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就一個字……幹
瀚海都督府。
藥羅葛部的葉護藥羅葛·婆閏身子蜷縮在滿是炭火的大帳裏。
盡管是環境漠北,但五月中旬的氣候已經轉暖,草原上的冰雪消融,幹草生新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可婆閏這位由唐王朝扶持起來的漠北雄主依舊受不住身子裏那股說不出來刺骨的涼意。
“父汗!”
一位年輕的男子端著一碗熱騰騰的湯藥走進了大帳,說道:“快,父汗快將這碗熱湯喝下。這是孩兒特地從中原醫師那裏討要來的驅寒湯,對您的病情大有好處。”
婆閏看著自己孝順的兒子比粟,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意,說道:“父汗無恙,就是年輕的時候凍著了腿,落下了病根。隻要過了這個冬,父汗就好了……”
他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冬天已經過去了。
比粟愣了愣,也不說話,眼眸中透著絲絲不安:自己的父汗自從去年抱病出征,歸來以後,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
婆閏如此拚命,比粟當然知道是因為自己。
他有一個堂兄弟叫比粟毒,兩人的名字就差一個字,但能力卻相差天地。
比粟毒驍勇無匹,乃漠北第一勇士,在崇拜強者的草原上風頭一時無兩,號稱藥羅葛部的雄鷹,而他比粟卻隻是一個尋常的草原人,除了是葉護之子,沒有特別的地方。
藥羅葛部的人都希望能夠由比粟毒來繼承汗位,自己的父親卻想讓他來當藥羅葛部未來的葉護。
得不到族人的支持,得到中原朝廷的支持,也是一樣的。
比粟服侍著婆閏喝下了藥湯。
一碗熱乎乎的藥湯入腹,婆閏原本慘白的臉色略顯紅潤,他拉著自己的兒子坐到近前,說道:“父汗這身體快不行了,父汗打算表你為瀚海都護,統率漠北諸部。”
比粟正待說話。
一人卻闖了進來。
“大汗這是要將給中原人當狗的路,走到底了?”
婆閏聞言大怒,還待要說。
比粟毒卻手起刀落,一刀將自己的堂兄弟砍倒,隨即又是一刀砍殺了目眥盡裂的婆閏。
曆史上比粟毒在婆閏病故之後,方才主領藥羅葛部與同羅、仆固入侵大唐。
現在卻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比粟毒手中提著婆閏的腦袋,走出大帳,高舉著手中的腦袋,高喊道:“婆閏軟弱無能,就知道對中原人搖尾乞憐,出賣我們族部的利益來換取他們所謂的恩寵,實為我鐵勒一族的罪人。今日以他首級,昭示草原各部。我們鐵勒人才是這片草原的主人,我們有在草原上自由放牧的權力。我們不是中原人馴養的羔羊,給我們圈一塊地,就要我們感恩戴德,搖尾乞憐,讓我們的勇士為他們流血賣命……”
“身上還有血性的草原蒼狼的子孫們,你們是願意繼續給中原人當狗,還是找回原本的自己,向中原人討回我們的尊嚴。”
比粟毒的話極具感染性,原本周邊的人還因婆閏的死而混亂,但聽這番話便如打了雞血一樣。
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漠北現在的情況與唐廷這些年的內憂外患離不開的。
李治登基不久,年輕的新皇本非自幼培養的儲君,當任太子也不過五年。遠沒有貞觀天子的威望,內有權臣把持朝政,外有不服年輕天子,覺得自己能行的勢力。
<divss="contentadv">李治卻有英主之風,手段強硬,對內鏟除關隴勳貴,對外通過一場又一場的戰役,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疆域,將國土擴展至唐朝的巔峰。
但一場又一場的大戰,朝廷除了一次次的征調大唐府兵,也在不斷的號令周邊部落協同作戰。
天可汗的無上權力,反複使用,不免透支。
李治朝的府兵戰鬥力亦不比李世民朝的開國悍卒,在蘇定方、薛仁貴、裴行儉、劉仁軌、王方翼、程務挺這些大將崛起之前,將帥的能力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很多戰役唐軍是取得了大勝,卻比不上侯君集的摧枯拉朽,李靖的輕鬆愜意。
草原各部為此損失了不少的戰士,內部早已抱怨聲不斷。
也正是因為如此,比粟毒、阿爾維這類人才會動了歪心思,也能做到一呼百應。
長安甘露殿。
李治看著由許敬宗、來濟送來的急報,腦子有些懵。
這什麽情況?
