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龍軍團警衛連的駐地,旁邊就是大營野戰醫院。
溫傑忽然心中湧現出一股暖流,一種遇到明君和知己的感覺。
果不其然,警衛連的夜訓剛剛結束,三排的隊伍正從訓練場帶回,看到趙強等人,帶隊的排長急忙敬禮,趙強還禮後,看到最後麵的“小尾巴”,遂向排長下令:“排長,命令趙赤出列。”
三排長下令後,最後麵的趙赤(赤木爾,入營之後改名趙赤,托兒敏改名趙敏)跑步出列,來到趙強麵前,立正敬禮,大聲報告道:“報告總指揮,警衛連三排九班戰士趙赤向您報到,請指示。”
趙強笑道:“沒有什麽指示,溫傑,一會兒趙敏會過來,你們一家人有一刻鍾的時間,無論做出什麽樣的選擇,最後告訴我。”
正說著話,趙生和張憲已經接到通知,奉命趕到,趙強便大手一揮,對趙說道:“張軍長、趙師長,帶我到部隊宿舍看看。”
一群人簇擁著趙強向不遠處的宿舍軍帳走去,迎麵一名軍官帶著一名小兵向這裏走來,雖然身著軍裝,但是溫傑還是從走路的姿勢和熟悉的身影,看出那正是自己的二女兒托兒敏。
兄妹兩個幾乎同時來到溫傑的跟前,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出現在這裏,所以,倆人看到溫傑的時候,心裏都是一激靈,想到的這會不會是最後的一麵?
不過,當兄妹兩人幾乎下意識同時向溫傑敬禮到時候,溫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觸碰,他再也忍不住,張開雙臂將兩個孩子摟在懷裏,淚流滿麵,那一刻,就是一個父親對孩子那份最純真的感情。
可是,在看到兩個孩子並沒有撲倒溫傑懷裏發泄感情,他感到了很大的意外,雖然同樣在孩子們的臉上亦然掛著淚珠,但是倆人依舊筆直的站立姿勢,反倒是讓他感到一絲意外。
“父親,我和妹妹早就想清楚了,雖然我們的身份是質子,但是這裏卻是我們心中向往的地方,雖然我們吃了很多苦,但是這不也是父親每天對我們的教誨嗎?”
“是啊,阿爹。”托兒敏難得露出一絲甜美的笑容說道:“醫院有好多大姐姐,對我可好了,即使是教官,雖然訓練的時候很嚴厲,但是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要求,對那些大姐姐要求會更嚴,但是,這些大姐姐對我實在是很好,阿爹,我想留在這裏,真的,我喜歡這裏。”
托兒敏挺起小胸脯,頗有一些下定決心的樣子。
兄妹倆臉色曬黑了,身材雖顯得消瘦,但更壯實了,尤其是赤木爾,已經隱隱約約有一些小男子漢的模樣。
想到剛才趙強臨走時候的那句話,溫傑心中已經做出了他這輩子最正確的一個選擇。
溫傑突然強勢回歸,打了蒙古部落裏麵一些心懷叵測之人一個措手不及。
回歸第二天,在兀刺川舉行蒙古十三部會盟大會,推舉蒙古大汗。大會上,克烈部、粘拔恩部、汪古部、乞顏部、蔑兒乞部等八部落率先舉薦溫傑擔任蒙古大汗,其他五部則推出了其他兩名大漢候選人,最後根據大祭司的建議,次日舉行寶瓶投簽,十三部落的大首領,各有一個投簽的名額,在三人之中選出一位蒙古部落的第一位大汗。
按照約定,候選人中,必須要有至少九名部落大首領的認可,方可擔任蒙古大汗。
而投簽儀式,則是在一座大帳之內。一個長條桌子上,放置三個瓶子,分別代表三名候選人,而十三部落的大首領,則在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瓶子裏,投入一顆自己珍藏的寶石,隻要是認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哪怕是一顆色楞河的石子,也可以視為寶石。整個過程,有三名祭祀全程監視,但是他們的位置,卻看不見哪個瓶子是誰的。
