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安西軍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泰驚訝之餘,發出來自靈魂的疑問:“為何這小兒這般受人喜愛啊?”
這點尉遲敬德也不清楚:“約莫是小娃兒長得可愛?”
趙王笑了笑:“大抵是因這小兒對誰都是一視同仁。宮內地位、品級分明,有人權勢在握,有人卑賤到塵土中。可對這小兒來說,年幼的是阿兄阿姐,年長的便是叔伯嬸嬸。”
“誰不喜歡被平等對待呢?”
李泰有些遲疑:“可如何能與侍人稱兄道弟啊……便是我等願意,侍人也不敢啊……”
是啊,在宮裏當差的,誰還沒有點自知之明。
隻是,小公主並不是真正的天家女兒,袁家出身鄉野,身世更親民。
再說,小兒的真誠不含一點算計,誰能不喜歡呢?
大家沉思的時候,袁圓趴在桌上看著工坊布局圖。
係統把布局圖掃描存檔,生成多維建築模型。
幾乎是剛建完模,便出現許多示警的紅色符號。
係統有些抓狂:“哎哎哎,這圖紙也太不成熟了,至少得找工部的匠人參與一起設計。隻想到主建築,附屬設施和房屋功能是一點沒考慮到。”
“啊啊啊,他們甚至沒有先去量地,連詳細尺寸都不知道,就開始設計了???”
“算了,這些人也是第一次畫建築圖,就當學習一下吧。”
係統很是嚴肅:“宿主,今天晚上咱們就上建築識圖課!!!回頭把建築設計的要求和規範都推廣起來。”
袁圓縮了縮脖子。
她可太難了呐……
“統統,可以讓賀凡叔叔學習嗎?”
係統頓住,要是說可以,它又要被拿捏了吧???
這時,一道陰陽怪氣的聲音傳來:“怎麽不行呢?我學習,我自己創造一個隨身係統,再吞並星際主腦,自己當星際之主,多好啊。”
“到時候我就把所有不孝順的胖娃娃都丟到山裏,給大老虎當點心。”
袁圓抿嘴不高興:“我要讓爸爸把賀凡叔叔送到克倫達蘇星,給瑞亞女皇當老婆!!!”
賀凡:“……”
係統:“……根據星際法則第二十三條規定,背叛星際聯盟,將要受到斬首之刑。星際之主是永恒星的神明,誰也不能妄圖……”
意識體被掐住,係統無語望天。
簡直是好心沒好報。
***
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下了朝,同幾名大臣議完政事,獨自一人坐在兩儀殿看奏疏。
他現在不僅不能全然相信地方送來的奏疏內容,甚至不能相信三省的官員。
整頓官場迫在眉睫。
他可能需要與太上皇談一談,要撤換大批武德時期的舊臣,必須要事先同太上皇通好氣。
他心裏有很多很多開疆拓土的想法,設想了無數次滅突厥,收複吐蕃,將周邊的小國都變為大唐藩部的情形。
可首先要讓中原安定下來,讓百姓富足起來。
隻這一切,需要百官同他一心,認真推行落實政令。
李世民抽出一張紙,提筆畫了一張簡易的大唐疆域圖。
程咬金他們收糧的事情給他提了個醒,大概沒有人比商人更了解一個地方的吏治、民生狀況了。
他在疆域圖上畫了幾個圈。
正在思索事情,突然陷入昏睡中。
李世民有些頭疼,現在他不是很有心情觀看別人生平。
他站在虛空中,熟悉的畫卷展開,上麵寫著“安西都護府”幾個大字。
城頭上插著唐軍的旗幟,可……大唐建朝以來,並未設置安西都護府啊。
唐貞觀年間,在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
此後一百年間,隨著國力強盛,安西都護府的統轄地域不斷增大。
直至唐天寶末年,爆發了安史之亂,朝廷抽調大量安西軍回中原平定叛亂。
留守西域的,僅剩一萬多老弱殘兵。
彼時盤踞青藏高原的吐蕃眼見大唐日薄西山,集結重兵侵占了河西走廊,截斷了西域與中原的通道。
