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子百家裏,孟子就很反感墨子。


    墨子和孟子,他們兩是同時代存在的人。


    但是孟子曾經公然發表了很多言論專門攻擊墨家。


    對於孟氏之儒來說,看到墨家這樣的學說滅亡,簡直是心頭一大快事。


    所以孟氏儒門弟子後生聽到掌門宗師這麽說,就很生氣。


    “師尊,《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曾曰: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


    “像墨家這樣的學說,空談仁義,毫無禮法等級秩序填充,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學說留存於世。那出現的將會是禽獸世界。”


    早在孟子,他就敏銳地意識到了墨家這種極端平等、自由、仁愛的世界是很荒唐的。他已經在當時就無差別地攻擊了某占據大半美洲大陸的國家。


    “孟子曾直言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當時的禽獸不含道德辱罵的意思,尚書中有‘百獸率舞’之語,孟子這話中的‘禽獸’與‘百獸’相似,指與人類文明相對的自然動物界。


    可是,當孟子和墨子一同出現時,廣大的下層民眾卻並沒有追隨孟子,而是更加喜歡墨子。


    因為對於底層的民眾來說,他們更願意接受墨子的兼愛平生,也就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地位。


    他們也認為君王、臣子、父親、兒子,他們之間是沒有倫理等級秩序的。


    當時的民眾,已經深受各種戰亂和壓迫啊!


    早在他們之前的一百年,就已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


    見到了這些場景後,民眾自然不會相信儒家。明明上麵的人都做不好,你憑啥讓我做好。我做好不就是我吃虧嗎。


    所以底層民眾堅定不移地追隨墨子。


    他們不相信儒家的那一套了。


    所以孟子固然說民貴君輕,堅持認為民眾的生機才是最寶貴的。


    但是!跟從孟子的民眾還是少數。


    畢竟孟子穿著幹淨整齊的衣服坐在席位上和大家論道的時候,墨子戴著鬥笠、卷起褲管帶著弟子遊走田間,幫助民眾改造水渠,改進農械工具。


    這樣的墨子,在當時天下人心目中簡直酷斃了!


    所以大家都愛聽墨子講話,堅信墨子說的是對的!


    這就是偶像的魅力所在。


    然後孟子就針對墨子的“兼愛”發起了激烈的攻擊。


    孟氏之儒的掌門聽了弟子的看法就說,“善。”


    “你真的理解了墨家和儒家的學說。墨子主張“兼愛”,是指對任何人都要有相同的愛;而孟子認為“親親,仁也”,愛自己的親人,如愛父母長輩就是“仁”,而這與墨子所謂的兼愛是衝突的,因此孟子認為這“是無父也”。”


    “孟子認為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是基本人性規律,而墨子所說的“兼愛”是要求大家對所有人的做到一視同仁,無差別地對待一切人,抹殺了倫理、親疏、等級、尊卑,是有悖於人性規律的,這樣要求的結果很可能導致人人看似善良,但實則情感扭曲,人性的基本規律扭曲,容易走向極端。”


    “另一方麵,墨子試圖在“兼愛”的基礎上使世人‘非攻’,和平然後‘尚賢’,創造出一個不需要暴力也能令人幸福的新天地。但是墨子主張的“兼愛“需要通過高度集權統一的政治形式來推進實現。”


    “從墨家學說誕生之時,就注定了日後墨家會和秦國融為一體!墨家已經融入了秦國,秦國的太子自然會拚命維護墨家。”


    “但是墨家通過‘天誌、明鬼’的影響來實現即有明確鬼神獎懲說,鬼神獎賞兼愛的人,懲罰不兼愛的人,從而引導人們的行為。”


    “無論是組織內部懲罰、還是明鬼獎賞懲罰,都是外力強迫。”


    “而儒家講究的是道德教化,是基於人性的特點和規律進行教育逐步改進,而不是用外力強製去改變人。因而孟子厭惡墨子的兼愛思想,尤其是利用過於集權的行為和鬼神獎懲的方式來影響人的思想。”


    “墨家學說一旦未來治理世界成功,將引發極端暴政!”


