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真·龍行天下


    距離大秦帝國建立,已經三年過去。


    皇帝製度的建立,嬴政的權力空前膨脹。估計幾千年間,也沒有人像嬴政當時那樣有著空前的至高無上的權威。


    當然,嬴政並沒有善用他的權力。


    這幾年間,天下人的生活開始一度從原先的無序走向混亂,從貧窮走向負債,從清清白白走向身負重罪。


    民間的怨恨之氣,和秦國王宮府庫中的金銀玉器一樣越堆越高;而民眾的壓抑鬱悶之結,伴隨著越挖越深的秦始皇陵周圍的土丘,也越壘越高。


    大秦帝國,和大漢王朝,都是初生的嬰兒。


    隻是大秦帝國,這個靠著兼並戰爭擴張版圖而鑄造的強國。它的本質實際上是六十歲老嫗臨死之前生下的孩子。老嫗意識不到自己已經老了,生了小孩也沒有充足的奶水照顧他,隻沉浸在六十歲得子的喜悅之中。


    興奮之餘,就把這孩子當做三十歲的壯年大漢驅使。大秦帝國這個嬰兒早夭是必然的。


    在三年的時間裏,嬴政已經完成了兩次東巡。


    這事情,說起來還是和扶蘇有關。


    曾經的幾十年裏,都是嬴政像個老母親一樣,在宮裏乖乖給前線上戰場打仗的士兵籌集糧草,調配人馬。


    而扶蘇憑借身份的便利,總是能夠外出。每一次外出,哪怕是出去鎮鎮場子這種小活,也能被扶蘇玩出很多花樣來。


    扶蘇每次外出,不是遇到蕭何這樣深藏不露的才士,就是能夠網羅到季布這樣的義士,天下間到處都傳誦著他們的故事。


    每次扶蘇從外地回來,史官們都會奮筆疾書記載這些人。因為扶蘇帶回來的人,個個能力不凡。


    嬴政本來就閑不住,這下看到扶蘇在外玩的不亦樂乎,更是一心想要出去巡行天下。


    嬴政總是時常對身邊的臣子說,“朕是龍,豈能久困於鹹陽啊!當遨遊天下。”


    這讓也很反對嬴政接二連三外出巡行的馮去疾一時間也啞口無言。


    至於李斯,他本來就是順從嬴政心意而成為丞相的人。嬴政幹啥他都說好。


    話說嬴政自號祖龍,可不是搞什麽虛頭巴腦的神來騙庶民。因為那個時代,不興假借鬼神名義行事。


    古人對天地山川鬼神有著極大的敬畏。


    史書記載,嬴政臨死前都忙著敬拜神靈,祭祀山川。可見嬴政對神靈的敬畏。再加上嬴政的威德,他犯不著給自己自號祖龍來實現某種政治目的。嬴政從來就不是會文治天下的人。


    總之嬴政根本就懶得裝神弄鬼,不屑裝神弄鬼。


    就是這麽一個人,他說他是祖龍。


    當時很多人都是相信了的。尤其是鹹陽城中那一批最年輕的士卒,他們狂熱的崇拜秦始皇,相信他就是祖龍。


    隨後開始了他浩浩蕩蕩的境內旅遊——是謂真·龍行天下。


    嬴政嘴上說是去鎮壓一方百姓,實際上就是去旅行。


    這點某人的妻與子都看得透透的。


    就是邵平這樣低調內斂的人都忍不住勸扶蘇說,“皇帝陛下每每在外巡行,大搞儀仗,一時間天下風頭無二。太子您為何不前去規勸陛下?又或者給出建議呢。”


    “為何要規勸啊?”邵平這不是讓自己去跳火坑嗎。扶蘇自打和嬴政上了一次街,那是什麽心思都不起了。就想乖乖在家做孝子。他覺得忤逆嬴政……真的犯不著。


    邵平兩隻眼瞪得好似銅鈴,“太子當初您不是親口說過嗎。若是在外巡行,卻不能讓潛在的敵人流血犧牲,這就好比持著厲害的武器,但是隻是在敵人的門前晃悠一圈。”


