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覺蘇燦的異常,劉奮進幾人跟隨著他的目光望過去,隻見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正一瘸一拐地向眾人走了過來。
“那是陳家二叔,從小六感不全,有些癡傻,你不必害怕。”劉奮進對蘇燦解釋,“你之前在項目組接任務時看到的那個‘幫助老陳家的二小子找全六感’的c類任務說的就是他。”
原來是個活人,蘇燦調整了呼吸,俯下身將礦泉水撿了起來。這時陳家二叔已經走到了近前,周圍有幾個年輕人喊他“二大爺”他也不理,隻保持著同一個姿勢和頻率向前走著。蘇燦終於看清了他的臉,輪廓的確與照片上的陳老爺子有幾分相像,但眼角並沒有痣。午夜時光線十分昏暗,蘇燦並不能分辨出之前看到的那張臉和眼前的陳家二叔是不是同一個,但那顆痣卻是看得分明,難到是他故意貼了痣在正屋門口轉悠嚇唬人嗎,如果真是如此,陳家眾人又為何會如此大張旗鼓地動作呢?蘇燦有些疑惑。
蘇燦正思索間,陳家二叔已經直直地來到蘇燦麵前,在蘇燦疑惑的目光中與之擦身,一言未發地徑直離開。
“這陳家二叔腿腳不好?”待人走過去後蘇燦問。
“那倒沒有,他這是和陳老爺子學的。”劉奮進回道,“陳老爺子年輕時摔壞了腳,走路就不是很利索了,陳家二叔看了新奇就一直照著學,現在遠遠看起來竟也和陳老爺子一模一樣了。”
蘇燦聽完又是一驚,一時竟也無法判斷他看到的究竟是人是鬼。
將近6點時,正屋的門打開了,支客招呼大家進屋與逝者告別。院子裏的人自覺站成一列,從支客手中接過白花,按順序往屋裏走。屋內正中停著一副漆黑的棺木,此時已經合了棺蓋,這與正常的流程不符,卻無人提出異議。人們進屋後繞著合了棺蓋的棺木瞻仰一圈,將白花投到棺材前的紙箱裏,就算告別完畢。這期間,蘇燦注意到之前見過的張爺一直盤腿坐在屋子的角落,一動未動。
當最後一人從正屋裏走出,支客宣布可以開始哭喪了,隨即院子裏響起了斷斷續續的哭聲,也有白發蒼蒼的老者被攙扶著一聲聲的喊著“老哥哥”。大家哭了一會兒,支客又招呼陳家直係站成一隊,在他的指揮下一遍遍的行禮,連陳家二叔也在家人的攙扶下敬了香。
這時,張爺從正屋裏走了出來,起了個手勢,支客會意,指揮著陳大爺上前摔了個瓦盆,打著白幡向院外走去,陳家老三也抱起遺像走在一旁,後麵跟著孝子和男客,再之後是由寨民抬著的貢品和紙紮,女人則跟在由四個粗壯漢子抬著的棺材後麵,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後山前進。
蘇燦留意了一下,整個隊伍的人大多都在昨天吃席時見過,倒是一個小孩子也沒有。蘇燦回頭,看了眼正屋門前張爺站著的方向,隻見他此時半倚在門框上,整個人仿佛失了力氣一般,顯出了很重的疲態。
“看什麽呢?這時候別到處亂瞄。”察覺到蘇燦的目光,劉奮進立即出言提醒。
“張爺——”
“別說,那不是你該管的!”蘇燦剛起了個頭,就被劉奮進強硬地打斷,“咱們隻管好自己就成,他們那些大人物的事,不是咱們能插手的。”
蘇燦點點頭,收回視線,兩人隨後不再多言。
