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報複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變法開始時,商鞅的結局其實就已經注定了。
給了平民競爭加官進爵的機會,便是動了貴族的利益。
主張全國上下一視同仁嚴格執法,便是剝奪了貴族的免刑特權。
而嚴法得罪的除了貴族,還有百姓。
有約束的地方就有怨言。
商鞅最終被車裂而死,死在了自己製定的車裂之刑下。
他的家人也被處死,依舊死在他製定的連坐處罰之下。
但在沒有先例可以借鑒的情況下變法成功,已經足以載入史冊了。
縱觀曆史,商鞅變法於秦於史,都是影響深遠的。
畫卷定格在商鞅臨死前的最後一幕,他仰望蒼天,麵色困惑,似在想為什麽算無遺策的他會走到這一步。
如果人生可以推倒重來,他是會選擇留在魏國,當一個默默無聞的中庶子,還是再一次義無反顧、飛蛾撲火般地奔向秦國呢?
沒有人知道。
李世民看到這裏,微微一歎。
貴族確實是曆朝曆代的大難題……動了,必定會引起朝廷震蕩。不動,國朝寸步難行啊。
後世說商鞅嚴刑峻法、悖逆人倫,利用詭詐取得權勢。
但站在君王的角度,誰不喜歡商鞅這樣有能力又有魄力,為實現目標敢同天下站在對立麵的能臣呢?
任何事物的改變,都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更別說改變一個國家了。
而商鞅變法確實使秦國強盛了,百姓的日子更好了,秦孝公也從“弱主”變成了讓六國忌憚的霸主,還有什麽比這更重要的呢?
然而大唐皇帝陛下在感慨中等了半天,卻也不見商鞅出來。
正猶豫要不要問一嗓子,夢醒了。
李世民有些不悅。
張阿難站在不遠處,見他醒了,問道:“陛下,快要亥時了,不若回寢殿休息吧?”
李世民皺眉,他看了眼桌案上的奏疏,對張阿難說:“去,傳魏征進宮議事。”
他決定好好鍛煉魏征,把他培養成一代名臣。
張阿難應是,轉身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他又匆匆進了殿。
宵禁後,宮門不能打開,出去傳旨的內侍被守城將軍攔截,沒能出宮門。
李世民麵上看不出情緒,淡淡問道:“今夜駐守內宮城門的將領是誰?”
張阿難看他一眼:“……是吳國公。”
他忍不住替尉遲敬德說話:“吳國公也是按規辦事……”
李世民把奏疏扔到案上:“去把吳國公叫過來。”
張阿難再次往外走,心說吳國公啊,看在你義兄的麵子上,他隻能幫到這了。
又過了一會兒,尉遲敬德握著腰間的劍大搖大擺進了兩儀殿。
就看到陛下陰雲密布的臉。
尉遲敬德:“……”
現在去找魏征還來得及嗎???
吳國公膽敢攔住替陛下傳詔的內侍,深夜遭陛下訓斥的消息,在第二日傳遍朝野。
上朝時,文臣武將都一臉同情地看著他。
尉遲敬德麵色憔悴,誰也不搭理。
誰知早朝上,李世民對吳國公夜裏不開宮門的行為大加讚賞,言他秉公執法,是武將典範,還賜絹五百以示獎勵。
尉遲敬德並沒有很高興,幽怨的小眼神先掃一眼李世民,又掃了一眼魏征。
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帝王權術罷了,他才不原諒呢。
稍後他就全部都報複回來。
下了朝,尉遲敬德不在宮中當值,便去了弘文館。
弘文館還沒下學,袁圓正在乖乖聽課呢,當然,一邊聽一邊偷吃果丹皮。
袁青惦記著小老妹兒總愛上課偷吃零食,這一批果丹皮做成小塊的,正好方便了小家夥做小動作。
尉遲敬德站在後門觀望了一會兒,看準機會摸進去,胳膊肘夾著小娃子就跑。
正在講算學的林學士聽到響動,一轉身,就發現最小的學生被偷走了。
桌上的東西都在,她的小胡凳卻倒在一邊。
林學士與學生們麵麵相覷。
同桌趙王聳肩:“是吳國公。”
尉遲敬德抱著小義兄走在宮道上,一路上都在叭叭說著昨夜陛下如何喪盡天良找茬,他又是如何無辜替魏征頂災。
還有他昨夜是怎麽剛正不阿不開宮門,寧死不屈維護律法的公正。
袁圓撓撓下巴,覺得尉遲阿翁真的好可憐哦,總是被欺負。
她拍拍尉遲敬德的肩:“不怕不怕,圓圓保護二弟!!!“
要是沒有她在,尉遲阿翁可怎麽辦呐!