所以,溫傑要想順利當上大汗之位,還需要其餘部落中至少兩個部落的支持,其中,吉利吉斯部和豁裏禿麻部是關鍵。
這兩個部落所占麵積,幾乎要占到蒙古十三部落的三成,雖然地處北寒之地,人口也少,但是控製的麵積之大,是這兩部最大的底氣。
當日晚上,大祭司便遊走於各部落首領大帳之中,至於說了什麽,當然各部大首領守口如瓶,對外一直說是自請大祭司為本部祈福。
第二天,寶瓶投簽儀式正式開始,最後由大祭司和另外兩名祭祀組成的唱簽組,負責核實和公布結果。
不出意料,溫傑以十一顆寶石,順利成為蒙古部落聯盟的第一位大汗。
隨後,蒙古部落聯盟將自此會盟的選舉結果以公文形式,上報漠北總督府。
李純隨即上報寧王趙強。
趙強即刻通過豐州城留守司電訊處,上報皇議殿趙構。
次日,皇議殿回電,任命趙強為大宋冊封蒙古大汗特使,全權處理冊封之事,寶印隨後會送達阿刺勒。
一直等到臘月初,皇議殿冊封寶印特使謝天賜,親自奉旨運送蒙古可汗寶印到達阿刺勒。
趙強則讓蒙古大祭司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對蒙古大汗溫傑舉行冊封大典,時間就定在臘月初九。
複興十八年臘月初九,宜祭祀、動土、出行。
趙強命令蒙古十三部落,齊聚阿刺勒城總督府議事大廳,這是一個臨時搭建的大廳,新總督府還在建設之中。
今天是大宋皇帝冊封蒙古大汗的大喜之日,這就意味著蒙古自此完全形成一個統一的部落,成為大宋眾多民族大融合中的一份子,也讓漠北自管區更名為漠北蒙古自治區。
冊封儀式由漠北蒙古自治區首任總督李純主持,大宋寧王宣讀了大宋皇帝趙構親自書寫的賀詞,皇議殿特使謝天賜宣讀了大宋皇議殿、政務院、樞密院、都察院、審理院的賀詞,最後,由大宋寧王趙強,代表大宋王朝向溫傑頒發了漠北蒙古自治區蒙古部落聯盟大汗的寶印和金冊,代表著溫傑的大漢是大宋王朝認可的唯一代表蒙古各部的大漢。
冊封大會上,還明確了蒙古大汗的權利和義務,說明了,這個大汗,更多的是一種榮譽身份,還是要歸漠北總督府管轄,隻不過,除了像戰爭、外交、政治等重大事件不能自主以外,其餘都可以在蒙古聯盟部落範圍內自行商議解決。
但是溫傑以從政經驗不足為由,請總督府派遣一部分漢族官吏加入蒙古部落聯盟,協助蒙古各部更好地發展,培養蒙古自己的管理人才。
為此,寧王趙強以漠北蒙古自治區臨時軍管會司使的名義,命令李純的總督府,在阿刺勒建設“蒙古聯盟大學”,專門培養各級各類人才。
本來這所大學就在十年規劃中,隻不過要在五年後,寧王覺得應該同步開始建設,一邊建設,一邊培養,一邊大膽使用。
為此,寧王專門給大宋文化教育部寫了一份劄子,請文教部盡快審批撥付。
現任文教部部長是陳東,這位早年的“大宋憤青”早已不是當年的陳東陳大炮,經過十幾年的磨礪,已經變得非常成熟,資曆很豐富,在政務院、樞密院、都察院都待過,複興十六年被正式任命為大宋文化教育部部長,成為政務院十八部門裏的上五部所謂大部之一的大部長。
寧王的劄子很快就擺在陳東的公房書案上,陳東毫不猶豫,大筆一揮就批了下來,還多撥付了一百萬,原因是蒙古文化教育事業剛剛起步,加上地處偏遠苦寒之地,這筆錢,是專門為文化教員下撥的偏遠地區補貼。
不得不說,陳東進步了很多。
等這筆錢到位之後,已經到了臘月二十。
寧王突然召見總督府李純,悄悄告訴他,明天要回京。
這讓李純頓感萬分意外,因為前幾天在蒙古聯盟大學的奠基儀式上,寧王還放出風聲,說要在阿刺勒和蒙古各部落人民一起度過回歸後的第一個春節,熱熱鬧鬧地慶祝一下。
這怎麽突然就要回京,難道是燕京出現什麽事情?