安西都護府徹底與朝廷斷了聯係。
大唐經曆過內亂,自顧不暇,已經無力經營西域,朝廷甚至以為,西域已經失守。
安西軍沒有援軍,沒有增兵,沒有軍餉。
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他們原可放棄西域,繞道回中原,安度餘生。
可他們選擇高舉大唐旗幟,手握唐刀,誓死守城。
安西軍以堅定的信念,驚人的毅力,不怕死的決心,一次又一次擊退了吐蕃大軍的瘋狂進攻。
他們在西域漫天的黃沙中孤軍奮戰,用生命守護著大唐的疆土。
這一守,就是三十年。
安西軍一天一天減少,將士們也從青絲熬成了白發。
這時,有一位大唐使者路過西域,他被城內的景象震撼到。
【千裏一孤城,盡是白發兵。殘甲持陌刀,誓死報君王。】
朝廷都已經放棄西域了,可安西軍還在頑強抵抗。
使臣將消息帶回朝廷,引發朝野震動,可朝廷依舊無力西援。
安西軍自與朝廷斷去聯係起,孤軍鏖戰四十二年。
最後一戰,他們遙望東方,高舉“唐”旗,敲響戰鼓。
鎧甲被磨去了寒光,握刀的手已經幹癟蒼老,可將士們仿若回到了少年時。
所有的安西軍以殘軀,以殘刀,向吐蕃大軍發動了最後的攻擊。
生是大唐人,死不丟陌刀。
他們帶著唐王朝最後的榮耀,帶著盛世大唐的餘暉上路了。
大唐邊軍,寧死不退。
犯大唐者,我必誅之。
畫麵的最後,定格在城牆高處,旗手舉著大唐旗幟,高呼著:“來戰——!!!”
【英烈埋屍沙海,忠魂留於史冊。】
安西軍覆滅了,但他們成就了大唐軍魂。他們的青春與白骨鑄成豐碑,屹立在人間,為後世敬仰。
李世民看得淚流滿麵。
大唐的好兒郎啊!
他必定要率領唐軍的鐵騎,踏破吐蕃的每一寸國土!!!
不止吐蕃,那些番邦,哪個不覬覦大唐江山呢?
他要在有生之年,替後世不孝子孫,提前平定外亂。
不不不,他還得自己培養太子、太孫,曾太孫,至少保住大唐後麵百年的安定。
絕不會讓那些精忠報國的好兒郎,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點尉遲敬德也不清楚:“約莫是小娃兒長得可愛?”
趙王笑了笑:“大抵是因這小兒對誰都是一視同仁。宮內地位、品級分明,有人權勢在握,有人卑賤到塵土中。可對這小兒來說,年幼的是阿兄阿姐,年長的便是叔伯嬸嬸。”
“誰不喜歡被平等對待呢?”
李泰有些遲疑:“可如何能與侍人稱兄道弟啊……便是我等願意,侍人也不敢啊……”
是啊,在宮裏當差的,誰還沒有點自知之明。
隻是,小公主並不是真正的天家女兒,袁家出身鄉野,身世更親民。
再說,小兒的真誠不含一點算計,誰能不喜歡呢?
大家沉思的時候,袁圓趴在桌上看著工坊布局圖。
係統把布局圖掃描存檔,生成多維建築模型。
幾乎是剛建完模,便出現許多示警的紅色符號。
係統有些抓狂:“哎哎哎,這圖紙也太不成熟了,至少得找工部的匠人參與一起設計。隻想到主建築,附屬設施和房屋功能是一點沒考慮到。”
“啊啊啊,他們甚至沒有先去量地,連詳細尺寸都不知道,就開始設計了???”
“算了,這些人也是第一次畫建築圖,就當學習一下吧。”
係統很是嚴肅:“宿主,今天晚上咱們就上建築識圖課!!!回頭把建築設計的要求和規範都推廣起來。”
袁圓縮了縮脖子。
她可太難了呐……
“統統,可以讓賀凡叔叔學習嗎?”
係統頓住,要是說可以,它又要被拿捏了吧???
這時,一道陰陽怪氣的聲音傳來:“怎麽不行呢?我學習,我自己創造一個隨身係統,再吞並星際主腦,自己當星際之主,多好啊。”
“到時候我就把所有不孝順的胖娃娃都丟到山裏,給大老虎當點心。”
袁圓抿嘴不高興:“我要讓爸爸把賀凡叔叔送到克倫達蘇星,給瑞亞女皇當老婆!!!”