    事實上,孟子這位大預言家說的一點也沒錯。


    秦帝國的誕生,本身就是對墨家理想的終極實現!


    沒想到吧!看著暴虐的大秦,實際上是一群過去追求兼愛平生的狂熱墨門信徒們鑄就的。正是他們過去一百年間的點點滴滴作為,後來再有嬴政徹底滅了六國,最終把大秦推到了一個菌果主義國家文明高峰。


    孟子老早就說,墨家理想真的被付諸實踐“民主集中”很容易導致集體暴政。


    然後集體暴政會演化出極權的,還帶一點鬼神色彩的政體。


    這兩個預料,自然在後來全部都應驗了!


    所以墨子被孟子批判為禽獸,不僅僅是對墨家漠視等級禮製的批評,也有對墨家極端化傾向的擔憂。


    而相比於儒家,後來的法家反倒對墨家的實幹精神表示同情。


    這麽一來,頓時就又理解了為什麽秦國這樣的國家,竟然是墨家和法家並存!


    孟氏之儒對墨家進行了激烈的鞭撻,堅信墨家繼續這麽走下去,是沒有未來的。


    不過,有一個人,他給墨家帶來了新生的希望。


    “若是恒陽君引領墨家,必要從兼愛改起!因為兼愛平生而得到民眾擁護的墨家,卻也因為兼愛平生而走向了極端。”


    “精以刀者,必死於刀!精以槍者,必死於槍!”


    隻是這些孟氏之儒,都是比較耿直正派的弟子!


    “太子這麽做,不是公然作弊嗎?”


    “就是啊。要是我們門派沒通過,他會來做我們的領袖掌門嗎?”


    “怎麽說呢,恒陽君做我們掌門,師尊去哪裏。”


    三人議論著,回頭就看到掌門坐在那邊,臉色黑的似鐵。


    掌門給了每人頭頂一戒尺,邁步離開了。


    弟子甲說著,“我看恒陽君是趁著這個機會,趁機收攬墨家。你們想,墨家本來是他父親的,現在這麽一鬧,等於是他自己的了。也就是說,借著出公差的檔口,把秦國的老班底給收了。”


    弟子乙:“嘿,經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的是這麽一回事。”


    弟子丙:“他不會是預謀的吧?”


    弟子乙:“這怎麽預謀,票是我們投的。這算……趁火打劫!”


    弟子丙:“我突然感到很興奮,未來恒陽君會怎麽改墨家。其實我一直以來都很擔心,我以為我們孟氏之儒會被秦國給趁機處理掉。可是沒有,反而是子張氏之儒等處理了。”


    “他真的是做事幹淨利落啊,說砍就砍了!那兩個門派,隻會毀壞祖師爺的聲譽。”


    弟子乙:“這說明他做事公道啊!”


    弟子丙:“可是他給秦墨家撐腰啊。”


    弟子甲無奈搖頭,“那不正說明比賽是公平的嗎,結果秦國自己都沒料到。所以這次諸子百家集會的結果,將會使得天下人所信服。”


    弟子乙道:“再說了,恒陽君能讓我們留在這裏說話,已經不錯了。要不了多久,諸子大會裏的每一件事都要被人傳出去任人評頭論足了。”


    弟子甲說起,“恐怕孟子都沒想到,我們蒙氏之學都竟然有朝一日成為了秦國的一份子。真不知道,未來是怎樣一個時代。為往聖繼絕學,他還真是……”


    “真是什麽?”


