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她是幸運的
穿越八零,忠犬老公寵上天 作者:幺雞是隻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無論是村裏還是鎮上的的學校,接收的都是六歲左右的學生,六歲以下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在瘋跑。
而宋清寧辦的學校,主要就是接收三到五歲的學生。
說是學校,不若說是幼兒托管所。
在她生活的那個世界,這種模式的學校其實非常多,不管是私人的還是公辦的都有,甚至有的費用跟正式上小學的比起來還不低。
因為那會兒流傳著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起跑線上。
其實關於托管所的開設宋清寧也了解過,有些發達的大城市裏有類似的,要不了多久,這種類似的規模會逐漸向周邊城市蔓延開來。
但針對於他們這種還在發展當中的小地方,估計需要一段時間了。
她隻不過是占據了未來人身份這一優勢,把事情提前了而已。
王建軍聽她把重點,理念娓娓道來,一開始還持懷疑的態度,但聽著聽著,竟真覺得這個可行性很高。
他是一村之長,自然是希望本村的村民都能過上好的生活。
好生活也不是靠嘴就說出來的,要付諸行動。
但也並不是人人都能行動的,而且兩個人行動比一個人行動帶來的效率會高一些。
再有一個,現在都說婦女同誌能頂半邊天,講究男女平等。
男人不是天生隻負責掙錢,他們也需要做家務,看孩子,照顧老人。
女人不是隻需要圍著灶台,家務事轉的,她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小事業。
宣傳歸宣傳,但總有很多現實的阻礙在那裏。
都想出去掙錢,這孩子給誰帶。
有老人在的家庭還能幫著帶一下,那些老人沒法帶的,沒辦法,家裏還是得留個人。
如果真像宋清寧所說的這樣,倒是個好方法啊。
看王建軍那張嚴肅的臉慢慢放鬆下來,甚至還有眼裏還有熱意,宋清寧就知道,這事情有王建軍在,那十有八九能成,
“計劃書,報告給我吧。”
“我明天再去一趟鎮裏。”
“不過這不是個小事,而且你還是個開先河,我估計這事情要層層審批,不是那麽輕易就能同意的。”
要不是現在鎮上的領導們已經下班了,他恨不得馬上就去。
宋清寧笑了,“叔,你怎麽就知道我把東西準備好了?”
“我還不知道你。”
“不做無用功,不打沒有準備的仗,不空口說話。”
一連三個不字可見王建軍對宋清寧的認可。
東西宋清寧確實早就準備好了,沒有數據支撐,沒有實際調查,她確實沒有底氣跟王建軍說這些。
裝訂好的文件袋遞到王建軍手裏,他起身往腋下一夾,“且等著吧,我會盡力給上麵溝通,這事情要是成了,咱們村裏又長臉了。”
“行,那就辛苦叔了。”不用多說,宋清寧知道王建軍答應了的事情一定會全力去做。
王建軍點點頭就往外麵走,到門口的時候想了想他還是跟宋清寧說了一聲。
“不過這事兒叔先跟你說,時間可能耗得比較長,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啊。”
宋清寧跟在他身後點點頭,“我還能沒時間等嗎?”
要是沒有點耐心,她這生意怎麽做得起來。
送走王建軍,宋清寧和林杏兒又討論了一下廠裏的事務,等下班點一到,兩人一前一後的往下走。
邊下樓林杏兒還在笑話宋清寧,“我就沒見過下班這麽積極的老板。”
兩人剛處理完事情,宋清寧一看六點了,文件一收,就喊著下班,真是多一分鍾的都不想在辦公室待。
“事情是永遠處理不完的,就像錢一樣怎麽掙都不夠。”
“在今天的工作時間裏把該處理的事情處理完就行了。”
她可是勵誌要在三十歲以後過上養老生活的人,怎麽可能會加班。
老板怎麽了,老板也不想加班。
“你今天不回鎮上啊?”看她跟著自己往村裏走,林杏兒問道。
“看看我哥的房子蓋得怎麽樣了,順道來蹭頓飯。”
林杏兒豁然反應過來,“今天飯店休息啊?”
