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四方雲動
京城。
懷柔第七製繩廠。
清晨,廠長穀根發如同往常一樣,蹬著陪伴自己有些年頭的二八大杠,來到廠裏。
年華不再的他,稍有駝背,腿腳也不利索,上樓梯頗為費勁。耳畔異常安靜,他能清晰聽見自己“呼呼”的喘氣聲。
一片沉寂的廠子,在這冬日裏,頗有幾分淒涼意味。
與一名職工錯身而過時,對方木訥地喊了聲廠長。
穀根發低聲歎息。其實他們七廠也曾輝煌過,早十年前,說起七廠生產的頭繩,甭提懷柔,全京城都得翹起大拇指。
大姑娘小媳婦們,逢年過節能買到一截七廠頭繩,能樂嗬好些天。紅的黃的綠的,那些個頭繩往辮子上一係,好似畫龍點睛,姑娘們全身都鮮亮起來。
美得喲!
奈何時代在發展,頭繩在京城愈發不流行,姑娘們現在時興戴發卡,連那麽好看的麻花辮,越來越多的姑娘也不愛紮了。
他們廠則是每況愈下。
獎金是沒有的,能發下基本工資已經謝天謝地,長此以往,職工們的精神氣,耗得一幹二淨。
穀根發不是不想重振七廠,可正如他垂垂老矣的身體,時下如此糟糕的經濟形勢,又能做什麽呢?
來到辦公室,例行慣例一樣,泡好茶水,坐到辦公桌旁。
不多時,廠辦的小耿送來今天的報紙。穀根發盯著她打量幾眼,才發現不知何時,她那兩條漂亮的麻花辮,也披散開,頭頂箍著一隻大紅色發卡。
“怎麽了廠長?”小耿疑惑。
“噢,沒事。”穀根發和熙笑笑道,“我在想,要是咱們廠能生產你頭上這種發卡,那該多好。”
好賣。
雖然他更愛頭繩,更愛麻花辮。
小耿摸摸頭頂的發卡說:“這是塑料的呢,可難造了。”
誰說不是呢?
穀根發暗歎,想做改變,一沒設備,二沒技術。最重要的是沒錢,啥都辦不成。
他垂下頭,開始翻看報紙,學習領會上麵的精神,同時捕捉一些稀奇事,增長見聞。
翻著翻著,在京城日報上,一則標題引起他的注意——
《獻給廣大婦女的禮物,衛生巾技術免費公開》。
“咦?這種新技術,公開?是不是啊!”穀根發滿腹狐疑。
這東西他知道,最近在京城十分風靡,他女兒似乎也買過,聽女兒跟老婆子聊天,說有些貴,但仍然供不應求。
他耐著性子看下去,臉上質疑的表情,逐漸演變成震驚。
還不僅僅是免費公開,技術所屬於中關村等離子體服務部,負責人是陳春仙,此人他知道,科學家,頗有爭議。
陳春仙公開承諾,將對有興趣的單位集體,手把手傳授相關技術。
比這更誇張的是,他們還給前往學習的單位代表,提供免費夥食!
“這……”穀根發看完直接懵掉。
聖人嗎這是?
如果是這樣,那他們廠…是不是也能生產這東西?
七角錢一包的產品啊!
比他們賣頭繩,利潤不知道高多少倍。
要真能生產這俏皮玩意,他貸款采購設備和原材料又如何?
怔怔發呆半分鍾,穀根發在確認此事的真實性。
唰!
他忽然站起,是真是假,走一遭看看不就知道?
不算老遠。
文章中有提到,同一個大地區內,最多接收三家單位,以報名先後順序為準。11月25日,統一開始培訓,過期不候。
“首都肯定算一個大地區,隻有三個名額……”
念頭至此,穀根發一邊向門外衝去,一邊喊道:“小劉!小劉!快快,把拖拉機發起來!”
——
天津城外。
入京城的國道前,最後一個城鄉結合部裏,靠馬路牙子旁,停著一輛綠皮解放。
哢~嘭!
副駕駛門開合一下,跳上來一個戴抱耳帽的青年男人。
“老姚,給。”他遞給中年司機一包煙。
後者美滋滋接過,笑著打趣,“大港煙啊,這麽舍得?”
