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開業大吉
穿越八零,忠犬老公寵上天 作者:幺雞是隻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家前一天晚上全都住在了鎮上,就隻為了第二天的開業。
淩晨四點,一樓的門麵已經傳來了動靜,睡在二樓的宋清寧眷戀的在被窩裏蹭了一下,最後還是勉強睜著眼睛起來了。
十月份的天已經有了一些涼意,宋清寧穿了一件長袖襯衣,衣擺全部紮進褲腰裏。
纖腰長腿無一不展露出來,臨下樓的時候她又套了一件小馬甲,頭發束成高馬尾,整個人看起來利落又陽光。
“寧寧?”周玉荷看到她下來訝異的出聲,“不是讓你多睡會兒嗎,我們這好幾個人,忙得過來。”
昨天晚上也做了好多準備工作,今天人又多,完全用不著宋清寧下來。
她這個小姑子何時起過這麽早了。
要是以前周玉荷心裏多少會有些埋怨,但現在不同了。
做吃食這事情還是宋清寧牽的頭,好多東西說起來頭頭是道,反正她這個小學都沒學完的人聽了心裏佩服得很。
她腦子笨,比不得宋清寧,就想著手上的活多做點,對於宋清寧這個腦瓜靈活的,恨不得供起來。
“反正我也睡不著了。”
“今天第一天營業,怕有什麽地方沒顧忌到的,多一個人好些。”
“等後麵我就偷懶了,嘿嘿。”
讓她天天起早貪黑,屬實是有些困難。
周玉荷衝她一笑,“你可不偷懶,咱家腦子最聰明就屬你了。”
“今天你來幫忙看著也好,要是我們有什麽遺漏的,好提醒我們。”
“你別說嫂子這心裏頭實在七上八下的。”
哪怕該注意的事情,會麵臨的情況宋清寧早就提前說過,但臨開業,周玉荷難免擔心。
“沒事的嫂子,相信你的手藝,相信我,相信我們大家。”
明明宋清寧比自己還小三歲,但是這話從她嘴裏說出來,周玉荷心莫明的安定下來了。
不到六點,鋪麵的大門就打開了,外麵天已經蒙蒙亮,路上暫時還沒看到什麽人,依稀能聽到左右街坊家裏有小孩的哭鬧聲,大人的喊罵聲傳來。
蒸好的麵食一一碼在蒸籠裏,鍋下麵的灶膛裏還有零星的炭火,一股股熱氣朝街道飄散而去,帶去了一陣陣食物的清香。
須臾,街上傳來了其他的響動,車軲轆滾動的聲音,人們交談的聲音。
“呀,這裏開了家包子店啊。”有人路過看到門口不斷有白煙冒出頭,抬頭看了一眼。
門匾上寫著俊秀的幾個大字:宋記餐館
瞧著路人的視線看了過來,宋清寧連忙招呼。
“同誌,熱乎的早餐。”
“包子饅頭,豆漿油條,蒸餃煎餃,苞米餅,五香蛋,種類多得很,您看看想吃啥。”
那人視線雖然還在,但步子無意識卻下意識的往前麵走。
反應過來以後退回來兩步,“這蒸餃煎餃是什麽樣的?”
其他的他都吃過,這兩樣倒是第一次聽說。
周玉荷連忙把蓋子揭開,宋清寧緊接著說道。
“這是我們店裏的獨門手藝,和餡的方子也是祖輩上傳下來的。”
“蒸餃一毛四個,煎餃一毛三個。”
路人聽得眉頭都皺了起來,“別家肉包子都才賣一毛錢,你這什麽餃子的,丁點大小也賣一毛?”
