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三,長安書院大比。


    國子監下國子學、太學、四門學,門下省下弘文館,秘書省下小學,均派學子代表參加。


    考試地點設在國子監,除了射、禦項目在室外,其他科目都在主殿內,每名選手可選擇三項以內科目參與大比。


    觀眾席裏,有皇親國戚,書院學生,不當值的官員,考生家屬等等,很是熱鬧。


    皇帝沒有出席,但太子、趙王、衛王、漢王和幾位公主都來了。


    由於是貞觀年間的第一次書院大比,各科目的評判,都是文壇大儒、大家宗長,還有朝廷重臣。


    學子入場時,袁圓嚴肅地背著小手手,大氣又不失端莊,沉穩又不失嚴謹地走在弘文館隊伍的最前頭。


    一群大小少年郎君裏亂入了一個矮墩墩的小女童,穿的還是弘文館的襴衫,這不是鬧嗎?


    其他人都開始擔心弘文館的未來了


    可沒轟動一會兒,就變成了哄笑。


    小娃子停在國子監主殿外,試探著伸出小jiojio夠了一下門檻,差點沒摔著。


    國子監是前朝建造的,為了突出監生的地位,門檻很高,小短腿是邁不過去的。


    長孫衝都快被她笑死了。


    這一路上小娃子都是“我很高傲,請勿打擾”的小表情,這下子高傲不起來了吧。


    他站在小娃子身後,笑眯眯地戳她一下:“你求求阿兄,我抱你過去。”


    尉遲寶琪站在另一邊:“別求他,沒安好心。把你的果丹皮都給阿兄,我抱你過去。”


    袁圓警惕地看著兩人,皺著小胖臉思考。


    這時一雙手從背後把她抱起來,放到了門檻內。


    一道清越的聲音在背後響起:“你們兩個如何連小童都欺負?下次不可這樣了。


    袁圓轉過頭,看到一個高個子青年,她睜大眼睛:“嗨呀,阿兄你長得好像……”


    長孫衝哈哈大笑:“是不是特別像一個人?”


    袁圓猛點頭,眼裏都是“我見過,但我想不起來”。


    青年敲了一下長孫衝的頭頂,溫和地對袁圓說:“不能叫阿兄,要叫伯父。我是房家大郎,你當是見過我父中書令房相公。”


    袁三郎的信息早已在京城各大世家的案頭,他比袁三郎還大一歲呢。


    袁圓撓撓下巴,尉遲寶琪提醒她:“你房阿翁的大兒子,房遺愛的大兄。”


    父子兩人長得極像,幾乎共用一張臉。


    “哦哦哦,嗯嗯嗯。”


    袁圓牽住房遺直的手:“房伯父,那咱們快進去吧。”


    走了幾步,還轉頭對長孫衝和尉遲寶琪做了個鬼臉。


    她可記仇了呐。


    大比的順序為先六藝,後經史,最後問策。


    六藝的順序為:禮、樂、射、禦、書、數。


    第一輪“禮”的大比,袁方要上場。


    袁圓經過太學的候考區時,很是擔憂地看了眼袁方大兄。


    小大人一般感歎:“大兄他沒有我可怎麽辦呐……”


    小圓臉上都是擔憂。


    房遺直低頭看看憂愁的小娃,又看向另一邊的袁大郎君,笑眯眯沒說話。


    把小娃子送到弘文館的區域,房遺直就離開了。


    等大比開始,參加第一輪的學生站在了大殿中央。


    四麵都是人,可想而知心理壓力有多大。


    袁圓也可緊張啦,握著小拳頭緊張地看向場中央。


    然後就看到房遺直走到了所有考生的最前麵。


    小娃子小嘴嘴張成“o”形。


    一旁尉遲寶琪給她解釋:“房阿兄是五禮大比的主評判。”


    五禮指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所有參與大比的學子,要依次同時做出以上禮儀,且需麵四方而行禮。


    一共做四次。


    袁圓無意間讓袁方入了房遺直的眼,他審視的目光時不時放到了袁方身上。


    事實上,對於五禮,出身高門豪族的子弟從小耳濡目染,行起禮來更流暢自然。


    他們的禮,是生活。


    而寒門子弟的禮,是行為模仿。


    不過能看出來,小娘子的大兄很是用心,動作規範,也很自信。


    袁圓在場外跟個扭蛋似的,扭來扭去跪坐不住,總想站起來給大兄加油,但是旁邊兩位阿兄都攔著她。


    最後袁方得了次名。


    這是他第一次代表太學參加學院大比,已是很好的名次了,比太學其他參與“禮”項目的學子名次都高,足夠他名聲大振了。


    而頭名是河間郡王李孝恭的長子李崇義,皇族旁支,弘文館的學生之一。


    第二輪是“樂”大比,禮儀樂舞。


    六樂指雲門、大鹹、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


    古六樂流傳流傳至今,隻有《大韶》、《大武》二樂,所以參與大比的學子可自行選曲。


    樂人依次入場,第一名學子開始比試。


    坐在長樂公主旁邊的袁青認真看著場內的表演。


    從方才的禮,到現在的樂,少年郎君們舉手投足間,呈現出了最極致的華夏美學。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國風古韻,振聾發聵。


    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從周王朝流傳下來的君子六藝,是文人的風骨,也是真正的華夏文明。


    還有古詩。


    古人留給後世的寶貴財富之一大概就是,無論身處哪個角落,當你說出“舉頭望明月”,得到的回答一定是“低頭思故鄉”。


    這是獨屬於華夏人的浪漫。


    有自豪,當然也有遺憾。


    那些動不動鞠躬的小國家,他們禮儀也是源自華夏古代,可惜人家傳承下來了,咱們自己卻斷了。


    還有類似茶藝文化這樣有著幾千年曆史的古文明遺產,似乎也被其他國家發揚光大了。


    袁青作為一個有幸見證曆史的現代人,真是感慨萬千。


    主殿內樂聲激昂,小娃子卻已經靠著尉遲寶琪睡著了。


    尉遲寶琪把她抱到觀眾席,交給了趙王。


    小童似乎都是這樣,一時精力充沛到讓人頭疼,一時說睡就睡著了。


    他低聲說:“數術最後才比,就讓她睡一會兒吧。”


    趙王已經快被默認成小娃子的監管人了,他也沒說什麽,把小家夥接過來,捂住她的小耳朵讓她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圓小圓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圓小圓呀並收藏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