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去帶回,陶玉墨出門旅遊一共花了四天時間,除了第一天拉肚子的悲慘經曆,這次旅行還是很成功的。


    回到朗潤湖公寓的時候是傍晚,她拎著十斤螃蟹好像將軍打了個大勝仗。


    “媽!今天加菜啊!”


    一進門,陶玉墨就把螃蟹拎進了廚房,大喊了一聲,生怕家裏人聽不見。


    “哎呦喂,我當煤球成精了呢!”


    聽見動靜的陶玉成從房間出來,一見妹妹先是驚叫了一聲。


    聞言,陶玉墨的臉頓時黑得跟鍋底一樣。


    “這才出去幾天,怎麽黑成這樣?”陶玉成不知死活的繼續說了一句。


    陶玉墨惡狠狠的瞪著哥哥,又衝廚房喊道:“媽,螃蟹沒帶我哥的份兒啊!”


    聽著她的威脅,陶玉成立馬服軟,換上笑臉,“這幾天在外麵玩累了吧?瞧你曬的!”


    說著還要去幫陶玉墨拿行李,陶玉墨不屑的扒開他的手。


    如今物流不發達,像陝西、山西這些深在內陸的地方,很多老百姓一輩子也沒吃過海鮮。


    燕京還好一點,畢竟是首都,距離渤海灣也還算近。可即便如此,一年也吃不了幾回海鮮。


    陶玉墨帶回來十斤螃蟹,一共十三隻螃蟹。


    陶母蒸螃蟹的時候,因為鍋不夠大,一次隻能蒸四隻,蒸了兩鍋,陶父便讓陶玉墨將剩下的五隻螃蟹送給樓上樓下的鄰居們。


    螃蟹性寒,不能多吃,這東西又放不住,正好送人。


    “這可是我花錢買的,你說送人就送人。”陶玉墨嘟囔道。


    陶父懶得聽她的牢騷,問:“多少錢?”


    “六毛錢。”陶玉墨張口就來。


    陶父從兜裏摸出兩塊錢來,這時陶玉成提醒道:“爸,你別聽這丫頭的。北戴河那邊漁民在海邊賣的,便宜著呢,三毛錢都不用。”


    眼看著錢都要到手了,大哥卻跑出來搗亂,陶玉墨氣急敗壞,“你胡說八道,你花三毛錢去給我買一個看看!”


    “那就四毛錢,不能再多了。”


    陶父笑著打斷了兄妹倆的吵鬧,“行了。大老遠的背回來,不得給點跑腿費?”


    說著將兩塊錢交給了陶玉墨,陶玉墨喜滋滋的收下了票子,屁顛兒屁顛兒的挨家送螃蟹,順便收獲了一堆鄰居們的誇獎,順嘴就多聊了幾句。


    回到家裏,飯菜已經上桌。


    吃飯的時候,陶母盯著陶玉墨的臉看了看,“出去玩了幾天,怎麽又黑又瘦?”


    母親的這話讓陶玉墨喜憂參半,憂的是黑了,喜的是瘦了。


    陶玉成說道:“媽,黑了顯瘦。這個就跟我們拍電影打燈光是一個道理……”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感覺腳麵被人狠狠踩了一腳,從力度上來說,肯定不是趙麗。


    陶玉成朝妹妹看了一眼,隻見眼神凶狠。


    他嗦了嗦手裏的螃蟹腿,“確實是瘦了。”


    陶玉墨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啃著螃蟹,陶玉墨突然想到了姐姐、姐夫,“我姐、我姐夫他們走了嗎?”


    “昨天就走了,他們倆沒口福啊!”


    陶玉墨又白了哥哥一眼,“人家去的是青島那邊,還能沒有海鮮吃?”


