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不撞南牆不回頭


    本應是早春時節,昨夜京城又降下一層小雪。


    這種天氣實在顧不上風度,李建昆裹上一件棉猴,手裏拎著一兜伴手禮——


    兩罐麥乳精,一包紅蔗糖,兩瓶橘子罐頭。


    都是老人家鍾意的玩意。


    “嘎吱!嘎吱!”


    解友明踩著薄雪,走在前頭,晌午時分,這條小道還未被太多人踩踏,它從田野間延伸而來,通往五道口的一處算是城中村的地界。


    屬於近道。


    這位大叔三步一回頭,滿臉無奈道:“李同誌,真沒用的,我師傅這人脾氣強。我說句話您別不愛聽,他不可能給一家掛靠廠做事。”


    當初老爺子離開和平刀具廠,年紀大了還是其次,主要原因,是那年孫光銀做廠長,廠子有史以來頭一年出現虧損。


    下鄉時,認識一姑娘,也是京城人,郎有情妾有意,原本按理說雙方回到京城,還不好事將近?


    手頭那點積蓄,屬實不敢再動半分。


    李建昆接過老奶奶送來的馬紮,挨在夏老頭旁邊坐下,怕他耳朵不好使。


    “解叔。”


    從他們的對話中,李建昆搞清楚這小夥是夏老爺子的親孫。在這個夏剛的臉上,有抹化不開的憂鬱,似乎遇上什麽犯難事。


    解友明每逢過來探望,老爺子總要罵幾句“撬集體牆角”這類話。


    “唉!”解友明長歎口氣。


    自個還毫無前途可言。


    他生怕裏頭人發現,那不是火上澆油,罪加一等麽?


    夏老頭中年不幸,失了唯一的兒子,兒媳有幾分姿色,改嫁他人。一把年紀到現在,唯一的盼頭隻有獨孫。


    這大概就叫作不撞南牆不回頭。


    李建昆戳在門外的寒風中,思忖少許,一時沒有好主意,準備回去再從長計議。兩人打道回府時,路過之前那條小道,迎麵走來一個小夥子。


    解友明拿他沒轍,隻能先嗖嗖遁走,真不敢再行這聽牆角的不義之事。


    “夏老爺子,冒昧到訪,叨擾了。”


    解友明拖著李建昆道:“走吧走吧,這有什麽好聽的。”


    解友明瞅瞅李建昆,頗為犯難,又不好欺瞞師傅,結結巴巴解釋道:“屬於街道和私人合夥弄的,主要是私人負責,不過性質還是集體所有。”


    “師娘,這位同誌找我師傅有點事,師傅在吧?”


    李建昆之前聽他提醒,有點準備,卻也沒料到這老頭氣性這麽大,完全不給人說話的機會。


    “想得美!”


    奶奶的,這不能放棄啊!


    麵生得緊,毫無印象。跟自己獨孫差不多年紀。


    “解師傅,夏老爺子的手藝,你學到幾成?”


    夏老頭瞅見解友明不意外,看到李建昆後,同樣輕咦一聲。


    解友明苦笑連連,好嘛,事沒辦成,害他把師傅也得罪了。


    “不好對外說啊,前兩年剛插隊回來,沒事幹,在鴿子市擺攤,幹個體戶。”解友明壓低聲音道。


    老奶奶說到這裏,解友明不禁老臉一紅,他初六過來拜年,僅拎五斤白蘿卜,自家有塊小菜地,婆娘捯飭著,不花錢。


    否則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未必不能成事。


    這老頭多大年紀是個謎,忘記跟解友明打聽。乍看著氣色不錯,實際上老人家紅光滿麵不是什麽好征兆。


    這也是夏家老兩口這輩子僅存的盼頭,希望大孫子娶妻生子,小日子要是操持得好,老兩口死也瞑目了。


    “差不多吧,我朋友負責。”


    至少他們普通老百姓的理解是這樣。


    而他夏剛算個什麽?


    往上捋,還敢挺直腰板嚎一嗓子:我是工人階級的後代!


    夏老頭沉默少許,問道:“你找我做什麽?”


    “解師傅,要不你先回吧,我再待會兒。”


    李建昆踮腳打量,小院裏頭有一聯三間紅磚平房。


    李建昆正色道:“老爺子,話不能這麽說,假如虧損呢?可是我們全兜,街道不拿錢的。”


    夏老頭震驚,“私人還能辦廠?!”


