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捐款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貞觀三年四月,旱災大麵積爆發,災地百姓四處遷徙,交無糧貯,州縣長官量加賑恤。
李世民開始不分晝夜在太極殿聽政,並派遣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名山大川求雨,中書舍人杜正倫等人往關內各州安撫慰問。又命令文武官員各人上密封的奏章,盡量說出朝政得失。
整個長安的氛圍都很緊張。
文武百官都知道聖人在登基後就頒布了許多改善民生的政令,大刀闊斧改革,就是為了盡快使百姓富足,國庫充盈,好向番邦發兵。
奈何天災連連,光賑災就要把國庫搬空了。
自年初起,朝廷已經向世家大族,文武百官募集了三次賑災款了。
這日一大早,袁圓就帶著女兒、白白、小黑一起進宮了。
小娃子胸前背了一個小包袱,白白脖子上掛了一個竹簍子,小黑身強力壯,掛了兩個竹簍子,連寶豬背上都係了一個小布兜。
一行四隻闖進了太極殿。
“二郎伯父,圓圓帶著小錢錢過來啦!!!”
殿內倏然安靜下來。
李世民神色複雜地看著小娃子帶著小夥伴們跑進殿,在張阿難的幫助下,卸下了三個小竹簍子,還有一大一小兩個包袱。
熊狼犬乖巧地蹲坐在一邊,袁圓開始“哼哧哼哧”拆包袱。
張阿難看了李世民一眼,低聲問:“陛下,臣帶公主去後殿?”
李世民抬手製止:“不必了,便在此地登記造冊。”
他看向底下的眾臣:
“便由禮部尚書盧寬,工部尚書段綸,秘書監虞世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征、禦史大夫蕭瑀在側鑒別,中書令溫彥博親自錄入。”
這是不滿世家大族在捐錢一事上敷衍,想要借此事狠狠打他們的臉。
讓他們看看,孩子尚且有一顆赤忱之心,心懷天下。
那些受萬民供養的朝臣士大夫,卻毫無惻隱之心。
被李世民欽點的幾人走到袁圓身邊,正好看到小娃子將一堆寶貝嘩啦啦抖到地上。
虞世南最好收藏古玩玉器,著急地大喝一聲:“住手!!!”
七十歲的老人家仿佛大力神附體,一把將小胖子從寶貝堆裏搬開。
袁圓撅著小嘴嘴,蹲在了白白身側。
地上的寶貝也因此都落入了底下眾臣眼裏。
隨意一件都可以傳家啊,可見這小公主在宮裏有多受寵。
幾位大臣迫不及待便開始鑒別。
李世民堂堂帝王,眼睛都紅了。
雖說他和太上皇有意慣著孩子尋寶,可這小小人一個,每次能扒拉走幾件啊。
這一回怕是沒全帶過來,大部分也在這裏了。
他的視線從一眾寶物中掃過。
等會兒,那枚青銅印章看著不像是漢唐的工藝啊???
他三兩步走過去,拿起一看。
這是秦始皇未統一六國時的秦王私印啊!!!
他又撿起一塊白玉大印,底下用周代大篆刻著“趙之印”。
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國璽!!!
李世民整個人都不好了。
史書不是記載了,秦王滅趙之後燒了邯鄲,項羽滅秦之後“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嗎???
這些都是哪裏來的???
不是他的珍藏,莫不是太上皇私庫裏的???
保存這樣完好,一點風聲都沒聽到,看來他那阿耶遠比他想象得還要深藏不露!!!
李世民將兩方印璽遞給年歲最長的虞世南,幾個老頭圍成一圈,確認了不是贗品,都激動不已。
皇帝陛下心情複雜地回了上首坐下。
他覺得他與太上皇已經解開了心結,但似乎,太上皇並未與他真正交心啊。
一旁的袁圓蹲累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她身邊的寶豬也學著阿娘的樣子一屁股坐下,但它坐不穩,整隻崽兒側翻了過去。
寶豬不甘心,又坐,再翻。
最後哭唧唧縮到了阿娘懷裏。
袁圓也很是憂愁。
她的寶貝女兒最近總想學她用手抓肉吃,還要學她兩腳走路。
好阿娘一開始可高興啦,耐心教女兒用勺子喝湯,用手抓肉,用後肢走路,可都教不會!!!
袁圓小時候不愛喝營養液,爸爸也教過她怎樣吃飯啃肉。
可她這個阿娘,卻沒有能力教自己的女兒。
她覺得很挫敗。
趁著其他人都在忙活,袁圓把這樁心事悄摸摸說給了二郎伯父聽。
李世民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聽到這種令人震驚的秘聞。
他捋了捋胡須:“不若將寶豬放生,在外頭學會了捕食再回來?”