宋清寧點點頭,飯店每個月都有一天閉店,宋家人都回村裏來了,懶得開火做飯的宋清寧也就順勢回娘家蹭一頓飯。
“你家謝崢呢?”林杏兒又問道。
“他等會兒也來。”
說完林杏兒毫不客氣的翻了個白眼,“放眼整個村裏也就你們倆這樣了,誰家夫妻倆個不在自己家裏開火,天天往娘家跑的。”
其實也不隻在宋家吃,謝家兩老那裏這二人也去。
他倆有時候還吃不過來,中午謝家兩老喊吃飯,吃完了讓下午也來,但下去宋家那邊已經把飯菜準備好等他們了。
“哎呀,沒辦法,家裏都是做飯好吃的,我這個廚藝平平的,還是別糟蹋了。”
她還行,做出來的東西不說美味,勉強能算得上好吃。
謝崢那才叫災難了,他就是有那種魔力,一模一樣的步驟,做出來那些吃的隻能說是熟了。
上天果然是公平的,給你開了門,自然不會忘了給你關窗戶。
偏偏謝崢還不死心,有段時間一連幾天拒絕了宋謝兩家喊吃飯,一下班就紮進廚房裏研究做吃的。
宋清寧覺得那幾天她嬌生慣養的嘴跟著自己受苦了。
最後還是她強硬的不讓謝崢進廚房,這才解救她的嘴,也解救了那些食材。
“說來說去還是你家裏,他家裏都疼你倆。”林杏兒一語道破天機。
否則哪會有這一幕。
“那是沒得說。”宋清寧覺得這是最幸運的地方,即使她已經嫁人了,家裏人對她依舊照常。
兩人一路說著話往回走,老遠就看到前麵馬路邊上聳立出來一棟三層小樓。
村裏不少人家都蓋了平房,錢在富裕點的,咬咬牙蓋了個二層,但三層就僅此一家。
而且這房子蓋得還跟平房不一樣,聽說是照著市裏那什麽別野還是啥來著蓋的。
大家不太清楚到底叫什麽,但不妨礙閑著沒事的時候來圍觀。
這不,走近了,宋清寧就看到房子前麵站了好幾個人,這個耳朵邊說兩句,那個耳朵邊說兩句,也不知道在說什麽。
而宋清寧辦的學校,主要就是接收三到五歲的學生。
說是學校,不若說是幼兒托管所。
在她生活的那個世界,這種模式的學校其實非常多,不管是私人的還是公辦的都有,甚至有的費用跟正式上小學的比起來還不低。
因為那會兒流傳著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起跑線上。
其實關於托管所的開設宋清寧也了解過,有些發達的大城市裏有類似的,要不了多久,這種類似的規模會逐漸向周邊城市蔓延開來。
但針對於他們這種還在發展當中的小地方,估計需要一段時間了。
她隻不過是占據了未來人身份這一優勢,把事情提前了而已。
王建軍聽她把重點,理念娓娓道來,一開始還持懷疑的態度,但聽著聽著,竟真覺得這個可行性很高。
他是一村之長,自然是希望本村的村民都能過上好的生活。
好生活也不是靠嘴就說出來的,要付諸行動。
但也並不是人人都能行動的,而且兩個人行動比一個人行動帶來的效率會高一些。
再有一個,現在都說婦女同誌能頂半邊天,講究男女平等。
男人不是天生隻負責掙錢,他們也需要做家務,看孩子,照顧老人。
女人不是隻需要圍著灶台,家務事轉的,她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小事業。
宣傳歸宣傳,但總有很多現實的阻礙在那裏。
都想出去掙錢,這孩子給誰帶。
有老人在的家庭還能幫著帶一下,那些老人沒法帶的,沒辦法,家裏還是得留個人。
如果真像宋清寧所說的這樣,倒是個好方法啊。
看王建軍那張嚴肅的臉慢慢放鬆下來,甚至還有眼裏還有熱意,宋清寧就知道,這事情有王建軍在,那十有八九能成,
“計劃書,報告給我吧。”
“我明天再去一趟鎮裏。”
“不過這不是個小事,而且你還是個開先河,我估計這事情要層層審批,不是那麽輕易就能同意的。”
要不是現在鎮上的領導們已經下班了,他恨不得馬上就去。
宋清寧笑了,“叔,你怎麽就知道我把東西準備好了?”
