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透過藍色窗簾布的縫隙溢進來,又在日光燈下渲染開,仿佛給坐在窗邊的李建昆,披上了一件金裳。


    會議持續了整整一天。


    終究還是談及了那個似乎誰也不願提的問題。


    說話的是台上一位領導,一天下來數他開口最少,基本沒怎麽發言,大多時間都在埋頭做筆記。


    “你們需要多少錢?”


    他說這話時,眼睛望向的是領導席上的其他人,以及台下第一排的與會者。


    四位聯名寫建議書的科學巨擎,相鄰而坐,在第一排的居中位置。


    被他目光掃過的人,你看我我看你。


    此前的諸多會議中,大家似乎都在有意識地回避這個問題。


    但是大家心裏又明白,遲早還是要嚴肅認真地討論。


    在整個計劃中,經費,無疑是最關鍵又最敏感的問題。


    高科技研發,就意味著高投資。


    沒有錢,什麽都辦不了。


    然而,當前國家的經濟條件,並不那麽好。


    現場安靜少許後,還是老前輩站出來打破了沉默,四位牽頭者之一的王淦暢舉手發言:


    “這個問題呢,私下小圈子裏,我們倒也討論過。


    “大家的意思是能省則省,一年能給兩個億就行。”


    他們是這樣想的:


    當下全國的雞蛋均價大約是兩毛錢一隻。


    我們有十萬萬人。


    每年從每個人嘴裏省下一隻雞蛋。


    正好是兩億元。


    沙沙沙……


    問話的領導倒也不發表意見,隻在本子上記錄下來。


    李建昆猜到他的來頭,今天談到的重要問題,會後應該會立馬直達天聽。


    此時,台下竊竊私語一片。


    “七個大項目,十五個主題項目,都是高科技研發,一年兩億……”


    “如果是這樣,獲得科研成果的時間,隻怕會大大拉長。”


    “難呐。”


    陳春仙望向李建昆:“這……咋弄?”


    “老前輩們狠不下心要,知道國家不富裕罷了,一年要兩億,就真給兩億啊?”


    李建昆帶著抹唏噓說:“上麵肯定會核算的,既然決定要搞,必然做好了專項投入的準備。”


    關於這件事,李建昆倒是知道。


    因為那個數目放在這個年代來說,十分震撼。


    也展現出上麵的極大魄力。


    最後批給863計劃的專項資金,是一百億元。


    相當於當下全國財政總支出的二十分之一!


    可謂掏空家底來支撐。


    無與倫比的果決,同時也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不過,李建昆卻明白,即使是一百億。


    即使十億人一起勒緊褲腰帶。


    對於863計劃這樣的世紀工程,並且是係列工程而言,仍然捉襟見肘。


    在某一瞬間,李建昆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來把資金給兜了!】


    但轉念,他又苦笑起來。


    這已不是“大膽”二字可以形容的。


    過份高調,未必是好事。


    他又想到,不好一攬子全兜,那兜下涉及芯片的項目,怎麽樣呢?


    也不以個人名義。


    李建昆眼前一亮,這或許會成為,他爭取芯片項目的負責權的一個重要籌碼。


    “好啦,都安靜一下。”


    這時,禮堂音箱裏傳出聲音:


    “時間不早了,今天會議的最後,我們要發起一個倡議。


    “在座的諸位,大部分都是科學界的資深學者、權威,有些還是計劃中提到的七個大項目、十五個主題項目的對口領域裏的專家。


    “首先,我們希望你們私下裏多聚聚,繼續展開討論,有任何對計劃實施有幫助的建議,我們都樂意聽取,並會認真展開研討。


    “另外,剛才也提到,計劃中的高科技發展方向,按照技術領域,或是主題項目,都要成立專項研發團隊,甚至是組織機構,這就需要有人來負責。


    “同誌們,能從全國各地把你們請過來,即說明在你們各自對應的領域裏,你們或取得過成績,或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


    “所以我們希望,有能力有膽識的同誌,能主動請纓,申請成為某項目的負責人。最終相關項目的負責人,我們會優先考慮主動申請的同誌。


    “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事,要做好長期吃苦、奮鬥,打持久戰的準備,大家的積極性和個人意願很重要嘛。


    “有意向的同誌,可以把申請書上交到科委或科工委……”


    台下,李建昆暗自握緊拳頭。


    盡管他知道,以他的身份,想要成為項目負責人,很難。


    但這個申請書,他也必須要寫。


    ……


    ……


    863計劃正式立名。


    名字即一九八六年三月的意思。


    在科委大院裏,有一間剛掛牌的辦公室——


    【863計劃統籌部】。


    夜已深,房間裏仍然燈火通明。


    煙霧繚繞。


    幾個人圍坐在靠牆的紅漆木藝沙發上,一封一封申請書看過去,並展開討論。


    甄選項目負責人十分重要,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個陳偉同誌大家一致的評價都很好嘛,先作個重點記錄,看看在這個項目領域裏,後麵還有沒有其他申請者比他更優秀。


