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君封回想起這段記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他看向李玄貞,心中的猜測越來越強烈。李玄貞的血色梅花圖案和李字玉佩,與史書中記載的一模一樣。他幾乎可以肯定,李玄貞就是上虞王朝皇室直係血脈的幸存者。
然而,這個秘密一旦泄露出去,將會給李玄貞帶來無盡的麻煩。沐君封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他決定將這個秘密深埋在心底,隻字不提。
沐君封晃了晃手中的玉佩,對李玄貞說道:“李將軍,你這血脈非但與齊人無關,更是有仇!”他的話語雖然簡短,但卻充滿了肯定。
李玄貞聽後一愣,他從未想過自己的身世會與齊國有何關聯。他追問道:“沐兄,你可知我身世之謎?”
沐君封搖了搖頭,說道:“此事涉及齊國黨爭舊事,你的家族應該也是當年的犧牲品,但具體情況還需詳查。漢國太學院內有關於此事的記載,我會派人取來卷宗詳細查看。”
李玄貞聽後心中感激不已,雖然自己不知道父母家族,但隻要知道了自己不是齊人的身份也是可以了,若是能確定仇人是誰,那自己這手中長槍便有了刺出的方向。
日頭斜照,天邊染上了一抹金黃,忽然遠處一哨騎飛馬趕來,見此人手持玄黃金劍令旗,滿身塵土,神情激動,眾漢軍急忙讓開道路,這一哨騎直奔沐君封麵前。
“大將軍,急報——”
哨騎高喊,聲音中透著急切與緊張。隻見其翻身下馬,跪倒在漢軍大將軍沐君封麵前,雙手呈上一封密報,額頭已滲出細密的汗珠。
沐君封眉頭一挑,接過哨騎呈上的密報,匆匆瀏覽一遍,臉上先是露出氣憤之色:“哼,好個淩青!竟然行此無情無義之事!當真是可惡啊!”
李玄貞聞言不明所以,正欲開口詢問,沐君封隨口說道:“楊濟道率西軍將士在鄧州與我大漢主力鏖戰多次,多少兵卒兒郎戰死沙場,沒想到啊,這淩青擔憂楊濟道入我大漢竟然下令城內潛伏的禦直司對楊濟道家眷痛下殺手,試圖汙蔑為我漢軍所為!哼,這趙國間軍司衙門的諜子死士也是夠陰狠的,竟也打算趁著城內兵亂之時,欲對楊濟道家眷不利!當真可惡!”
李玄貞聞言怒罵不止:“匹夫,竟然如此!虧我還以為這淩青是什麽大丈夫!”
沐君封擺擺手道:“淩青與我有舊,但終究與我道不同,此人行事皆以齊國為重,可以說是隻要是為了齊國,他誰都可以犧牲。”
此言一出,李玄貞心中頓時翻動著難以名狀的憤怒情緒。他回想起自己自從敗退枝江,迫於無奈方才加入西軍,隻是未曾想到楊濟道待他如子侄一般,悉心傳授兵法韜略,悉心教誨;而夫人陳氏,則如同母親般關愛著他,常常為他添置衣物,逢年過節,更是噓寒問暖。那兩個孩子更是當李玄貞為大哥哥一般,毫不見外。
此刻李玄貞聽聞如此噩耗,心中憤恨難平,怒火中燒。
一旁的沐君封趕緊向著季布使眼色,季布見狀、眉頭緊鎖、嘴角一撇,聲情並茂地痛罵起淩青禦直司的卑鄙手段,言辭犀利,句句誅心。更是趁機提及當年鄧州突圍戰,楊濟道率西軍斷後,卻遭到夏侯方等人背叛,致使楊濟道身陷重圍,險些喪命,後來齊軍退往昌州,楊濟道欲要教訓教訓那夏侯方,結果也是淩青將此事壓了下去。當真是意難平啊。
季布的言辭如同重錘一般,砸破李玄貞的心房。怒火中燒的李玄貞回想起楊濟道對他的恩情,以及楊夫人對他的關愛,心中對淩青的恨意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
李玄貞緊握拳頭,眼中滿是怒火,誓為楊濟道報仇雪恨:“我李玄貞對天發誓,早晚持槍攮死那淩青,為楊將軍夫婦報仇!”
