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平平無奇老奶奶
臨近六月的特區,已是驕陽似火。
短短半年時間沒過來,特區又換了新顏,一派蓬勃發展的勢頭。
原本看到這些,李建昆應該是高興的,不過,現在手上的一份文件,讓他多少有點咬牙切齒。
本是擺上台麵的事。
某些家夥非得當了婊子還立牌坊。
內容冠冕堂皇,說華電公司違反這違反那,就是不提那個雙方都心知肚明的緣由——
華電公司在特區大搞芯片產業園。
這傷害了某些家夥的利益,所以拉進了黑名單。
即使在港城,華電公司也進口不了芯片的技術、設備和材料。
林新甲撓撓頭:“可是、材料?”
所以即使和摩托羅拉打價格戰,李建昆也不懼。
它集成了眾多精密的儀器,整體造價也十分昂貴,並不比光刻機便宜多少。
巴統並沒有限製華電和內地成品芯片的進口,這個他們也限製不了,頭上那些資本大佬不會答應。
作用是向矽晶圓中注入要摻雜的原子,從而使芯片獲得特定的電性能,否則芯片即使做出來,也無法正常工作。
林新甲訕訕一笑,轉過彎來了:“這樣吧,廠裏也不需要這麽多師傅,多餘的人我安排到新收購的其他公司。”
2.eda。
說一說一,在這點上,特區領導班子幫了不少忙。
靠牆的木藝沙發上,林新甲攤攤手說。
為此,還時常邀請相關領域的技術大拿過來幫忙。
這時就需要用到測試機。
想要製造芯片,原材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幸運的是,這些個設備,李建昆現在手頭都有。
為了給特區華電產業園做人才儲備,他特意在內地和港城兩地招聘合適的新員工,像內地,花大價錢送到港城去培訓。
話題又繞回來。
一顆芯片的生命周期開始於對市場需求的分析,跟隨著產品的定義、設計和製造,封裝完成以後交付到終端消費者手中,在整個流程中需要經過多次測試。
他所指的芯片廠,是原港城寶通公司的芯片廠。拿下這家芯片廠後,華電bb機的芯片都是在那兒生產的。
不僅僅是光刻機,它隻是最核心的一種設備,事實上,芯片領域還有很多關鍵設備,譬如:
測試機。
懂得芯片製造的人,這年頭可不好找。
自然節省老鼻子錢了。
畢竟特區華電公司有一半是國家的。
目前,全球半導體測試機市場,主要被漂亮國的泰瑞達公司,和小日子的愛德萬公司所控製。
“現在你看怎麽辦吧,芯片廠那邊沒法開工了。”
這還算個話,李建昆點頭:“看看有多少人願意過來特區工作,待遇從優。”
也是現在最卡李建昆和華電公司脖子的事。
離子注入是晶圓製造摻雜的核心工藝,技術壁壘僅次於光刻、刻蝕、薄膜沉積。
刻蝕機也是非常重要的設備。
無獨有偶,全球刻蝕設備市場,主要被小日子的東京電子,和漂亮國的應用材料公司所控製。
製造芯片有四大難:
1.設備。
這些設備至少都有一台,現在擱特區華電研究院裏被五馬分身,研究人員們日以繼夜地研究,希望能仿造出來,往後再談加以精進。
這種設備的市場,主要被美、日,荷三國企業所壟斷。
李建昆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看向他:“我大規模地培養員工,你還要開除員工?”
