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李義府其罪當誅


    五月下旬,夜。


    陳青兕正在與夫人蕭妙宸共進晚膳。


    吃著長安特有點的美食水盆羊肉。


    蕭妙宸笑嘻嘻的說道:“郎君,午後妾身收到了新城長公主的邀請三日後去大慈恩寺祈福祭祀先帝。”


    陳青兕略感錯愕。


    蕭妙宸在長安也是初來乍到,並沒有認識的人。


    最初是來濟的夫人,許圉師的夫人特別關照,領著蕭妙宸認識諸位大臣的夫人。


    隨著陳青兕的風頭一時無兩,蕭妙宸也受到了影響,婦人間的應酬也多了起來。


    蕭妙宸與她愚蠢的姐姐不同,受到良好的教育,端莊大氣,一言一行,儀態風采在諸多貴婦之中毫不遜色,深受好評。


    見識過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


    在婦人圈子裏,為陳青兕賺足了顏麵。


    陳青兕對此並不意外,自家夫人的本事他是知道的,有足夠的能力擔任豪門持家大婦,婦人間的禮節應酬根本難不倒他。


    可她終不是命婦,十日前,得到了新城長公主的宴請,已經算是破格。


    要知道新城長公主是太宗皇帝最小的嫡女,也是當今皇帝的親妹妹,婦人之中地位僅次於皇後。


    盡管新城長公主的夫婿是長孫操的兒子長孫詮,屬於長孫家的媳婦,但李治對他這個小妹卻很是疼愛,幾乎無有不從,影響力極大。


    但自己風頭正盛,有此待遇,倒也說得過去。


    可隨新城長公主一起去大慈恩寺祈福祭祀先帝,這就有些榮寵過盛。


    後日是太宗皇帝的忌日,新城長公主每年都會領著一些命婦祭祀先皇,能夠成為祭祀中的一員是件很榮耀的事情。


    蕭妙宸並不是命婦,卻受到了邀請,讓陳青兕有些意外。


    不管怎麽說都是一件好事。


    陳青兕記憶中有一招絕佳的殺手鐧壓低了一下聲音,說道:“不知此次祭祀的成員之中有沒有陛下的保傅,若是有,夫人可與之打好關係,最好能夠討得她老人家的歡心。”


    蕭妙宸並未問什麽,隻是微微頷首,將此事記下。


    陳青兕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如果此次順利,莫說是對手李義府,即便是高高在上的武皇後,也能扇她一個耳瓜子。


    第二日,陳青兕一如既往的前往國子監。


    扳倒李義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幫手未抵達之前,得沉得住氣。


    李義府的兩個建言很快就傳到了他的耳中。


    經過來濟的介紹,陳青兕在長安已經有了一定的人脈。


    朋友之間相互通信,探討國事,以增進感情。


    將消息告訴陳青兕的正是諫議大夫源直心。


    源直心是門下省的要員,劉仁軌是他的頂頭上司。


    盡管劉仁軌動了犧牲自己的念頭,源直心卻是不甘,而來濟動了兌子成全劉仁軌的心思,不在營救上多費心思。


    源直心心灰意冷,不願繼續跟著來濟,對於多次出手化腐朽為神奇的陳青兕,生了好感,常與之分享廟堂之事,兩人一起品評天下,頗為愜意。


    “也不知是誰,這主意太損了。”


    源直心品著茶,帶著幾分調侃的說著。


    <divss="contentadv">陳青兕眼中卻閃過一道光,心道:還能有誰?李義府唄。


    李治現今並不如後世那般信任李義府,故而對於他的兩策並沒有立即采納,而是放出一點風聲,聽聽風聲反響,再來決定是否采納。


    故而世人並不知道,此計由誰而出。


    陳青兕卻心裏門清,這招十有八九出自李義府之手,曆史上為了博得李治的聖心,他也用了同樣的法子。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


    現在他提前想出這招,必然是受到了自己這些天勢頭影響……他急了。


    為了爭寵,為了證明自己,提前使用出了禁嫁娶,重修《氏族誌》的辦法,對付關東五姓士族。


    魚兒上鉤。


    陳青兕與源直心分開之後,沒有半點遲疑,直奔皇宮而去。


    陳青兕有弘文館直學士的身份,隻要走正規程序有資格進宮麵聖,無須通過宰輔同意。


    很快陳青兕得到李治的召見,在武德殿見到了略顯疲憊的大唐天子。


    隨著天氣越發炎熱,李治渾身都不舒服,可麵對陳青兕,這位年輕的天子還是擠出了笑意。


    “愛卿,還是首次主動來見朕,有何要事?”


    陳青兕起身道:“陛下,臣聽說有人建議禁五姓嫁娶,可有此事?”


    李治並不意外,消息就是他傳出去的,終究不太放心李義府,選擇了保守的辦法,


    “確有此事!”


    他正想聽陳青兕的意見,卻見以儒雅持重著稱的年輕大儒一臉怒意,低喝道:“此賊罪無可赦,當誅。”


    李治坐直了身子,嚴肅道:“愛卿此言何意?”


    陳青兕努力控製著情緒,但還是表現的有些氣急敗壞,說道:“陛下,五姓之間相互姻親已有數百年曆史,陛下的一紙詔令,確可從表麵杜絕他們結親。然也向天下人宣揚,您身為大唐天子,奈何不得關東五姓,竟用這種手段來限製他們。這是資敵,長他人之士氣,滅自己的威風。陛下,我若是五姓中人,麵對陛下如此詔令,非但不怕,反而大肆宣揚,讓天下都知道五姓貴女之榮。關東五姓貴女的地位將青雲直上,成為天下士人向往追捧的存在。”


    陳青兕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事實就是這樣。


    很多人都將南北朝的士族與隋唐士族,乃至於盛唐士族都看成一個東西。


    其實不然。


    南北朝的士族與唐朝初期,中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南北朝不提,但唐朝初期,經過李世民關隴勳貴的打壓,已經出現疲軟姿態,甚至開始向長孫無忌妥協低頭。


    當然因長期以往累積下來的餘威,高門貴族以與五姓通婚為貴成一時風氣。


    如魏征、房玄齡、李績等唐朝開國功臣也不能免俗,但他們想娶還是能夠輕易娶到的。


    就如李義府,他想進趙郡李氏的族譜,依舊能夠進入。


    五姓地位是高,卻遠不是高不可攀。


    然而從李義府自作聰明,提出了禁婚方略開始,一切都變了。


    李治聽了李義府的建議,下令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給了五姓誇耀自貴的資格,從此以後,五姓不僅蔑視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


    五姓女的地位自此如日中天,導致出現宰相薛元超以不能娶五姓女為憾,唐文宗甚至感慨:“民間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毫不客氣的說,李義府一計,將李世民十數年的努力,化為灰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