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三十裏,雙方的斥候已經交上了手。
背後的推手推動著雙方這二十多萬人馬在關中平原東北部就這樣“毫無征兆”的狹路相逢。
屯河集團軍趙顏的第一軍著實在山口之外狠狠教訓了一把平穀川的前衛軍。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宋帝國的重騎和日本關東精銳武士集團的碰撞。結果是,在大宋帝國重騎兵堵牆而進的碾壓之下,關東武士集團的騎兵隻是稍作抵抗之後,就潰敗逃往山中。
趙顏率軍追擊,在山穀之地遭遇埋伏,被困其中,派出援兵請求救援。不到半日,屯河集團軍另外兩軍先後到達,順利打開缺口,和趙顏匯合。
但不等宋軍高興太久,後麵不利的消息傳到屯河集團軍軍團長趙泰的司令部,後麵的退路被平穀川的後軍十萬人堵了一個嚴嚴實實,而前麵攔阻去路的,則是平穀川前軍的主力五萬大軍。
屯河集團軍說是三個軍,其實還是原先三個師擴編了番號而已,趙顏和趙泰那是生死弟兄,趙山、趙水兩個是趙泰的心腹愛將,原先的野狼團的底子,全軍實有編製三萬五千人,他們要以這三萬五千人,硬抗對方十五萬大軍的前後圍攻一天一夜。
平穀川的大帳就在築波山山口三五裏處,遇到危險,可以馬上撤退到山裏。
藤原善常被藤原忠通任命為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平穀川的前軍和源田盛的後軍,這已經是近一半的兵力,藤原弘毅護衛京都府的二十萬大軍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調動,源兆興的十萬人還要防備關西宋軍,再說,遠水也解不了近火。
這個計劃就是藤原善常提出來的,“誘敵深入,聚而殲之。”很符合所謂漢家兵學要義。通俗講,想法很好,也有出處可查,但是,太過於想當然了。
一個捧著基本漢家書讀了幾天的日本學者派,卻要和在白山黑水廝殺了近兩年的精銳大軍講兵法,結果會是什麽?
“什麽?宋軍在構築工事?”藤原善常接到的不是宋軍準備突圍而是就地據守的情報。
藤原善常腦袋有些轉不過彎來,他的大部分部隊部署在堵截宋軍的後路上,因為他判斷宋軍覺察到被優勢兵力圍困之後,會派出一部分本領掩護,其餘大部會向後撤退突圍,這樣他就可以憑借優勢兵力大量殺傷宋軍,即使他們突圍而去,不過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自己圍殲宋軍一部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沒想到宋軍卻是老老實實地修築工事,是要負隅頑抗嗎?
三萬多人對抗十五萬大軍,是誰給他們的膽子?
藤原善常神態嚴肅,命令道:“命令斥候前出偵察宋軍來路,一定要弄清楚宋軍有沒有援兵?規模大小?”
他手握重兵是不假,但可不傻。這次決戰,其實還是藤原忠通的主意和做出的計劃,他隻不過是執行者而已,但具體的變化和應對之策,還是需要他臨機做出處理的。
“小三子,你他娘的快點,磨蹭什麽呢?”三排長在後麵焦急地催促著。
一個年輕的士兵手裏的木樁一根根扔到地上,準備釘在地上,這是在做標識,遠處已經出現了日本人的斥候,正在向這裏觀察,雖然不知道宋軍在做什麽,但他們這三四十人在哪裏摳摳索索的,肯定不是在刨金元寶。
日本人做事比較軸,認不準的事情,是要弄清楚的。看到宋軍依然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帶隊的日本侍大將催動坐騎,帶領自己的部下慢慢貼了上來,不等到一箭之地,宋軍撒腿就跑,一直跑到大營裏。
來到此地,看了好幾圈,也沒有發現什麽可疑之處,隻不過是釘在地上幾根木樁子而已,拔出來幾根看看,也沒有別的奇怪之處,隻好隨手扔在一邊,回去複命。