每一位員工都是寶。
至於華電bb機所需要的芯片,重回以前,再向其他公司訂購。
“不解聘一些員工?”林新甲問,芯片廠不能投入生產,沒有進賬,養著現在這麽多員工,每個月要搭進去不少錢。
特區的芯片廠,基本已籌備好。
還有離子注入機。
以前的寶通公司,既然能自主生產芯片,吃飯的家夥事兒自然齊備,當初趁著巴統放開對大陸的光刻機技術禁運時,他特地派柳婧妍帶隊去漂亮國,高低也弄回一些。
“那就搞培訓,拿剩下的材料練手,把新招的員工都培養到老員工的水準。”
還有不少。
對於設備,李建昆頭疼的不是沒東西用的問題,而是製造。
業內稱光刻機為“現代半導體製造的心髒”,eda則是“芯片設計之母”。
eda,即電子設計自動化的簡稱,說白了,就是電路板開發。
芯片製造最開始的一個步驟,除了了解市場外,正是設計。
顯而易見,這個難題,李建昆解決了。
盡管現在的華電ic設計中心的業務能力,距離頂級的eda公司,如synopsys、cadence和西門子,還有很大的差距。
但基礎是齊備的。
這就是為什麽他當初要煞費苦心,拿下寶通ic設計中心的原因。
3.人才。
這一點上,華電公司還是很欠缺的。
否則李建昆也不至於連流水線上的工人也要親自過問培養。
而在更高的層麵上,人才更是無比匱乏。
饒是特區華電研究院內,看起來似乎科研人員並不少了。
但是,他們中真正從事過芯片產業的人,很少,比如光學部的負責人鬱鋒華,他以前可沒研究過光刻機上的透鏡,都是憑借基礎,重新開始鑽研。
那種在芯片領域耕耘多年的專家級大拿,幾乎沒有。
也就港城華電ic設計中心有三位重金供起來的“菩薩”。
丁倫團隊則忙著偷師……
4.材料。
如果說在人才上,華電公司當前沒有那種格外牛掰的業界巨擘,但至少在常規層麵上,還算有人可用的話。
那麽在原材料上,就真的是個鴨蛋。
有些材料計劃生產,然而,還沒開始。
有些材料即使想造,暫時也造不出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原材料,等於蓋房沒有砂石。
否則,李建昆也不能坐視港城芯片工廠那邊,停產歇業。
想做大華電公司,打造芯片全產業鏈,他現在首當其衝要解決的,正是原材料的問題。
叮鈴鈴!
李建昆暫停和林新甲的聊天,隨手薅起辦公桌上的座機話筒。
“喂?”
聽著聽著,一抹喜色躍上他的臉頰。
“行,行!周主任,萬分感謝……明天到?……好好,我知道了……”
林新甲一臉好奇,被人卡住脖子差點沒閉氣,這種時候有啥事兒能這麽高興?
<divss="contentadv">啪!
掛掉電話後,李建昆從老板椅上蹦起來:
“新甲,讓人把大奔洗一下,裏裏外外搞幹淨。”
“幹啥?”
“明天去羊城機場接人。”
“哦,讓張貴去,還是……我去?”
“我去。”
林新甲:“?”
他是熟悉老板的,並不怎麽和政界的人來往,即使來往也不卑不亢,至於社會上,更沒什麽人能值得他親自跑去百公裏外迎接。
誰能有這麽大排麵?
……
……
翌日,羊城白雲機場。
一輛黑色大奔,兩輛同色的皇冠轎車,停在機場廣場一側的馬路牙子旁邊,格外吸睛。
以至於附近的人,明顯比其他地方更多。
由於三輛車都是鎖的,車上沒人,不乏膽大的小年輕湊上前摸一把,僅僅是這樣,都激動到不行。
此時倘若有人身上帶部相機。
能掙老鼻子錢了。
至於原本車上的人,這會兒都候在航站樓內的接機口前方。
以李建昆為首,後麵有林新甲、富貴兄弟,以及特區華電研究院的幾位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
“林總,到底接誰啊?”張貴小聲打聽。
“說是位砥柱式人物。”
張貴聽罷,下意識整了整衣服。
從首都飛來的國航航班,一刻鍾前抵達,出站口陸續有人走出來。
李建昆睜大眼睛,仔細留意著。
一撥撥人走過,看起來都不像。
是的,這位大佬,他也沒見過,隻聞其名不知其人。
“陳工,還沒出來?”他向身後問。
“沒有。”
在場隻有陳工認識這位大佬,陳工的老師,是這位大佬的非正式學生。
他的老師是現任的、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的副扛把子。
此次這位大佬能來,首先是陳工提出的建議,特區華電公司在計劃開啟的一個項目上,遭遇技術難關。
而後,李建昆意識到倘若能得到這位的相幫,堪比神助,於是趕忙聯係首都那邊,早前在首都做過的事兒,終於不白幹,科協的周主任幫了大忙,這才請動這位大佬出山。
倒是不說這位大佬架子大,而是年紀太大了。
年近古稀。
李建昆提議過去首都接,卻被大佬拒絕。
“來了來了!”陳工突然說。
李建昆睜眼打量……
“哪兒?”
林新甲他們也看了個寂寞,完全看不出從出站口走出來的人中,哪位像大佬。
“那兒呀。”陳工伸手指去。
李建昆:“?”
林新甲幾人:“??”
