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掐絲填彩 繁縟華麗——景泰藍
馬未都說收藏·雜項篇 作者:馬未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國的古代工藝中,絕大部分都是官民共享。比如瓷器,有官窯也有民窯;玉器,宮廷和民間都有製作。隻有一種獨特的工藝,在清末同光中興之前是宮廷獨享,沒有走入民間。這就是俗稱的景泰藍,學名叫做掐絲琺琅。
景泰藍的由來
先來介紹什麽叫掐絲琺琅。掐絲,指在銅胎上用細的銅片掐成圖形。請注意,掐絲琺琅首先不是用銅絲,是用銅片,形成立牆後才能填彩。掐出圖案,填上各種色料,再經過燒製、磨製,最後成為成品,這就是掐絲琺琅。
掐絲琺琅是一個外來物種,不是中國的東西。今天大家都認為景泰藍理所當然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外來文化,是元朝時從阿拉伯地區傳進中國的。這跟我們的想象有差距。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論》在"大食窯"條目下記載:"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佛郎嵌相似。嚐見香爐、花瓶、盒兒、盞子之類,但可婦人閨閣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謂之鬼國窯。"明初曹昭關於文物的記載非常多,這條關於景泰藍的記載也很明確。"大食",是過去對阿拉伯地區的一個統稱。"鬼國窯"則是一種蔑稱。中國人的麵目都是比較平和的,麵部起伏沒有阿拉伯人大。阿拉伯人的典型特征就是高鼻色目黑髯,鼻子比我們突出,眼睛帶色兒,比我們瞘,胡須比我們重,所以中國人看著像鬼,叫"鬼國窯"。
元代景泰藍傳入中國有兩個階段。第一是實物階段,通過貿易,把景泰藍實物直接傳入中國,讓中國人看到這樣一種異國文化。中國過去沒有這類東西,看著非常新奇。第二是技術階段,技術進入中國。中國人喜歡這類商品以後,開始學這門技術,自己來燒。我多次說過,古代的運輸成本非常大,做什麽事情首先要考慮成本問題,所以引進成品不如引進技術。今天運輸成本在商品總成本中的比例相對就非常低。
關於這段曆史,可以在南宋的古籍中找到蛛絲馬跡。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中記載:"予得一瓶,以銅為胚胎,傅之以革,外為觚棱,彩繪外國人之奇形詭狀,卻似琉璃,極其工巧,不知為何物。"這段記載說得非常清楚,通過對這件東西的描述,我們能想象它就是景泰藍的一個雛形。南宋時的人還不知其為何物,也沒有名字。
景泰藍的名字
不管什麽文化,一旦進入中國,它就一定要起個中國名字。掐絲琺琅也不例外,也有個中國名字:景泰藍。明代很多工藝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這些名字的共同特點是什麽呢?一般先強調年號,然後再強調東西本身。比如我講過的宣德爐、成化杯、萬曆櫃,這些都是當朝出現並流行的。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現,而是在元代就進入了中國。到了景泰年間,由於皇家的重視,使它發揚光大,聲名鵲起,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景泰藍。
景泰藍的叫法非常晚,並不是景泰年間開始叫的,甚至整個明朝都不叫。清朝雍正年間有一條記載,雍正六年的造辦處《活計檔》:"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藍琺琅瓶花不好。欽此。"這是關於景泰藍最早的文字記錄。但是,這段記錄的讀法不同,意思也不同。是"景泰藍琺琅瓶"還是"景泰藍琺琅瓶"呢?中國過去的文字中沒有標點符號,要靠前後的意思和你讀書的能力去判斷。那麽從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判斷掐絲琺琅是否在雍正時期就被稱為"景泰藍"了。
晚清陳瀏的《陶雅》記載得最明確:"範銅為質,嵌以銅絲,花紋空洞,雜填彩釉,昔謂之景泰藍,今謂之琺琅。"陳瀏認為這類工藝品過去稱景泰藍,今天稱琺琅。他實際上給說反了,應該是過去稱琺琅,現在稱景泰藍。這條記載說明,至少在清後期,景泰藍的名字就蔓延開來,社會接受了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
那麽,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它為什麽叫景泰藍,而不叫景泰綠、景泰紅、景泰黃呢?這是因為掐絲琺琅以藍色基調為主。景泰藍是一個外來文化,從中東阿拉伯地區傳進中國,阿拉伯文化的主色調崇尚藍色。大家有機會去阿拉伯國家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建築中,藍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色調。
