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書信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恪度過了艱難又溫馨的一天,夜裏很早便休息了。
他做了一個夢。
夢裏模模糊糊的,都是一些片段。
一時是他與李泰爭鋒相對,一時是他與太子相互抗衡,一時是阿耶對朝臣說“吳王恪英果類我”。
那時候他似是改封了吳王,阿耶說他英武果斷很像自己。
他沒有與李泰和好,他們終其一生都是相見如仇敵,互相算計。
他心裏一直想要爭奪皇位,然而最後也沒能如願取代太子。
太子生了腿疾,性情大變,變得尖銳頹唐,讓他很陌生。
後來,太子絕望之下造反了,一直與他相爭的李泰也被貶了。
他們三個人,誰也沒有得償所願。
甚至都沒有落一個善終。
李恪猛地驚醒,看看自己的手,還是少年時的樣子。
還好還好,是大夢一場。
他擦擦汗,下床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就聽到門口有動靜。
“是何人?”
門外安靜了一瞬,又傳來淅淅索索的聲音。
李恪走過去打開門,便看到門外蹲著的兩個人,還有一隻雞。
袁圓皺著小胖臉問他:“阿兄,十五毛它為什麽不叫呢?”
李泰眼底青黑:“我與她一道安撫了好一會兒那雞,三兄,換你一試。”
他渾渾噩噩繞過他進了屋,直接在李恪的床上躺下。
李恪轉頭看向圓圓崽兒,彎腰摸摸她的小腦袋:“走吧,咱們去給十五毛找些吃食。”
外麵月明星稀,分明還不到雞打鳴的時間。
李恪很有耐心,陪小娃子給十五毛喂了些粟米和水,又挖坑找了一條地龍給它改善夥食。
大晚上被折磨得生無可戀的大公雞,勉強“喔喔喔”了一嗓子。
小娃子高興地蹦蹦跳。
李恪又帶著心滿意足的小家夥回去睡覺。
小娃子折騰了許久,躺到床上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李恪戳了戳她臉上的小奶膘,笑著說了一句:“胖寶寶。”
太子與趙王坐在正殿的屋頂上,看著幾個孩子各自回房睡覺。
兩人身邊各自放著一個壺,太子還是喝那鹹不啦嘰加了很多料的茶,趙王也還是喝寡淡如水的清茶。
李承乾對月歎氣:“六叔父,你說,盛世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這一路走來,似乎繁華都是假象。錢財都在權貴手上,百姓仍是貧苦。”
“地裏收成仍舊不好,天災人禍不斷,叛軍蠢蠢欲動,官員自私自利。”
李元景看他一眼:“江山穩固,便是盛世的開端。”
“不用流離失所,不用害怕戰亂,有一方水土可以守著,朝廷指望得上,公道有處訴說,日子總會越過越好。”
“所以當務之急,是肅清官場,想辦法讓百姓吃飽。讓百姓重拾對朝廷,對生活的信念。”
“所謂盛世,不過是,前行有希望,後退有倚仗。”
兩人坐在屋頂飲茶,很是瀟灑自在。
突然,底下傳來一個陰惻惻的聲音。
“太子殿下不是說要回來休息?”
太子眼皮子一跳,低頭看去,是好舅父長孫無忌。
他今夜借口休息,把他一個人丟在外麵查賬。
正要解釋,趙王已經跳了下去。
對長孫無忌說:“太子有令,吾不敢違抗。”
說完便往自己的寢殿去了。
太子:“……”
他看著底下負手而立的長孫無忌,看著他的眼神仿佛他是個墮落的儲君。
李承乾心虛地笑了笑。
***
長安那邊很快收到了洛陽的加急奏報,李世民對於太子此次東巡的所作所為很是滿意。
他特地派了一文一武兩位大臣為他保駕護航,仍是沒有想到他會做得那麽好。
李世民將奏疏遞給房玄齡:“看看吧。”
然後又把一封信交給伸著脖子看的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連忙接過來,抽出來展開,然後“嘿嘿”笑了起來。
紙上三個小掌印排成一排,一看就是小兒的傑作。
對麵的杜如晦捋捋胡須:“為何要印三個掌印?”
尉遲敬德滿臉都是“你不懂了吧”。
他把信翻一麵給他看:“你看,這兩個手印圓潤短小,這第三個尖細無力。”
杜如晦疑惑:“是兩個小童的手印?”
尉遲敬德搖搖頭:“是圓圓和雞,我給你念念。”
他清清嗓子:“尉遲阿翁,圓圓交新朋友啦,叫十五毛。等我回來帶它跟你一起玩嗷!”
