝國登陸東京灣,自己就可以形成三麵包圍之勢,讓宋軍有來無回。
但趙構的戰略指導思想是消滅日本最精銳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領平安京。
六十萬的武士軍隊,已經是當時日本能夠集結的最多的軍事力量,如果加上一些領主手下臨時武裝起來的農民,最多一百萬。
自己帶領的是三十萬的精銳,還有十萬預備軍,兵力足夠。
趙構對日本的戰略思想就是速戰速決,一戰打殘,讓他起碼一百年不敢再生任何反抗的念頭。
關東平原適合大兵團作戰,這個地方,將來就是整個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趙構既然知道曆史,自然要搶占曆史高度。
真正意義上的決戰,還是關東平原。趙構想畢其功於一役就要將敵人的大部分兵力放在預設戰場,所以,無論是韓彥樸的西進,還是自己的掏後路,都是在為徐慶的大軍做戰略掩護。
所以,這兩支偏師不急不緩,先建立前進基地再說。
趙構不急,藤原忠通急。
大宋水師已經通過蒲賀水道進入東京灣,碩大的海船讓沿岸的日本軍民感到無比震撼,駐守在房總半島的平穀川的左軍一個部將沒有忍住心中的怒火,不能容忍敵國的艦隊就這樣大搖大擺進入自家後花園,還在距離自己不到一千米的地方,露出黑洞洞的炮口威脅自己。遂命令駐軍升起戰鬥旗幟,吹響號角,準備接敵。
但這番舉動明顯激怒了大宋水師,兩艘護衛艦橫過來,一輪炮火過來,將這名部將連帶屬下五百多人,和一段石牆,轟成了碎渣渣。
威懾,赤裸裸地威懾,但效果出奇地好。
一直到東京灣淺灘,都沒有在碰到不開眼的。平穀川下令收縮防守,知道宋軍水師火炮厲害,索性讓出海灘,隻等大宋軍隊上岸,進入平野,就是他平穀川十五萬大軍的用武之地。
但徐慶虛晃一槍,根本沒有理會平穀川的主力,而是調轉炮口,先是掩護龐化饕餮軍團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和工兵團在安房登陸,先將房總半島的最南端拿下,建立了前進基地,然後並沒有趁機北上,而是在安房率先構建軍港,一船一船的物資運輸上岸,很快,安房軍港就已經初具規模,徐慶的前敵總指揮司令部開始告訴運轉。
馬修武的第一軍負責房總半島東線作戰,鄭逢春的第三軍負責西線作戰,就像一把鉗子,牢牢將房總半島夾在中間。隻要將房總半島拿下,就控製住了房總半島東西的出海口,關中平原就是死地一個。
徐慶將朱琦的炮四師一分為二,作為戰略支援部隊,支援兩線作戰,這樣一來,加上兩軍本身自有的炮兵團,每支隊伍,會有五個炮團協同作戰,這裏麵,既有18磅野炮,也有12磅山炮,還有20磅虎墫炮,已經形成遠中近三重火力。用趙構的話講,“用大炮轟他娘的,看看他的武士道能不能硬的過我的大炮。”
折知綱的重炮也是一分為二,全部部署在房總半島兩翼軍港炮台上,用於封鎖海灣,尤其是蒲賀水道,全程都在重炮打擊範圍,不會有一條舢板溜出去。
至於九十九裏濱和鹿島灘的東大洋海域,自有第二艦隊進行巡邏靖海,出海的所有船隻都成了艦隊很好的訓練靶船。
十天之後,馬修武和鄭逢春在房總半島的最北端利根川江北岸勝利會師,不僅僅將房總半島攬入懷中,而且將關中平原最大的一條河利根川牢牢控製在手中,這樣一來,特混艦隊的內河運輸船就能利用水道,將物資補給源源不斷補充到兩軍陣前。打仗打得就是後勤,後勤保障不缺,馬修武和鄭逢春聯名上書總指揮徐慶,願立軍令狀,以兩軍之力,單挑平穀川十五萬大軍。
別說,這倆瘋子還真有這個底氣。一共十個炮兵團,一個炮團五十門霹靂炮,其中兩個山炮營,一個野炮營,一個虎墫炮營,還有一個警衛營,其火力密度,在當下的戰場上,敵方無解!