李純的思維反應很快,馬上想到了當初的事件,是不是寧王在外,這個、這個“功高震主”。
這個詞一但出現在李純腦海裏,這個震主的主,可不是官家,而是指德王趙堅。
盡管自己剛剛接手漠北總督,但是滿朝文武和朝野百姓都知道,蒙古歸降是寧王一手促成的,這份功勞可是實實在在的軍功,絲毫不弱於德王的歐洲之戰。
而自己,早已被貼上了寧王的標簽。
看出李純的小心思,趙強笑道:“你看你,當初威震鹹平府的不要命總督李純去哪裏了?你放心,這次回京,是父皇的密旨,我一個親王在這裏,你們這個年都過不好,我還兼著軍管會司使和皇議殿特使的身份呢?如今回京,就等於撤銷了這兩個身份,你們的總督府和溫傑的部落聯盟才能放開手大幹一場,要不然令出三門,可是大忌,這也是父皇最擔心的。如今奉旨回京,正好卸了差事,無官一身輕,我也想家了,大哥也有書信來,讓我回去和大家一起為父皇拜年,大家過一個快快樂樂的團圓年,也還是我心中之願,你不必多慮,父皇早就說過,我大宋,不是大唐。”
李純心中大定,同時感到內心巨熱,深深揖禮哽咽道:“如此一別,不知何時再見殿下風采,李純唯有勠力勤奮王事,上為君分憂,下為民解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趙強點點頭,道:“如此,本王甚慰。你放心,有什麽困難,可直接給我寫信,說到底,咱們還是並肩戰鬥過的,這份情義,本王可是記在心上的。”
李純雙目含淚,寧王趙強的個人魅力,已經牢牢征服了他。他雖然沒有和德王親自打過交道,但是從寧王的身上,他同樣看到德王的影子。這次夏王隨寧王出征,和李純當初在豐州城多有交集,也是讓李純敬佩萬分的夏王殿下。
如今寧王回京,自己卻多心多疑,愧對自己名字中的一個“純”字,百感交集,這才情緒一時難以自製,但也是真情流露。
趙強拍拍李純的肩膀,笑道:“男子漢大丈夫,當以國家人民職責為重,不要這等兒女情長,我走了,但是我相信,漠北蒙古自管區在你的帶領下,一定會創造輝煌。別忘了,你幹好了,本王臉上才有光。”
李純深深揖禮,道:“李純定不負殿下囑托,看五年漠北大變。”
寧王哈哈大笑,道:“如此,我等著為你頒獎。”
李純也大笑,不再做作小姿態,大笑道:“明天我送殿下。”
趙強擺擺手,笑道:“我就怕你這樣,才隻告訴你一人,千萬不要送,誰也不要告訴他們,明天什麽時候走還沒有定,你該幹什麽幹什麽,總督府差事千頭萬緒,不要因為我耽誤正事,切記,切記。”
李純點點頭,心裏卻暗自打定主意,明天一定讓手下盯著中軍大營,一定要送一送寧王殿下。
第二天,李純派往阿刺勒城外中軍大營外的手下卻拿著一封信,來向李純複命,說是留守的背嵬軍軍長張憲將軍讓轉交總督的,還說,寧王殿下已經在昨夜子時,在烈火營的護衛下,連夜踏上返京之路。
很快,整個漠北蒙古自管區的文武群臣,黎民百姓,都得知寧王殿下昨夜悄悄離去回京的消息,不約而同來到阿刺勒通往豐州的官道上,向著南方官道消失的地方,跪拜遙送,不少蒙古底層民眾甚至哭泣叩拜,嘴裏一直叨念著“寧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是寧王,讓他們今年的冬天不再寒冷;是寧王,讓他們今年的冬天居有定所;更是寧王,讓蒙古族沒有了特權階層,真正實現了各族平等;還是寧王,讓蒙古的後代子孫第一次走進了學堂讀書識字,這才是真正的大善之舉。
而寧王自始至終,就是一句話,所有這些,都是大宋官家給予蒙古各族人民的,大宋官家趙構,才是蒙古各族人民的救世主、長生天。
蒙古十三部落的人聽到了,看到了,更深刻體會到了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蒙古自此天下歸心,趙構的長生祠,已經被蒙古各部落的人民供奉起來,這是對大宋官家最淳樸的愛戴和尊敬。