路過蘇燦曾經住了幾天的平房時,太陽已經升了起來,山間有一層薄霧隱隱縈繞,有一種朦朧之感。這是蘇燦第一次進後山,水泥路到山腳下就不見了,剩下的都是砂石墊起的土路,初時還比較寬闊平坦,隨著逐漸深入,轉過一個彎道,送葬隊伍踏上了一條向上延伸的窄路,勉強能三人並排通過,這時就比較考驗抬棺人的身手了。然而出乎意料,四個抬棺人熟練地由兩兩並排更改為四人一列,輕鬆地穿過窄路向上爬去。蘇燦停下歇腳的間隙看到這一幕不禁驚訝,心道寨子中果然是藏龍臥虎,這樣的身手放到外麵該有很多保安公司會搶著招聘了。
劉奮進注意到蘇燦的視線,開口說:“看到那個穿黑衣服的沒有,那就是胡記的主廚,他果然來抬棺了,就算他做菜再好吃,最近我也不想去胡記吃飯了。”
“這等能人竟然是個廚子!”蘇燦更加驚訝。
“他不是寨子裏的人,是胡記從外麵聘用的,所以不能接項目組的任務。他家裏孩子多,就一個工作的,拿的還是死工資。還有三個孩子在上學,家裏花銷大,抬棺掙得多,還不需要去項目組登記,他又有一把力氣,每次寨子裏有白事都會去給人家抬棺。”劉奮進回道。
“是個顧家的好男人。”蘇燦稱讚。
兩人說話間,前麵的隊伍慢了下來,如今已經到了半山腰,山路兩側能看到一座座墳塋,墳包上壓著或新或舊的紙錢,看來寨子裏的人死後大都是葬在此處的。
隊伍最終停在一處相對平坦的坡道上,支客一通說辭念白後,幾個拿鐵鍬的中年男人開始挖土。此時棺材停在一邊,蘇燦瞧見看起來很虛弱的張爺被人攙著上前,將一隻手扶到棺材上,小聲地念叨著什麽,抬棺的四人立在張爺身旁,一臉警惕的盯著棺材。過了十來分鍾,張爺直起身來,向天撒了一把紙錢,道了聲“行了。”周圍眾人立即鬆了口氣,氛圍也輕鬆了許多。
接下來就是入棺、封土、立碑,隨後陳家年輕一輩拿著幾顆青蔥種在石碑四周,聽劉奮進解釋是寓意子孫聰明伶俐、綿延不絕。孝子賢孫祭拜過後,開始分發供果,劉奮進和蘇燦也各得了一個,劉奮進說這是長輩賞給喜歡的後輩的福氣,吃了是有大好處的。蘇燦不好拂了長輩的意,接過陳家人遞過來的貢品蘋果後鄭重道謝。
分完供果後開始燒紙紮,這時,顧念忽然湊近蘇燦小聲問:
“燒完紙紮就該下山了,到這兒有什麽想起來的沒有?”
“放火燒山,牢底坐穿?”蘇燦試探著回。
“撲哧!”顧念聽完沒忍住笑出聲來,“沒想到你還挺幽默。”
“你這是什麽話,咱們這裏流行土葬,各家各戶都是直接在墳前燒紙的,這是對祖宗的孝敬。”劉奮進聞言用譴責的眼神看向蘇燦,“顧念是想告訴你,一會兒下山千萬不要回頭,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一是為了不讓逝者留戀陽間,另一個也是怕將山上不好的東西帶回去。”
“對哦,這一點你可一定要記住。”顧念也適時插話道。
蘇燦疑惑地看了兩人一眼,點點頭,沒再說話。
紙紮很快就燒完了,支客唱了個吆喝,就宣布眾人可以下山了。
下山並不如上山那般容易,就算蘇燦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隨著人群向山下走的過程中還是發生了變故。行至半山腰時,由於都是下坡路,蘇燦身後有人沒收住衝勢,一下子撞到了蘇燦身上,蘇燦手中的蘋果因慣性滾了出去,掉到了路邊的草地上。撞人的是一個平頭青年,在劉奮進的叫罵聲中,匆匆道了句歉就頭也不回地跑下了山。
“你看著點啊!”劉奮進氣憤地喊了一句。