搖頭晃腦,語氣天真。
可真是……惟妙惟肖。
杜如晦有些一言難盡。
其他同僚也仿佛見了鬼。
李世民滿臉都是嫌棄,簡直沒眼看。
他正想叫人把那礙眼的家夥架出去,尉遲敬德已經美滋滋站起來了。
“陛下,我拿去給宿國公他們看看。”
李世民揮揮手,他便離開了。
殿內靜謐了一會兒,大家又開始討論太子的奏報。
李世民:“涼州已經被宇文士及控製住,潞國公在洛陽追查長樂王餘黨。依諸位所見,長樂王該如何處置?”
杜如晦:“長樂王乃皇族,太子欲將他送回長安發落無可厚非。而臣以為,證據確鑿,不必大費幹戈押送長安,就地處決以絕後患。”
房玄齡點頭:“陛下仁慈,然此次萬不可動惻隱之心。若是饒過了長樂王,日後便會有更多長樂王舉兵起事,於朝廷不利。”
李世民笑了笑:“便擬詔讓齊國公監辦此事吧。他欲殺我兒,死不足惜。”
房玄齡應是,心知這長樂王必定不會僅僅是一死了之了。
***
洛陽的事差不多定了,一直守在城外的殷元和李崇義也進城了。
他們當初跟著太子的空車駕來東都後,攜三千精兵在城外駐紮。
這樣一旦城中出了意外,他們的人也不會被一鍋端了。
如今精兵已經被潞國公帶走平亂了,太子一行準備回長安,他們便回來了。
兩人進入行宮給太子見禮,就見太子正蹲在地上……
喂雞。
殷元尚且比較淡定,李崇義嘴角抽得厲害。
不一會兒,一個小女童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說:“太子阿兄,圓圓回來啦!!!十五毛拉完粑粑了嗎???”
果然地上有些糞便。
太子也不嫌棄,拍拍衣袍站起來,把手上的繩子交給她:“嗯,拉完了。”
繩子另一頭拴在那隻生無可戀的雞脖子上。
袁圓拽了拽,那雞不情不願地走了幾步。
小胖崽兒摸摸它的頭:“十五毛,咱們去找漢王阿兄,給你抓地龍吃!”
一娃一雞雄赳赳氣昂昂走了。
太子目送她走遠,才笑眯眯轉過身:“來了,隨我進來吧。”
他做了一個夢。
夢裏模模糊糊的,都是一些片段。
一時是他與李泰爭鋒相對,一時是他與太子相互抗衡,一時是阿耶對朝臣說“吳王恪英果類我”。
那時候他似是改封了吳王,阿耶說他英武果斷很像自己。
他沒有與李泰和好,他們終其一生都是相見如仇敵,互相算計。
他心裏一直想要爭奪皇位,然而最後也沒能如願取代太子。
太子生了腿疾,性情大變,變得尖銳頹唐,讓他很陌生。
後來,太子絕望之下造反了,一直與他相爭的李泰也被貶了。
他們三個人,誰也沒有得償所願。
甚至都沒有落一個善終。
李恪猛地驚醒,看看自己的手,還是少年時的樣子。
還好還好,是大夢一場。
他擦擦汗,下床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就聽到門口有動靜。
“是何人?”
門外安靜了一瞬,又傳來淅淅索索的聲音。
李恪走過去打開門,便看到門外蹲著的兩個人,還有一隻雞。
袁圓皺著小胖臉問他:“阿兄,十五毛它為什麽不叫呢?”
李泰眼底青黑:“我與她一道安撫了好一會兒那雞,三兄,換你一試。”
他渾渾噩噩繞過他進了屋,直接在李恪的床上躺下。
李恪轉頭看向圓圓崽兒,彎腰摸摸她的小腦袋:“走吧,咱們去給十五毛找些吃食。”
外麵月明星稀,分明還不到雞打鳴的時間。
李恪很有耐心,陪小娃子給十五毛喂了些粟米和水,又挖坑找了一條地龍給它改善夥食。
大晚上被折磨得生無可戀的大公雞,勉強“喔喔喔”了一嗓子。
小娃子高興地蹦蹦跳。
李恪又帶著心滿意足的小家夥回去睡覺。
小娃子折騰了許久,躺到床上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李恪戳了戳她臉上的小奶膘,笑著說了一句:“胖寶寶。”
太子與趙王坐在正殿的屋頂上,看著幾個孩子各自回房睡覺。
兩人身邊各自放著一個壺,太子還是喝那鹹不啦嘰加了很多料的茶,趙王也還是喝寡淡如水的清茶。
李承乾對月歎氣:“六叔父,你說,盛世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這一路走來,似乎繁華都是假象。錢財都在權貴手上,百姓仍是貧苦。”
“地裏收成仍舊不好,天災人禍不斷,叛軍蠢蠢欲動,官員自私自利。”
李元景看他一眼:“江山穩固,便是盛世的開端。”
“不用流離失所,不用害怕戰亂,有一方水土可以守著,朝廷指望得上,公道有處訴說,日子總會越過越好。”
“所以當務之急,是肅清官場,想辦法讓百姓吃飽。讓百姓重拾對朝廷,對生活的信念。”
“所謂盛世,不過是,前行有希望,後退有倚仗。”
兩人坐在屋頂飲茶,很是瀟灑自在。
突然,底下傳來一個陰惻惻的聲音。
“太子殿下不是說要回來休息?”
