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訓斥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儀殿正殿內,袁二郎給李世民演示了炭筆的握法,並同他說起了製作曆程。
“最初是臣那大侄女,她初習書法,總覺得字寫得不好看,是因筆尖太軟不聽話。便想要製一支硬筆。”
“她試過雞毛沾墨,不盡如意,後來又試著用木炭,但木炭易碎。”
“後來,她將難題告訴了圓寶兒。圓寶讓她用泥巴,臣家大娘子又試了木炭加入泥巴,仍舊不能如意。”
“於是她向臣那愛鑽研木工的兒子求助。臣子又去找圓寶兒,才知道泥巴是指膠泥,便是弘文館印刷坊製字模用的膠泥。膠泥同碳粉混合,烘烤,便製成了現在的炭筆。”
“這種筆同尋常的毛筆不同,所以握法也不同。”
在孩子去遊曆的這段時間,袁二郎已經用炭筆畫了不少器具的圖紙,已經用得很順了。
他給李世民一演示,李世民雖不能一下子用習慣,卻也知道了這種筆的便利。
袁二郎又說:“寫上去,也不易消。隻是同造紙坊新製的光滑紙品一同使用,效果更好。”
等袁二郎離開,李世民背著手去了偏殿,就看到尉遲敬德跟袁圓靠坐在一起,耷拉著腦袋,聽對麵的虞世南教訓。
而隻要虞世南轉身,那一大一小就你推我一下,我拍你一下,做小動作。
此時,虞世南突然轉頭,看到兩人的動作,頓時更生氣了。
“你們簡直冥頑不靈!!!”
“老夫說了這許多,你們竟是半句都不聽???!!!”
袁圓兩隻小手手握在一起,抬頭偷瞄他。
見老人家不說話,小娃子連忙報告:“我聽了可多句了呐!”
說完,她搖頭晃腦開始背:“少時放縱,老來悔恨!”
“大業十一年,老夫至江南,見到一個稚子聰慧,多年後卻……”
“武德三年,老夫的弟子……”
“武德七年,老夫行至河東……”
小嘴叭叭的,將老人剛才的話都複述一遍,還美滋滋同尉遲敬德對了個掌。
在架子後偷看的李世民都笑了。
虞世南真是又生氣又欣慰。
這麽個聰慧的好苗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著看到她長大。
長大成一個不負天賦,有大才的女學者。
他今年……啊不,明年就七十了,多活一天都是賭贏了上天。
可那孩子才三歲多啊。
虞世南板著臉叮囑小兒不可再無故逃課,就歎著氣離開了。
李世民走進偏殿,忍不住問尉遲敬德:“你們今日逃課,到底是為了何事?”
尉遲敬德“哼”了一聲:“昨日回程,有些人說回長安不想上課,還說要是她去了學堂,讓我一定要去救她,一起去四方樓吃羊。”
他瞄了一眼心虛的小娃子,又冷哼一聲。
“我尉遲敬德說到做到,從不背叛兄弟。”
袁圓更心虛了,兩隻小手手捂住小胖臉,眼珠子亂轉。
這時,內侍過來通稟:“陛下,宿國公、翼國公求見。”
李世民有些一言難盡:“朕這兩儀殿,給你們結義兄弟相聚好不好啊???”
袁圓兩眼放光:“嗯嗯嗯,好的呀!!!”
尉遲敬德縮著脖子,沒敢說話。
程咬金和秦叔寶原本在宮門處等尉遲敬德和袁圓,說好散朝以後尉遲敬德去接小娃子,幾人一起去四方樓聚餐。
可左等右等人不來,隻好過來看看。兩人先去了弘文館,聽說袁圓來了兩儀殿,便過來了。
李世民正不高興呢,逮著二人便訓斥:“這宮裏是你們府裏後花園不成?不當值便隨意出入?十二衛大將軍的職權便是這麽用的??找不到人就來兩儀殿問???”
兩儀殿在內朝,是帝王與宗人集議及退接大夫之處。因地處在禁內,隻有少數大臣可以入內和皇帝商談國事,也是太極宮內第二大殿。
三大一小站成一排,耷拉著腦袋,聽李世民訓斥。
李世民一頓輸出後,四人同時看他一眼,然後又低頭歎氣。
殿內靜默了一會兒,袁圓從腰間的小布兜裏取出一個小荷包遞給李世民。
“二郎伯父,我是過來給你送禮物噠!”
一早上給別人都送了新品種的糖,任務對象當然也得有!!!
李世民接過來,心中已經有些後悔,剛剛語氣過重了。
打開荷包,裏麵是幾粒小指粗細,奶白色的糖。
“是我阿姐做的大白兔糖,可好吃啦!!!”
李世民心裏更難受了,這不僅僅是幾顆糖,還是小兒赤忱的真心啊!