被撞後的蘇燦並沒有受傷,所以也沒多在意那人,偏頭打算去撿蘋果,忽然發現蘋果掉落的地方,躺著一個劉奮進口中的鐵鼻子,原本的蘋果卻消失不見了。
“那是陳家二叔,從小六感不全,有些癡傻,你不必害怕。”劉奮進對蘇燦解釋,“你之前在項目組接任務時看到的那個‘幫助老陳家的二小子找全六感’的c類任務說的就是他。”
原來是個活人,蘇燦調整了呼吸,俯下身將礦泉水撿了起來。這時陳家二叔已經走到了近前,周圍有幾個年輕人喊他“二大爺”他也不理,隻保持著同一個姿勢和頻率向前走著。蘇燦終於看清了他的臉,輪廓的確與照片上的陳老爺子有幾分相像,但眼角並沒有痣。午夜時光線十分昏暗,蘇燦並不能分辨出之前看到的那張臉和眼前的陳家二叔是不是同一個,但那顆痣卻是看得分明,難到是他故意貼了痣在正屋門口轉悠嚇唬人嗎,如果真是如此,陳家眾人又為何會如此大張旗鼓地動作呢?蘇燦有些疑惑。
蘇燦正思索間,陳家二叔已經直直地來到蘇燦麵前,在蘇燦疑惑的目光中與之擦身,一言未發地徑直離開。
“這陳家二叔腿腳不好?”待人走過去後蘇燦問。
“那倒沒有,他這是和陳老爺子學的。”劉奮進回道,“陳老爺子年輕時摔壞了腳,走路就不是很利索了,陳家二叔看了新奇就一直照著學,現在遠遠看起來竟也和陳老爺子一模一樣了。”
蘇燦聽完又是一驚,一時竟也無法判斷他看到的究竟是人是鬼。
將近6點時,正屋的門打開了,支客招呼大家進屋與逝者告別。院子裏的人自覺站成一列,從支客手中接過白花,按順序往屋裏走。屋內正中停著一副漆黑的棺木,此時已經合了棺蓋,這與正常的流程不符,卻無人提出異議。人們進屋後繞著合了棺蓋的棺木瞻仰一圈,將白花投到棺材前的紙箱裏,就算告別完畢。這期間,蘇燦注意到之前見過的張爺一直盤腿坐在屋子的角落,一動未動。
當最後一人從正屋裏走出,支客宣布可以開始哭喪了,隨即院子裏響起了斷斷續續的哭聲,也有白發蒼蒼的老者被攙扶著一聲聲的喊著“老哥哥”。大家哭了一會兒,支客又招呼陳家直係站成一隊,在他的指揮下一遍遍的行禮,連陳家二叔也在家人的攙扶下敬了香。
這時,張爺從正屋裏走了出來,起了個手勢,支客會意,指揮著陳大爺上前摔了個瓦盆,打著白幡向院外走去,陳家老三也抱起遺像走在一旁,後麵跟著孝子和男客,再之後是由寨民抬著的貢品和紙紮,女人則跟在由四個粗壯漢子抬著的棺材後麵,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後山前進。
蘇燦留意了一下,整個隊伍的人大多都在昨天吃席時見過,倒是一個小孩子也沒有。蘇燦回頭,看了眼正屋門前張爺站著的方向,隻見他此時半倚在門框上,整個人仿佛失了力氣一般,顯出了很重的疲態。
“看什麽呢?這時候別到處亂瞄。”察覺到蘇燦的目光,劉奮進立即出言提醒。
“張爺——”
“別說,那不是你該管的!”蘇燦剛起了個頭,就被劉奮進強硬地打斷,“咱們隻管好自己就成,他們那些大人物的事,不是咱們能插手的。”
蘇燦點點頭,收回視線,兩人隨後不再多言。
路過蘇燦曾經住了幾天的平房時,太陽已經升了起來,山間有一層薄霧隱隱縈繞,有一種朦朧之感。這是蘇燦第一次進後山,水泥路到山腳下就不見了,剩下的都是砂石墊起的土路,初時還比較寬闊平坦,隨著逐漸深入,轉過一個彎道,送葬隊伍踏上了一條向上延伸的窄路,勉強能三人並排通過,這時就比較考驗抬棺人的身手了。然而出乎意料,四個抬棺人熟練地由兩兩並排更改為四人一列,輕鬆地穿過窄路向上爬去。蘇燦停下歇腳的間隙看到這一幕不禁驚訝,心道寨子中果然是藏龍臥虎,這樣的身手放到外麵該有很多保安公司會搶著招聘了。