“您別看這餃子沒多大,其實皮薄餡大,您看看,這餡不少,而且四個蒸餃的餡加起來不比一個包子的少。”
為了讓人更直觀的感受,宋清寧夾起一隻蒸餃,好讓路人看得更清楚。
這離得近了,香味更撲撲鼻。
看他喉嚨不由自主的吞咽了,宋清寧覺得有戲,“您可以買一份嚐嚐,絕對吃不了虧。”
“我們店裏還有豆漿,一分錢一碗,都是今天剛榨出來,一碗豆漿,一份蒸餃,再來個玉米餅子,您吃得飽飽的。”
路人算了一下這個價錢,跟他平時吃的差不多。
“行,給我來一份我嚐嚐味道怎麽樣。”
“我可跟你們說,味道要是不好吃,我以後肯定不來。”
一旁的宋成安連忙把人往桌子處引,金秋菊和周玉荷手腳麻利的給他把早餐裝好。
宋清寧端了過去,“您隻管吃,保準您吃了這回,下回還想來。”
說幾句話的功夫路上的人又多了一些,大部分都是出門上班的人,有了宋清寧的打頭,周玉荷也有學有樣的招呼起來。
人們對這種新開的店鋪總是抱有一分的好奇,就算是不買,也要湊過來看看到底賣的是什麽。
不一會兒門口就圍了一小圈人,看熱鬧的有,真正吃早餐的也有,宋清寧早就跟家裏人做好了分工。
她負責招呼客人,收錢,金秋菊和周玉荷就負責給客人裝吃食,宋成安,宋大勇負責打雜。
一時間倒也是井井有條,但是不一會兒,當街道上出現更多人的時候,周玉荷有點手忙腳亂了。
“哎,我不是要的蒸餃嗎,這怎麽給我裝成煎餃了?”
那個女同誌提著東西正準備要走,低頭一瞥,這袋子裏裝的根本不是自己要的東西。
周玉荷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啊?不是要的煎餃嗎?”
這一會兒煎餃,一會兒蒸餃的,周玉荷覺得自己腦袋轉不過來了。
那女同誌是個脾氣急的,當場就把臉拉下來了,“我說你們怎麽做生意的,我要這個給我裝那個,自己弄錯了還不承認!”
“我不要了,把錢退給我。”
周玉荷瞬間就懵了,但嘴裏還知道說,“別急,我這就給你裝,要蒸餃是吧?”
“我怎麽不急,我這趕著要上班呢,都在你這兒耽誤三分鍾了,再等你給我裝好就遲到了。”
女同誌不買賬,沉著臉把裝著煎餃的袋子扔在台子上,“快退錢給我。”
這都收進來的錢怎麽還能退出去呢,賣點東西多不容易啊。
周玉荷一臉躊躇,正好宋清寧忙完那邊的事情轉了過來。
她二話沒說,直接把錢找給了那個女同誌,又迅速拿袋子裝了個饅頭一起賽到那女同誌手裏。
“不好意思,耽誤您時間了,這饅頭不燙,你路上吃正好。”
淩晨四點,一樓的門麵已經傳來了動靜,睡在二樓的宋清寧眷戀的在被窩裏蹭了一下,最後還是勉強睜著眼睛起來了。
十月份的天已經有了一些涼意,宋清寧穿了一件長袖襯衣,衣擺全部紮進褲腰裏。
纖腰長腿無一不展露出來,臨下樓的時候她又套了一件小馬甲,頭發束成高馬尾,整個人看起來利落又陽光。
“寧寧?”周玉荷看到她下來訝異的出聲,“不是讓你多睡會兒嗎,我們這好幾個人,忙得過來。”
昨天晚上也做了好多準備工作,今天人又多,完全用不著宋清寧下來。
她這個小姑子何時起過這麽早了。
要是以前周玉荷心裏多少會有些埋怨,但現在不同了。
做吃食這事情還是宋清寧牽的頭,好多東西說起來頭頭是道,反正她這個小學都沒學完的人聽了心裏佩服得很。
她腦子笨,比不得宋清寧,就想著手上的活多做點,對於宋清寧這個腦瓜靈活的,恨不得供起來。
“反正我也睡不著了。”
“今天第一天營業,怕有什麽地方沒顧忌到的,多一個人好些。”
“等後麵我就偷懶了,嘿嘿。”
讓她天天起早貪黑,屬實是有些困難。
周玉荷衝她一笑,“你可不偷懶,咱家腦子最聰明就屬你了。”
“今天你來幫忙看著也好,要是我們有什麽遺漏的,好提醒我們。”
“你別說嫂子這心裏頭實在七上八下的。”
哪怕該注意的事情,會麵臨的情況宋清寧早就提前說過,但臨開業,周玉荷難免擔心。
“沒事的嫂子,相信你的手藝,相信我,相信我們大家。”
明明宋清寧比自己還小三歲,但是這話從她嘴裏說出來,周玉荷心莫明的安定下來了。
不到六點,鋪麵的大門就打開了,外麵天已經蒙蒙亮,路上暫時還沒看到什麽人,依稀能聽到左右街坊家裏有小孩的哭鬧聲,大人的喊罵聲傳來。
蒸好的麵食一一碼在蒸籠裏,鍋下麵的灶膛裏還有零星的炭火,一股股熱氣朝街道飄散而去,帶去了一陣陣食物的清香。
須臾,街上傳來了其他的響動,車軲轆滾動的聲音,人們交談的聲音。
“呀,這裏開了家包子店啊。”有人路過看到門口不斷有白煙冒出頭,抬頭看了一眼。
門匾上寫著俊秀的幾個大字:宋記餐館
瞧著路人的視線看了過來,宋清寧連忙招呼。
“同誌,熱乎的早餐。”
“包子饅頭,豆漿油條,蒸餃煎餃,苞米餅,五香蛋,種類多得很,您看看想吃啥。”
那人視線雖然還在,但步子無意識卻下意識的往前麵走。
反應過來以後退回來兩步,“這蒸餃煎餃是什麽樣的?”