小娃子滿臉嚴肅,背著小手手進了兩儀殿。
尉遲敬德跟在她身後,麵色不屈。
李世民跟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一起商議新修唐律的事,看到那一大一小進來,心裏冷笑。
他鎮定自若地從袖袋裏掏出一個荷包,扔到禦案上,發出“叭”地撞擊聲。
清脆悅耳,一聽就是銀錢。
袁圓:“!!!”
她邁著小短腿跑了過去:“二郎伯父二郎伯父,你真的好有錢哦!!!”
李世民笑眯眯把荷包遞給她:“拿去玩。”
袁圓美滋滋把荷包塞到自己的小布兜裏,後麵的尉遲敬德大聲咳嗽一聲,小娃子馬上退後幾步。
一大一小再次同仇敵愾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冷笑一聲,再次從袖袋裏掏出一個白玉鳳鳥佩。
袁圓又邁著小短腿跑過去:“二郎伯父,這個小鳥真的好好看!!!”
李世民把玉佩遞給她:“拿去玩。”
小家夥美滋滋接過來,舉到眼前看了看,摸了摸,又塞回自己的小布兜裏。
後麵的尉遲敬德爆發出劇烈咳嗽,袁圓又馬上退後幾步。
但是眼神有些飄忽,已經沒了一開始的氣勢。
她看了眼尉遲敬德,還是挺起小肚子,大聲說:“二郎伯父,你不可以欺負我二弟!!!”
其他幾人都在一旁看熱鬧,想看看陛下會怎麽化解。
李世民淡定地拍了一下手,外麵的進來數名內侍,人手一個托盤,殿內幾個大臣的案上都被擺上了餐品。
有粟米粥、魚膾、糖蟹,還有拌黃瓜。
袁圓吸吸小鼻子,咽了咽口水。
張阿難笑眯眯看著,心說陛下不愧是陛下,吳國公一抬腳,便知他要去做什麽。
這一回可是準備得妥妥當當的。
給了平民競爭加官進爵的機會,便是動了貴族的利益。
主張全國上下一視同仁嚴格執法,便是剝奪了貴族的免刑特權。
而嚴法得罪的除了貴族,還有百姓。
有約束的地方就有怨言。
商鞅最終被車裂而死,死在了自己製定的車裂之刑下。
他的家人也被處死,依舊死在他製定的連坐處罰之下。
但在沒有先例可以借鑒的情況下變法成功,已經足以載入史冊了。
縱觀曆史,商鞅變法於秦於史,都是影響深遠的。
畫卷定格在商鞅臨死前的最後一幕,他仰望蒼天,麵色困惑,似在想為什麽算無遺策的他會走到這一步。
如果人生可以推倒重來,他是會選擇留在魏國,當一個默默無聞的中庶子,還是再一次義無反顧、飛蛾撲火般地奔向秦國呢?
沒有人知道。
李世民看到這裏,微微一歎。
貴族確實是曆朝曆代的大難題……動了,必定會引起朝廷震蕩。不動,國朝寸步難行啊。
後世說商鞅嚴刑峻法、悖逆人倫,利用詭詐取得權勢。
但站在君王的角度,誰不喜歡商鞅這樣有能力又有魄力,為實現目標敢同天下站在對立麵的能臣呢?
任何事物的改變,都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更別說改變一個國家了。
而商鞅變法確實使秦國強盛了,百姓的日子更好了,秦孝公也從“弱主”變成了讓六國忌憚的霸主,還有什麽比這更重要的呢?
然而大唐皇帝陛下在感慨中等了半天,卻也不見商鞅出來。
正猶豫要不要問一嗓子,夢醒了。
李世民有些不悅。
張阿難站在不遠處,見他醒了,問道:“陛下,快要亥時了,不若回寢殿休息吧?”
李世民皺眉,他看了眼桌案上的奏疏,對張阿難說:“去,傳魏征進宮議事。”
他決定好好鍛煉魏征,把他培養成一代名臣。
張阿難應是,轉身出去了。
過了一會兒,他又匆匆進了殿。
宵禁後,宮門不能打開,出去傳旨的內侍被守城將軍攔截,沒能出宮門。
李世民麵上看不出情緒,淡淡問道:“今夜駐守內宮城門的將領是誰?”