她逃課了不跑,先拐過來給他送糖,他卻還要凶她。
他捏住一顆,塞進嘴裏:“很好吃。”
袁圓滿意地點點頭。
尉遲敬德幾人趁陛下心中有愧疚,連忙告退,帶著小娃子去吃羊了。
李世民攥著裝糖的小荷包回到正殿,張阿難正將尚食局送來的熱茶放到禦案上,溫聲說:“陛下,飲些茶吧。”
禦案上是李世民慣用的茶具,揭開茶碗的蓋子,冒出嫋嫋熱氣。
“幼時總想快些長大,可人到中年,卻又羨慕小兒的真心。”
話音剛落,他看到張阿難腰間的荷包,跟自己手裏的一模一樣。
張阿難順著他的視線往下一看,連忙解釋:“是剛剛永昌公主給臣的荷包,殿裏常常陪小公主玩骰子的幾個內侍都有。”
李世民又看向自己手裏的荷包,把剛剛的感動咽下了一半。
出了宮,袁圓收到宮門小將錢保回贈的小禮物,是上午吃了叫花雞的守城軍,集資給她買的錦帕,很好看。
順便又托小公主訂購一批叫花雞和奶茶。
畢竟袁記鋪子生意火爆,沒點路子根本買不到。
袁圓鄭重點頭。
四人坐馬車去了四方樓。
尉遲敬德一早上被教育了兩場,有些無精打采。
程咬金倒是很高興,多日不見,一路都逗著小娃子玩鬧。
秦叔寶在一旁笑眯眯看著,他出了一趟門調運糧食,也才回來沒兩天。
進了雅間,發現貼心在掌櫃將四吃貨居的擺設都換了。
原先是端莊大氣,符合高門大戶審美的清雅風。
現在換成了五顏六色的,小娃子喜愛的明快風。
“嗚哇啊!!!好好看哦!!!”
袁圓高興地在雅間裏跑來跑去。
三位二弟也都笑了。
秦叔寶溫和地說:“掌櫃的有心了。”
掌櫃的笑出一臉褶子:“幾位國公一直以來照顧小店生意,小的隻不過是投桃報李。得了公主的喜愛,是小店的榮幸。”
***********以下非正文********
借地方報個錯。
非常對不起大家,我小本本上記錄的秦叔寶背景,是在玄武門兵變後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貞觀十二年病逝後追封胡國公。
所以前麵提到他時一直是稱秦將軍。
但其實在武德四年,秦叔寶就因功被李淵封為翼國公,死後改封胡國公,這一條我查資料的時候漏掉了。
所以三個二弟都是國公,已經把前文幾個地方改了過來。
但為了怕大家搞混,大部分時候還是以名字出現。國公隻偶爾在對話時出現,用於別人的尊稱。
“最初是臣那大侄女,她初習書法,總覺得字寫得不好看,是因筆尖太軟不聽話。便想要製一支硬筆。”
“她試過雞毛沾墨,不盡如意,後來又試著用木炭,但木炭易碎。”
“後來,她將難題告訴了圓寶兒。圓寶讓她用泥巴,臣家大娘子又試了木炭加入泥巴,仍舊不能如意。”
“於是她向臣那愛鑽研木工的兒子求助。臣子又去找圓寶兒,才知道泥巴是指膠泥,便是弘文館印刷坊製字模用的膠泥。膠泥同碳粉混合,烘烤,便製成了現在的炭筆。”
“這種筆同尋常的毛筆不同,所以握法也不同。”
在孩子去遊曆的這段時間,袁二郎已經用炭筆畫了不少器具的圖紙,已經用得很順了。
他給李世民一演示,李世民雖不能一下子用習慣,卻也知道了這種筆的便利。
袁二郎又說:“寫上去,也不易消。隻是同造紙坊新製的光滑紙品一同使用,效果更好。”
等袁二郎離開,李世民背著手去了偏殿,就看到尉遲敬德跟袁圓靠坐在一起,耷拉著腦袋,聽對麵的虞世南教訓。
而隻要虞世南轉身,那一大一小就你推我一下,我拍你一下,做小動作。
此時,虞世南突然轉頭,看到兩人的動作,頓時更生氣了。
“你們簡直冥頑不靈!!!”
“老夫說了這許多,你們竟是半句都不聽???!!!”
袁圓兩隻小手手握在一起,抬頭偷瞄他。
見老人家不說話,小娃子連忙報告:“我聽了可多句了呐!”
說完,她搖頭晃腦開始背:“少時放縱,老來悔恨!”
“大業十一年,老夫至江南,見到一個稚子聰慧,多年後卻……”
“武德三年,老夫的弟子……”
“武德七年,老夫行至河東……”
小嘴叭叭的,將老人剛才的話都複述一遍,還美滋滋同尉遲敬德對了個掌。
在架子後偷看的李世民都笑了。
虞世南真是又生氣又欣慰。
這麽個聰慧的好苗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著看到她長大。
長大成一個不負天賦,有大才的女學者。
他今年……啊不,明年就七十了,多活一天都是賭贏了上天。
可那孩子才三歲多啊。
虞世南板著臉叮囑小兒不可再無故逃課,就歎著氣離開了。
李世民走進偏殿,忍不住問尉遲敬德:“你們今日逃課,到底是為了何事?”