其他的他都吃過,這兩樣倒是第一次聽說。
周玉荷連忙把蓋子揭開,宋清寧緊接著說道。
“這是我們店裏的獨門手藝,和餡的方子也是祖輩上傳下來的。”
“蒸餃一毛四個,煎餃一毛三個。”
路人聽得眉頭都皺了起來,“別家肉包子都才賣一毛錢,你這什麽餃子的,丁點大小也賣一毛?”
“您別看這餃子沒多大,其實皮薄餡大,您看看,這餡不少,而且四個蒸餃的餡加起來不比一個包子的少。”
為了讓人更直觀的感受,宋清寧夾起一隻蒸餃,好讓路人看得更清楚。
這離得近了,香味更撲撲鼻。
看他喉嚨不由自主的吞咽了,宋清寧覺得有戲,“您可以買一份嚐嚐,絕對吃不了虧。”
“我們店裏還有豆漿,一分錢一碗,都是今天剛榨出來,一碗豆漿,一份蒸餃,再來個玉米餅子,您吃得飽飽的。”
路人算了一下這個價錢,跟他平時吃的差不多。
“行,給我來一份我嚐嚐味道怎麽樣。”
“我可跟你們說,味道要是不好吃,我以後肯定不來。”
一旁的宋成安連忙把人往桌子處引,金秋菊和周玉荷手腳麻利的給他把早餐裝好。
宋清寧端了過去,“您隻管吃,保準您吃了這回,下回還想來。”
說幾句話的功夫路上的人又多了一些,大部分都是出門上班的人,有了宋清寧的打頭,周玉荷也有學有樣的招呼起來。
人們對這種新開的店鋪總是抱有一分的好奇,就算是不買,也要湊過來看看到底賣的是什麽。
不一會兒門口就圍了一小圈人,看熱鬧的有,真正吃早餐的也有,宋清寧早就跟家裏人做好了分工。
她負責招呼客人,收錢,金秋菊和周玉荷就負責給客人裝吃食,宋成安,宋大勇負責打雜。
一時間倒也是井井有條,但是不一會兒,當街道上出現更多人的時候,周玉荷有點手忙腳亂了。
“哎,我不是要的蒸餃嗎,這怎麽給我裝成煎餃了?”
那個女同誌提著東西正準備要走,低頭一瞥,這袋子裏裝的根本不是自己要的東西。
周玉荷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啊?不是要的煎餃嗎?”
這一會兒煎餃,一會兒蒸餃的,周玉荷覺得自己腦袋轉不過來了。
那女同誌是個脾氣急的,當場就把臉拉下來了,“我說你們怎麽做生意的,我要這個給我裝那個,自己弄錯了還不承認!”
“我不要了,把錢退給我。”
周玉荷瞬間就懵了,但嘴裏還知道說,“別急,我這就給你裝,要蒸餃是吧?”
“我怎麽不急,我這趕著要上班呢,都在你這兒耽誤三分鍾了,再等你給我裝好就遲到了。”
女同誌不買賬,沉著臉把裝著煎餃的袋子扔在台子上,“快退錢給我。”
這都收進來的錢怎麽還能退出去呢,賣點東西多不容易啊。
周玉荷一臉躊躇,正好宋清寧忙完那邊的事情轉了過來。
她二話沒說,直接把錢找給了那個女同誌,又迅速拿袋子裝了個饅頭一起賽到那女同誌手裏。
“不好意思,耽誤您時間了,這饅頭不燙,你路上吃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