“我還不知道你。”
“不做無用功,不打沒有準備的仗,不空口說話。”
一連三個不字可見王建軍對宋清寧的認可。
東西宋清寧確實早就準備好了,沒有數據支撐,沒有實際調查,她確實沒有底氣跟王建軍說這些。
裝訂好的文件袋遞到王建軍手裏,他起身往腋下一夾,“且等著吧,我會盡力給上麵溝通,這事情要是成了,咱們村裏又長臉了。”
“行,那就辛苦叔了。”不用多說,宋清寧知道王建軍答應了的事情一定會全力去做。
王建軍點點頭就往外麵走,到門口的時候想了想他還是跟宋清寧說了一聲。
“不過這事兒叔先跟你說,時間可能耗得比較長,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啊。”
宋清寧跟在他身後點點頭,“我還能沒時間等嗎?”
要是沒有點耐心,她這生意怎麽做得起來。
送走王建軍,宋清寧和林杏兒又討論了一下廠裏的事務,等下班點一到,兩人一前一後的往下走。
邊下樓林杏兒還在笑話宋清寧,“我就沒見過下班這麽積極的老板。”
兩人剛處理完事情,宋清寧一看六點了,文件一收,就喊著下班,真是多一分鍾的都不想在辦公室待。
“事情是永遠處理不完的,就像錢一樣怎麽掙都不夠。”
“在今天的工作時間裏把該處理的事情處理完就行了。”
她可是勵誌要在三十歲以後過上養老生活的人,怎麽可能會加班。
老板怎麽了,老板也不想加班。
“你今天不回鎮上啊?”看她跟著自己往村裏走,林杏兒問道。
“看看我哥的房子蓋得怎麽樣了,順道來蹭頓飯。”
林杏兒豁然反應過來,“今天飯店休息啊?”
宋清寧點點頭,飯店每個月都有一天閉店,宋家人都回村裏來了,懶得開火做飯的宋清寧也就順勢回娘家蹭一頓飯。
“你家謝崢呢?”林杏兒又問道。
“他等會兒也來。”
說完林杏兒毫不客氣的翻了個白眼,“放眼整個村裏也就你們倆這樣了,誰家夫妻倆個不在自己家裏開火,天天往娘家跑的。”
其實也不隻在宋家吃,謝家兩老那裏這二人也去。
他倆有時候還吃不過來,中午謝家兩老喊吃飯,吃完了讓下午也來,但下去宋家那邊已經把飯菜準備好等他們了。
“哎呀,沒辦法,家裏都是做飯好吃的,我這個廚藝平平的,還是別糟蹋了。”
她還行,做出來的東西不說美味,勉強能算得上好吃。
謝崢那才叫災難了,他就是有那種魔力,一模一樣的步驟,做出來那些吃的隻能說是熟了。
上天果然是公平的,給你開了門,自然不會忘了給你關窗戶。
偏偏謝崢還不死心,有段時間一連幾天拒絕了宋謝兩家喊吃飯,一下班就紮進廚房裏研究做吃的。
宋清寧覺得那幾天她嬌生慣養的嘴跟著自己受苦了。
最後還是她強硬的不讓謝崢進廚房,這才解救她的嘴,也解救了那些食材。
“說來說去還是你家裏,他家裏都疼你倆。”林杏兒一語道破天機。
否則哪會有這一幕。
“那是沒得說。”宋清寧覺得這是最幸運的地方,即使她已經嫁人了,家裏人對她依舊照常。
兩人一路說著話往回走,老遠就看到前麵馬路邊上聳立出來一棟三層小樓。
村裏不少人家都蓋了平房,錢在富裕點的,咬咬牙蓋了個二層,但三層就僅此一家。
而且這房子蓋得還跟平房不一樣,聽說是照著市裏那什麽別野還是啥來著蓋的。
大家不太清楚到底叫什麽,但不妨礙閑著沒事的時候來圍觀。
這不,走近了,宋清寧就看到房子前麵站了好幾個人,這個耳朵邊說兩句,那個耳朵邊說兩句,也不知道在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