寧王在烈火營的護衛下,南下疾馳,前麵再有五十裏就是黑林城,這是他們今天駐紮的第一站。
但是,在距離黑林城還有三四十裏的時候,一支從布爾罕山山坳裏衝出來的騎兵,攔住了寧王隊伍的去路。
溫傑忽然心中湧現出一股暖流,一種遇到明君和知己的感覺。
果不其然,警衛連的夜訓剛剛結束,三排的隊伍正從訓練場帶回,看到趙強等人,帶隊的排長急忙敬禮,趙強還禮後,看到最後麵的“小尾巴”,遂向排長下令:“排長,命令趙赤出列。”
三排長下令後,最後麵的趙赤(赤木爾,入營之後改名趙赤,托兒敏改名趙敏)跑步出列,來到趙強麵前,立正敬禮,大聲報告道:“報告總指揮,警衛連三排九班戰士趙赤向您報到,請指示。”
趙強笑道:“沒有什麽指示,溫傑,一會兒趙敏會過來,你們一家人有一刻鍾的時間,無論做出什麽樣的選擇,最後告訴我。”
正說著話,趙生和張憲已經接到通知,奉命趕到,趙強便大手一揮,對趙說道:“張軍長、趙師長,帶我到部隊宿舍看看。”
一群人簇擁著趙強向不遠處的宿舍軍帳走去,迎麵一名軍官帶著一名小兵向這裏走來,雖然身著軍裝,但是溫傑還是從走路的姿勢和熟悉的身影,看出那正是自己的二女兒托兒敏。
兄妹兩個幾乎同時來到溫傑的跟前,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出現在這裏,所以,倆人看到溫傑的時候,心裏都是一激靈,想到的這會不會是最後的一麵?
不過,當兄妹兩人幾乎下意識同時向溫傑敬禮到時候,溫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觸碰,他再也忍不住,張開雙臂將兩個孩子摟在懷裏,淚流滿麵,那一刻,就是一個父親對孩子那份最純真的感情。
可是,在看到兩個孩子並沒有撲倒溫傑懷裏發泄感情,他感到了很大的意外,雖然同樣在孩子們的臉上亦然掛著淚珠,但是倆人依舊筆直的站立姿勢,反倒是讓他感到一絲意外。
“父親,我和妹妹早就想清楚了,雖然我們的身份是質子,但是這裏卻是我們心中向往的地方,雖然我們吃了很多苦,但是這不也是父親每天對我們的教誨嗎?”
“是啊,阿爹。”托兒敏難得露出一絲甜美的笑容說道:“醫院有好多大姐姐,對我可好了,即使是教官,雖然訓練的時候很嚴厲,但是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要求,對那些大姐姐要求會更嚴,但是,這些大姐姐對我實在是很好,阿爹,我想留在這裏,真的,我喜歡這裏。”
托兒敏挺起小胸脯,頗有一些下定決心的樣子。
兄妹倆臉色曬黑了,身材雖顯得消瘦,但更壯實了,尤其是赤木爾,已經隱隱約約有一些小男子漢的模樣。
想到剛才趙強臨走時候的那句話,溫傑心中已經做出了他這輩子最正確的一個選擇。
溫傑突然強勢回歸,打了蒙古部落裏麵一些心懷叵測之人一個措手不及。
回歸第二天,在兀刺川舉行蒙古十三部會盟大會,推舉蒙古大汗。大會上,克烈部、粘拔恩部、汪古部、乞顏部、蔑兒乞部等八部落率先舉薦溫傑擔任蒙古大汗,其他五部則推出了其他兩名大漢候選人,最後根據大祭司的建議,次日舉行寶瓶投簽,十三部落的大首領,各有一個投簽的名額,在三人之中選出一位蒙古部落的第一位大汗。
按照約定,候選人中,必須要有至少九名部落大首領的認可,方可擔任蒙古大汗。
而投簽儀式,則是在一座大帳之內。一個長條桌子上,放置三個瓶子,分別代表三名候選人,而十三部落的大首領,則在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瓶子裏,投入一顆自己珍藏的寶石,隻要是認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哪怕是一顆色楞河的石子,也可以視為寶石。整個過程,有三名祭祀全程監視,但是他們的位置,卻看不見哪個瓶子是誰的。