    “敵人看到來者利劍都沒出鞘,而那人竟然還快速走了。這不僅僅是極其丟人的行為,更是會讓敵人氣焰囂張。”


    扶蘇沉思,“我有這麽說過嗎。”


    “太子您說過啊。”


    周圍一眾臣子也跟著附和。


    灌夫直言:“是啊,太子您還不止說過一次呢。”


    “此舉,會讓皇帝陛下威嚴損失殆盡啊。”邵平苦心勸著。


    畢竟始皇帝的江山,就是扶蘇的江山。


    邵平看扶蘇不動心,繼續勸告說,“太子,您知道現在太學裏的人都是怎麽議論您的嗎。”


    扶蘇望著邵平,一本正經地回答說,“不想知道。”


    邵平先是雙目迷茫,看著太子毫不上心的模樣,他又極其執拗地說,“他們說太子您這是在助紂為虐啊。”


    扶蘇打發走了眾人,隻留下邵平和自己。


    “我給你講個故事好了。”


    扶蘇一開口,邵平就知道自己要被勸服,他內心表示抗拒,但還是得聽從。邵平隻想拒絕,他可不想聽故事,但是奈何扶蘇是君,隻能硬著頭皮聽。


    “從前,有一位奢侈而愚蠢的國王每天隻顧著換衣服。他召集各種各樣的人給他製造全新的衣服。”


    “有一天王國來了兩個騙子,他們聲稱可以製作出一件神奇的衣服,這件衣服隻有聖賢才能看見,愚人不能看見。”


    “騙子索要了大量財寶,不斷聲稱這件衣服多麽華貴以及光彩奪目。”


    “而前來上朝的官員都看不見這件衣服,然而為了掩蓋自己的“愚昧”,他們都說自己能看見這件衣服。”


    “國王也是如此,他堅定地認為,自己穿著最華麗的衣服。”


    “國王,他信以為真了。”


    “於是有一天,國王就穿著這件看不見的“衣服”上街遊行,所有人望著國王,都大聲地稱讚說,“國王,您的衣服真好看!”


    “絢麗極了!”


    “而這時候,一位兒童站出來指著國王說,‘他什麽也沒穿啊!’”


    “你猜,那個兒童的結局是什麽?”


    邵平聽了,隻是渾身上下打了個顫。


    “這……難道真的隻能讓皇帝陛下一直這樣下去嗎。”


    “那可不一定。總會有人指出來真相。但是我隻能掩蓋這個真相。因為我是皇帝陛下的兒子。”


    現在的嬴政,就是不穿衣服的皇帝啊。他正高傲的走在大街上,所有人都在誇光屁股的嬴政衣服漂亮。


    “龍之逆鱗不可觸。先讓父皇高興,等到父皇相信我再見機行事吧。”


    雖然但是,這嬴政光屁股巡行天下的事情,實在是荒唐至極。


    就為了讓所有人瞻仰他,仰望他,嬴政坐著豪華馬車去了一個又一個地方。


    期間他曾經觀賞了無數美景,更是命令嬴政在許多標誌性地點都寫了石刻。


    嬴政的目的其實很單純,就是為了滿足心底最簡單最樸素的願望,表明自己曾經在活著的時候到此一遊。


    他更是希望自己這個始皇帝曾經到此一遊的事情,讓全世界都知道。


    當嬴政站在高山之上,看著李斯提筆起文的時候,他總是格外開心。


    “百年之後,千年之後。不知道又是哪一個人,來看朕留在此地的篇章呢。”


