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書的戶籍所在地是在燕京,畢業後先得到燕京市教委報到。


    畢業典禮後第二天一早,她穿戴整齊準備出發。


    ““咱們家現在也是雙職工了。”林朝陽感歎了一句,又問她:“怎麽樣?馬上要上班了,感覺如何?”林朝陽問。


    陶玉書臉色中透著幾分興奮,“感覺很好。”


    “祝親愛的陶玉書同誌新的一天工作順利!”林朝陽玩笑著說道。


    “謝謝親愛的林朝陽同誌。”


    夫妻倆從家裏出來,一個奔向燕大,一個騎著摩托車來到了教委大中專生分配辦公室報到。


    畢業分配去向都是已經定好了的,所以這個報到屬於點卯形式的,所有燕京的畢業生都得走一遭。


    出了教委分配辦,陶玉書便騎著摩托車往西長安街去。


    《燕京文學》原來是在東長安街上燕京飯店後身兒的霞公府街,那裏也是老燕京文聯所在地,編輯部蟄居在一七裏拐彎、盤虯交錯的大雜院裏。


    嗡嗡嗡中,《燕京文學》隨燕京文聯搬到了西長安大街7號的文化局大院,挨著電報大樓喇叭下麵的一隅。


    孤零零的文聯大樓佇立在那裏,陶玉書站在門口,這不是她第一次來文聯大樓,但這次的感受卻與以往完全不同。


    老舍、趙樹理、浩冉……一想到那些以前隻在書上看到的名字曾經穿梭往返於這裏,她如今也馬上要成為這裏的一員,陶玉書心中便湧出一股難以抑製的激動。


    深吸一口氣,陶玉書走入文聯大樓,打聽著找到了文聯管人事的副職趙明偉。


    兩人聊著天,趙明偉讓人幫陶玉書辦了入職手續。


    過了一會兒有人敲門,趙明偉說了一聲“進”,就見楊末推門而入。


    “我聽人說我們的大學生來了!”進了門,楊末沒來得及打招呼,臉上洋溢著笑容說笑道。


    趙明偉也笑了起來,“盯的可夠緊的,還怕我把你的寶貝疙瘩給藏起來?”


    他又對陶玉書說道:“玉書同誌,我就不給你們介紹了,你們肯定比我熟。”


    楊末說:“那是。”


    說笑了幾句,楊末對趙明偉說:“手續完事了吧?人我可領走了。”


    “完事了,去吧。”他說著話跟陶玉書握了個手,“玉書同誌,再次歡迎你加入我們文聯這個大家庭。”


    出了趙明偉的辦公室,楊末領著陶玉書往《燕京文學》編輯部走去。


    文聯是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簡稱,會員單位包括了文協、戲協、影協、美協、書協等十幾家文藝單位。


    前幾年文聯剛剛恢複的時候還好,如今這些文藝單位已經將文聯大樓占的滿坑滿穀,導致樓內的辦公環境擁擠不堪。


    楊末帶著陶玉書走到掛著“《燕京文學》編輯部”銘牌的辦公室門前,推開了門。


    入眼是設施陳舊的辦公室,靠著牆邊散落著諸多辦公桌,辦公桌和地上堆著成堆的稿子,編輯們正埋頭於稿件之間。


    聽見推門聲,有人抬頭,發現了站在門口的楊末和陶玉書,然後立刻引起了大家的連鎖反應,眾人齊齊的抬頭望著門口。


    “同誌們,大家手裏的工作都先停一停,來看看我們編輯部的新生力量陶玉書同誌。


    玉書同誌是燕師大的高材生,大學期間成績優異,這兩年評論文章也發了不少,她的到來相當於是給我們編輯部添磚加瓦了!”