所以,溫傑要想順利當上大汗之位,還需要其餘部落中至少兩個部落的支持,其中,吉利吉斯部和豁裏禿麻部是關鍵。
這兩個部落所占麵積,幾乎要占到蒙古十三部落的三成,雖然地處北寒之地,人口也少,但是控製的麵積之大,是這兩部最大的底氣。
當日晚上,大祭司便遊走於各部落首領大帳之中,至於說了什麽,當然各部大首領守口如瓶,對外一直說是自請大祭司為本部祈福。
第二天,寶瓶投簽儀式正式開始,最後由大祭司和另外兩名祭祀組成的唱簽組,負責核實和公布結果。
不出意料,溫傑以十一顆寶石,順利成為蒙古部落聯盟的第一位大汗。
隨後,蒙古部落聯盟將自此會盟的選舉結果以公文形式,上報漠北總督府。
李純隨即上報寧王趙強。
趙強即刻通過豐州城留守司電訊處,上報皇議殿趙構。
次日,皇議殿回電,任命趙強為大宋冊封蒙古大汗特使,全權處理冊封之事,寶印隨後會送達阿刺勒。
一直等到臘月初,皇議殿冊封寶印特使謝天賜,親自奉旨運送蒙古可汗寶印到達阿刺勒。
趙強則讓蒙古大祭司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對蒙古大汗溫傑舉行冊封大典,時間就定在臘月初九。
複興十八年臘月初九,宜祭祀、動土、出行。
趙強命令蒙古十三部落,齊聚阿刺勒城總督府議事大廳,這是一個臨時搭建的大廳,新總督府還在建設之中。
今天是大宋皇帝冊封蒙古大汗的大喜之日,這就意味著蒙古自此完全形成一個統一的部落,成為大宋眾多民族大融合中的一份子,也讓漠北自管區更名為漠北蒙古自治區。
冊封儀式由漠北蒙古自治區首任總督李純主持,大宋寧王宣讀了大宋皇帝趙構親自書寫的賀詞,皇議殿特使謝天賜宣讀了大宋皇議殿、政務院、樞密院、都察院、審理院的賀詞,最後,由大宋寧王趙強,代表大宋王朝向溫傑頒發了漠北蒙古自治區蒙古部落聯盟大汗的寶印和金冊,代表著溫傑的大漢是大宋王朝認可的唯一代表蒙古各部的大漢。
冊封大會上,還明確了蒙古大汗的權利和義務,說明了,這個大汗,更多的是一種榮譽身份,還是要歸漠北總督府管轄,隻不過,除了像戰爭、外交、政治等重大事件不能自主以外,其餘都可以在蒙古聯盟部落範圍內自行商議解決。
但是溫傑以從政經驗不足為由,請總督府派遣一部分漢族官吏加入蒙古部落聯盟,協助蒙古各部更好地發展,培養蒙古自己的管理人才。
為此,寧王趙強以漠北蒙古自治區臨時軍管會司使的名義,命令李純的總督府,在阿刺勒建設“蒙古聯盟大學”,專門培養各級各類人才。
本來這所大學就在十年規劃中,隻不過要在五年後,寧王覺得應該同步開始建設,一邊建設,一邊培養,一邊大膽使用。
為此,寧王專門給大宋文化教育部寫了一份劄子,請文教部盡快審批撥付。
現任文教部部長是陳東,這位早年的“大宋憤青”早已不是當年的陳東陳大炮,經過十幾年的磨礪,已經變得非常成熟,資曆很豐富,在政務院、樞密院、都察院都待過,複興十六年被正式任命為大宋文化教育部部長,成為政務院十八部門裏的上五部所謂大部之一的大部長。
寧王的劄子很快就擺在陳東的公房書案上,陳東毫不猶豫,大筆一揮就批了下來,還多撥付了一百萬,原因是蒙古文化教育事業剛剛起步,加上地處偏遠苦寒之地,這筆錢,是專門為文化教員下撥的偏遠地區補貼。
不得不說,陳東進步了很多。
等這筆錢到位之後,已經到了臘月二十。
寧王突然召見總督府李純,悄悄告訴他,明天要回京。
這讓李純頓感萬分意外,因為前幾天在蒙古聯盟大學的奠基儀式上,寧王還放出風聲,說要在阿刺勒和蒙古各部落人民一起度過回歸後的第一個春節,熱熱鬧鬧地慶祝一下。
這怎麽突然就要回京,難道是燕京出現什麽事情?