“之前大黃幾個不都是這樣?”
獒犬性猛,送到北境草原,應當能養出野性來?
再讓孩子養下去,狗崽都養成精怪了。
袁圓撓了撓下巴,眼睛一亮。
不等殿內記錄完,她帶著熊狼犬就跑走了。
虞世南幾人看著這一件件珍寶登記在冊,心都在滴血啊。
這若是流落到民間,最終的歸宿便是成為世家大族的陪葬品,再不見天日。
委實可惜啊。
但如今天災頻發,前兩年攢的國本幾乎都搭進去了。
若是人都沒了,守著這些死物又有什麽用?
這時,前頭的尉遲敬德開口了:
“陛下,臣之長子與太原王氏結親,光聘禮便用了八十萬貫,如今次子要與滎陽鄭氏走禮,又是百萬貫的開銷。”
“臣想明白了,臣子不需要娶世家女來裝點門麵,尉遲家也不需要用與氏族聯姻來抬高身份,這備好的百萬貫禮錢,臣盡數用於災地百姓身上!!!”
“這些寶貝便歸還給臣那義兄吧!”
原本尉遲寶琪要在今年與滎陽鄭氏的小娘子成親,可鄭氏族人態度傲慢,一次次抬價,尉遲敬德都快被氣死了。
像他兒子說的,這個親不成也罷!
他就不信了,他尉遲敬德的兒子還娶不上媳婦了?!
這錢還不如都捐了,給他義兄留下這些寶貝。
別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嗎,那都是他小義兄攢給大黃幾個的聘禮!!!
他當人兄弟的,能讓義兄傷心嗎???
李世民讚許地看了一眼尉遲敬德。
滎陽鄭氏的官員在底下瑟瑟發抖。
很快,一名鄭氏的文官連忙開口:
“陛下,滎陽鄭氏願捐二百萬貫。”
“臣相信天佑大唐,天災定會很快過去,國之危難,輪不到永昌公主來清空私庫承擔。”
“請陛下將公主的心愛之物歸還於她罷。”
其他大族朝臣紛紛響應。
這一回捐贈的數額,比之前加起來都多。
李世民開始不分晝夜在太極殿聽政,並派遣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名山大川求雨,中書舍人杜正倫等人往關內各州安撫慰問。又命令文武官員各人上密封的奏章,盡量說出朝政得失。
整個長安的氛圍都很緊張。
文武百官都知道聖人在登基後就頒布了許多改善民生的政令,大刀闊斧改革,就是為了盡快使百姓富足,國庫充盈,好向番邦發兵。
奈何天災連連,光賑災就要把國庫搬空了。
自年初起,朝廷已經向世家大族,文武百官募集了三次賑災款了。
這日一大早,袁圓就帶著女兒、白白、小黑一起進宮了。
小娃子胸前背了一個小包袱,白白脖子上掛了一個竹簍子,小黑身強力壯,掛了兩個竹簍子,連寶豬背上都係了一個小布兜。
一行四隻闖進了太極殿。
“二郎伯父,圓圓帶著小錢錢過來啦!!!”
殿內倏然安靜下來。
李世民神色複雜地看著小娃子帶著小夥伴們跑進殿,在張阿難的幫助下,卸下了三個小竹簍子,還有一大一小兩個包袱。
熊狼犬乖巧地蹲坐在一邊,袁圓開始“哼哧哼哧”拆包袱。
張阿難看了李世民一眼,低聲問:“陛下,臣帶公主去後殿?”
李世民抬手製止:“不必了,便在此地登記造冊。”
他看向底下的眾臣:
“便由禮部尚書盧寬,工部尚書段綸,秘書監虞世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征、禦史大夫蕭瑀在側鑒別,中書令溫彥博親自錄入。”
這是不滿世家大族在捐錢一事上敷衍,想要借此事狠狠打他們的臉。
讓他們看看,孩子尚且有一顆赤忱之心,心懷天下。
那些受萬民供養的朝臣士大夫,卻毫無惻隱之心。
被李世民欽點的幾人走到袁圓身邊,正好看到小娃子將一堆寶貝嘩啦啦抖到地上。
虞世南最好收藏古玩玉器,著急地大喝一聲:“住手!!!”