安排陳青兕去靈州,原因很簡單,他既沒有軍方背景,與宇文節、馮陽也沒有瓜葛,文武之間不會包庇任何一邊。至於目的也很明確:就兩個,查清楚是否存在文武勾結的事情,然後給契苾何力這位對大唐忠心耿耿的蕃將一個交代。
李治為人功利,不在乎什麽手段,坑蒙拐騙都無所謂,隻要完成,目的達到,便可。
多簡單的事情,在李治看來,以陳青兕的能力,來去算上路程也用不著兩個月。
哪曾想到他隨手就揪出這麽一個大動靜出來。
現在已經不是文武勾結,給契苾何力交代這小事了。
西域在收尾階段,東邊高句麗、新羅、百濟也不安穩,西方吐蕃蠢蠢欲動,現在漠北也不平靜。
自己竟在不知不覺有種四麵楚歌的感覺。
一瞬間李治覺得手中的信有些重。
如果沒有陳青兕,自己也許會讓新羅謙卑的態度迷了雙眼,認為他們是聽話的綿羊。
如果不是陳青兕,自己也許不會注意到吐蕃的狼子野心,由他們奪取青海湖,從而威脅西方商道。
現在又是陳青兕提前發現了漠北的異樣,自己根本不會想到對自己恭謙的藥羅葛部心存反意。真要讓他們繼續發展下去,那還了得?
三股不安分的力量如果聚在一起爆發,結果如何,不敢想象。
“豈有此理!”李治將手中的急報重重地放在了禦案上,眼神決然道:“傳朕旨意,藥羅葛部、同羅部,妄自言兵,當誅。四方藩屬引以為鑒,與之往來者同罪,昭示四方。”
許敬宗自然沒有異議。
來濟本人是保守派,他更加傾向於發展,而非戰爭。
但有人在背著朝廷妄自言兵,縱然是保守派,亦忍不了。
總之就是一個字!
“幹!”
瀚海都督府。
藥羅葛部的葉護藥羅葛·婆閏身子蜷縮在滿是炭火的大帳裏。
盡管是環境漠北,但五月中旬的氣候已經轉暖,草原上的冰雪消融,幹草生新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可婆閏這位由唐王朝扶持起來的漠北雄主依舊受不住身子裏那股說不出來刺骨的涼意。
“父汗!”
一位年輕的男子端著一碗熱騰騰的湯藥走進了大帳,說道:“快,父汗快將這碗熱湯喝下。這是孩兒特地從中原醫師那裏討要來的驅寒湯,對您的病情大有好處。”
婆閏看著自己孝順的兒子比粟,臉上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意,說道:“父汗無恙,就是年輕的時候凍著了腿,落下了病根。隻要過了這個冬,父汗就好了……”
他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冬天已經過去了。
比粟愣了愣,也不說話,眼眸中透著絲絲不安:自己的父汗自從去年抱病出征,歸來以後,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
婆閏如此拚命,比粟當然知道是因為自己。
他有一個堂兄弟叫比粟毒,兩人的名字就差一個字,但能力卻相差天地。
比粟毒驍勇無匹,乃漠北第一勇士,在崇拜強者的草原上風頭一時無兩,號稱藥羅葛部的雄鷹,而他比粟卻隻是一個尋常的草原人,除了是葉護之子,沒有特別的地方。
藥羅葛部的人都希望能夠由比粟毒來繼承汗位,自己的父親卻想讓他來當藥羅葛部未來的葉護。
得不到族人的支持,得到中原朝廷的支持,也是一樣的。
比粟服侍著婆閏喝下了藥湯。
一碗熱乎乎的藥湯入腹,婆閏原本慘白的臉色略顯紅潤,他拉著自己的兒子坐到近前,說道:“父汗這身體快不行了,父汗打算表你為瀚海都護,統率漠北諸部。”
比粟正待說話。
一人卻闖了進來。
“大汗這是要將給中原人當狗的路,走到底了?”