但徐慶卻突然停下了進攻的腳步,命令兩軍原地休整,加強戒備。另外,密令馬修武和鄭逢春,如何這般這般……
平安京,攝關府。
藤原忠通第一次在戰事爆發後,將相關將領集中在自己的府邸商議軍情大事。
藤原忠通是唯一一個法皇、上皇、天皇認可的太政大臣、攝關,也是三股勢力中最雄厚的一支,無論是平氏,還是源氏,尚無力單獨對抗藤原家,即使是兩家合力,最多也是五五之數,但藤原家有一個最大的優勢是政治,他的攝關可不是白當的,藤原家族也不是空架子。
左大臣是藤原弘毅,右大臣源兆興,一個代表天皇,一個代表上皇,但是內大臣卻是藤原善常,這才是實權人物,屬於天皇的文秘,也是皇宮裏唯一代表天皇下詔之人。而這個崇德天皇,一如大宋趙家太上皇,一位愛好音樂,一位愛好繪畫書法,就是不愛江山。
左右衛大將平穀川和源田盛,則是兩股勢力中的中流砥柱,也是軍中大佬,是軍隊的代表。
現在,卻為日本國的未來,集中在藤原忠通府上,共商大計。
“諸君,宋軍房總登陸以來,隻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已經將房總半島控製在手,我們的出海口被控製得死死的。宋軍的火炮厲害,平穀川將軍的已經將前軍適當收縮,利用地形,節節阻擊,將其引誘至常陸築波山地區,擬以源田盛的後衛軍抄其後路,實施圍殲。藤原弘毅的左軍前出關原地區,威脅宋軍左翼,牽製敵軍,不敢北上救援。源兆興的右軍前出丹波,密切監視西路宋軍動向。藤原善常負責後勤補給,務必保障大軍所需。”
藤原忠通指著圖輿繼續說道:“宋軍戰線拉長,勢必補給困難,山路崎嶇,不利於對方火器使用,所以此戰,諸君當齊心合力,勠力向前,宋軍跨海而至,戰不能長,我們以逸待勞,拖著他,就能把他們拖死。”
藤原忠通臉色陰沉,說道:“此戰係國之戰,拜托諸君了!”
藤原忠實微微屈禮,眾人急忙回禮道:“敢不從命!”
這樣一來,大宋帝國已經將本州島關西地區一分為二,備中以西地區的藩屬國軍隊,已經無法支援關中地區的作戰,況且,隨著尹絳的玄鳥軍團全軍登陸集結完畢,趙構命令他們,自東向西,橫掃石見、安義、長門、周防四國,和韓彥樸的第一軍東西夾擊,完成對日本西南地區的占領。
命令第二艦隊出動,在日本島東南海域警戒,所有出海漁船、水師,全部擊沉,切斷日本島南北聯係。
趙構率領前衛團、兩營一衛,從備前國開始,一路向東橫掃,殺向京都府。
征夷大將軍、平氏家族家主平忠盛投降大宋帝國的消息,迅速傳到了京都攝關府。
據說鳥羽上皇異常憤怒,下令要解除右近衛大將平穀川的前衛將一職,還是被藤原忠通勸阻了,這個鳥羽上皇,本事不大,但脾氣實在是不好。平穀川統帥十五萬大軍布防第一線,你這個時候不去安撫,反而降罪,這不是要活生生將平穀川推到平忠盛的道路上嗎?