劉奮進注意到蘇燦的視線,開口說:“看到那個穿黑衣服的沒有,那就是胡記的主廚,他果然來抬棺了,就算他做菜再好吃,最近我也不想去胡記吃飯了。”
“這等能人竟然是個廚子!”蘇燦更加驚訝。
“他不是寨子裏的人,是胡記從外麵聘用的,所以不能接項目組的任務。他家裏孩子多,就一個工作的,拿的還是死工資。還有三個孩子在上學,家裏花銷大,抬棺掙得多,還不需要去項目組登記,他又有一把力氣,每次寨子裏有白事都會去給人家抬棺。”劉奮進回道。
“是個顧家的好男人。”蘇燦稱讚。
兩人說話間,前麵的隊伍慢了下來,如今已經到了半山腰,山路兩側能看到一座座墳塋,墳包上壓著或新或舊的紙錢,看來寨子裏的人死後大都是葬在此處的。
隊伍最終停在一處相對平坦的坡道上,支客一通說辭念白後,幾個拿鐵鍬的中年男人開始挖土。此時棺材停在一邊,蘇燦瞧見看起來很虛弱的張爺被人攙著上前,將一隻手扶到棺材上,小聲地念叨著什麽,抬棺的四人立在張爺身旁,一臉警惕的盯著棺材。過了十來分鍾,張爺直起身來,向天撒了一把紙錢,道了聲“行了。”周圍眾人立即鬆了口氣,氛圍也輕鬆了許多。
接下來就是入棺、封土、立碑,隨後陳家年輕一輩拿著幾顆青蔥種在石碑四周,聽劉奮進解釋是寓意子孫聰明伶俐、綿延不絕。孝子賢孫祭拜過後,開始分發供果,劉奮進和蘇燦也各得了一個,劉奮進說這是長輩賞給喜歡的後輩的福氣,吃了是有大好處的。蘇燦不好拂了長輩的意,接過陳家人遞過來的貢品蘋果後鄭重道謝。
分完供果後開始燒紙紮,這時,顧念忽然湊近蘇燦小聲問:
“燒完紙紮就該下山了,到這兒有什麽想起來的沒有?”
“放火燒山,牢底坐穿?”蘇燦試探著回。
“撲哧!”顧念聽完沒忍住笑出聲來,“沒想到你還挺幽默。”
“你這是什麽話,咱們這裏流行土葬,各家各戶都是直接在墳前燒紙的,這是對祖宗的孝敬。”劉奮進聞言用譴責的眼神看向蘇燦,“顧念是想告訴你,一會兒下山千萬不要回頭,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一是為了不讓逝者留戀陽間,另一個也是怕將山上不好的東西帶回去。”
“對哦,這一點你可一定要記住。”顧念也適時插話道。
蘇燦疑惑地看了兩人一眼,點點頭,沒再說話。
紙紮很快就燒完了,支客唱了個吆喝,就宣布眾人可以下山了。
下山並不如上山那般容易,就算蘇燦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隨著人群向山下走的過程中還是發生了變故。行至半山腰時,由於都是下坡路,蘇燦身後有人沒收住衝勢,一下子撞到了蘇燦身上,蘇燦手中的蘋果因慣性滾了出去,掉到了路邊的草地上。撞人的是一個平頭青年,在劉奮進的叫罵聲中,匆匆道了句歉就頭也不回地跑下了山。
“你看著點啊!”劉奮進氣憤地喊了一句。
被撞後的蘇燦並沒有受傷,所以也沒多在意那人,偏頭打算去撿蘋果,忽然發現蘋果掉落的地方,躺著一個劉奮進口中的鐵鼻子,原本的蘋果卻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