    嬴政非常自信,他認為後來者一定會對自己留下的石碑頂禮膜拜。


    畢竟他建立了那樣大的偉業。


    徹底結束了戰爭。


    而李斯、趙高、馮毋擇也是這麽吹捧嬴政的。


    可是穿越者扶蘇知道。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刻,希望自己這在宇宙之間渺渺之身,在這樣廣闊無垠的天地裏,在這樣前不見首、後不見尾的時間長河裏,能夠讓自己這猶如浮遊一般的生命,留下一點痕跡。


    每個人在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見到此前從未見過的人,從未見過的景色,從未站過的尺寸之土上,心情都是平時迥然不同的。


    所以每個人都會在外旅行時做些記號。


    小孩子們都會調皮的時候樹皮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在石頭上鑿幾個坑。


    何況之外遠行的大人,有人會在某處寫幾個字。還有的人擔心自己的痕跡不能留在原地,索性就把當時看到的景色之中‘一葉、一花’摘取下來,帶回家。


    每個人都試圖在這世界上留下點什麽痕跡。


    隻是有些人會在石頭上刻字,有些人則在忙著書寫曆史篇章,好青史留名。


    這都是因為人類的一生有著極大的局限性。智慧不能全開,生命短暫猶如露珠消散,自己的力量太過薄弱。


    但也正因為這些局限性,所以造就了不朽的藝術,不朽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權利,有資格做這樣那樣一些幼稚的事情,比如刻字留名,表明自己到此一遊。每個人也都有權力,買了極其漂亮的車子,隨心所欲開到任何一個地方,去看眾人眼中的羨慕之光,聽聽他們的讚美之聲。


    但是,皇帝沒有這樣的資格。


    嬴政不能做這些幼稚的事情!


    坐在皇位之上的人,必須像台無情的工作機器一樣。言行舉止,全部都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規範!


    一個國家的庶民,他可以去過那樣隨心所欲的生活,盡情的展示自己家裏的豪車、戰馬;去到一個地方刻字‘某某某到此一遊’。


    但是一個國家的皇帝,他一旦這樣做,就會打破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


    嬴政越是外出巡行,巡行的次數越多,看到他樣子、知道他一天都做些什麽事情的人就越多,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威望就越低。


    當他起了炫耀之心的那一刻,嬴政已經一敗塗地。


    而扶蘇也反複權衡過了。嬴政多多出巡,帶來的結果隻會是負麵大於正麵。


    這會導致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迅速衰落,他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威望會迅速衰減,在秦卒心目中的形象也會慢慢變得一落千丈。


    當嬴政住在深宮之內時,士卒們眼中的嬴政,那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王!


    可是當嬴政大搖大擺出門炫耀時,那一刻的嬴政,像極了他們朝夕相處的頂頭上司。


    他們的領導就是這樣。原本都和他們一樣一天三碗飯、吃撐了也會放屁的兩手兩腳生物。


    一旦升級為領導,他們就開始在底層群體麵前似公雞一般橫著走,對著廣大的被領導人群頤指氣使。


    從那一刻起,工作、任務、使命,一切美好都在領導的指責聲中黯然失色。


    下屬成為了領導的陪襯,成為撐場麵的人,隻為了讓領導更有麵子。


    這種原先在士卒、行伍、底層秦吏心目中十分不齒,但是輪到自己就喜不自勝的行為,歸根結底是人本質的劣根性。


    可嬴政卻一再犯這樣一個的忌諱。


    在相信人各有命的上古時代,深知天命的那些智慧者。


    他們設計王宮,挑選守衛看護王宮,本質上是為了凸顯王權,彰顯威嚴。很多時候,安全都是其次。因為命是注定的。


    但是後人學習古人,永遠都是跟著形走,而學不到神!


    嬴政別說汲取古代聖人的智慧了,他反而在學習古人‘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彰顯自己的功勞,嬴政就給自己蓋最大的宮殿,蓋幾百間殿宇;再給自己蓋最大的陵墓;走最遠的路,巡行最多的地盤。


    所有的所有,都是因為隻學到了形,而沒有掌握‘神’!