    楊末聲音清朗,帶著幾分雀躍。


    編輯們對於陶玉書並不陌生,這幾年她的評論時不時就會發表在刊物上,她本人也來過編輯部好幾次,包括她的愛人林朝陽跟《燕京文學》的關係也不錯。


    大家也都知道,楊末和章德寧一直想拉陶玉書進編輯部。


    聽著楊末的話,章德寧第一個帶頭鼓起了掌,眾人也跟著響起了掌聲。


    陶玉書落落大方的衝眾人鞠了一躬,“我剛剛參加工作,諸位都是我的前輩,以後我工作上有什麽做的不夠好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陶玉書說完話,眾人再次捧場的鼓掌,楊末伸手向下壓了壓。


    “玉書同誌剛到編輯部,業務方麵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你們誰想多個徒弟,自告奮勇一下。”


    楊末此話一出,章德寧立刻高高的舉起了手,迫不及待。


    “你把手放下,你才參加工作幾年?還想給人當師父!”


    被楊末批評了一句,章德寧悻悻的放下了手。


    楊末的眼神在編輯部的幾個老編輯身上轉了轉,陳世衝、周燕如、傅用林……


    最後她把目光放在了周燕如身上,都是女同事,相處起來比較方便。


    “燕如,你來帶帶玉書吧。”


    楊末是主編,安排工作任務,周燕如自然不能推辭,“好。”


    “劉恒,你去跟後勤說,給玉書安排一套桌椅還有辦公用品。”楊末又吩咐道。


    劉恒今年才二十七歲,在陶玉書沒來之前,他是編輯部資曆最淺的一個,平時自然少不了幹些髒活累活。


    聽著楊末的吩咐,劉恒二話沒說便起身往外走。


    簡單的安排好陶玉書之後,楊末跟她交代了幾句,便離開了編輯部。


    等楊末一走,章德寧立刻過來拉住了陶玉書,“你可算是來了!盼了你這麽多天。”


    “這還慢啊?我昨天畢業,今天就來報到,滿燕京應該都沒有比我報到快的大學生了。”


    兩人說說笑笑,章德寧又拉著陶玉書,把編輯部的同事挨個給她介紹了一遍。


    這裏麵的絕大多數人陶玉書都認識,不過有幾個壓根沒說過話,借著這次介紹,她鄭重的跟大家打了個招呼。


    “玉書一來,咱們編輯部的半邊天更紅了!”陳世衝跟陶玉書打完招呼後調侃了一句。


    《燕京文學》是月刊,曆來很受歡迎,銷量巨大,所以編輯部成員在行業裏算是比較多的。


    女同誌不少,主編楊末算一個,還有周燕如、章德寧、王潔,現在又來了個陶玉書,人數幾乎與男同誌持平了。


    眾人說著話,出門十多分鍾的劉恒帶人搬著桌椅進了辦公室。


    《燕京文學》編輯部的麵積不大,也就三十平左右,原本就已經很擠了,這回又添了陶玉書的桌椅,就更擠了。


    大家挪了挪靠牆一排的辦公桌,硬是在角落裏給陶玉書擠出了個位置。


    “擠了點,將就著吧。這兩年我們這棟樓是越來越擠了,連點多餘的地方都沒有。”周燕如說。


    安排好了辦公的硬件設施,周燕如又給陶玉書說起了編輯部的工作內容。


    “我們是編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審稿。我們的雜誌內容你也了解,綜合性文學雜誌嘛,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評論這些體裁的作品我們都發,每個人負責的也不盡相同。


    我負責的東西比較雜,像老傅就是專門負責小說組的,老趙是負責詩歌的……


    現在我們雜誌的來稿量最多的就是小說,以後你就負責部分業餘作者來稿的登記和初審。


    劉恒……”


    說著話,周燕如叫了一聲劉恒。


    劉恒似乎早有準備,高高興興的站起身抱起桌上的來稿信走過來,還沒等周燕如吩咐便將來稿信放到了陶玉書桌上。


    在陶玉書來之前,登記讀者來稿信這事一直都是他幹的。


    這回好了,他終於解脫了。


    不光如此,還有退稿信的差事他也可以一並都交給陶玉書。


    熬了兩年多,他終於熬出頭了!