“嘛話?對你老姚,我嘛時候小氣過?”
青年男人名叫畢三友,在供銷係統任職,今兒得上級命令,去京城上一車貨。目前他們這邊沒有的俏皮貨——
衛生巾。
早上出單位家屬院,好家夥!一幫女同誌把他給堵住,讓他在計劃外無論如何給她們每人弄一包,雖然還沒見過東西,但在報紙上聽聞過好處,這玩意進貨到本地,指定要比京城貴。
“轟!”
解放車上路,畢三友悠哉靠在椅背上,翻看起剛才順手捎的報紙。
作為一個單身青年,腦子裏想著單位姑娘們的撒嬌拜托,他大抵是中了邪,對“衛生巾”三個字格外敏感,瞬間捕捉到一個標題。
帶著抹詫異,他認真打量起來……
<divss="contentadv">“老姚,停停停!”
吱——
“嘛呀你這是?”
“調頭,回去。”
“啥?不進貨了?”
“還進個毛啊進,這玩意往後不俏皮了!”
畢三友想起他老舅負責的那家老破廠,眼看工資都快發不出,這可是個大好機會。
得抓緊時間去報信。
隻有三個名額……
“老姚,伱要能把輪胎開冒煙,大港煙算個球,我給你安排華子!”
“你說的!”
“對,走你。”
“轟——”
——
魔都。
北新涇毛巾廠。
新進的辦公室職員黃開勝,坐在一張掉漆嚴重的五屜桌後,手裏捧著兩份文件,心情複雜。
他可能剛上崗,即麵臨下崗。
部隊複員回來後,他主動申請調到老家所在的街區,分配到這家毛巾廠。不承想,這家廠子的處境無比艱難。
手上這兩份文件,一份是“停職留薪倡議書”。廠裏呼籲能找到其他謀生渠道的職工,積極參入。
另一份是“第三產業調查問卷”。
魔都的紡織廠名號,都排到“第二十幾”,技術含量低的毛巾廠,更是多如牛毛。今年經濟不好,廠子無以為繼,打算效仿其他企業,開展三產自救。
但到底要做什麽,做什麽才能賺到錢,廠裏沒有好主意。打算征求大家的意見,同時希望項目提出人,能帶頭負責。
黃開勝透過前一份文件,看到的是絕望——他入伍八年整,要說打仗他行,賺錢謀生,真的沒有一技之長。
可他入職才半月,在這種艱難時期,靠著某種特殊性,強硬被安排進來,誰比他更適合停薪留職?
透過這一份文件,黃開勝既看到廠裏的掙紮,也看到一絲希望——
如果他能找到一個好項目……
“小黃啊,你去門崗拿下今天的報紙,應該到了。”辦公室主任吩咐。
黃開勝趕忙應下,起身嗖嗖出門。
取到報紙後,他一邊往回走,一邊隨手翻閱。
恍惚間,人報副刊上的一個標題,吸引住他的目光。
這是篇轉載文章,能被放進人報的副刊頭版,足見重要性,但讓黃開勝疑惑的是,它無關時事政局,涉及到某項技術的公開,似乎能惠及所有婦女。
“衛生巾是個啥?”
帶著這個疑問,黃開勝放緩腳步,快速瀏覽起來。
文中提到:衛生巾是婦女衛生的一款革命性產品。
能被人報轉載,這個說法顯然可信度很高。
不可思議的是,這款產品的研發方,竟然麵向全國包教包會這項技術,還包夥食……
“呼!”
他驀地呼吸加重,可憐他正苦於沒有一技之長,廠裏又亟需好的項目三產自救。
多年的軍旅生涯,造就黃開勝十分果敢的性格。
他當即下定決心,走一趟京城。
“大地區隻接收三個名額……”
事不宜遲!
退一萬步說,即使不是好項目,頂多花個來回車費,他還能承受。
“主任,我興許發現了一個三產項目!”
哧溜奔進辦公室,黃開勝把報紙攤開,放在主任的辦公桌上。手指戳戳道:
“這個!您給我批假,我自費去看看,成與不成,不影響什麽!”