    《燕京文學》的筆會地點在青島的黃島區,在陶玉墨回來的前一天兩人就踏上了去往青島的火車。


    這次筆會,《燕京文學》邀請了不少人,都是近幾年在活躍在文壇上的知名作家。


    從燕京出發往青島的火車上,除了有傅用林和章德寧兩個編輯,幾個作家也都不陌生,汪曾琪、李拓和劉錦雲。


    汪曾琪、李拓算是熟人,劉錦雲今年憑借《笨人王老大》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跟林朝陽在頒獎時見過麵,請客那回他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參加。


    提起林朝陽請客那回,劉錦雲神色間難免遺憾。


    三月末的那頓飯有二十多個作家赴宴,文人嘛,言過其實是基本,花團錦簇是追求,趕上那天氣氛又好,給大家蒙了一層濾鏡,這幫人回去之後把林朝陽的手藝誇的都快沒邊兒了。


    這群人來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經過這幾個月的傳播,不說整個中國,至少半個中國文壇都知道了林朝陽廚藝精湛,在作家圈堪稱一絕。


    火車一路出河北,入山東,溽熱的三伏天哪怕是坐硬臥也挺遭罪。


    到了青島,眾人先是在招待所住了一晚,因為筆會邀請的不光有燕京的作家,還有外地作家,得等一等外地的作家。


    等了一天,人總算是到齊了,有陝西的程忠實、廣東的孔捷生等五位外地作家。


    黃島與青島隔海相望,要過去得坐輪船才行。


    這次來參加筆會的大多都是北方人,幾個年紀稍大點的同誌一上船便眩暈不止,林朝陽夫妻倆是此行最年輕的一對,兩人倒是一點事都沒有,反而悠閑的欣賞著海上風景,讓人不由得羨慕。


    “你們夫妻倆的生活可真是瀟灑啊,夫唱婦隨。”


    輪船上,李拓坐在夫妻倆的後麵,見夫妻倆悠然自得,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章德寧笑著說道:“不是夫唱婦隨,而是婦唱夫隨。”


    “什麽意思?”


    “沒有玉書在,我們可請不動林朝陽同誌。出發之前,《人民文學》可是也專門邀請他參加筆會來著,他都沒答應。”


    汪曾琪說道:“《人民文學》?是去承德嗎?”


    “老汪也接到邀請了?”章德寧問。


    “是啊。這個時候去承德是好時候啊,可以避暑。”


    “是好地方吧?朝陽就不去,這就叫婦唱夫隨。”


    章德寧的打趣讓眾人露出會心的笑容,連陶玉書臉上也露出甜蜜的微笑。


    《人民文學》是在她們出發前兩天找到家裏的,來的是崔道義,特意說明了這次筆會邀請的都是“重點作家”前往,規格比一般的筆會要高了不少,時間上恰好又跟《燕京文學》的青島筆會錯開了。


    本來是挺好的事,可林朝陽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這年頭外出不管是通勤條件還是住宿條件都遠不如後世,《燕京文學》的筆會是因為他們邀請了陶玉書,實在沒辦法拒絕。


    所以《人民文學》的承德筆會,他是打定了主意不參加。


    如此一來,陶玉書更感受到了丈夫內心對自己的重視,如何能不歡喜甜蜜呢?


    聽著幾人的對話,一旁的程忠實、劉錦雲、劉國春等人臉上閃過豔羨之色。


    《人民文學》的筆會邀請說拒絕就拒絕,在場大概也隻有林朝陽有這樣的底氣了。


    這次筆會一行十三人,《燕京文學》出了兩位編輯傅用林和章德寧,山東文協派了副首領薑樹茂接待,他以寫漁島生活著稱。


    另外十人都是《燕京文學》邀請的作家,年齡最大的是六十多歲的汪曾琪,最小的是而立之年的李拓,二十多歲的林朝陽夫妻倆放在這群人當中,格外的紮眼。


    但別看林朝陽年紀小,在創作上取得的成績卻十分耀眼,至少在這一批受邀參加筆會的作家當中是出類拔萃的。


    這批作家大多獲得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林朝陽不僅獲了獎,而且一得就是倆,不僅去年是這樣,今年也是這樣,隻不過去年拿的是短篇獎,今年拿的是中篇獎。


