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靈州事


    黜陟使?


    這回輪到陳青兕端正了態度,問道:“靈州可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黜陟使這可是不小的權力。


    黜陟使是大唐首創的官職,黜是貶斥、廢除的意思;陟指晉升,黜陟指的就是官吏進退升降。


    唐朝疆域廣闊,州府數量眾多,地方官吏更是多如牛毛。


    為了避免地方官員在任上胡作非為,會影響朝廷的統治,特地設立了黜陟使這個職位。負責觀察當地民生情況、查察地方官吏斷案的檔案、檢查官吏的日常開支,考察當地的民風民俗;從當地的戶口增減、墾田贏縮、賦役的薄厚、囚犯的多少、奸盜的有無等方麵來品評地方官員的能力。


    如果地方官員屍位素餐,隻要是五品以下,黜陟使就可以隨意罷免,五品以上也不虛,可以讓他立即停職,朝廷會派專人來調查確認。


    升官也是如此,對於為政尤異者,六品以下的官吏不必廷議,按照黜陟使的上報執行。六品以上,朝廷派人審核功績,再行升遷。


    黜陟使這個官職有幾分欽差大臣的味道,便宜行事,先斬後奏。


    所以李世民對於黜陟使的任用標準是“抗詞直筆,不憚權豪,仁恕為懷。”


    更值得說到的是契苾何力完全被李世民的魅力征服。


    又或者種族滅絕?


    唐朝自己內部人口都不夠,怎麽可能派人花費巨資去占領不適合農耕的草地?


    唐朝一直采用一個製度,以夷製夷,將親唐的遊牧民族部落安置在大唐的疆域之外,然後設立羈縻州、羈縣、實行一國兩製,對本地胡人的生活不過多幹預,給予高度自由。


    平時自個幹自個的,天可汗一聲令下,他們各部集結軍隊為天可汗作戰,然後分一些戰利品。


    所以當任黜陟使最低級別也得五品。


    此事還得從唐朝的國策說起。


    以夷製夷是兩全之法,也是無可奈何的辦法。


    契苾何力最終病逝於抵禦吐蕃的前線,從歸順唐朝到陣前病故,這位蕃將為大唐征戰了足足四十五年。


    是將他們內遷跟漢人一起生活,重蹈五胡亂華的覆轍?


    還是放任不管他們,由著他們再建立一個新突厥?


    那種情況李世民能夠如何選擇?


    契苾何力是鐵勒部的世襲酋長,貞觀年間就投奔大唐,為大唐南征北戰,攻吐穀渾,滅高昌,敗龜茲,征伐西突厥,論戰功之彪炳,即便的漢人將領都沒有幾人比得上他。


    李治說道:“依照以往,每年開春,冰雪融化的時候,北方各部會拿著他們皮革牛羊入靈州貿易,為此朝廷在靈州以北設置了懷遠縣,方便彼此往來貿易。夏靈二州都督黃河壽得到消息,說思結部心存反意,他的少族長明麵是來懷遠縣貿易,實際暗藏刀兵,意圖劫掠懷遠縣。黃都督不敢大意,派麾下校尉徐凱率兵阻攔搜查,雙方動了刀兵,我們傷了不少人,對麵也死了好幾個。”


    而且黜陟使如果徇私舞弊,不僅要根據法令定罪,還會被通報天下,以儆效尤,重新啟用的路都給斷絕的。


    乙失夷男親自勸降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卻抽出佩刀,向著大唐的方向大喊:“豈有唐烈士而受屈虜庭,天地日月,願知我心!”然後將自己的耳朵割下來明誌。


    現在的唐朝就像兩個國家拚湊起來的一樣,漢地是基本盤,唐朝完全控製,而周邊的遊牧部落,依舊如往常一樣生活,隻不過將他們的可汗從突厥變成了大唐天子。


    李世民完全信任契苾何力這位蕃將,而契苾何力則用他一生來回報李世民的信任。


    大唐覆滅東突厥,北方驚恐震動,紛紛來歸。


    陳青兕也了解了一個大概。


    陳青兕聽到契苾何力,便知事情不小。


    身旁人都說鐵勒人回到草原如魚得水,李世民卻再一次堅定的說:“何力心如鐵石,必不叛我。”


    李治先任命他為五品散官朝散大夫,再任命他為黜陟使,顯然經過深思熟慮,有特別的事情發生。


    這種製度有利有弊,但說句實話,這是無可奈何的舉動。


    事情通過契苾何力鬧到了李治這裏,李治無論如何都得給契苾何力一個交代。


    <divss="contentadv">李治將情況向陳青兕略微說明。


    整個天下百廢待興,人口奇缺。


    隋末是華夏千年曆史,人口銳減最多的時代之一,大業初有八百餘萬戶,至武德年間,僅剩二百餘萬戶,銳減四分之三的人口。


    很多人跟風分析事情,根本不考慮環境,隻看結果。


    隻是雙方彼此終究未能完全同化,彼此相處無可避免的發生摩擦。


    李治說道:“前不久左驍衛大將軍、郕國公契苾何力領著族人求見,說他們族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請求朕給他主持公道。”


    貞觀十六年,薛延陀勢力正強大,鐵勒部想要投奔薛延陀就將省親的契苾何力擒拿獻給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乙失夷男。


    得知契苾何力投降的李世民,直接說道:“這絕不是何力之意。”


    麵對這樣一位蕃將,朝廷上下沒人將他視為外人,李治也秉承自己父親的態度對於契苾何力很是優待。


    不久前,靈州的邊軍與鐵勒十五部中的思結部發生了摩擦。


    他皺著眉頭,說道:“懷遠縣縣令馮陽從中調解,說這是一個誤會,最後達成了和解,此事本應到此為止。卻不知為何,思結部的人跟著進貢的隊伍來到了長安,告發校尉徐凱欺壓他們族部,為了一匹寶馬汙蔑他們造反。說是漠北峽口山出現了一匹野生神駒,思結部花費了三個月將其捕獲。徐凱聞訊之後,討要不成,便以此手段,逼迫他們交出神駒。”


    “除此之外,對方還說了好多徐凱的惡行,真假未知。”


    “還有一事值得注意,馮陽曾將此事匯報諸宰相,報告中絕口不提神駒之事,不知是有意隱瞞還是什麽。具體什麽情況,朕也不是很清楚。”


    “愛卿頗有斷案之能,此事讓你處理,最為合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