順著陳工的手,他們看見一位穿著青布褂子、蚌殼鞋的圓臉老太太,旁邊有一個麻花辮姑娘攙扶著她,另一隻手上拎著一隻藤條箱。
老小二人緩步走來。
像是一對走親戚的奶奶和孫女。
行吧,甭管氣場對不對,陳工說是,那一準兒沒錯了……李建昆趕忙迎接上去。
“林委員。”
陳工率先喊道。
圓臉老太太笑著擺擺手:“都退休了,別這麽叫了。”
“……是。”
李建昆鞠躬道:“林先生好。”
圓臉老太太上下打量著他,旁邊的姑娘不敢這麽肆無忌憚,偷瞄了幾眼,眉清目秀的臉上頗有幾分好奇。
“你可是個大紅人呐,最近在報紙上兩次看過你。”老太太很愛笑,麵容慈祥。
她如果不表明身份,不知情的人誰能想到。
就是這樣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太太,竟是我國半導體行業的先驅,沒有之一。
中國半導體材料之母,林蘭瑛女士。
她的平生經曆,足以寫一本曲折離奇的小說。
比如在五十年代,她放棄國外公司開給她的一萬美元的年薪,帶著兩個小瓶子,接受了國內能夠給予她的二零七元工資,毅然歸國。
在登機之前,海關發現了兩個小瓶子,還有六千八百美元。
她急中生智稱小瓶子裏裝的是給母親的藥——她異常艱難申請到的回國機會的理由,正是母親病重。
事實上,也不算撒謊。
麵對海關人員嚷嚷“這是在美國賺的錢,不能帶出國”,她幹脆地放棄了錢。
攥著兩隻小瓶子,總算成功脫身。
瓶子裏裝的自然不是什麽藥,是她在實驗室裏自己研製出來的單晶矽,和單晶鍺,僅有六百克。
而當時的市值,超過二十萬美元。
然而,它對於國家的意義,遠遠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許多後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在半導體領域曾經也輝煌過。
一九五八年,林蘭瑛女士帶領團隊拉製成功第一根矽單晶,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生產出矽單晶的國家。
隨後,她又著手於砷化镓的研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在太空製成半導體材料——砷化镓單晶的國家。
可惜的是,許多領先,由於諸多原因,沒能夠很好的維持。
李建昆相信,這位老奶奶多少心有不甘。
而他這個重生人士,恰好明白她的那些研究多麽有價值。
她是怎樣一個寶藏女人。
這次請她過來,李建昆的想法不僅僅是指導一下。
盡管奶奶年事已高。
他的這種行為,或許有些不孝。
可是,“母親”真的有難了。
他同樣相信,當年能做出那種選擇的人,心中的火焰不可能這麽輕易熄滅。
臨近六月的特區,已是驕陽似火。
短短半年時間沒過來,特區又換了新顏,一派蓬勃發展的勢頭。
原本看到這些,李建昆應該是高興的,不過,現在手上的一份文件,讓他多少有點咬牙切齒。
本是擺上台麵的事。
某些家夥非得當了婊子還立牌坊。
內容冠冕堂皇,說華電公司違反這違反那,就是不提那個雙方都心知肚明的緣由——
華電公司在特區大搞芯片產業園。
這傷害了某些家夥的利益,所以拉進了黑名單。
即使在港城,華電公司也進口不了芯片的技術、設備和材料。
林新甲撓撓頭:“可是、材料?”
所以即使和摩托羅拉打價格戰,李建昆也不懼。
它集成了眾多精密的儀器,整體造價也十分昂貴,並不比光刻機便宜多少。
巴統並沒有限製華電和內地成品芯片的進口,這個他們也限製不了,頭上那些資本大佬不會答應。
作用是向矽晶圓中注入要摻雜的原子,從而使芯片獲得特定的電性能,否則芯片即使做出來,也無法正常工作。
林新甲訕訕一笑,轉過彎來了:“這樣吧,廠裏也不需要這麽多師傅,多餘的人我安排到新收購的其他公司。”
2.eda。
說一說一,在這點上,特區領導班子幫了不少忙。
靠牆的木藝沙發上,林新甲攤攤手說。
為此,還時常邀請相關領域的技術大拿過來幫忙。
這時就需要用到測試機。
想要製造芯片,原材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幸運的是,這些個設備,李建昆現在手頭都有。
為了給特區華電產業園做人才儲備,他特意在內地和港城兩地招聘合適的新員工,像內地,花大價錢送到港城去培訓。
話題又繞回來。
一顆芯片的生命周期開始於對市場需求的分析,跟隨著產品的定義、設計和製造,封裝完成以後交付到終端消費者手中,在整個流程中需要經過多次測試。
他所指的芯片廠,是原港城寶通公司的芯片廠。拿下這家芯片廠後,華電bb機的芯片都是在那兒生產的。
不僅僅是光刻機,它隻是最核心的一種設備,事實上,芯片領域還有很多關鍵設備,譬如:
測試機。
懂得芯片製造的人,這年頭可不好找。
自然節省老鼻子錢了。
畢竟特區華電公司有一半是國家的。
目前,全球半導體測試機市場,主要被漂亮國的泰瑞達公司,和小日子的愛德萬公司所控製。
“現在你看怎麽辦吧,芯片廠那邊沒法開工了。”
這還算個話,李建昆點頭:“看看有多少人願意過來特區工作,待遇從優。”
也是現在最卡李建昆和華電公司脖子的事。
離子注入是晶圓製造摻雜的核心工藝,技術壁壘僅次於光刻、刻蝕、薄膜沉積。
刻蝕機也是非常重要的設備。
無獨有偶,全球刻蝕設備市場,主要被小日子的東京電子,和漂亮國的應用材料公司所控製。
製造芯片有四大難:
1.設備。
這些設備至少都有一台,現在擱特區華電研究院裏被五馬分身,研究人員們日以繼夜地研究,希望能仿造出來,往後再談加以精進。
這種設備的市場,主要被美、日,荷三國企業所壟斷。
李建昆用關愛智障的眼神看向他:“我大規模地培養員工,你還要開除員工?”