元政府注重手工業
元代有其特殊性,它是一個典型的遊牧民族統治時期。遊牧民族跟傳統的農耕民族有很多本質上的區別。比如遊牧民族注重貿易,它的貿易能力非常強。過去總說"十個商人九個回",回人是遊牧民族,就願意經商。遊牧民族不種糧食,必須通過交換換得基本的生活物品。農耕民族則注重自給自足。上學時老師一定教過你:農耕民族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就是自己生產、自己使用。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都注重手工業生產,但目的不同。遊牧民族手工業生產的目的,更多的是把產品作為商品去交換,去換糧食,或者換來錢去買其他需要的東西。所以,遊牧民族的產品都是作為貿易的一個直接手段。農耕民族的手工業產品則基本是自己消費,自己做,自己用。
很多年前,我曾經跟一個意大利鞋商聊過。那個鞋商說:"我來中國之前算過一筆賬,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個人每年就買一雙鞋,也是個不得了的市場。"我說:"你不知道,過去的中國人都是自個兒做鞋穿,不買你鞋廠的鞋。"自己做鞋,就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殘留的痕跡。今天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但僅在二三十年前,中國絕大部分農村還是自己做鞋。這段曆史距離今天並不遠,我甚至還穿過我姥姥給我做的鞋。
元政府當時對手工業工匠的態度跟宋政府有很大區別。我們對這段比較殘酷的曆史都有所了解,元朝當時是風卷殘雲般地席卷整個國土。建立政權以後,政府對手工業興趣濃厚,需要許多手工業工人為其服務,所以大批俘虜有本事的工匠。從某種意義上講,元政府對工匠的態度還算不錯,甚至還高看手工業工匠一等。
元代景泰藍
過去有個誤解,一直認為景泰藍是景泰年間創造的,或者是從明代才有的。通過這些年查閱古籍,類比研究,我們終於知道元代就有景泰藍,從而也對以前有結論的文物進行重新定位。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獸耳三足尊,底下刻著"大明景泰年製"雙龍款。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這件三足尊的上部去掉,把底下去掉,隻剩中間這一截,跟元青花罐的典型器做個對比,它們之間從圖案到造型非常相似。而三足尊的上部、足部的釉麵與中間部分明顯不同。因為有相應的瓷器做比較,可以斷定這件東西的中間部分為元代掐絲琺琅罐,後為明代改製。這就是文物類比的一個優勢。
景泰藍的由來
先來介紹什麽叫掐絲琺琅。掐絲,指在銅胎上用細的銅片掐成圖形。請注意,掐絲琺琅首先不是用銅絲,是用銅片,形成立牆後才能填彩。掐出圖案,填上各種色料,再經過燒製、磨製,最後成為成品,這就是掐絲琺琅。
掐絲琺琅是一個外來物種,不是中國的東西。今天大家都認為景泰藍理所當然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外來文化,是元朝時從阿拉伯地區傳進中國的。這跟我們的想象有差距。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論》在"大食窯"條目下記載:"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佛郎嵌相似。嚐見香爐、花瓶、盒兒、盞子之類,但可婦人閨閣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謂之鬼國窯。"明初曹昭關於文物的記載非常多,這條關於景泰藍的記載也很明確。"大食",是過去對阿拉伯地區的一個統稱。"鬼國窯"則是一種蔑稱。中國人的麵目都是比較平和的,麵部起伏沒有阿拉伯人大。阿拉伯人的典型特征就是高鼻色目黑髯,鼻子比我們突出,眼睛帶色兒,比我們瞘,胡須比我們重,所以中國人看著像鬼,叫"鬼國窯"。
元代景泰藍傳入中國有兩個階段。第一是實物階段,通過貿易,把景泰藍實物直接傳入中國,讓中國人看到這樣一種異國文化。中國過去沒有這類東西,看著非常新奇。第二是技術階段,技術進入中國。中國人喜歡這類商品以後,開始學這門技術,自己來燒。我多次說過,古代的運輸成本非常大,做什麽事情首先要考慮成本問題,所以引進成品不如引進技術。今天運輸成本在商品總成本中的比例相對就非常低。
關於這段曆史,可以在南宋的古籍中找到蛛絲馬跡。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中記載:"予得一瓶,以銅為胚胎,傅之以革,外為觚棱,彩繪外國人之奇形詭狀,卻似琉璃,極其工巧,不知為何物。"這段記載說得非常清楚,通過對這件東西的描述,我們能想象它就是景泰藍的一個雛形。南宋時的人還不知其為何物,也沒有名字。
景泰藍的名字