雖然藤原忠通不知道平忠盛為什麽要投降大宋,但平忠盛作為平氏家主,如何不知平穀川現在正在前線統兵,所以,藤原忠通給平穀川的命令,就是用戰功來洗刷平氏的恥辱。並建議天皇陛下下旨,敕封平穀川為平氏家新一任家主、平氏平刀流威武堂堂主。
堂主相當於平氏武士集團的宗主,而平刀流流主隻不過是一任流主而已,相當於名譽長老,而堂主,則是實權宗主。就像藤原忠通,就是藤原北家禦堂流堂主。
平穀川是被逼到一條絕路上,唯有死戰,才能證明自己。
但是,據探子來報,大宋帝國的水師已經出現在外海出現,目標正是自己把守的區域,已經知道大宋水師火炮的厲害,平穀川隨後將防線後撤二十裏,在江戶川東岸列陣,緊守關中平原門戶下總台。
平穀川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分駐下總台三個地方,他的左軍在下總台的左翼的房總半島,右軍駐紮在武藏野,前軍在下總台九十九裏平野,這是關東平原的東大門,自己率領中軍和後軍堵住關東平原的大門江戶川兩翼。
左近衛大將討逆大將軍源田盛的十五萬大軍,在關東山地和越後山的峽穀駐軍,卡死由關東平原進入關西的道路,這裏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源田盛素以堅韌著稱,其防禦能力首屈一指,藤原忠通可算是人盡其才。
藤原忠通對自己的排兵布陣還是滿意的,充分利用裏地形部署兵力,對京都府的防禦,讓藤原弘毅擔任左衛軍大將,這是藤原家族的老軍務,穩重、縝密,軍紀嚴明但又對部下多有寬宥獎賞,在軍中威信極高,讓他擔任京都衛,最合適不過。
右大臣源兆興,帶領十萬人馬,駐守丹波高原,居高臨下,是京都府的後盾。
隻是,這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大宋帝國登陸東京灣,自己就可以形成三麵包圍之勢,讓宋軍有來無回。
但趙構的戰略指導思想是消滅日本最精銳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領平安京。
六十萬的武士軍隊,已經是當時日本能夠集結的最多的軍事力量,如果加上一些領主手下臨時武裝起來的農民,最多一百萬。
自己帶領的是三十萬的精銳,還有十萬預備軍,兵力足夠。
趙構對日本的戰略思想就是速戰速決,一戰打殘,讓他起碼一百年不敢再生任何反抗的念頭。
關東平原適合大兵團作戰,這個地方,將來就是整個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趙構既然知道曆史,自然要搶占曆史高度。
真正意義上的決戰,還是關東平原。趙構想畢其功於一役就要將敵人的大部分兵力放在預設戰場,所以,無論是韓彥樸的西進,還是自己的掏後路,都是在為徐慶的大軍做戰略掩護。
所以,這兩支偏師不急不緩,先建立前進基地再說。
趙構不急,藤原忠通急。
大宋水師已經通過蒲賀水道進入東京灣,碩大的海船讓沿岸的日本軍民感到無比震撼,駐守在房總半島的平穀川的左軍一個部將沒有忍住心中的怒火,不能容忍敵國的艦隊就這樣大搖大擺進入自家後花園,還在距離自己不到一千米的地方,露出黑洞洞的炮口威脅自己。遂命令駐軍升起戰鬥旗幟,吹響號角,準備接敵。
但這番舉動明顯激怒了大宋水師,兩艘護衛艦橫過來,一輪炮火過來,將這名部將連帶屬下五百多人,和一段石牆,轟成了碎渣渣。
威懾,赤裸裸地威懾,但效果出奇地好。
一直到東京灣淺灘,都沒有在碰到不開眼的。平穀川下令收縮防守,知道宋軍水師火炮厲害,索性讓出海灘,隻等大宋軍隊上岸,進入平野,就是他平穀川十五萬大軍的用武之地。