“咳咳,李將軍勿要激動,本將又沒說他們得手了!”沐君封見狀出言製止,“小子,楊濟道夫婦並無礙,府內連隻雞犬都沒丟。”
城內淩青麾下的禦直司、趙國間軍司衙門的確是下了殺手,但我暗衛指揮使李追風早有防備,及時出手,擊殺眾賊子,已將其夫人子女救下,楊濟道怒氣盈盈,攜全軍將士歸降我漢軍,我軍現已全麵接管陵城!”
李玄貞聞言長出一口氣:“沒事就好,沒事就好。”話音未落,李玄貞躬身一禮:“小子,謝過漢軍暗衛仗義出手。”
沐君封心中暗自歡喜,於是,他趁機說道:“玄貞啊,如今天下紛亂,藩鎮割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漢軍誌在統一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你若能加入我軍,必能大展宏圖,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李玄貞聞言,心中一動。他本就是胸懷壯誌之人,如今又有如此良機擺在麵前,豈能錯過?他站起身來,一拍石板,咬牙切齒地說道:“好!我李玄貞今日就換了旗幟,加入漢軍!誓要剿滅藩鎮割據,統一天下!更要為楊濟道將軍報仇雪恨,向淩青那等卑鄙小人複仇!”
此言一出,溪流邊仿佛都回蕩著他的誓言。
沐君封見狀,心中大喜,連忙上前握住李玄貞的手,笑道:“好!玄貞將軍,從今以後就是漢軍弟兄了!待回安都麵見陛下之後,某便舉薦你前往太學中研習兩年。”
李玄貞撇撇嘴,有些不情願:“小子我是準備向淩青等人複仇的,去那太學上課作甚?”
未等沐君封開口,那季布已經插話道:“小子,沒見識了吧。漢國太學院可還是除了堯山書院之外,最好的書院了,其中可不是教你什麽之乎者也的破道理,而是實打實的真本事,無論是治國理政、兵法韜略、戰陣廝殺,還是製造器械、冶煉兵刃,種植農桑啥都教啊。”
李玄貞眼前一亮,暗自吃驚,但想到自己已經習得武安兵法,這太學去不去的沒啥意思。
念及此處,李玄貞正準備出言拒絕,豈料沐君封淡淡的說道:“最重要的一點是漢國三品以上的諸部大臣,大將軍以及已經致使養老的名臣都會在閑時去太學中講課。包括,我。”
然而,這個秘密一旦泄露出去,將會給李玄貞帶來無盡的麻煩。沐君封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他決定將這個秘密深埋在心底,隻字不提。
沐君封晃了晃手中的玉佩,對李玄貞說道:“李將軍,你這血脈非但與齊人無關,更是有仇!”他的話語雖然簡短,但卻充滿了肯定。
李玄貞聽後一愣,他從未想過自己的身世會與齊國有何關聯。他追問道:“沐兄,你可知我身世之謎?”
沐君封搖了搖頭,說道:“此事涉及齊國黨爭舊事,你的家族應該也是當年的犧牲品,但具體情況還需詳查。漢國太學院內有關於此事的記載,我會派人取來卷宗詳細查看。”
李玄貞聽後心中感激不已,雖然自己不知道父母家族,但隻要知道了自己不是齊人的身份也是可以了,若是能確定仇人是誰,那自己這手中長槍便有了刺出的方向。
日頭斜照,天邊染上了一抹金黃,忽然遠處一哨騎飛馬趕來,見此人手持玄黃金劍令旗,滿身塵土,神情激動,眾漢軍急忙讓開道路,這一哨騎直奔沐君封麵前。
“大將軍,急報——”
哨騎高喊,聲音中透著急切與緊張。隻見其翻身下馬,跪倒在漢軍大將軍沐君封麵前,雙手呈上一封密報,額頭已滲出細密的汗珠。
沐君封眉頭一挑,接過哨騎呈上的密報,匆匆瀏覽一遍,臉上先是露出氣憤之色:“哼,好個淩青!竟然行此無情無義之事!當真是可惡啊!”
李玄貞聞言不明所以,正欲開口詢問,沐君封隨口說道:“楊濟道率西軍將士在鄧州與我大漢主力鏖戰多次,多少兵卒兒郎戰死沙場,沒想到啊,這淩青擔憂楊濟道入我大漢竟然下令城內潛伏的禦直司對楊濟道家眷痛下殺手,試圖汙蔑為我漢軍所為!哼,這趙國間軍司衙門的諜子死士也是夠陰狠的,竟也打算趁著城內兵亂之時,欲對楊濟道家眷不利!當真可惡!”