    “胸懷天下大義。正符合墨家風範。”


    ——


    在諸子百家仍舊處在緊張激烈的氛圍之中,試圖讓自己的門派得到秦國官府的認可,未來得以存續時。


    扶蘇也在琢磨,他要怎麽推行墨家來治國。


    那些儒生們的酒後議論、師生會談,都落入了扶蘇的耳中。


    儒家的問題比墨家自身還多,玩這一套還不如法家來的實在,起碼法家講究法理,儒家卻會走向道德綁架,道德壓迫。


    而秦法家在天下人心目中,卻又是最毒的學說。沒有人喜歡被人當做畜生一樣奴役。


    最優解就是墨家。


    第一,秦國人內部不抵觸墨家;


    第二,天下六國人也都喜愛墨家學說;


    第三,墨家的學說,非攻符合戰後天下的心聲;


    第四,也是墨家學說自身的優勢,尚同!目前來說隻有秦法家和墨家明確提出過天下要為一家的學說,以秦法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選墨家。


    但這是一條很新的道路。


    曆史上從沒有人這麽做過。


    也就是說,未來,扶蘇將不再能使用已知曆史資訊和信息了。


    秦國的曆史將走入一片真空空白區。


    光是想想,扶蘇都未來不可思議。因為現在他自己也不知道,這麽做,未來的曆史會變成什麽樣。


    目前他已經改了無數人的生命軌跡,而現在又要給秦國的思想動刀做個大手術。


    但是,總比過去好多了,扶蘇一直在儒家和秦法家之間徘徊不定。最終他選擇了墨家去解救秦國,逆天改命。


    起碼現在的扶蘇,心中有了明確的方向。


    不會再像過去感到迷茫,對未來如何接替秦始皇的政治遺產感到困惑。


    邵平送來的消息,頓時讓扶蘇從暗室中走了出來,他仿佛獲得了新的雙眼,見到了新的光明!


    “太子,要我說,這孟氏之儒批判表麵上是在批判墨門,實際上是在指責秦國。我們秦墨家和秦國政體,一向是一體兩麵。隻是因為秦墨家被我們的政治組織架構所吸收,在天下的名聲漸漸小了,但是秦墨家就是秦國的政體根本。”


    “他們指責秦墨家,這是在給太子施加壓力啊。”


    扶蘇挑眉,“你為什麽這麽說呢?孟氏之儒,他們指責墨學的地方,都是很合理的啊。”


    “你覺得你能做到平等的去愛每一個人嗎?”


    人當然做不到平等的愛每一個人。


    邵平對曰,“法不容情。在法律麵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秦國早就找到了這個問題的解法。”


    “但是實際執行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這樣的那樣的問題。多年前,我和我的老師有過一次辯論。最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製度,完美的政治架構,決定於治理國家的關鍵,在於人!”


    “所以說,再好的製度,再明確的法律,一旦人出了問題,再談這些都是沒有用的。”


    “既然是人的問題,就要回到根本的人性上來。所以說,邵平,你能夠做到平等的去愛每一個嗎?”


    邵平先是聽得精神一振,被扶蘇的氣勢所感染,當扶蘇再次提出這個問題,他自然低下了頭。


    “沒有人能做到。”


    “所以說,要改變墨家學說,那就隻能從最討厭墨家的對手孟子之學中去尋找方法!”


    “儒家和墨家,過去有什麽恩怨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眼下這個檔口,天下諸子百家要被重新整飭。倘若自己要立墨家為國學,以墨家的宗旨來治理天下,那將麵臨很多現實的拷問。”


    “因為墨家的學說也有很多空洞的地方!”


    “比如仁愛!”


    “這一塊內容是絕對空洞的。”


    邵平一怔,“太子,您不會是想要通過儒家指責墨家的缺漏,然後用儒家的兼愛去填補墨家的學說吧。”


    這件事的影響可太大了,邵平覺得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做出個判斷更不要說決定。


    而且這兩家過去吵得那麽凶……


    扶蘇反問,“伱不覺得這很合理嗎?墨子的學說本來就很空洞,提了些大致的理念之後。墨子就去探索實踐了。”


    事實上墨子著作文章,留下的言論比起儒家的經典少之又少,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田間勞作,在創造,在改變,在實踐。


    若說季布一生愛打抱不平,那墨子的一生就用四個字形容。


    ‘不服就幹!’