    “你剛來編輯部,負責的工作內容肯定會比較雜一點。


    業餘讀者來信登記、退稿信、稿件初審這些都是你的工作,等你熟悉熟悉工作,接下來還有外出約稿、撰寫評論這些事。”


    聽著周燕如的話,陶玉書一言不發,隻是默默的都記在了心裏,她這個人一向要強,不管是對待學習還是對待工作,都是如此。


    周燕如斷斷續續說了半個小時,最後說道:“你今天才剛來,不要有壓力,我剛才說的那些還需要你一點一點的學習和適應。”


    “我明白,謝謝周老師。”陶玉書說。


    周燕如笑容和善,“都出學校了,就別叫老師了,叫我老周就行。”


    她見陶玉書緊繃著表情,知道她第一天上班肯定會有些緊張和無所適從,便又說道:“前一陣德寧從你那兒拿回來兩篇稿子,說是你推薦的。稿子我看了,寫的很有個人風格。”


    “那稿子我看了也覺得不錯,雖然有些陰暗和自戀傾向,但總體是挺不錯的。”


    周燕如點點頭,“既然這樣,那以後這個作者就由你來負責吧,怎麽樣?”


    剛到編輯部第一天,就有了負責的作者,陶玉書心頭歡喜,剛來到陌生環境的緊張也放鬆了不少。


    等她和周燕如交流完,早已等在一旁的章德寧總算是有了和她說話的機會,兩人嘰嘰喳喳了好一會兒。


    到了飯點兒,章德寧親密的挽著她的胳膊,帶她去食堂吃飯。


    下午陶玉書正式進入工作狀態,《燕京文學》是全國知名的文學雜誌,每天接收的業餘作者來稿有數百份之多。


    其中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絕大部分稿件的質量都達不到發表的標準,但這並不代表業餘作者來稿就不重要。


    不管是在《燕京文學》還是在其他文學雜誌,業餘作者來稿一向都是發掘新人作家的最重要途徑。


    責編手裏有成名作家的作者資源對於編輯部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可如果一份雜誌不能夠挖掘、培養新人作家,那麽它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注定是有限的。


    陶玉書今天剛上班,對於審稿抱有極大的熱情,拆開的每一封信她都仔細認真的閱讀,生怕因為自己的態度不認真而埋沒了一個有才華的作家苗子。


    等連續看了三個多小時的業餘讀者來稿之後,她心中不免產生一絲頹然。


    這業餘作者來稿的質量實在是……一言難盡啊!


    她輕輕的歎了口氣,引來了章德寧的注意,“玉書,是不是對這些業餘作者來稿感到很失望?”


    陶玉書沒說話,用眼神回答了她。


    章德寧以一副過來人的口吻說道:“我們審這些業餘作者來稿,那就是沙裏淘金,發現了好作品,那屬於意外之喜,沒發現才是常態。要是碰見個有潛力的作者,你就偷著樂吧,說不定經你的挖掘,人家就成名成家了。”


    她說到這裏又忍不住聊起了閑篇兒,“現在你知道當年我在一堆業餘作者來稿裏發現你們家朝陽的大作有多驚喜了吧?”


    她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幾分洋洋自得,顯然是以林朝陽的伯樂來自居的。


    陶玉書看著她的表情就想打擊她幾句,“這事朝陽還跟我說過,你們當時審稿那叫一個慢,他說早知道《牧馬人》就不投給你們了。”


    章德寧不忿道:“他這個人,真是過河就拆橋!”


    兩人半真半假的開著玩笑,很快便到了下班的時候,陶玉書參加工作的第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豪1978林朝陽陶玉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坐望敬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坐望敬亭並收藏文豪1978林朝陽陶玉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