李玄貞聞言怒罵不止:“匹夫,竟然如此!虧我還以為這淩青是什麽大丈夫!”
沐君封擺擺手道:“淩青與我有舊,但終究與我道不同,此人行事皆以齊國為重,可以說是隻要是為了齊國,他誰都可以犧牲。”
此言一出,李玄貞心中頓時翻動著難以名狀的憤怒情緒。他回想起自己自從敗退枝江,迫於無奈方才加入西軍,隻是未曾想到楊濟道待他如子侄一般,悉心傳授兵法韜略,悉心教誨;而夫人陳氏,則如同母親般關愛著他,常常為他添置衣物,逢年過節,更是噓寒問暖。那兩個孩子更是當李玄貞為大哥哥一般,毫不見外。
此刻李玄貞聽聞如此噩耗,心中憤恨難平,怒火中燒。
一旁的沐君封趕緊向著季布使眼色,季布見狀、眉頭緊鎖、嘴角一撇,聲情並茂地痛罵起淩青禦直司的卑鄙手段,言辭犀利,句句誅心。更是趁機提及當年鄧州突圍戰,楊濟道率西軍斷後,卻遭到夏侯方等人背叛,致使楊濟道身陷重圍,險些喪命,後來齊軍退往昌州,楊濟道欲要教訓教訓那夏侯方,結果也是淩青將此事壓了下去。當真是意難平啊。
季布的言辭如同重錘一般,砸破李玄貞的心房。怒火中燒的李玄貞回想起楊濟道對他的恩情,以及楊夫人對他的關愛,心中對淩青的恨意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燒起來。
李玄貞緊握拳頭,眼中滿是怒火,誓為楊濟道報仇雪恨:“我李玄貞對天發誓,早晚持槍攮死那淩青,為楊將軍夫婦報仇!”
“咳咳,李將軍勿要激動,本將又沒說他們得手了!”沐君封見狀出言製止,“小子,楊濟道夫婦並無礙,府內連隻雞犬都沒丟。”
城內淩青麾下的禦直司、趙國間軍司衙門的確是下了殺手,但我暗衛指揮使李追風早有防備,及時出手,擊殺眾賊子,已將其夫人子女救下,楊濟道怒氣盈盈,攜全軍將士歸降我漢軍,我軍現已全麵接管陵城!”
李玄貞聞言長出一口氣:“沒事就好,沒事就好。”話音未落,李玄貞躬身一禮:“小子,謝過漢軍暗衛仗義出手。”
沐君封心中暗自歡喜,於是,他趁機說道:“玄貞啊,如今天下紛亂,藩鎮割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漢軍誌在統一天下,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你若能加入我軍,必能大展宏圖,為天下蒼生謀福祉。”
李玄貞聞言,心中一動。他本就是胸懷壯誌之人,如今又有如此良機擺在麵前,豈能錯過?他站起身來,一拍石板,咬牙切齒地說道:“好!我李玄貞今日就換了旗幟,加入漢軍!誓要剿滅藩鎮割據,統一天下!更要為楊濟道將軍報仇雪恨,向淩青那等卑鄙小人複仇!”
此言一出,溪流邊仿佛都回蕩著他的誓言。
沐君封見狀,心中大喜,連忙上前握住李玄貞的手,笑道:“好!玄貞將軍,從今以後就是漢軍弟兄了!待回安都麵見陛下之後,某便舉薦你前往太學中研習兩年。”
李玄貞撇撇嘴,有些不情願:“小子我是準備向淩青等人複仇的,去那太學上課作甚?”
未等沐君封開口,那季布已經插話道:“小子,沒見識了吧。漢國太學院可還是除了堯山書院之外,最好的書院了,其中可不是教你什麽之乎者也的破道理,而是實打實的真本事,無論是治國理政、兵法韜略、戰陣廝殺,還是製造器械、冶煉兵刃,種植農桑啥都教啊。”
李玄貞眼前一亮,暗自吃驚,但想到自己已經習得武安兵法,這太學去不去的沒啥意思。
念及此處,李玄貞正準備出言拒絕,豈料沐君封淡淡的說道:“最重要的一點是漢國三品以上的諸部大臣,大將軍以及已經致使養老的名臣都會在閑時去太學中講課。包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