但徐慶虛晃一槍,根本沒有理會平穀川的主力,而是調轉炮口,先是掩護龐化饕餮軍團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和工兵團在安房登陸,先將房總半島的最南端拿下,建立了前進基地,然後並沒有趁機北上,而是在安房率先構建軍港,一船一船的物資運輸上岸,很快,安房軍港就已經初具規模,徐慶的前敵總指揮司令部開始告訴運轉。
馬修武的第一軍負責房總半島東線作戰,鄭逢春的第三軍負責西線作戰,就像一把鉗子,牢牢將房總半島夾在中間。隻要將房總半島拿下,就控製住了房總半島東西的出海口,關中平原就是死地一個。
徐慶將朱琦的炮四師一分為二,作為戰略支援部隊,支援兩線作戰,這樣一來,加上兩軍本身自有的炮兵團,每支隊伍,會有五個炮團協同作戰,這裏麵,既有18磅野炮,也有12磅山炮,還有20磅虎墫炮,已經形成遠中近三重火力。用趙構的話講,“用大炮轟他娘的,看看他的武士道能不能硬的過我的大炮。”
折知綱的重炮也是一分為二,全部部署在房總半島兩翼軍港炮台上,用於封鎖海灣,尤其是蒲賀水道,全程都在重炮打擊範圍,不會有一條舢板溜出去。
至於九十九裏濱和鹿島灘的東大洋海域,自有第二艦隊進行巡邏靖海,出海的所有船隻都成了艦隊很好的訓練靶船。
十天之後,馬修武和鄭逢春在房總半島的最北端利根川江北岸勝利會師,不僅僅將房總半島攬入懷中,而且將關中平原最大的一條河利根川牢牢控製在手中,這樣一來,特混艦隊的內河運輸船就能利用水道,將物資補給源源不斷補充到兩軍陣前。打仗打得就是後勤,後勤保障不缺,馬修武和鄭逢春聯名上書總指揮徐慶,願立軍令狀,以兩軍之力,單挑平穀川十五萬大軍。
別說,這倆瘋子還真有這個底氣。一共十個炮兵團,一個炮團五十門霹靂炮,其中兩個山炮營,一個野炮營,一個虎墫炮營,還有一個警衛營,其火力密度,在當下的戰場上,敵方無解!
但徐慶卻突然停下了進攻的腳步,命令兩軍原地休整,加強戒備。另外,密令馬修武和鄭逢春,如何這般這般……
平安京,攝關府。
藤原忠通第一次在戰事爆發後,將相關將領集中在自己的府邸商議軍情大事。
藤原忠通是唯一一個法皇、上皇、天皇認可的太政大臣、攝關,也是三股勢力中最雄厚的一支,無論是平氏,還是源氏,尚無力單獨對抗藤原家,即使是兩家合力,最多也是五五之數,但藤原家有一個最大的優勢是政治,他的攝關可不是白當的,藤原家族也不是空架子。
左大臣是藤原弘毅,右大臣源兆興,一個代表天皇,一個代表上皇,但是內大臣卻是藤原善常,這才是實權人物,屬於天皇的文秘,也是皇宮裏唯一代表天皇下詔之人。而這個崇德天皇,一如大宋趙家太上皇,一位愛好音樂,一位愛好繪畫書法,就是不愛江山。
左右衛大將平穀川和源田盛,則是兩股勢力中的中流砥柱,也是軍中大佬,是軍隊的代表。
現在,卻為日本國的未來,集中在藤原忠通府上,共商大計。
“諸君,宋軍房總登陸以來,隻用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已經將房總半島控製在手,我們的出海口被控製得死死的。宋軍的火炮厲害,平穀川將軍的已經將前軍適當收縮,利用地形,節節阻擊,將其引誘至常陸築波山地區,擬以源田盛的後衛軍抄其後路,實施圍殲。藤原弘毅的左軍前出關原地區,威脅宋軍左翼,牽製敵軍,不敢北上救援。源兆興的右軍前出丹波,密切監視西路宋軍動向。藤原善常負責後勤補給,務必保障大軍所需。”
藤原忠通指著圖輿繼續說道:“宋軍戰線拉長,勢必補給困難,山路崎嶇,不利於對方火器使用,所以此戰,諸君當齊心合力,勠力向前,宋軍跨海而至,戰不能長,我們以逸待勞,拖著他,就能把他們拖死。”
藤原忠通臉色陰沉,說道:“此戰係國之戰,拜托諸君了!”
藤原忠實微微屈禮,眾人急忙回禮道:“敢不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