    墨子在看到了儒家讓自己不滿的地方,直接出去自立門派。


    自立門派,可是也沒功夫寫多少學說文章,他提了關鍵的理念之後,直接拉了一幫農夫、工匠,對他們說,哥帶著你們去開創不一樣的人生,創造不一樣的世界。


    然後墨子就幹了一輩子。


    而這時候,孟子還在研究孔子的學說,完善儒家學說的理論。。。。


    從一開始,墨家就是注重實踐的學派,他的學說是可以拿來用的,那都是墨子在田間地頭和勞動人民打交道摸索出來的經驗,是以他們幫助商鞅給秦國設計基層管理模式是最實用的。


    秦國的基層治理,那是七個諸侯國之中最有實效的。


    隻是很多人並不了解,當初商鞅變法吸收了很多墨家學說的底層組織模式!


    當時的商鞅到了秦國後,肯定是和當時的墨家巨子乃至門徒有過密切交流。因為墨家的對民眾基層管理的模式,正和商鞅變法的內容是契合的。


    最經典的比如連坐製度和行伍製度。這些法規,竟然和墨門學說裏的組織法是一樣的!


    而墨門的實用實幹精神,也一直貫徹到了秦國人的血液之中。


    他們不愛聽那些嘰嘰歪歪的長篇大論,隻要有用的,有實際效果的,能為他們帶來實際好處的。


    這些特質,其實是墨家傳入秦國後帶給他們的。


    而儒家,因為它不實用、流於空談的弊端和特性,所以造就了它獨一無二的價值——教育。


    儒家就是用來熏陶人的思想、規範人的言行舉止的。


    曾經有人說,儒家的思想,本來就是給社會上中上層的人使用的。


    隻有他們能夠用得著這些東西。


    對於庶民,說什麽禮儀呢。飯都吃不飽,衣服沒得穿。


    當扶蘇提出用儒家來彌補秦墨家學說後,邵平心中頓時萌發了巨大的落差感。


    他覺得自己和扶蘇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大王,會同意嗎?”


    扶蘇感覺,自從韓非走後,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能夠理解他的人了。


    若非要說有的話,繚算一個,還有就是嬴政了。


    嬴政很睿智一個人,但是嬴政不相信那麽多的廣大民眾是可以被人救贖的,他堅信底層的庶民非常愚蠢。


    隻有對他們嚴苛約束,嚴刑峻法才能讓他們聽話。


    很顯然,嬴政已經在阻止民眾變壞、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這件事上走向了一個極端。


    扶蘇自然是堅信,肯定有人是可以被教化的,不必通過嚴刑峻法約束他們。


    “我回去會向君父說明這件大事的價值。一旦操作成功,秦國的曆史將被改寫。”


    邵平沒想到,扶蘇竟然認為嬴政不是阻力。


    邵平慢慢蘇醒記憶,人家本來就是父子。


    但是想了想秦國多年來的情況,邵平很無力地說,“恐怕希望渺茫。”


    “我會拿利益打動他,並且說服秦國的高層。以墨家之術治理國家,用儒術倫理填充墨家兼愛理論中的空白。”


    “那秦法家呢?”邵平在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如果太子能夠用利益說動大王,可是阻力還有秦法家呢。


    法家背後代表的是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層的利益。


    “這兩者並不矛盾啊。我們誰能說商君是秦墨家的實踐者又或者是秦法家的開創者呢。而且秦以墨門之學治理天下,這不是在為秦法推廣到天下消除現實阻礙因素嗎。”


    邵平卻已經滿頭大汗。本以為扶蘇隻是一個構想而已,沒想到現在都已經到了商量如何使用墨家的地步了。


    扶蘇也是深受墨家精神影響,決定了就直接幹。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皎皎秦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皎皎秦時月並收藏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