京城。
懷柔第七製繩廠。
清晨,廠長穀根發如同往常一樣,蹬著陪伴自己有些年頭的二八大杠,來到廠裏。
年華不再的他,稍有駝背,腿腳也不利索,上樓梯頗為費勁。耳畔異常安靜,他能清晰聽見自己“呼呼”的喘氣聲。
一片沉寂的廠子,在這冬日裏,頗有幾分淒涼意味。
與一名職工錯身而過時,對方木訥地喊了聲廠長。
穀根發低聲歎息。其實他們七廠也曾輝煌過,早十年前,說起七廠生產的頭繩,甭提懷柔,全京城都得翹起大拇指。
大姑娘小媳婦們,逢年過節能買到一截七廠頭繩,能樂嗬好些天。紅的黃的綠的,那些個頭繩往辮子上一係,好似畫龍點睛,姑娘們全身都鮮亮起來。
美得喲!
奈何時代在發展,頭繩在京城愈發不流行,姑娘們現在時興戴發卡,連那麽好看的麻花辮,越來越多的姑娘也不愛紮了。
他們廠則是每況愈下。
獎金是沒有的,能發下基本工資已經謝天謝地,長此以往,職工們的精神氣,耗得一幹二淨。
穀根發不是不想重振七廠,可正如他垂垂老矣的身體,時下如此糟糕的經濟形勢,又能做什麽呢?
來到辦公室,例行慣例一樣,泡好茶水,坐到辦公桌旁。
不多時,廠辦的小耿送來今天的報紙。穀根發盯著她打量幾眼,才發現不知何時,她那兩條漂亮的麻花辮,也披散開,頭頂箍著一隻大紅色發卡。
“怎麽了廠長?”小耿疑惑。
“噢,沒事。”穀根發和熙笑笑道,“我在想,要是咱們廠能生產你頭上這種發卡,那該多好。”
好賣。
雖然他更愛頭繩,更愛麻花辮。
小耿摸摸頭頂的發卡說:“這是塑料的呢,可難造了。”
誰說不是呢?
穀根發暗歎,想做改變,一沒設備,二沒技術。最重要的是沒錢,啥都辦不成。
他垂下頭,開始翻看報紙,學習領會上麵的精神,同時捕捉一些稀奇事,增長見聞。
翻著翻著,在京城日報上,一則標題引起他的注意——
《獻給廣大婦女的禮物,衛生巾技術免費公開》。
“咦?這種新技術,公開?是不是啊!”穀根發滿腹狐疑。
這東西他知道,最近在京城十分風靡,他女兒似乎也買過,聽女兒跟老婆子聊天,說有些貴,但仍然供不應求。
他耐著性子看下去,臉上質疑的表情,逐漸演變成震驚。
還不僅僅是免費公開,技術所屬於中關村等離子體服務部,負責人是陳春仙,此人他知道,科學家,頗有爭議。
陳春仙公開承諾,將對有興趣的單位集體,手把手傳授相關技術。
比這更誇張的是,他們還給前往學習的單位代表,提供免費夥食!
“這……”穀根發看完直接懵掉。
聖人嗎這是?
如果是這樣,那他們廠…是不是也能生產這東西?
七角錢一包的產品啊!
比他們賣頭繩,利潤不知道高多少倍。
要真能生產這俏皮玩意,他貸款采購設備和原材料又如何?
怔怔發呆半分鍾,穀根發在確認此事的真實性。
唰!
他忽然站起,是真是假,走一遭看看不就知道?
不算老遠。
文章中有提到,同一個大地區內,最多接收三家單位,以報名先後順序為準。11月25日,統一開始培訓,過期不候。
“首都肯定算一個大地區,隻有三個名額……”
念頭至此,穀根發一邊向門外衝去,一邊喊道:“小劉!小劉!快快,把拖拉機發起來!”
——
天津城外。
入京城的國道前,最後一個城鄉結合部裏,靠馬路牙子旁,停著一輛綠皮解放。
哢~嘭!
副駕駛門開合一下,跳上來一個戴抱耳帽的青年男人。
“老姚,給。”他遞給中年司機一包煙。
後者美滋滋接過,笑著打趣,“大港煙啊,這麽舍得?”