每一位員工都是寶。
至於華電bb機所需要的芯片,重回以前,再向其他公司訂購。
“不解聘一些員工?”林新甲問,芯片廠不能投入生產,沒有進賬,養著現在這麽多員工,每個月要搭進去不少錢。
特區的芯片廠,基本已籌備好。
還有離子注入機。
以前的寶通公司,既然能自主生產芯片,吃飯的家夥事兒自然齊備,當初趁著巴統放開對大陸的光刻機技術禁運時,他特地派柳婧妍帶隊去漂亮國,高低也弄回一些。
“那就搞培訓,拿剩下的材料練手,把新招的員工都培養到老員工的水準。”
還有不少。
對於設備,李建昆頭疼的不是沒東西用的問題,而是製造。
業內稱光刻機為“現代半導體製造的心髒”,eda則是“芯片設計之母”。
eda,即電子設計自動化的簡稱,說白了,就是電路板開發。
芯片製造最開始的一個步驟,除了了解市場外,正是設計。
顯而易見,這個難題,李建昆解決了。
盡管現在的華電ic設計中心的業務能力,距離頂級的eda公司,如synopsys、cadence和西門子,還有很大的差距。
但基礎是齊備的。
這就是為什麽他當初要煞費苦心,拿下寶通ic設計中心的原因。
3.人才。
這一點上,華電公司還是很欠缺的。
否則李建昆也不至於連流水線上的工人也要親自過問培養。
而在更高的層麵上,人才更是無比匱乏。
饒是特區華電研究院內,看起來似乎科研人員並不少了。
但是,他們中真正從事過芯片產業的人,很少,比如光學部的負責人鬱鋒華,他以前可沒研究過光刻機上的透鏡,都是憑借基礎,重新開始鑽研。
那種在芯片領域耕耘多年的專家級大拿,幾乎沒有。
也就港城華電ic設計中心有三位重金供起來的“菩薩”。
丁倫團隊則忙著偷師……
4.材料。
如果說在人才上,華電公司當前沒有那種格外牛掰的業界巨擘,但至少在常規層麵上,還算有人可用的話。
那麽在原材料上,就真的是個鴨蛋。
有些材料計劃生產,然而,還沒開始。
有些材料即使想造,暫時也造不出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沒有原材料,等於蓋房沒有砂石。
否則,李建昆也不能坐視港城芯片工廠那邊,停產歇業。
想做大華電公司,打造芯片全產業鏈,他現在首當其衝要解決的,正是原材料的問題。
叮鈴鈴!
李建昆暫停和林新甲的聊天,隨手薅起辦公桌上的座機話筒。
“喂?”
聽著聽著,一抹喜色躍上他的臉頰。
“行,行!周主任,萬分感謝……明天到?……好好,我知道了……”
林新甲一臉好奇,被人卡住脖子差點沒閉氣,這種時候有啥事兒能這麽高興?
<divss="contentadv">啪!
掛掉電話後,李建昆從老板椅上蹦起來:
“新甲,讓人把大奔洗一下,裏裏外外搞幹淨。”
“幹啥?”
“明天去羊城機場接人。”
“哦,讓張貴去,還是……我去?”
“我去。”
林新甲:“?”
他是熟悉老板的,並不怎麽和政界的人來往,即使來往也不卑不亢,至於社會上,更沒什麽人能值得他親自跑去百公裏外迎接。
誰能有這麽大排麵?