太子眼皮子一跳,低頭看去,是好舅父長孫無忌。
他今夜借口休息,把他一個人丟在外麵查賬。
正要解釋,趙王已經跳了下去。
對長孫無忌說:“太子有令,吾不敢違抗。”
說完便往自己的寢殿去了。
太子:“……”
他看著底下負手而立的長孫無忌,看著他的眼神仿佛他是個墮落的儲君。
李承乾心虛地笑了笑。
***
長安那邊很快收到了洛陽的加急奏報,李世民對於太子此次東巡的所作所為很是滿意。
他特地派了一文一武兩位大臣為他保駕護航,仍是沒有想到他會做得那麽好。
李世民將奏疏遞給房玄齡:“看看吧。”
然後又把一封信交給伸著脖子看的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連忙接過來,抽出來展開,然後“嘿嘿”笑了起來。
紙上三個小掌印排成一排,一看就是小兒的傑作。
對麵的杜如晦捋捋胡須:“為何要印三個掌印?”
尉遲敬德滿臉都是“你不懂了吧”。
他把信翻一麵給他看:“你看,這兩個手印圓潤短小,這第三個尖細無力。”
杜如晦疑惑:“是兩個小童的手印?”
尉遲敬德搖搖頭:“是圓圓和雞,我給你念念。”
他清清嗓子:“尉遲阿翁,圓圓交新朋友啦,叫十五毛。等我回來帶它跟你一起玩嗷!”
搖頭晃腦,語氣天真。
可真是……惟妙惟肖。
杜如晦有些一言難盡。
其他同僚也仿佛見了鬼。
李世民滿臉都是嫌棄,簡直沒眼看。
他正想叫人把那礙眼的家夥架出去,尉遲敬德已經美滋滋站起來了。
“陛下,我拿去給宿國公他們看看。”
李世民揮揮手,他便離開了。
殿內靜謐了一會兒,大家又開始討論太子的奏報。
李世民:“涼州已經被宇文士及控製住,潞國公在洛陽追查長樂王餘黨。依諸位所見,長樂王該如何處置?”
杜如晦:“長樂王乃皇族,太子欲將他送回長安發落無可厚非。而臣以為,證據確鑿,不必大費幹戈押送長安,就地處決以絕後患。”
房玄齡點頭:“陛下仁慈,然此次萬不可動惻隱之心。若是饒過了長樂王,日後便會有更多長樂王舉兵起事,於朝廷不利。”
李世民笑了笑:“便擬詔讓齊國公監辦此事吧。他欲殺我兒,死不足惜。”
房玄齡應是,心知這長樂王必定不會僅僅是一死了之了。
***
洛陽的事差不多定了,一直守在城外的殷元和李崇義也進城了。
他們當初跟著太子的空車駕來東都後,攜三千精兵在城外駐紮。
這樣一旦城中出了意外,他們的人也不會被一鍋端了。
如今精兵已經被潞國公帶走平亂了,太子一行準備回長安,他們便回來了。
兩人進入行宮給太子見禮,就見太子正蹲在地上……
喂雞。
殷元尚且比較淡定,李崇義嘴角抽得厲害。
不一會兒,一個小女童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說:“太子阿兄,圓圓回來啦!!!十五毛拉完粑粑了嗎???”
果然地上有些糞便。
太子也不嫌棄,拍拍衣袍站起來,把手上的繩子交給她:“嗯,拉完了。”
繩子另一頭拴在那隻生無可戀的雞脖子上。
袁圓拽了拽,那雞不情不願地走了幾步。
小胖崽兒摸摸它的頭:“十五毛,咱們去找漢王阿兄,給你抓地龍吃!”
一娃一雞雄赳赳氣昂昂走了。
太子目送她走遠,才笑眯眯轉過身:“來了,隨我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