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抗金英雄嶽飛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裏,勞累了一天的李世民躺上了龍床,才長長歎了一口氣。
他其實還不是很困,眼皮子卻開始打架。
皇帝陛下便知,又要做夢了。
果然,沒一會兒,夢中的畫卷上顯現出一行字。
【一詞壓兩宋,一人抵萬軍——民族英雄嶽飛】
嶽飛,字鵬舉。
北宋崇寧二年,他出生在河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
他天生勇武,力大無窮,是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
少時拜名師周侗和陳廣,學習刀槍騎射。
二十歲時,嶽飛便能彎弓三百斤,開腰弩八石。
經過選拔,他投軍報國。
四年後,金人南下攻宋,嶽飛親眼目睹了山河破碎,金人對百姓肆意殺戮。
嶽母在他的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四字,勉勵他去前線抗金。
靖康二年,金軍撤出汴京,帶著徽、欽二帝北上,後稱靖康之變。
北宋至此滅亡。
同年五月,趙構繼位,準備避戰南遷。
二十五歲的嶽飛得知後,越級向趙構上書,請求趙構親率六軍北渡,恢複中原。
卻隻換來一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
後麵三年,他先後隨軍多次擊敗金兵。
可惜金兵雖然敗退,北伐卻難以成行。
在抗金形勢越來越嚴峻時,嶽家軍在牛頭山大破金軍。
收複建康後,嶽飛第一次見到了趙構,受到了嘉獎。
自此,嶽飛率領嶽家軍經曆無數大小戰役,無一敗北。
三年後,在平定各地叛亂後,嶽飛開始著手北伐。
次年,他將趙宋王旗再度插上淪陷之土,襄陽六郡重歸宋廷。
這是南宋第一次收複大片失地,嶽家軍之戰功震驚朝野。
嶽飛一戰揚名,成為當時五大節度使中最年輕的一位。
可在紹興八年冬,秦檜代表宋高宗跪在了金人腳下,南宋向金國奉表稱臣。
紹興十年五月,金人撕毀合約,十萬金軍南下。
嶽飛緊急接下了出師詔書,親率嶽家軍北伐中原。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對金軍主力形成了六麵包圍。
然而,就在嶽家軍進抵朱仙鎮,金軍遁逃之時,嶽飛在一天之內收到十二道金字令牌。
在朝廷的強壓之下,不得不下令班師。
致使宋軍十年征戰的成果,一朝盡毀。
嶽飛回到南宋後,被罷去了兵權,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他蓄意謀反。
一度挽救宋廷,幾乎光複中原的嶽飛,沒有死在戰場上,卻遭到了自己人的陷害和毒打。
最終,一生盡忠愛國的名將,在風波亭被處死。
生為農家子,年少時苦練武藝,二十歲從軍報國,三十一歲出師北伐,三十七歲挺近中原,三十九歲含冤遇害。
他走完了自己壯懷激烈的一生,他的英魂長留青史,為後世敬仰。
畫麵的最後,是嶽飛戴著枷鎖,仰頭看著漫天飄雪。
他心中想的是,大宋重文輕武,文官對武將的忌憚,甚至大於敵軍。
敵人不難殺,難得是朝廷腐敗。
可光複大業,總得有人去做。
總得有人套著層層枷鎖,去收拾舊山河。
因為那是他夢中的大宋啊。
那時候的東京汴梁,當真是富貴迷人眼。
每到夜晚,燈火通明,酒樓茶坊,笙歌不停。
多想再看一看啊。
畫卷緩緩收攏。
李世民也睜開了眼睛。
他沉著臉,腦子裏全是怒火。
作為武將皇帝,他實在無法想象一個國家可以被人欺辱至此,還一味退讓妥協求和。
甚至殺掉了唯一可以救朝廷於水火的忠誠良將!
李世民重重捶了幾下床榻。
張阿難聽到動靜,急急忙忙跑了進來。
“陛下,可有吩咐?”
李世民下了床,胸中那團鬱氣怎麽也消除不了。
他沉聲問:“今夜十二衛何人在宮內當值?”