    除了獎項方麵,作品影響力人家也不容小覷。別的不說,光是一部《高山下的花環》就賣了四百多萬冊了。


    細算一算,在建國之後的軍旅題材作品當中也是佼佼者,上一個能引起如此大轟動效應的還是曲波的《林海雪原》。


    處女作《牧馬人》便引領了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的熱潮,更別提人家還開創了中國式意識流文學的概念,現如今文壇有不少人都在爭相模仿,其中還不乏名家。


    比如王濛就曾說過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了《賴子的夏天》對於他在意識流文學創作方麵的影響。


    這兩年王濛一直在鑽研意識流文學,連續發表了《布禮》《蝴蝶》《春之聲》等多部帶有明顯意識流文學色彩的作品。


    文學獎項、讀者口碑、作品影響力,林朝陽可以說是一樣也不缺的全能選手,任何時候,地位和名氣都是由實力決定的。


    尤其是一想到林朝陽如今在不過二十出頭,身邊又有嬌妻美眷在側,叫人如何能不羨慕呢?


    眾人閑聊之中,輪船停靠在岸。


    黃島麵積不大,前兩年才從膠東縣劃到青島的轄域內,島中心剛剛建成一個體育賓館,林朝陽等人此行就在這裏落腳。


    晚上,薑樹茂代表山東文協擺了一桌接風宴,宴會主要的食物就是魚蝦蟹,都是本島的漁民從海裏捕撈之後直接送到賓館來的,再新鮮不過。


    接風宴少不了要喝酒,青島自1903年就由德國人建了啤酒廠,老百姓也喝慣了啤酒,接風宴上一人麵前擺了一杯大紮啤,林朝陽敬謝不敏,看著眾人一口海鮮、一口啤酒,心驚膽戰。


    “痛風套餐”凶名赫赫,他覺得自己吃吃海鮮就好了。


    眾人吃吃喝喝,談天說地,好不快活。


    林朝陽身邊坐著陶玉書,卻是另一種畫風。


    “玉書,你嚐嚐這個!”


    “這個蟶子好吃,你試試。”


    夫妻倆互相給對方夾菜,你儂我儂,看得一旁的章德寧眼睛發紅。


    “我說你們倆,又不是沒長手,就不能自己吃自己的嗎?”


    林朝陽瞥了她一眼,“我們吃飯還礙著你的事了?”


    “我就是提醒你們一下,別太肉麻。”


    “別太肉麻”這四個字翻譯一下是“不要虐狗”,但夫妻倆充耳不聞,依舊我行我素。


    汪曾琪調侃道:“德寧,後悔沒把你們家那口子帶來了吧?”


    “我倒是想帶,也得領導同意才行啊!”章德寧歎了口氣。


    “等你當上領導不就行了嗎?”


    章德寧高興道:“啥時候我當上主編,讓你們都帶著家屬來。”


    眾人齊拍手,“這個想法好!”


    傅用林無語的看著章德寧,“得虧沒讓你當官兒,當上了也是個糊塗官兒。”


    眾人說說笑笑,桌上不知不覺堆滿了各種海鮮的殼,程忠實他們幾個常年身處內地的作家吃的最多。


    接風宴過後,大家本以為接下來會是輕輕鬆鬆的遊山玩水,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飯,汪曾琪、李拓等人穿戴整齊都已經準備出門了,卻被傅用林給叫住了。


    “幹嘛去?”


    “出門逛逛啊!”


    “黃島就這麽大點的地方,沒什麽可逛的,有時間不如多寫點東西。”


    汪曾琪等人:???


    甕中捉鱉之勢已成,傅用林也沒了顧忌,但到底還是透著幾分心虛,被眾人盯了好一會兒,他有些不自在的說道:“筆會嘛,重在交流和創作,希望大家在這幾天裏能夠取得不錯的成果。”


    何謂“不錯的成果”?


    當然是稿子了。


    林朝陽低聲的對陶玉書說道:“我跟你說什麽來著?這幫雜誌能有好心請你遊山玩水?無非是弄個小黑屋把你關起來爬格子當苦力罷了。”


    陶玉書心有戚戚的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豪1978林朝陽陶玉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坐望敬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坐望敬亭並收藏文豪1978林朝陽陶玉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