藤原善常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即刻下達了第一波進攻的命令,告訴帶隊的家老藤原景,衝擊要猛,攻擊要狠,不要怕傷亡,你打丟了多少人,我後麵給你補充多少人,隻要一個結果,撕開宋軍大營的營寨第一道防線。
藤原景是藤原家族重點培養的第二代年輕將領,是藤原善常的第三子,此子善於鬥狠,打仗不要命,自身功夫精湛,深得禦刀流刀法之精要之法,也是藤原忠通所謂的“四虎弟子”之一。
藤原景騎在一匹雪白色的戰馬上,這匹馬還是藤原忠通送給他的出山禮物,賜名“月影”。
他手下五千人,是第一波攻擊的隊伍,也是他的精銳部屬,他打仗從來不會留後手。他認為打仗一上來先留後手,根本就沒有取勝的決心,所以他的部下都知道,從踏上戰場的第一步,就不會有後退之說。
宋軍的營寨成品字形駐紮,互為犄角,中軍大營在後麵,左營和右營分據兩翼,中間是一個大約一千米左右的通道。
宋軍的布局不走尋常路,是一個倒品字布置,中軍靠後,兩翼靠前,這樣的布置固然可以利用兩翼的兵力對進攻之地形成殺傷,但也更容易被對手各個擊破,尤其是對方占據優勢兵力的時候。
所以,藤原景的戰法也很明確,集中優勢兵力,先攻擊宋軍左大營,卸掉宋軍的左臂,再卸掉他的右臂,最後畢其功於一役,殲滅其中軍大營。
為了牽製右翼,藤原善常派出了另外一員大將腳本義隆,率領兩千人佯攻宋軍右大營,牽製宋軍。
另外一員大將平江大措,率領三千人監視宋軍中軍大營,順便作為預備隊使用。
藤原善常還是很謹慎,但信心十足。
“嗚……”進攻的號角終於吹響了。
藤原景手中的太刀遙指,手下三名部將各帶一個千人隊開始發起攻擊,戰馬踏擊著關中平原的大地,轟隆隆地傳出去很遠,逐漸形成了一個緊湊的箭矢陣型,開始急速衝擊。
藤原景身後,第二波次三千名精銳步卒已經列陣完畢,準備隨時完成衝陣。
在距離宋營大約四百步的時候,宋軍的第一波打擊開始從天而降,那是三千名弓箭手的第一波箭雨。
宋軍特製的蹶張鋼臂弩是防守大殺器,三百步到五百步是最佳的殺傷距離,宋軍的射擊諸元劃分成了三階段,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進入二百步,則是鋼臂弓的射殺距離。
宋軍沒有帶炮,要是有炮,日本人則不會在這個地方聚集大軍尋求決戰,這個山地地區,也確實不適合炮兵的機動。
但宋軍可不是離開大炮就不能打仗的地步,相反,宋軍的機動作戰鉤子戰術才是最拿手的。但要說防守,任何一支宋軍都要在安塞軍事基地經曆饕餮軍團變態的攻擊,一支攻守兼備的部隊,才是一支合格的強軍。
宋軍的反擊中規中矩,不說多麽犀利,但也是嚴防死守。
每人十匣箭,分成三個箭陣,分段射擊,保障火力不間斷的同時,還保證了火力的密度和強度,適合敵人衝擊的路線和戰場寬度各項數據都早早在宋軍指揮部的地圖上標注的清清楚楚。
為了這次“香餑餑計劃”,這次屯河集團軍帶的最多的物資,就是弓箭,這是防守的遠程大殺器。
還有就是鐵絲網,在大營柵欄前一共三道近六十米,密密紮紮的,敵人的騎兵縱然可以利用衝起來的速度越過第一道,但絕對不可能連續跨越三道鐵絲網,這是攔阻敵人騎兵最好的障礙,而且,每道鐵絲網之間,還布撒了大量的鐵蒺藜,那是騎兵的噩夢。
大營正門,預留了一條通道,隻有宋軍自己知道,被動防禦從來不是宋軍的風格,防守反擊是必修課之一。
三萬支箭形成的箭雨,將日本人的第一波攻擊徹底瓦解和粉碎,沒有一名騎兵能攻擊到營寨前第一道鐵絲網前,最近的一名武士也還距離一百多米,被寨牆上的神射手一箭穿喉射落下馬。
即使有少部分騎兵進入日本弓箭的射程,但日本人的騎弓無論如何和大宋的鋼臂弓無法抗衡,宋軍根本就沒有露頭,弓箭手都在大營裏麵固定的軍陣中,按照各自劃分好的射擊諸元,聽從碉樓上發出來的信號,機械似的將旁邊箭匣裏的羽箭射出去就行。
趙顏就在左大營,他安安靜靜地坐在大帳中,眼睛盯著眼前的木圖,代敵人人數的三枚藍色人偶被放在一旁,意味著敵人的第一波次進攻的三千人將永遠留在了戰場上。
“告訴一團長,防止敵人變招。保持火力密度。”趙顏平靜地下令。
這才剛剛開始,一天一夜呢?