    “下一封。”


    一人從同色木藝茶幾上,拿起一封信,瞅一眼申請人,想不起來是誰,遂裁開信件,看過一段內容後,目露恍然,但表情又顯得十分古怪:


    “李建昆這人你們知道麽?特區華電(合資)公司的。”


    此人揚揚手中的信:


    “他寫的。”


    有人問:“是不是和陳春仙一起搞出四代光刻機的那人,他好像還是華夏矽穀公司的合夥人吧?”


    “沒錯,就是他。”


    有人說:“他申請個什麽鬼,他又沒公職,上次開會邀請他過來,隻是看他和陳春仙搞出四代光刻機,和計劃中的某些項目有關聯,想著到時項目開展後,能在硬件上能提供一些支持。”


    有人思忖問:“沒有公職的人,我們完全不考慮嗎?”


    先頭一人回應:“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級高科技發展計劃,我反問伱,交給一個商人、一個合資公司的外商方管理人員,你放心嗎?”


    “但是……七個大項目中,有兩個涉及到大規模集成電路。我不知道你對這個李建昆了不了解,我這麽說吧:如果要開展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研發,就繞不開這個人。”


    “笑話!”


    “我現在很嚴肅,不跟你開玩笑,李建昆所在的華電合資公司,早就在特區展開了芯片領域的研究,甚至建了座芯片產業園,據說配套設施很齊全,已經弄出不少科研成果,通過此人,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研發項目上是一條捷徑,繞開他,大概率要從零開始。”


    “你都說了是合資公司,他隻是個管理者而已,‘繞不開他’這個說法,未免也太拿他當回事了吧。”


    “這人沒你想的那麽簡單……”


    “行啦行啦。”有人見二人快吵起來,忙打圓場。


    ……


    ……


    李建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申請者,都會被單獨召見。


    但是他對自己被單獨召見,一點都不意外。


    現在,他穿著一身刻意為之的白襯衫、黑西褲,配鋥亮的同色皮鞋,坐在科委大院內的一間會客室裏。


    之前有位女同誌給他倒來一杯綠茶。


    茶喝到一半時,沒有關的房門外,結伴走進來三個人,並帶上紅漆木門。


    這三人那天的會議上倒是都見過。


    全是坐在台上的人。


    李建昆從鋪著白絲罩的沙發椅上起身。


    “坐吧。”居中一人說。


    三人遂在旁邊的沙發椅上坐下。


    “建昆同誌是個大忙人啊,我們也挺忙的,直入正題吧。”居中一人微微一笑。


    李建昆回以笑容,說了聲“好”。


    “你在申請書裏說,想申請成為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發項目的負責人,你可清楚,這有兩個主題項目?”


    “嗯,一個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一個是大規模集成電路材料。”


    “你認為自己能勝任?”


    “當然。不誇張地說,我認為我是最合適的人選,事實上,這兩個項目特區華電公司都有開展,有一定基礎,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打斷一下。”


    距離李建昆最遠的一人,插話問:“聽你的意思,如果真讓你負責,你會把863計劃中的這兩個主題項目,和特區華電公司的相關項目,並到一起?”


    這人的名字李建昆有印象,叫賴中民。


    “賴同誌,特區華電公司,特區發展委占股百分之五十一。”


    “這我知道。”


    賴中民:“我還知道,按照合資協議,特區發展委對特區華電公司沒有經營權,那麽如果你讓來負責這兩個主題項目,我有幾個問題:


    “1、往後在這兩個項目上的研究成果,歸誰所有?”


    “從股份占比上講,特區華電公司大頭屬於國家,歸屬權還是個問——”


    “你先聽我把話說完。”


    李建昆再一次被賴中民打斷。


    “2、你們華電公司掌管特區華電公司的一切運營,863計劃傾舉國之力,催化出的科研成果如果流落到外麵,這個責任誰負?


    “3、如果到時候國內其他單位機構,需要使用這兩個項目下催生的科研成果,你們華電公司能做到毫無保留的技術共享嗎?”


    …


    李建昆微微皺眉,為毛他有種感覺,賴中民的這些話不是說給他聽的。


    而是說給他身旁兩人聽的。


    李建昆想想後,心中恍然:


    這個賴中民,打心眼裏就不希望他成為項目負責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我的8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9並收藏重生:我的8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