張阿難:“是吳國公。”
李世民召來侍人更衣。
“去,讓尉遲敬德去武場陪朕過幾招。”
他一邊套衣服,一邊補充:“把太子也叫來。”
張阿難正要離開,李世民又說:“把幾個年長的皇子也都叫上。”
尉遲敬德肅著臉帶親兵巡邏。
半道被傳召去了武場。
吳國公一腦門問號。
不知道聖人半夜不睡覺,又發哪門子瘋。
他小跑著進了武場,淩厲的劍鋒就到了眼前。
尉遲敬德後退兩步,一側臉上已然有了血痕。
貼心小棉襖心都碎了。
“陛下,不知臣犯了何事,看在臣那小義兄的份上,您饒臣一命吧!!!”
李世民一臉嫌棄:“少廢話,接招!!!”
說好的仁君明君呢,啥也不是。
尉遲敬德認真對待起來。
太子幾兄弟在武場外碰到,聽到裏頭刀劍相撞的聲響,都是一臉菜色。
李承乾問張阿難:“阿耶是如何吩咐的?”
張阿難:“陛下下令,傳年長的皇子覲見。”
李泰接話:“年長的皇子,為何六叔父不在?難道六叔父不是皇子?”
實在是,要是挨揍,唯有六叔父能抗住幾招啊……
打了六叔父,應該就不會打他們了?
張阿難連連告罪,親自去流雲殿傳陛下口諭了。
太子同李恪都讚許地看了眼李泰,三人一同隱到暗處裝鵪鶉。
趙王原本就在練習射藝,過來時,身上的武服都沒有換。
看到太子幾人,正要開口,三兄弟“嘿嘿”一笑,一把將他推進武場。
趙王一時沒有防備,差點被李世民的掌風傷到。
他一個下腰,翻身躲了過去。
李世民“哈哈”大笑,說了聲:“好!”
然後向趙王攻去。
趙王在心中暗罵,這是“我阿耶打了你,所以你來打他兒子報仇???”
他這是在償父債???
太子幾人透過門縫偷看。
見六叔父打了一會兒,就漸漸落了下風,同時搖了搖頭。
“六叔父不行啊……”
“都說六叔父天縱奇才,看來還是不如阿耶……”
“那可不,阿耶少時也是武學奇才呢!”
“是極是極,阿耶不愧是天策上將……”
“大唐大半江山都是阿耶打下來的呢……”
裏頭的李世民麵色慢慢柔和,肉眼可見地心情好起來。
趙王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
這幾個心機狗侄子不能要了。
他其實還不是很困,眼皮子卻開始打架。
皇帝陛下便知,又要做夢了。
果然,沒一會兒,夢中的畫卷上顯現出一行字。
【一詞壓兩宋,一人抵萬軍——民族英雄嶽飛】
嶽飛,字鵬舉。
北宋崇寧二年,他出生在河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
他天生勇武,力大無窮,是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
少時拜名師周侗和陳廣,學習刀槍騎射。
二十歲時,嶽飛便能彎弓三百斤,開腰弩八石。
經過選拔,他投軍報國。
四年後,金人南下攻宋,嶽飛親眼目睹了山河破碎,金人對百姓肆意殺戮。
嶽母在他的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四字,勉勵他去前線抗金。
靖康二年,金軍撤出汴京,帶著徽、欽二帝北上,後稱靖康之變。
北宋至此滅亡。
同年五月,趙構繼位,準備避戰南遷。
二十五歲的嶽飛得知後,越級向趙構上書,請求趙構親率六軍北渡,恢複中原。
卻隻換來一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
後麵三年,他先後隨軍多次擊敗金兵。
可惜金兵雖然敗退,北伐卻難以成行。
在抗金形勢越來越嚴峻時,嶽家軍在牛頭山大破金軍。
收複建康後,嶽飛第一次見到了趙構,受到了嘉獎。
自此,嶽飛率領嶽家軍經曆無數大小戰役,無一敗北。
三年後,在平定各地叛亂後,嶽飛開始著手北伐。
次年,他將趙宋王旗再度插上淪陷之土,襄陽六郡重歸宋廷。
這是南宋第一次收複大片失地,嶽家軍之戰功震驚朝野。
嶽飛一戰揚名,成為當時五大節度使中最年輕的一位。
可在紹興八年冬,秦檜代表宋高宗跪在了金人腳下,南宋向金國奉表稱臣。