張阿難看他一眼:“……是吳國公。”
他忍不住替尉遲敬德說話:“吳國公也是按規辦事……”
李世民把奏疏扔到案上:“去把吳國公叫過來。”
張阿難再次往外走,心說吳國公啊,看在你義兄的麵子上,他隻能幫到這了。
又過了一會兒,尉遲敬德握著腰間的劍大搖大擺進了兩儀殿。
就看到陛下陰雲密布的臉。
尉遲敬德:“……”
現在去找魏征還來得及嗎???
吳國公膽敢攔住替陛下傳詔的內侍,深夜遭陛下訓斥的消息,在第二日傳遍朝野。
上朝時,文臣武將都一臉同情地看著他。
尉遲敬德麵色憔悴,誰也不搭理。
誰知早朝上,李世民對吳國公夜裏不開宮門的行為大加讚賞,言他秉公執法,是武將典範,還賜絹五百以示獎勵。
尉遲敬德並沒有很高興,幽怨的小眼神先掃一眼李世民,又掃了一眼魏征。
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帝王權術罷了,他才不原諒呢。
稍後他就全部都報複回來。
下了朝,尉遲敬德不在宮中當值,便去了弘文館。
弘文館還沒下學,袁圓正在乖乖聽課呢,當然,一邊聽一邊偷吃果丹皮。
袁青惦記著小老妹兒總愛上課偷吃零食,這一批果丹皮做成小塊的,正好方便了小家夥做小動作。
尉遲敬德站在後門觀望了一會兒,看準機會摸進去,胳膊肘夾著小娃子就跑。
正在講算學的林學士聽到響動,一轉身,就發現最小的學生被偷走了。
桌上的東西都在,她的小胡凳卻倒在一邊。
林學士與學生們麵麵相覷。
同桌趙王聳肩:“是吳國公。”
尉遲敬德抱著小義兄走在宮道上,一路上都在叭叭說著昨夜陛下如何喪盡天良找茬,他又是如何無辜替魏征頂災。
還有他昨夜是怎麽剛正不阿不開宮門,寧死不屈維護律法的公正。
袁圓撓撓下巴,覺得尉遲阿翁真的好可憐哦,總是被欺負。
她拍拍尉遲敬德的肩:“不怕不怕,圓圓保護二弟!!!“
要是沒有她在,尉遲阿翁可怎麽辦呐!
小娃子滿臉嚴肅,背著小手手進了兩儀殿。
尉遲敬德跟在她身後,麵色不屈。
李世民跟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一起商議新修唐律的事,看到那一大一小進來,心裏冷笑。
他鎮定自若地從袖袋裏掏出一個荷包,扔到禦案上,發出“叭”地撞擊聲。
清脆悅耳,一聽就是銀錢。
袁圓:“!!!”
她邁著小短腿跑了過去:“二郎伯父二郎伯父,你真的好有錢哦!!!”
李世民笑眯眯把荷包遞給她:“拿去玩。”
袁圓美滋滋把荷包塞到自己的小布兜裏,後麵的尉遲敬德大聲咳嗽一聲,小娃子馬上退後幾步。
一大一小再次同仇敵愾地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冷笑一聲,再次從袖袋裏掏出一個白玉鳳鳥佩。
袁圓又邁著小短腿跑過去:“二郎伯父,這個小鳥真的好好看!!!”
李世民把玉佩遞給她:“拿去玩。”
小家夥美滋滋接過來,舉到眼前看了看,摸了摸,又塞回自己的小布兜裏。
後麵的尉遲敬德爆發出劇烈咳嗽,袁圓又馬上退後幾步。
但是眼神有些飄忽,已經沒了一開始的氣勢。
她看了眼尉遲敬德,還是挺起小肚子,大聲說:“二郎伯父,你不可以欺負我二弟!!!”
其他幾人都在一旁看熱鬧,想看看陛下會怎麽化解。
李世民淡定地拍了一下手,外麵的進來數名內侍,人手一個托盤,殿內幾個大臣的案上都被擺上了餐品。
有粟米粥、魚膾、糖蟹,還有拌黃瓜。
袁圓吸吸小鼻子,咽了咽口水。
張阿難笑眯眯看著,心說陛下不愧是陛下,吳國公一抬腳,便知他要去做什麽。
這一回可是準備得妥妥當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