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水東岸 漢軍營地


    漢軍奪下東岸郡城之後,大軍便在此處休整,等待後續糧草輜重的補給。當最後一縷夕陽的餘暉透過帥帳的縫隙,斑駁地灑在鋪展的軍事地圖上,帥帳內,燭火搖曳,李遲、李玄貞、陳頌三人各自落座,圍繞著軍事輿圖暗自沉思。


    身為第五路軍主將的李遲首先打破了沉默:“諸位,我軍主力既已過江,便如離弦之箭,不可回頭。


    依本將之見,我們應立即向北疾馳,利用夜色掩護,強行渡過青蘭河,從東南方向突襲齊軍東至城。


    此舉既可策應車騎將軍昭蘇所部順利渡江東進,又能打亂齊軍的部署,隨後我們合兵一處,直指中陽,一戰而定乾坤。”


    言罷,李遲的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帳中的兩位同僚,等待著他們的反應。


    陳頌聞言,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猶豫:“世叔之策雖妙,但未免過於直接,東至城周遭齊軍兵馬甚多,我軍偏師急進容易遭敵伏擊。


    依末將之見,不如趁齊軍尚未察覺我軍動向,先行奪取池州、欽州兩地。這兩州地處要害,且因旱災糧草匱乏,齊軍守備必鬆。一旦得手,我們不僅可以奪下齊軍囤積的賑災糧草已做大軍補充,還能以此為跳板,北渡青蘭河上遊,先取漢南之地,再分兩路向西行軍,夾擊中陽。


    同時,此舉還能迫使東至城一帶的齊軍主力回援,屆時我軍與昭蘇將軍前後夾擊,定能一舉殲滅齊將吳穆所部主力,中陽自然手到擒來。”


    陳頌的話音剛落,李玄貞突然站起身來,眼中閃爍著狂熱的光芒,仿佛一頭即將脫韁的野馬,聲音略顯激昂:“兩位將軍之策皆有其理,但未免過於保守。”


    言畢,二人帶著一臉詫異的看向李玄貞:“你小子,又想搞什麽?!!!”“玄貞,別跟兄弟我說你打算一路打到雲和去?!”


    李玄貞哈哈一笑,示意道:“雲和?!嗯,也不是不行。”


    “少來!如今李克所部大軍正在蒼州一帶休整,咱們打個屁的雲和!”陳頌一臉無奈的嗬斥。


    “某開個玩笑罷了。”李玄貞正色道:“兩位,眼前正是天賜良機,齊軍主力分散,許白引著大軍支援太冶城,看樣子是要在太冶城會戰一場。中陽空虛不假,但其城防堅固,且身處齊國腹地要害,一時半會兒是難以拿下。


    但,兩位,這池州、欽州因災荒而虛弱不堪,此乃天助我也!我提議,我們應立即兵分三路,一路直取池州,一路攻略欽州,一路攻石台、奪和州。


    三路並進,如鯨吞之勢,不僅可迅速占領大片領土,還能徹底打亂齊軍的戰略部署,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待齊軍反應過來,為時已晚,我軍或是可以北上中陽,與昭公合兵占據整個漢江以西之地。或者趁昭公與吳穆對峙相持的大好機會,東渡陽江,與齊將李克會獵雲和。


    若是我軍得勝,整個虹山以南,不對,膽子再大點,那整個齊國,都將是我們囊中之物!”


    李玄貞的話如同一記驚雷,在帥帳內炸響,李遲和陳頌不禁對視一眼,眼中皆是震驚與難以置信。帳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隻有燭火跳動的聲音,似乎感歎這大膽的計劃。


    李遲輕撫著下巴上的短須,眉頭緊鎖,顯然在權衡利弊;陳頌則低頭凝視著地圖,手指無意識地在上麵滑動,似乎在想象著那波瀾壯闊的戰場。


    最終,兩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李玄貞,那是一種複雜的眼神,既有敬佩,也有擔憂。


    “玄貞將軍,此計雖壯,但風險亦大。一旦有任何一路受阻,或齊軍反應迅速,我軍恐將陷入腹背受敵之境。”李遲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慎重。


    “風險與機遇並存,若能成功,收益亦是難以估量。”李玄貞毫不退縮,目光堅定。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但玄貞將軍的勇氣與膽識,實乃我軍之幸。”陳頌終於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妥協。


    “那,兩位咱們再聊一聊?某還是那句話,既然陛下將咱們三個漢軍中最擅奔襲之人放在一起,定然有些將咱們放出去擾亂齊軍腹地的打算。”李玄貞分析的頭頭是道。


    ……


    夜色漸深,帥帳內的討論仍在繼續,李玄貞數番言論說的李遲、陳頌心思大動。


    ……


    在深思熟慮了整個晝夜,權衡了利弊之後,李遲與陳頌終於被李玄貞那大膽而周密的計劃所打動。


    李玄貞的計劃不僅展現了他對戰局的深刻洞察,還巧妙地利用了齊國防禦的薄弱之處,以及三國聯軍各自的優勢,使得原本看似不可能的速勝變得有了可能。幾人意識到,這一場軍事行動若是功成,足可以改變當今諸國格局、奠定漢國就此稱霸。


    於是,李玄貞將精心策劃的方案細化為三份簡略的報告,每一份都根據接收者的性格、立場以及對局勢的理解進行了微調,分別呈報給昭蘇、沐君封以及遠在安都城陛下劉彌。


    至於回信,嗬嗬,這三人壓根就不打算等。


    時不我待,當機立斷。


    兩日後,一切準備就緒,挑選出的三萬精銳漢軍在晨曦中整裝待發,士氣高昂。李遲、陳頌、李玄貞決定抓住齊國尚未全麵反應的寶貴時機,立即行動。誓要將這三把鋒利的刃在齊國身上挖下一塊肉來,借此直指齊國的腹地。


    李玄貞率領的一路兵馬,迅速向欽州進發,意圖以雷霆萬鈞之勢突破齊軍的防線,為後續部隊的推進打開缺口。陳頌則帶著另一路兵馬,目標直指池州。而李遲,則負責清掃石台、和州一帶的零散抵抗,確保側翼安全,同時為兩路主攻部隊提供必要的策應與支援。


    臨行前,三人立下重誓,無論前路多麽艱難險阻,都必須堅守各自的陣地,直至完全占領青蘭河以南、陽江以西的齊國領土。幾人約定當於欽州城下合兵。


    臨行之際,李遲特地強調了軍令,嚴令李玄貞不得擅自跨越陽江,以免戰火蔓延至雲和地區,導致戰局失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此去安都兩萬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謙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謙和並收藏此去安都兩萬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