藤原景的臉色一如既往的平靜,這些,都是在計劃之中的。這三千人,既是第一波攻擊的隊伍,也是試探性攻擊的炮灰。宋軍要是連一個回合也堅持不了,也就不是宋軍了。
看來,宋軍是真的沒有攜帶那種厲害的霹靂炮,斥候的情報是準確的,隻要沒有炮,看這股宋軍能堅持多久?
“命令第一部將,率領步卒前進,結盾前進,穩打穩紮,步步為營,蠶食宋軍前方一線陣地。”藤原景繼續下令。
第二梯隊早已列陣完畢,一麵麵碩大的大盾頂在身前,緩緩向宋軍大營壓了過來。
左大營這邊打得熱鬧,右大營和中軍大營好像和自己絲毫沒有關係一樣,寨門緊閉,寨牆上盡管高度戒備,卻沒有一兵一卒擅動。
但進入第一道封鎖線的時候,藤原景有些悲催地發現,日本人手中的盾牌對大宋蹶張鋼臂弩,沒有絕對的防護,這種比一般弓箭要長三寸的蹶張弩箭,對上日本武士手中的盾牌,穿透能力依然犀利,防護效果不到三成,許多日本武士連盾牌帶人,被射成了刺蝟一般。
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攜帶者插滿箭支的盾牌攻擊到第一道鐵絲網前,卻發現他們根本過不去,要想衝到寨牆,就必須把這些討厭的、卷著圈的鐵絲網拉開,清理出一條通道才行,可是,放下手中的盾牌去清理,無疑就是寨牆上宋軍弓箭手的靶子。
和宋軍對射,日本武士無論是弓箭本身,還是訓練水平,都遠遠不是對手。
日本武士的第二波進攻依然沒有任何進展,反倒是在陣地前丟下了近五千具屍體,好在宋軍講仁義,允許日本人前來收屍,隻要不帶兵器,臂纏十字袖章,即可前來收屍。
眼看天色已經逐漸變暗,再攻下去,不會再有好的結果,需要調整戰術,藤原善常下達收兵信號。
背後的推手推動著雙方這二十多萬人馬在關中平原東北部就這樣“毫無征兆”的狹路相逢。
屯河集團軍趙顏的第一軍著實在山口之外狠狠教訓了一把平穀川的前衛軍。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宋帝國的重騎和日本關東精銳武士集團的碰撞。結果是,在大宋帝國重騎兵堵牆而進的碾壓之下,關東武士集團的騎兵隻是稍作抵抗之後,就潰敗逃往山中。
趙顏率軍追擊,在山穀之地遭遇埋伏,被困其中,派出援兵請求救援。不到半日,屯河集團軍另外兩軍先後到達,順利打開缺口,和趙顏匯合。
但不等宋軍高興太久,後麵不利的消息傳到屯河集團軍軍團長趙泰的司令部,後麵的退路被平穀川的後軍十萬人堵了一個嚴嚴實實,而前麵攔阻去路的,則是平穀川前軍的主力五萬大軍。
屯河集團軍說是三個軍,其實還是原先三個師擴編了番號而已,趙顏和趙泰那是生死弟兄,趙山、趙水兩個是趙泰的心腹愛將,原先的野狼團的底子,全軍實有編製三萬五千人,他們要以這三萬五千人,硬抗對方十五萬大軍的前後圍攻一天一夜。
平穀川的大帳就在築波山山口三五裏處,遇到危險,可以馬上撤退到山裏。
藤原善常被藤原忠通任命為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平穀川的前軍和源田盛的後軍,這已經是近一半的兵力,藤原弘毅護衛京都府的二十萬大軍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調動,源兆興的十萬人還要防備關西宋軍,再說,遠水也解不了近火。
這個計劃就是藤原善常提出來的,“誘敵深入,聚而殲之。”很符合所謂漢家兵學要義。通俗講,想法很好,也有出處可查,但是,太過於想當然了。
一個捧著基本漢家書讀了幾天的日本學者派,卻要和在白山黑水廝殺了近兩年的精銳大軍講兵法,結果會是什麽?