七十歲的老人家仿佛大力神附體,一把將小胖子從寶貝堆裏搬開。
袁圓撅著小嘴嘴,蹲在了白白身側。
地上的寶貝也因此都落入了底下眾臣眼裏。
隨意一件都可以傳家啊,可見這小公主在宮裏有多受寵。
幾位大臣迫不及待便開始鑒別。
李世民堂堂帝王,眼睛都紅了。
雖說他和太上皇有意慣著孩子尋寶,可這小小人一個,每次能扒拉走幾件啊。
這一回怕是沒全帶過來,大部分也在這裏了。
他的視線從一眾寶物中掃過。
等會兒,那枚青銅印章看著不像是漢唐的工藝啊???
他三兩步走過去,拿起一看。
這是秦始皇未統一六國時的秦王私印啊!!!
他又撿起一塊白玉大印,底下用周代大篆刻著“趙之印”。
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國璽!!!
李世民整個人都不好了。
史書不是記載了,秦王滅趙之後燒了邯鄲,項羽滅秦之後“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嗎???
這些都是哪裏來的???
不是他的珍藏,莫不是太上皇私庫裏的???
保存這樣完好,一點風聲都沒聽到,看來他那阿耶遠比他想象得還要深藏不露!!!
李世民將兩方印璽遞給年歲最長的虞世南,幾個老頭圍成一圈,確認了不是贗品,都激動不已。
皇帝陛下心情複雜地回了上首坐下。
他覺得他與太上皇已經解開了心結,但似乎,太上皇並未與他真正交心啊。
一旁的袁圓蹲累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她身邊的寶豬也學著阿娘的樣子一屁股坐下,但它坐不穩,整隻崽兒側翻了過去。
寶豬不甘心,又坐,再翻。
最後哭唧唧縮到了阿娘懷裏。
袁圓也很是憂愁。
她的寶貝女兒最近總想學她用手抓肉吃,還要學她兩腳走路。
好阿娘一開始可高興啦,耐心教女兒用勺子喝湯,用手抓肉,用後肢走路,可都教不會!!!
袁圓小時候不愛喝營養液,爸爸也教過她怎樣吃飯啃肉。
可她這個阿娘,卻沒有能力教自己的女兒。
她覺得很挫敗。
趁著其他人都在忙活,袁圓把這樁心事悄摸摸說給了二郎伯父聽。
李世民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聽到這種令人震驚的秘聞。
他捋了捋胡須:“不若將寶豬放生,在外頭學會了捕食再回來?”
“之前大黃幾個不都是這樣?”
獒犬性猛,送到北境草原,應當能養出野性來?
再讓孩子養下去,狗崽都養成精怪了。
袁圓撓了撓下巴,眼睛一亮。
不等殿內記錄完,她帶著熊狼犬就跑走了。
虞世南幾人看著這一件件珍寶登記在冊,心都在滴血啊。
這若是流落到民間,最終的歸宿便是成為世家大族的陪葬品,再不見天日。
委實可惜啊。
但如今天災頻發,前兩年攢的國本幾乎都搭進去了。
若是人都沒了,守著這些死物又有什麽用?
這時,前頭的尉遲敬德開口了:
“陛下,臣之長子與太原王氏結親,光聘禮便用了八十萬貫,如今次子要與滎陽鄭氏走禮,又是百萬貫的開銷。”
“臣想明白了,臣子不需要娶世家女來裝點門麵,尉遲家也不需要用與氏族聯姻來抬高身份,這備好的百萬貫禮錢,臣盡數用於災地百姓身上!!!”
“這些寶貝便歸還給臣那義兄吧!”
原本尉遲寶琪要在今年與滎陽鄭氏的小娘子成親,可鄭氏族人態度傲慢,一次次抬價,尉遲敬德都快被氣死了。
像他兒子說的,這個親不成也罷!
他就不信了,他尉遲敬德的兒子還娶不上媳婦了?!
這錢還不如都捐了,給他義兄留下這些寶貝。
別人不知道,他能不知道嗎,那都是他小義兄攢給大黃幾個的聘禮!!!
他當人兄弟的,能讓義兄傷心嗎???
李世民讚許地看了一眼尉遲敬德。
滎陽鄭氏的官員在底下瑟瑟發抖。
很快,一名鄭氏的文官連忙開口:
“陛下,滎陽鄭氏願捐二百萬貫。”
“臣相信天佑大唐,天災定會很快過去,國之危難,輪不到永昌公主來清空私庫承擔。”
“請陛下將公主的心愛之物歸還於她罷。”
其他大族朝臣紛紛響應。
這一回捐贈的數額,比之前加起來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