尉遲敬德“哼”了一聲:“昨日回程,有些人說回長安不想上課,還說要是她去了學堂,讓我一定要去救她,一起去四方樓吃羊。”
他瞄了一眼心虛的小娃子,又冷哼一聲。
“我尉遲敬德說到做到,從不背叛兄弟。”
袁圓更心虛了,兩隻小手手捂住小胖臉,眼珠子亂轉。
這時,內侍過來通稟:“陛下,宿國公、翼國公求見。”
李世民有些一言難盡:“朕這兩儀殿,給你們結義兄弟相聚好不好啊???”
袁圓兩眼放光:“嗯嗯嗯,好的呀!!!”
尉遲敬德縮著脖子,沒敢說話。
程咬金和秦叔寶原本在宮門處等尉遲敬德和袁圓,說好散朝以後尉遲敬德去接小娃子,幾人一起去四方樓聚餐。
可左等右等人不來,隻好過來看看。兩人先去了弘文館,聽說袁圓來了兩儀殿,便過來了。
李世民正不高興呢,逮著二人便訓斥:“這宮裏是你們府裏後花園不成?不當值便隨意出入?十二衛大將軍的職權便是這麽用的??找不到人就來兩儀殿問???”
兩儀殿在內朝,是帝王與宗人集議及退接大夫之處。因地處在禁內,隻有少數大臣可以入內和皇帝商談國事,也是太極宮內第二大殿。
三大一小站成一排,耷拉著腦袋,聽李世民訓斥。
李世民一頓輸出後,四人同時看他一眼,然後又低頭歎氣。
殿內靜默了一會兒,袁圓從腰間的小布兜裏取出一個小荷包遞給李世民。
“二郎伯父,我是過來給你送禮物噠!”
一早上給別人都送了新品種的糖,任務對象當然也得有!!!
李世民接過來,心中已經有些後悔,剛剛語氣過重了。
打開荷包,裏麵是幾粒小指粗細,奶白色的糖。
“是我阿姐做的大白兔糖,可好吃啦!!!”
李世民心裏更難受了,這不僅僅是幾顆糖,還是小兒赤忱的真心啊!
她逃課了不跑,先拐過來給他送糖,他卻還要凶她。
他捏住一顆,塞進嘴裏:“很好吃。”
袁圓滿意地點點頭。
尉遲敬德幾人趁陛下心中有愧疚,連忙告退,帶著小娃子去吃羊了。
李世民攥著裝糖的小荷包回到正殿,張阿難正將尚食局送來的熱茶放到禦案上,溫聲說:“陛下,飲些茶吧。”
禦案上是李世民慣用的茶具,揭開茶碗的蓋子,冒出嫋嫋熱氣。
“幼時總想快些長大,可人到中年,卻又羨慕小兒的真心。”
話音剛落,他看到張阿難腰間的荷包,跟自己手裏的一模一樣。
張阿難順著他的視線往下一看,連忙解釋:“是剛剛永昌公主給臣的荷包,殿裏常常陪小公主玩骰子的幾個內侍都有。”
李世民又看向自己手裏的荷包,把剛剛的感動咽下了一半。
出了宮,袁圓收到宮門小將錢保回贈的小禮物,是上午吃了叫花雞的守城軍,集資給她買的錦帕,很好看。
順便又托小公主訂購一批叫花雞和奶茶。
畢竟袁記鋪子生意火爆,沒點路子根本買不到。
袁圓鄭重點頭。
四人坐馬車去了四方樓。
尉遲敬德一早上被教育了兩場,有些無精打采。
程咬金倒是很高興,多日不見,一路都逗著小娃子玩鬧。
秦叔寶在一旁笑眯眯看著,他出了一趟門調運糧食,也才回來沒兩天。
進了雅間,發現貼心在掌櫃將四吃貨居的擺設都換了。
原先是端莊大氣,符合高門大戶審美的清雅風。
現在換成了五顏六色的,小娃子喜愛的明快風。
“嗚哇啊!!!好好看哦!!!”
袁圓高興地在雅間裏跑來跑去。
三位二弟也都笑了。
秦叔寶溫和地說:“掌櫃的有心了。”
掌櫃的笑出一臉褶子:“幾位國公一直以來照顧小店生意,小的隻不過是投桃報李。得了公主的喜愛,是小店的榮幸。”
***********以下非正文********
借地方報個錯。
非常對不起大家,我小本本上記錄的秦叔寶背景,是在玄武門兵變後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貞觀十二年病逝後追封胡國公。
所以前麵提到他時一直是稱秦將軍。
但其實在武德四年,秦叔寶就因功被李淵封為翼國公,死後改封胡國公,這一條我查資料的時候漏掉了。
所以三個二弟都是國公,已經把前文幾個地方改了過來。
但為了怕大家搞混,大部分時候還是以名字出現。國公隻偶爾在對話時出現,用於別人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