“什麽?宋軍在構築工事?”藤原善常接到的不是宋軍準備突圍而是就地據守的情報。
藤原善常腦袋有些轉不過彎來,他的大部分部隊部署在堵截宋軍的後路上,因為他判斷宋軍覺察到被優勢兵力圍困之後,會派出一部分本領掩護,其餘大部會向後撤退突圍,這樣他就可以憑借優勢兵力大量殺傷宋軍,即使他們突圍而去,不過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自己圍殲宋軍一部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沒想到宋軍卻是老老實實地修築工事,是要負隅頑抗嗎?
三萬多人對抗十五萬大軍,是誰給他們的膽子?
藤原善常神態嚴肅,命令道:“命令斥候前出偵察宋軍來路,一定要弄清楚宋軍有沒有援兵?規模大小?”
他手握重兵是不假,但可不傻。這次決戰,其實還是藤原忠通的主意和做出的計劃,他隻不過是執行者而已,但具體的變化和應對之策,還是需要他臨機做出處理的。
“小三子,你他娘的快點,磨蹭什麽呢?”三排長在後麵焦急地催促著。
一個年輕的士兵手裏的木樁一根根扔到地上,準備釘在地上,這是在做標識,遠處已經出現了日本人的斥候,正在向這裏觀察,雖然不知道宋軍在做什麽,但他們這三四十人在哪裏摳摳索索的,肯定不是在刨金元寶。
日本人做事比較軸,認不準的事情,是要弄清楚的。看到宋軍依然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帶隊的日本侍大將催動坐騎,帶領自己的部下慢慢貼了上來,不等到一箭之地,宋軍撒腿就跑,一直跑到大營裏。
來到此地,看了好幾圈,也沒有發現什麽可疑之處,隻不過是釘在地上幾根木樁子而已,拔出來幾根看看,也沒有別的奇怪之處,隻好隨手扔在一邊,回去複命。
藤原善常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即刻下達了第一波進攻的命令,告訴帶隊的家老藤原景,衝擊要猛,攻擊要狠,不要怕傷亡,你打丟了多少人,我後麵給你補充多少人,隻要一個結果,撕開宋軍大營的營寨第一道防線。
藤原景是藤原家族重點培養的第二代年輕將領,是藤原善常的第三子,此子善於鬥狠,打仗不要命,自身功夫精湛,深得禦刀流刀法之精要之法,也是藤原忠通所謂的“四虎弟子”之一。
藤原景騎在一匹雪白色的戰馬上,這匹馬還是藤原忠通送給他的出山禮物,賜名“月影”。
他手下五千人,是第一波攻擊的隊伍,也是他的精銳部屬,他打仗從來不會留後手。他認為打仗一上來先留後手,根本就沒有取勝的決心,所以他的部下都知道,從踏上戰場的第一步,就不會有後退之說。
宋軍的營寨成品字形駐紮,互為犄角,中軍大營在後麵,左營和右營分據兩翼,中間是一個大約一千米左右的通道。
宋軍的布局不走尋常路,是一個倒品字布置,中軍靠後,兩翼靠前,這樣的布置固然可以利用兩翼的兵力對進攻之地形成殺傷,但也更容易被對手各個擊破,尤其是對方占據優勢兵力的時候。
所以,藤原景的戰法也很明確,集中優勢兵力,先攻擊宋軍左大營,卸掉宋軍的左臂,再卸掉他的右臂,最後畢其功於一役,殲滅其中軍大營。
為了牽製右翼,藤原善常派出了另外一員大將腳本義隆,率領兩千人佯攻宋軍右大營,牽製宋軍。
另外一員大將平江大措,率領三千人監視宋軍中軍大營,順便作為預備隊使用。
藤原善常還是很謹慎,但信心十足。
“嗚……”進攻的號角終於吹響了。
藤原景手中的太刀遙指,手下三名部將各帶一個千人隊開始發起攻擊,戰馬踏擊著關中平原的大地,轟隆隆地傳出去很遠,逐漸形成了一個緊湊的箭矢陣型,開始急速衝擊。
藤原景身後,第二波次三千名精銳步卒已經列陣完畢,準備隨時完成衝陣。
在距離宋營大約四百步的時候,宋軍的第一波打擊開始從天而降,那是三千名弓箭手的第一波箭雨。