不管什麽文化,一旦進入中國,它就一定要起個中國名字。掐絲琺琅也不例外,也有個中國名字:景泰藍。明代很多工藝品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這些名字的共同特點是什麽呢?一般先強調年號,然後再強調東西本身。比如我講過的宣德爐、成化杯、萬曆櫃,這些都是當朝出現並流行的。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一朝出現,而是在元代就進入了中國。到了景泰年間,由於皇家的重視,使它發揚光大,聲名鵲起,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色彩的名字-景泰藍。
景泰藍的叫法非常晚,並不是景泰年間開始叫的,甚至整個明朝都不叫。清朝雍正年間有一條記載,雍正六年的造辦處《活計檔》:"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藍琺琅瓶花不好。欽此。"這是關於景泰藍最早的文字記錄。但是,這段記錄的讀法不同,意思也不同。是"景泰藍琺琅瓶"還是"景泰藍琺琅瓶"呢?中國過去的文字中沒有標點符號,要靠前後的意思和你讀書的能力去判斷。那麽從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判斷掐絲琺琅是否在雍正時期就被稱為"景泰藍"了。
晚清陳瀏的《陶雅》記載得最明確:"範銅為質,嵌以銅絲,花紋空洞,雜填彩釉,昔謂之景泰藍,今謂之琺琅。"陳瀏認為這類工藝品過去稱景泰藍,今天稱琺琅。他實際上給說反了,應該是過去稱琺琅,現在稱景泰藍。這條記載說明,至少在清後期,景泰藍的名字就蔓延開來,社會接受了這個通俗易懂的名字。
那麽,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它為什麽叫景泰藍,而不叫景泰綠、景泰紅、景泰黃呢?這是因為掐絲琺琅以藍色基調為主。景泰藍是一個外來文化,從中東阿拉伯地區傳進中國,阿拉伯文化的主色調崇尚藍色。大家有機會去阿拉伯國家的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建築中,藍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色調。
元政府注重手工業
元代有其特殊性,它是一個典型的遊牧民族統治時期。遊牧民族跟傳統的農耕民族有很多本質上的區別。比如遊牧民族注重貿易,它的貿易能力非常強。過去總說"十個商人九個回",回人是遊牧民族,就願意經商。遊牧民族不種糧食,必須通過交換換得基本的生活物品。農耕民族則注重自給自足。上學時老師一定教過你:農耕民族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就是自己生產、自己使用。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都注重手工業生產,但目的不同。遊牧民族手工業生產的目的,更多的是把產品作為商品去交換,去換糧食,或者換來錢去買其他需要的東西。所以,遊牧民族的產品都是作為貿易的一個直接手段。農耕民族的手工業產品則基本是自己消費,自己做,自己用。
很多年前,我曾經跟一個意大利鞋商聊過。那個鞋商說:"我來中國之前算過一筆賬,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每個人每年就買一雙鞋,也是個不得了的市場。"我說:"你不知道,過去的中國人都是自個兒做鞋穿,不買你鞋廠的鞋。"自己做鞋,就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殘留的痕跡。今天很少有人自己做鞋穿了,但僅在二三十年前,中國絕大部分農村還是自己做鞋。這段曆史距離今天並不遠,我甚至還穿過我姥姥給我做的鞋。
元政府當時對手工業工匠的態度跟宋政府有很大區別。我們對這段比較殘酷的曆史都有所了解,元朝當時是風卷殘雲般地席卷整個國土。建立政權以後,政府對手工業興趣濃厚,需要許多手工業工人為其服務,所以大批俘虜有本事的工匠。從某種意義上講,元政府對工匠的態度還算不錯,甚至還高看手工業工匠一等。
元代景泰藍
過去有個誤解,一直認為景泰藍是景泰年間創造的,或者是從明代才有的。通過這些年查閱古籍,類比研究,我們終於知道元代就有景泰藍,從而也對以前有結論的文物進行重新定位。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獸耳三足尊,底下刻著"大明景泰年製"雙龍款。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這件三足尊的上部去掉,把底下去掉,隻剩中間這一截,跟元青花罐的典型器做個對比,它們之間從圖案到造型非常相似。而三足尊的上部、足部的釉麵與中間部分明顯不同。因為有相應的瓷器做比較,可以斷定這件東西的中間部分為元代掐絲琺琅罐,後為明代改製。這就是文物類比的一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