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李貓入甕


    請人算算!


    李義府這個念頭一旦湧上心頭,就再也壓不下去了。


    李義府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是李治登基的那一年,作為最早跟隨李治的大臣,李治登基,李義府自然水漲船高,但李義府又得罪了長孫無忌,便如大海裏的波濤,上下顛簸,隨時都有給掀翻的可能。


    就在這渾渾噩噩為昏暗的前途無所適從的時候,李義府遇到了一位叫杜元紀的道士。


    李義府自私自利並不迷信,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無神論者,覺得妖魔鬼怪都是騙人的玩意。


    隻是人在落魄的時候,往往會動搖自己的信念。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李義府讓一位叫杜元紀的術士給自己算了一卦。


    杜元紀收了李義府的錢,留下了四個字“立止戈昌”。


    李義府當時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蠢蛋,竟然迷信這個,將此事拋在腦後了。


    直到廟堂局勢瞬息而變,李治為了壓製長孫無忌,選擇了武媚,意圖廢王立武。


    李義府在智囊王德儉的提醒下,全力支持李治的政治行動,成為廢王立武的先鋒大將,從而青雲直上,加官進爵,位進宰輔。


    偶然一日,李義府想起了那四個字:立止戈昌。


    立止戈昌!


    立止戈昌!


    止戈者,武也,立止戈昌,不就是立武就昌嘛!


    在刹那間,李義府開悟了,悔不當初。


    自己遇到了神人,卻不自知。


    於是他四處托人尋杜元紀,意圖將他供奉起來,專門為自己算命。


    隻是杜元紀不知去哪了,毫無蹤跡。


    李義府隻能將此事壓在心裏。


    “杜道長這樣的神人可遇不可求,其他人或許無杜道長那般道行,卻也不至於皆是唬人的騙子?”


    李義府現在真有一點,山窮水盡的感覺。


    都到了這一步,長孫無忌這個老狐狸,依舊不給他機會,而陳青兕卻如有神助一般,聲勢越來越足,李治的態度也有些不近人情,諸多不順心的事情湊在了一處。


    李義府隻覺得壓力巨大,有些堅持不住。


    “不如……試上一試?左右不會誤事!”


    李義府拿定了主意:“去,去將大郎叫來!”


    李津得到父親的叫喚,小心翼翼的來到近處。


    最近自己這位向來和藹的父親,有些喜怒無常,李津心底有些畏懼。


    “大郎留意一下,京畿之中,可有精於望氣看相之術士。為父要編寫一本書,需要了解一些讖語方麵的學識。”


    李津也不疑有他,應聲離去了。


    一連幾日,李津往家中帶了不少長安有名的術士。


    李義府親自接待,可交談不過幾盞茶的功夫,都讓李義府趕出去了。


    所謂望氣讖語,一萬個人中不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騙子,至少也是九千九百九十八……


    如袁天罡、李淳風這樣一知半解的,少之又少。


    絕大多數的術士都靠著一張嘴騙吃騙喝。


    這騙一般人還好,騙惡名昭著的李義府,大多術士都沒這膽子。


    或是胡言亂語,或是直接求饒,讓原本就心氣不順的李義府更加暴怒。


    李津也不敢敷衍了事,認真打聽長安裏的有名望的術士。


    <divss="contentadv">這日,李義府下朝歸家,剛進院子,便聽李津叫喚自己。


    “何事?”


    這一連幾天,李津都找了一些臭魚爛蝦。


    李義府以不報多大希望,又幾日不見李津介紹道士,直到他已經放棄,也懶得過問。


    李津道:“阿耶,今日孩兒請到了一位真神仙。”


    李義府問道:“何以見得?”


    李津道:“這位仙長叫清虛子,能與李淳風道長坐而論道,與藥王孫思邈相交莫逆,最關鍵的是……”他突然壓低了聲音:“她連孩兒丟過縣令印璽的事情都算到了,這太神了。”


    當年他在延陵縣當縣令,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莫名讓小賊毒打一頓,還搶了他的縣令大印,勒索了他一筆錢財。


    李津深知作為一縣之長,縣令印璽丟了的後果。


    為了自己的前途,李津根本不敢與任何人說。


    此事的除了他,就賊人知道。


    那賊人身手矯健,雖是女流,卻也能夠明顯感受到是一年輕女子,絕不可能是一個老嫗。


    “你丟過縣令印璽?”


    李義府愕然看著自己的兒子。


    當然此事過於丟人,李津連自己的父親都沒告訴。


    李津忙打掩護,說道:“這不重要,阿耶,如果這位仙長您都不滿意,那此事孩兒真的無能為力了。”


    李義府見李津如此說來,也來了興趣,說道:“仙長在哪?”


    李津道:“正在客廳。”


    李義府大步向客廳走去,見李津有跟上來的意思,揮手讓他一邊呆著去。


    一入客廳,李義府便見一位無法辨別年齡的道姑清虛子。


    清虛子滿頭白發,連眉毛都是白的,一般這類連眉毛都白的老人家,年紀少說也是七八十歲往上了,可偏偏對方紅光滿麵,頗有鶴發童顏的味道,完全分辨不出年紀。


    別的不說,清虛子的姿態便讓人信服。


    “見過清虛子仙長!”


    李義府客氣的行禮問好。


    清虛子回禮,說了一聲:“福生無量天尊。”


    李義府在上位坐定,說道:“冒昧問一句,仙長今年高壽?”


    清虛子道:“太久了,已經記不得了,隻是記得當初修道時,前朝暴君剛剛登基不久。”


    李義府一陣驚歎,倒也沒有懷疑,畢竟這年代長壽之人不少,比如孫思邈……


    “仙長,長壽。”


    “是這樣的,武後之母代國夫人一心向道,本相打算尋一道法高深之仙長為其設壇授道。武後最敬代國夫人,本相亦不敢草率。仙長若真精通道法玄妙,不知能否施展一二?此事若成,以武家而今殊榮,為仙長建造廟宇,供奉香火,不在話下。”


    李義府並不信任清虛子,沒有直接說讓他為自己算一算前程,怕落人口舌。


    清虛子道:“道法千萬,卻不知李相公想了解什麽?”


    李義府道:“便為本相看一看相如何?”


    清虛子隻是略微抬頭,低歎道:“紫氣流失,官運消散,大凶之象。”


    李義府心頭微震,卻笑道:“仙長莫要嚇唬本相,本相如今位極人臣,官運亨通,何來大凶之說?”


    清虛子也就雲淡風輕的道:“李相公卻有大福之相,有道祖之庇佑,本應一生順遂,奈何神牛入京,道祖與神牛相契,李相公運勢消散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