宋軍特製的蹶張鋼臂弩是防守大殺器,三百步到五百步是最佳的殺傷距離,宋軍的射擊諸元劃分成了三階段,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進入二百步,則是鋼臂弓的射殺距離。
宋軍沒有帶炮,要是有炮,日本人則不會在這個地方聚集大軍尋求決戰,這個山地地區,也確實不適合炮兵的機動。
但宋軍可不是離開大炮就不能打仗的地步,相反,宋軍的機動作戰鉤子戰術才是最拿手的。但要說防守,任何一支宋軍都要在安塞軍事基地經曆饕餮軍團變態的攻擊,一支攻守兼備的部隊,才是一支合格的強軍。
宋軍的反擊中規中矩,不說多麽犀利,但也是嚴防死守。
每人十匣箭,分成三個箭陣,分段射擊,保障火力不間斷的同時,還保證了火力的密度和強度,適合敵人衝擊的路線和戰場寬度各項數據都早早在宋軍指揮部的地圖上標注的清清楚楚。
為了這次“香餑餑計劃”,這次屯河集團軍帶的最多的物資,就是弓箭,這是防守的遠程大殺器。
還有就是鐵絲網,在大營柵欄前一共三道近六十米,密密紮紮的,敵人的騎兵縱然可以利用衝起來的速度越過第一道,但絕對不可能連續跨越三道鐵絲網,這是攔阻敵人騎兵最好的障礙,而且,每道鐵絲網之間,還布撒了大量的鐵蒺藜,那是騎兵的噩夢。
大營正門,預留了一條通道,隻有宋軍自己知道,被動防禦從來不是宋軍的風格,防守反擊是必修課之一。
三萬支箭形成的箭雨,將日本人的第一波攻擊徹底瓦解和粉碎,沒有一名騎兵能攻擊到營寨前第一道鐵絲網前,最近的一名武士也還距離一百多米,被寨牆上的神射手一箭穿喉射落下馬。
即使有少部分騎兵進入日本弓箭的射程,但日本人的騎弓無論如何和大宋的鋼臂弓無法抗衡,宋軍根本就沒有露頭,弓箭手都在大營裏麵固定的軍陣中,按照各自劃分好的射擊諸元,聽從碉樓上發出來的信號,機械似的將旁邊箭匣裏的羽箭射出去就行。
趙顏就在左大營,他安安靜靜地坐在大帳中,眼睛盯著眼前的木圖,代敵人人數的三枚藍色人偶被放在一旁,意味著敵人的第一波次進攻的三千人將永遠留在了戰場上。
“告訴一團長,防止敵人變招。保持火力密度。”趙顏平靜地下令。
這才剛剛開始,一天一夜呢?
藤原景的臉色一如既往的平靜,這些,都是在計劃之中的。這三千人,既是第一波攻擊的隊伍,也是試探性攻擊的炮灰。宋軍要是連一個回合也堅持不了,也就不是宋軍了。
看來,宋軍是真的沒有攜帶那種厲害的霹靂炮,斥候的情報是準確的,隻要沒有炮,看這股宋軍能堅持多久?
“命令第一部將,率領步卒前進,結盾前進,穩打穩紮,步步為營,蠶食宋軍前方一線陣地。”藤原景繼續下令。
第二梯隊早已列陣完畢,一麵麵碩大的大盾頂在身前,緩緩向宋軍大營壓了過來。
左大營這邊打得熱鬧,右大營和中軍大營好像和自己絲毫沒有關係一樣,寨門緊閉,寨牆上盡管高度戒備,卻沒有一兵一卒擅動。
但進入第一道封鎖線的時候,藤原景有些悲催地發現,日本人手中的盾牌對大宋蹶張鋼臂弩,沒有絕對的防護,這種比一般弓箭要長三寸的蹶張弩箭,對上日本武士手中的盾牌,穿透能力依然犀利,防護效果不到三成,許多日本武士連盾牌帶人,被射成了刺蝟一般。
但還是有一部分人攜帶者插滿箭支的盾牌攻擊到第一道鐵絲網前,卻發現他們根本過不去,要想衝到寨牆,就必須把這些討厭的、卷著圈的鐵絲網拉開,清理出一條通道才行,可是,放下手中的盾牌去清理,無疑就是寨牆上宋軍弓箭手的靶子。
和宋軍對射,日本武士無論是弓箭本身,還是訓練水平,都遠遠不是對手。
日本武士的第二波進攻依然沒有任何進展,反倒是在陣地前丟下了近五千具屍體,好在宋軍講仁義,允許日本人前來收屍,隻要不帶兵器,臂纏十字袖章,即可前來收屍。
眼看天色已經逐漸變暗,再攻下去,不會再有好的結果,需要調整戰術,藤原善常下達收兵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