……
……
翌日,羊城白雲機場。
一輛黑色大奔,兩輛同色的皇冠轎車,停在機場廣場一側的馬路牙子旁邊,格外吸睛。
以至於附近的人,明顯比其他地方更多。
由於三輛車都是鎖的,車上沒人,不乏膽大的小年輕湊上前摸一把,僅僅是這樣,都激動到不行。
此時倘若有人身上帶部相機。
能掙老鼻子錢了。
至於原本車上的人,這會兒都候在航站樓內的接機口前方。
以李建昆為首,後麵有林新甲、富貴兄弟,以及特區華電研究院的幾位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
“林總,到底接誰啊?”張貴小聲打聽。
“說是位砥柱式人物。”
張貴聽罷,下意識整了整衣服。
從首都飛來的國航航班,一刻鍾前抵達,出站口陸續有人走出來。
李建昆睜大眼睛,仔細留意著。
一撥撥人走過,看起來都不像。
是的,這位大佬,他也沒見過,隻聞其名不知其人。
“陳工,還沒出來?”他向身後問。
“沒有。”
在場隻有陳工認識這位大佬,陳工的老師,是這位大佬的非正式學生。
他的老師是現任的、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的副扛把子。
此次這位大佬能來,首先是陳工提出的建議,特區華電公司在計劃開啟的一個項目上,遭遇技術難關。
而後,李建昆意識到倘若能得到這位的相幫,堪比神助,於是趕忙聯係首都那邊,早前在首都做過的事兒,終於不白幹,科協的周主任幫了大忙,這才請動這位大佬出山。
倒是不說這位大佬架子大,而是年紀太大了。
年近古稀。
李建昆提議過去首都接,卻被大佬拒絕。
“來了來了!”陳工突然說。
李建昆睜眼打量……
“哪兒?”
林新甲他們也看了個寂寞,完全看不出從出站口走出來的人中,哪位像大佬。
“那兒呀。”陳工伸手指去。
李建昆:“?”
林新甲幾人:“??”
順著陳工的手,他們看見一位穿著青布褂子、蚌殼鞋的圓臉老太太,旁邊有一個麻花辮姑娘攙扶著她,另一隻手上拎著一隻藤條箱。
老小二人緩步走來。
像是一對走親戚的奶奶和孫女。
行吧,甭管氣場對不對,陳工說是,那一準兒沒錯了……李建昆趕忙迎接上去。
“林委員。”
陳工率先喊道。
圓臉老太太笑著擺擺手:“都退休了,別這麽叫了。”
“……是。”
李建昆鞠躬道:“林先生好。”
圓臉老太太上下打量著他,旁邊的姑娘不敢這麽肆無忌憚,偷瞄了幾眼,眉清目秀的臉上頗有幾分好奇。
“你可是個大紅人呐,最近在報紙上兩次看過你。”老太太很愛笑,麵容慈祥。
她如果不表明身份,不知情的人誰能想到。
就是這樣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太太,竟是我國半導體行業的先驅,沒有之一。
中國半導體材料之母,林蘭瑛女士。
她的平生經曆,足以寫一本曲折離奇的小說。
比如在五十年代,她放棄國外公司開給她的一萬美元的年薪,帶著兩個小瓶子,接受了國內能夠給予她的二零七元工資,毅然歸國。
在登機之前,海關發現了兩個小瓶子,還有六千八百美元。
她急中生智稱小瓶子裏裝的是給母親的藥——她異常艱難申請到的回國機會的理由,正是母親病重。
事實上,也不算撒謊。
麵對海關人員嚷嚷“這是在美國賺的錢,不能帶出國”,她幹脆地放棄了錢。
攥著兩隻小瓶子,總算成功脫身。
瓶子裏裝的自然不是什麽藥,是她在實驗室裏自己研製出來的單晶矽,和單晶鍺,僅有六百克。
而當時的市值,超過二十萬美元。
然而,它對於國家的意義,遠遠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許多後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在半導體領域曾經也輝煌過。
一九五八年,林蘭瑛女士帶領團隊拉製成功第一根矽單晶,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生產出矽單晶的國家。
隨後,她又著手於砷化镓的研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在太空製成半導體材料——砷化镓單晶的國家。
可惜的是,許多領先,由於諸多原因,沒能夠很好的維持。
李建昆相信,這位老奶奶多少心有不甘。
而他這個重生人士,恰好明白她的那些研究多麽有價值。
她是怎樣一個寶藏女人。
這次請她過來,李建昆的想法不僅僅是指導一下。
盡管奶奶年事已高。
他的這種行為,或許有些不孝。
可是,“母親”真的有難了。
他同樣相信,當年能做出那種選擇的人,心中的火焰不可能這麽輕易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