    嬴政的失敗,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扶蘇用不著做什麽。


    後來,成為了秦二世的扶蘇,他為了讓老父親在曆史上的形象光輝一些,把他那光屁股上大街的行為遮掩一下。那是三番五次給史官施壓,希望他們能夠修改自己的筆錄。


    比如把嬴政東巡的次數,乃至耗費盡量不提或者少寫一點。


    扶蘇後來可勁兒找史官遮掩這些事情。但是這光屁股走天下的曆史,始終深入人心,一度成為天下人心目中的笑柄,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在大秦帝國建立第一年的秋天,嬴政就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巡行,這次巡行,主要是鎮壓趙國原先的百姓。


    嬴政巡視隴西、北地,來到雞頭山,經過回中。


    隨後他就在渭水以南建造了長信宮,不久又將長信宮改名為極廟,象征天上的北極星。


    隨後又從極廟鋪設一條通往驪山的道路,又建造了甘泉宮前殿。


    修築甬道,使鹹陽與此相連。


    第一年,始皇賞賜天下人爵位一級。並且開始下令召集‘閑散人員’修築馳道。


    之後就是嬴政第二次東巡。


    這一次他登上鄒嶧山,樹立石碑,和魯郡的儒生們商議,在石碑上鐫刻頌揚秦朝功德的文字,討論了封禪和望祭名山大川的事情。


    之後始皇登上泰山,樹立石碑,積土為祭壇,祭祀上天。


    在下山的時候,忽然遭遇狂風暴雨,始皇在一棵樹下休息。


    休息完畢,嬴政十分高傲地望著這棵樹。


    “這是一顆好樹。它竟然得到朕堂堂祖龍的短暫停靠。未來,它也極其不凡啊。”


    “朕要封這棵樹為五大夫。”


    眾人賓從,聽到始皇帝嬴政如此說,一個個麵麵相覷。


    那一刻,大臣們真的好想笑,但是都使出吃奶的勁兒憋著。


    這場曆史上真實發生的短暫鬧劇,再一次發生,也自然被史官按部就班記錄了下來。


    五大夫張蒼聞之,神色憤然。“這是真把自己當做神了啊!”


    之後始皇在梁父山祭祀大地。


    他照慣例在所立的石碑上鐫刻文字,上麵的碑文就是嬴政的真心話:


    “皇帝即位,立下製度,嚴明法令,臣下嚴謹整飭。”


    “二十四年時,朕剛剛兼並天下,沒有人不臣服。朕親自巡視遠方黎民,登上泰山,便覽東方邊疆。”


    “隨行大臣追憶往昔,探求事業本源,恭敬讚頌朕的功德。”


    “朕治國有道,各項生產安排得當,所有事務都很規範。”


    “希望今日朕的大義美善明晰,作為後世榜樣可以一直沿襲不要改變。”


    “朕賢明通達,已經平定天下,仍然不懈治國。每天早起晚睡,為國長遠謀劃,尤其重視教導。”


    “朕宣明政令,各地井然有序,遵循朕的意誌。”


    “等級分明,男女有別,謹慎遵行職事。”


    “內外不同,無不清靜,恩澤施於後代。”


    “教化所及,沒有窮盡,希望後人遵守皇帝詔令,永遵這些重要告誡。”


    嬴政望著這些華美的文字,命令馮毋擇再三高聲朗讀,他心滿意足地捋須。


    隨後嬴政就沿著渤海向東,經過黃縣、腄縣,走到成山的盡頭,登上之罘山,樹立讚頌秦朝功德的石碑後離去。


    ——


    而這些石刻在做好不久後,當地的民眾紛紛前來觀賞。


    農戶、樵夫、走卒販夫、商人、俠客、強盜。


    無一不來賞光。


    “不得不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說實話,他底下官員的嘴皮子功夫真的不錯啊。太陽都能給說成月亮!”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皎皎秦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皎皎秦時月並收藏我公子扶蘇,請始皇退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