    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其實在情理之中。


    不管攤上什麽麻煩事,應該都不難解決。


    小個體戶。


    “你也滾!”


    <divss="contentadv">得,半點麵子不給。


    李建昆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後,夏老頭詫異,“又起了家新刀具廠?”


    夏老頭瞪眼,“那刀具賣出去賺的錢呢?你們不要拿走一部分?”


    “誒~小剛!”


    解友明和對方認識,駐足寒暄幾句。


    往自個身上捋……隻是一個找不到工作、混跡於鴿子市擺攤的個體戶。


    塞進他懷裏後,手持龍頭拐,敲擊地麵道:“走走走!”


    等夏剛告辭離開後,望著他的背影,李建昆問:“他做什麽的?”


    “噢,友明啊。誒,這小夥子是?”


    “啊…是。現在政策活泛些。”解友明點頭。


    “頂多一半。”


    然而這正是夏剛最大的煩惱。


    夏老頭火氣蹭蹭冒,麵色愈發紅潤,“你們這種人,放過去叫資本家,我能給你們幹活?沒門!”


    不多會院內傳來動靜,貼著新年畫的木板門吱呀打開,是位麵相和善的老奶奶。


    橘紅色的陽光照在屋簷下,夏家三口就著還沒挪走的馬紮,湊一塊坐著。


    解友明抬手敲門。


    這一等可不得了。


    李建昆仍是那句原話,“不試試怎麽知道?”


    送他們出門的老奶奶連聲致歉,主要對李建昆說,讓他多擔待,說她家老頭子就這麽個牛脾氣,一把年紀,改不了。


    “咚咚!”


    夏剛半上午回來,總得吃頓午飯不是?


    “啊?”


    爺孫輩在一起,保管三句話不到,一準聊到晚輩的終身大事上。


    院外,牆根子下。


    “老爺子……”


    紅磚房屋簷下,擺張手工藤椅,其上坐著位麵色紅潤的老頭,乍一看,年紀著實不小,一把花白胡須都能蓋住脖子。手邊放著一根做工粗糙的龍頭拐。


    門不當戶不對。


    李建昆險些沒凍成狗,青鼻涕狂流,大抵是感冒了。他不得不在附近四處走動,躲避寒風,也是增加身體熱量。以免頂在風口上,凍成一根棍。


    院門合攏。


    “你到底想幹啥呀!”


    具體想幹什麽,李建昆也沒捋清,但他知道夏剛是個突破口。


    孫光銀這人有來頭啊,老爺子鬥不過,這才一氣之下告老還鄉。


    說罷,喚來老婆子,讓她把李建昆拎來的東西,取過來。


    解友明自然拗不過他,被生拉硬拽回來。不過兩人沒敢再敲門,貓在紅磚牆外麵,聽響兒。


    夏老頭扭脖子望向李建昆,“你就是那個私人?”


    院內。


    “吱呀!”


    老頭姓夏。


    李建昆頂著寒風,整個人在棉猴裏縮成一團,不僅聽響,也是等人。他得等夏剛出來。


    問題是,這姑娘的家庭背景,很不一般。


    他眉宇間化不開的憂鬱,不是一天兩天的結果。


    “師傅……”


    “在在,請進吧。哎呀,來就來,怎麽還提東西?”


    李建昆和解友明全被轟出來。


    念頭至此,李建昆拽著他道:“走走,回去看看。”


    村子裏住戶不多,很寧靜,倒確實適合養老。兩人走上一座小山崗,在一堵紅磚小院外停下。


    李建昆道明來意,一番話還未說完,耳畔猛地炸起一嗓子。


    他可知道老刀具廠都入不敷出,再起新廠子還有活路?


    一番了解,得知是家掛靠廠後,夏老頭整不太明白,忙向好大徒打聽。


    掛靠廠,說白了,那都不是撬,而是明占——


    擱這年頭也算殷實人家。


    但眼神始終沒離開夏家的院門。


    臨近下午兩點時,院門處終於傳來動靜。


    踩在雪地裏的腳,已經沒什麽知覺的李建昆,差點沒喜極而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我的8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9並收藏重生:我的8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