李純的思維反應很快,馬上想到了當初的事件,是不是寧王在外,這個、這個“功高震主”。
這個詞一但出現在李純腦海裏,這個震主的主,可不是官家,而是指德王趙堅。
盡管自己剛剛接手漠北總督,但是滿朝文武和朝野百姓都知道,蒙古歸降是寧王一手促成的,這份功勞可是實實在在的軍功,絲毫不弱於德王的歐洲之戰。
而自己,早已被貼上了寧王的標簽。
看出李純的小心思,趙強笑道:“你看你,當初威震鹹平府的不要命總督李純去哪裏了?你放心,這次回京,是父皇的密旨,我一個親王在這裏,你們這個年都過不好,我還兼著軍管會司使和皇議殿特使的身份呢?如今回京,就等於撤銷了這兩個身份,你們的總督府和溫傑的部落聯盟才能放開手大幹一場,要不然令出三門,可是大忌,這也是父皇最擔心的。如今奉旨回京,正好卸了差事,無官一身輕,我也想家了,大哥也有書信來,讓我回去和大家一起為父皇拜年,大家過一個快快樂樂的團圓年,也還是我心中之願,你不必多慮,父皇早就說過,我大宋,不是大唐。”
李純心中大定,同時感到內心巨熱,深深揖禮哽咽道:“如此一別,不知何時再見殿下風采,李純唯有勠力勤奮王事,上為君分憂,下為民解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趙強點點頭,道:“如此,本王甚慰。你放心,有什麽困難,可直接給我寫信,說到底,咱們還是並肩戰鬥過的,這份情義,本王可是記在心上的。”
李純雙目含淚,寧王趙強的個人魅力,已經牢牢征服了他。他雖然沒有和德王親自打過交道,但是從寧王的身上,他同樣看到德王的影子。這次夏王隨寧王出征,和李純當初在豐州城多有交集,也是讓李純敬佩萬分的夏王殿下。
如今寧王回京,自己卻多心多疑,愧對自己名字中的一個“純”字,百感交集,這才情緒一時難以自製,但也是真情流露。
趙強拍拍李純的肩膀,笑道:“男子漢大丈夫,當以國家人民職責為重,不要這等兒女情長,我走了,但是我相信,漠北蒙古自管區在你的帶領下,一定會創造輝煌。別忘了,你幹好了,本王臉上才有光。”
李純深深揖禮,道:“李純定不負殿下囑托,看五年漠北大變。”
寧王哈哈大笑,道:“如此,我等著為你頒獎。”
李純也大笑,不再做作小姿態,大笑道:“明天我送殿下。”
趙強擺擺手,笑道:“我就怕你這樣,才隻告訴你一人,千萬不要送,誰也不要告訴他們,明天什麽時候走還沒有定,你該幹什麽幹什麽,總督府差事千頭萬緒,不要因為我耽誤正事,切記,切記。”
李純點點頭,心裏卻暗自打定主意,明天一定讓手下盯著中軍大營,一定要送一送寧王殿下。
第二天,李純派往阿刺勒城外中軍大營外的手下卻拿著一封信,來向李純複命,說是留守的背嵬軍軍長張憲將軍讓轉交總督的,還說,寧王殿下已經在昨夜子時,在烈火營的護衛下,連夜踏上返京之路。
很快,整個漠北蒙古自管區的文武群臣,黎民百姓,都得知寧王殿下昨夜悄悄離去回京的消息,不約而同來到阿刺勒通往豐州的官道上,向著南方官道消失的地方,跪拜遙送,不少蒙古底層民眾甚至哭泣叩拜,嘴裏一直叨念著“寧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是寧王,讓他們今年的冬天不再寒冷;是寧王,讓他們今年的冬天居有定所;更是寧王,讓蒙古族沒有了特權階層,真正實現了各族平等;還是寧王,讓蒙古的後代子孫第一次走進了學堂讀書識字,這才是真正的大善之舉。
而寧王自始至終,就是一句話,所有這些,都是大宋官家給予蒙古各族人民的,大宋官家趙構,才是蒙古各族人民的救世主、長生天。
蒙古十三部落的人聽到了,看到了,更深刻體會到了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蒙古自此天下歸心,趙構的長生祠,已經被蒙古各部落的人民供奉起來,這是對大宋官家最淳樸的愛戴和尊敬。
寧王在烈火營的護衛下,南下疾馳,前麵再有五十裏就是黑林城,這是他們今天駐紮的第一站。
但是,在距離黑林城還有三四十裏的時候,一支從布爾罕山山坳裏衝出來的騎兵,攔住了寧王隊伍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