紹興十年五月,金人撕毀合約,十萬金軍南下。
嶽飛緊急接下了出師詔書,親率嶽家軍北伐中原。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對金軍主力形成了六麵包圍。
然而,就在嶽家軍進抵朱仙鎮,金軍遁逃之時,嶽飛在一天之內收到十二道金字令牌。
在朝廷的強壓之下,不得不下令班師。
致使宋軍十年征戰的成果,一朝盡毀。
嶽飛回到南宋後,被罷去了兵權,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他蓄意謀反。
一度挽救宋廷,幾乎光複中原的嶽飛,沒有死在戰場上,卻遭到了自己人的陷害和毒打。
最終,一生盡忠愛國的名將,在風波亭被處死。
生為農家子,年少時苦練武藝,二十歲從軍報國,三十一歲出師北伐,三十七歲挺近中原,三十九歲含冤遇害。
他走完了自己壯懷激烈的一生,他的英魂長留青史,為後世敬仰。
畫麵的最後,是嶽飛戴著枷鎖,仰頭看著漫天飄雪。
他心中想的是,大宋重文輕武,文官對武將的忌憚,甚至大於敵軍。
敵人不難殺,難得是朝廷腐敗。
可光複大業,總得有人去做。
總得有人套著層層枷鎖,去收拾舊山河。
因為那是他夢中的大宋啊。
那時候的東京汴梁,當真是富貴迷人眼。
每到夜晚,燈火通明,酒樓茶坊,笙歌不停。
多想再看一看啊。
畫卷緩緩收攏。
李世民也睜開了眼睛。
他沉著臉,腦子裏全是怒火。
作為武將皇帝,他實在無法想象一個國家可以被人欺辱至此,還一味退讓妥協求和。
甚至殺掉了唯一可以救朝廷於水火的忠誠良將!
李世民重重捶了幾下床榻。
張阿難聽到動靜,急急忙忙跑了進來。
“陛下,可有吩咐?”
李世民下了床,胸中那團鬱氣怎麽也消除不了。
他沉聲問:“今夜十二衛何人在宮內當值?”
張阿難:“是吳國公。”
李世民召來侍人更衣。
“去,讓尉遲敬德去武場陪朕過幾招。”
他一邊套衣服,一邊補充:“把太子也叫來。”
張阿難正要離開,李世民又說:“把幾個年長的皇子也都叫上。”
尉遲敬德肅著臉帶親兵巡邏。
半道被傳召去了武場。
吳國公一腦門問號。
不知道聖人半夜不睡覺,又發哪門子瘋。
他小跑著進了武場,淩厲的劍鋒就到了眼前。
尉遲敬德後退兩步,一側臉上已然有了血痕。
貼心小棉襖心都碎了。
“陛下,不知臣犯了何事,看在臣那小義兄的份上,您饒臣一命吧!!!”
李世民一臉嫌棄:“少廢話,接招!!!”
說好的仁君明君呢,啥也不是。
尉遲敬德認真對待起來。
太子幾兄弟在武場外碰到,聽到裏頭刀劍相撞的聲響,都是一臉菜色。
李承乾問張阿難:“阿耶是如何吩咐的?”
張阿難:“陛下下令,傳年長的皇子覲見。”
李泰接話:“年長的皇子,為何六叔父不在?難道六叔父不是皇子?”
實在是,要是挨揍,唯有六叔父能抗住幾招啊……
打了六叔父,應該就不會打他們了?
張阿難連連告罪,親自去流雲殿傳陛下口諭了。
太子同李恪都讚許地看了眼李泰,三人一同隱到暗處裝鵪鶉。
趙王原本就在練習射藝,過來時,身上的武服都沒有換。
看到太子幾人,正要開口,三兄弟“嘿嘿”一笑,一把將他推進武場。
趙王一時沒有防備,差點被李世民的掌風傷到。
他一個下腰,翻身躲了過去。
李世民“哈哈”大笑,說了聲:“好!”
然後向趙王攻去。
趙王在心中暗罵,這是“我阿耶打了你,所以你來打他兒子報仇???”
他這是在償父債???
太子幾人透過門縫偷看。
見六叔父打了一會兒,就漸漸落了下風,同時搖了搖頭。
“六叔父不行啊……”
“都說六叔父天縱奇才,看來還是不如阿耶……”
“那可不,阿耶少時也是武學奇才呢!”
“是極是極,阿耶不愧是天策上將……”
“大唐大半江山都是阿耶打下來的呢……”
裏頭的李世民麵色慢慢柔和,肉眼可見地心情好起來。
趙王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
這幾個心機狗侄子不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