賀凡:“……”
係統:“……根據星際法則第二十三條規定,背叛星際聯盟,將要受到斬首之刑。星際之主是永恒星的神明,誰也不能妄圖……”
意識體被掐住,係統無語望天。
簡直是好心沒好報。
***
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下了朝,同幾名大臣議完政事,獨自一人坐在兩儀殿看奏疏。
他現在不僅不能全然相信地方送來的奏疏內容,甚至不能相信三省的官員。
整頓官場迫在眉睫。
他可能需要與太上皇談一談,要撤換大批武德時期的舊臣,必須要事先同太上皇通好氣。
他心裏有很多很多開疆拓土的想法,設想了無數次滅突厥,收複吐蕃,將周邊的小國都變為大唐藩部的情形。
可首先要讓中原安定下來,讓百姓富足起來。
隻這一切,需要百官同他一心,認真推行落實政令。
李世民抽出一張紙,提筆畫了一張簡易的大唐疆域圖。
程咬金他們收糧的事情給他提了個醒,大概沒有人比商人更了解一個地方的吏治、民生狀況了。
他在疆域圖上畫了幾個圈。
正在思索事情,突然陷入昏睡中。
李世民有些頭疼,現在他不是很有心情觀看別人生平。
他站在虛空中,熟悉的畫卷展開,上麵寫著“安西都護府”幾個大字。
城頭上插著唐軍的旗幟,可……大唐建朝以來,並未設置安西都護府啊。
唐貞觀年間,在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用以針對西突厥。
此後一百年間,隨著國力強盛,安西都護府的統轄地域不斷增大。
直至唐天寶末年,爆發了安史之亂,朝廷抽調大量安西軍回中原平定叛亂。
留守西域的,僅剩一萬多老弱殘兵。
彼時盤踞青藏高原的吐蕃眼見大唐日薄西山,集結重兵侵占了河西走廊,截斷了西域與中原的通道。
安西都護府徹底與朝廷斷了聯係。
大唐經曆過內亂,自顧不暇,已經無力經營西域,朝廷甚至以為,西域已經失守。
安西軍沒有援軍,沒有增兵,沒有軍餉。
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他們原可放棄西域,繞道回中原,安度餘生。
可他們選擇高舉大唐旗幟,手握唐刀,誓死守城。
安西軍以堅定的信念,驚人的毅力,不怕死的決心,一次又一次擊退了吐蕃大軍的瘋狂進攻。
他們在西域漫天的黃沙中孤軍奮戰,用生命守護著大唐的疆土。
這一守,就是三十年。
安西軍一天一天減少,將士們也從青絲熬成了白發。
這時,有一位大唐使者路過西域,他被城內的景象震撼到。
【千裏一孤城,盡是白發兵。殘甲持陌刀,誓死報君王。】
朝廷都已經放棄西域了,可安西軍還在頑強抵抗。
使臣將消息帶回朝廷,引發朝野震動,可朝廷依舊無力西援。
安西軍自與朝廷斷去聯係起,孤軍鏖戰四十二年。
最後一戰,他們遙望東方,高舉“唐”旗,敲響戰鼓。
鎧甲被磨去了寒光,握刀的手已經幹癟蒼老,可將士們仿若回到了少年時。
所有的安西軍以殘軀,以殘刀,向吐蕃大軍發動了最後的攻擊。
生是大唐人,死不丟陌刀。
他們帶著唐王朝最後的榮耀,帶著盛世大唐的餘暉上路了。
大唐邊軍,寧死不退。
犯大唐者,我必誅之。
畫麵的最後,定格在城牆高處,旗手舉著大唐旗幟,高呼著:“來戰——!!!”
【英烈埋屍沙海,忠魂留於史冊。】
安西軍覆滅了,但他們成就了大唐軍魂。他們的青春與白骨鑄成豐碑,屹立在人間,為後世敬仰。
李世民看得淚流滿麵。
大唐的好兒郎啊!
他必定要率領唐軍的鐵騎,踏破吐蕃的每一寸國土!!!
不止吐蕃,那些番邦,哪個不覬覦大唐江山呢?
他要在有生之年,替後世不孝子孫,提前平定外亂。
不不不,他還得自己培養太子、太孫,曾太孫,至少保住大唐後麵百年的安定。
絕不會讓那些精忠報國的好兒郎,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