“嘛話?對你老姚,我嘛時候小氣過?”
青年男人名叫畢三友,在供銷係統任職,今兒得上級命令,去京城上一車貨。目前他們這邊沒有的俏皮貨——
衛生巾。
早上出單位家屬院,好家夥!一幫女同誌把他給堵住,讓他在計劃外無論如何給她們每人弄一包,雖然還沒見過東西,但在報紙上聽聞過好處,這玩意進貨到本地,指定要比京城貴。
“轟!”
解放車上路,畢三友悠哉靠在椅背上,翻看起剛才順手捎的報紙。
作為一個單身青年,腦子裏想著單位姑娘們的撒嬌拜托,他大抵是中了邪,對“衛生巾”三個字格外敏感,瞬間捕捉到一個標題。
帶著抹詫異,他認真打量起來……
<divss="contentadv">“老姚,停停停!”
吱——
“嘛呀你這是?”
“調頭,回去。”
“啥?不進貨了?”
“還進個毛啊進,這玩意往後不俏皮了!”
畢三友想起他老舅負責的那家老破廠,眼看工資都快發不出,這可是個大好機會。
得抓緊時間去報信。
隻有三個名額……
“老姚,伱要能把輪胎開冒煙,大港煙算個球,我給你安排華子!”
“你說的!”
“對,走你。”
“轟——”
——
魔都。
北新涇毛巾廠。
新進的辦公室職員黃開勝,坐在一張掉漆嚴重的五屜桌後,手裏捧著兩份文件,心情複雜。
他可能剛上崗,即麵臨下崗。
部隊複員回來後,他主動申請調到老家所在的街區,分配到這家毛巾廠。不承想,這家廠子的處境無比艱難。
手上這兩份文件,一份是“停職留薪倡議書”。廠裏呼籲能找到其他謀生渠道的職工,積極參入。
另一份是“第三產業調查問卷”。
魔都的紡織廠名號,都排到“第二十幾”,技術含量低的毛巾廠,更是多如牛毛。今年經濟不好,廠子無以為繼,打算效仿其他企業,開展三產自救。
但到底要做什麽,做什麽才能賺到錢,廠裏沒有好主意。打算征求大家的意見,同時希望項目提出人,能帶頭負責。
黃開勝透過前一份文件,看到的是絕望——他入伍八年整,要說打仗他行,賺錢謀生,真的沒有一技之長。
可他入職才半月,在這種艱難時期,靠著某種特殊性,強硬被安排進來,誰比他更適合停薪留職?
透過這一份文件,黃開勝既看到廠裏的掙紮,也看到一絲希望——
如果他能找到一個好項目……
“小黃啊,你去門崗拿下今天的報紙,應該到了。”辦公室主任吩咐。
黃開勝趕忙應下,起身嗖嗖出門。
取到報紙後,他一邊往回走,一邊隨手翻閱。
恍惚間,人報副刊上的一個標題,吸引住他的目光。
這是篇轉載文章,能被放進人報的副刊頭版,足見重要性,但讓黃開勝疑惑的是,它無關時事政局,涉及到某項技術的公開,似乎能惠及所有婦女。
“衛生巾是個啥?”
帶著這個疑問,黃開勝放緩腳步,快速瀏覽起來。
文中提到:衛生巾是婦女衛生的一款革命性產品。
能被人報轉載,這個說法顯然可信度很高。
不可思議的是,這款產品的研發方,竟然麵向全國包教包會這項技術,還包夥食……
“呼!”
他驀地呼吸加重,可憐他正苦於沒有一技之長,廠裏又亟需好的項目三產自救。
多年的軍旅生涯,造就黃開勝十分果敢的性格。
他當即下定決心,走一趟京城。
“大地區隻接收三個名額……”
事不宜遲!
退一萬步說,即使不是好項目,頂多花個來回車費,他還能承受。
“主任,我興許發現了一個三產項目!”
哧溜奔進辦公室,黃開勝把報紙攤開,放在主任的辦公桌上。手指戳戳道:
“這個!您給我批假,我自費去看看,成與不成,不影響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