婆閏聞言大怒,還待要說。
比粟毒卻手起刀落,一刀將自己的堂兄弟砍倒,隨即又是一刀砍殺了目眥盡裂的婆閏。
曆史上比粟毒在婆閏病故之後,方才主領藥羅葛部與同羅、仆固入侵大唐。
現在卻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比粟毒手中提著婆閏的腦袋,走出大帳,高舉著手中的腦袋,高喊道:“婆閏軟弱無能,就知道對中原人搖尾乞憐,出賣我們族部的利益來換取他們所謂的恩寵,實為我鐵勒一族的罪人。今日以他首級,昭示草原各部。我們鐵勒人才是這片草原的主人,我們有在草原上自由放牧的權力。我們不是中原人馴養的羔羊,給我們圈一塊地,就要我們感恩戴德,搖尾乞憐,讓我們的勇士為他們流血賣命……”
“身上還有血性的草原蒼狼的子孫們,你們是願意繼續給中原人當狗,還是找回原本的自己,向中原人討回我們的尊嚴。”
比粟毒的話極具感染性,原本周邊的人還因婆閏的死而混亂,但聽這番話便如打了雞血一樣。
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漠北現在的情況與唐廷這些年的內憂外患離不開的。
李治登基不久,年輕的新皇本非自幼培養的儲君,當任太子也不過五年。遠沒有貞觀天子的威望,內有權臣把持朝政,外有不服年輕天子,覺得自己能行的勢力。
<divss="contentadv">李治卻有英主之風,手段強硬,對內鏟除關隴勳貴,對外通過一場又一場的戰役,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疆域,將國土擴展至唐朝的巔峰。
但一場又一場的大戰,朝廷除了一次次的征調大唐府兵,也在不斷的號令周邊部落協同作戰。
天可汗的無上權力,反複使用,不免透支。
李治朝的府兵戰鬥力亦不比李世民朝的開國悍卒,在蘇定方、薛仁貴、裴行儉、劉仁軌、王方翼、程務挺這些大將崛起之前,將帥的能力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很多戰役唐軍是取得了大勝,卻比不上侯君集的摧枯拉朽,李靖的輕鬆愜意。
草原各部為此損失了不少的戰士,內部早已抱怨聲不斷。
也正是因為如此,比粟毒、阿爾維這類人才會動了歪心思,也能做到一呼百應。
長安甘露殿。
李治看著由許敬宗、來濟送來的急報,腦子有些懵。
這什麽情況?
安排陳青兕去靈州,原因很簡單,他既沒有軍方背景,與宇文節、馮陽也沒有瓜葛,文武之間不會包庇任何一邊。至於目的也很明確:就兩個,查清楚是否存在文武勾結的事情,然後給契苾何力這位對大唐忠心耿耿的蕃將一個交代。
李治為人功利,不在乎什麽手段,坑蒙拐騙都無所謂,隻要完成,目的達到,便可。
多簡單的事情,在李治看來,以陳青兕的能力,來去算上路程也用不著兩個月。
哪曾想到他隨手就揪出這麽一個大動靜出來。
現在已經不是文武勾結,給契苾何力交代這小事了。
西域在收尾階段,東邊高句麗、新羅、百濟也不安穩,西方吐蕃蠢蠢欲動,現在漠北也不平靜。
自己竟在不知不覺有種四麵楚歌的感覺。
一瞬間李治覺得手中的信有些重。
如果沒有陳青兕,自己也許會讓新羅謙卑的態度迷了雙眼,認為他們是聽話的綿羊。
如果不是陳青兕,自己也許不會注意到吐蕃的狼子野心,由他們奪取青海湖,從而威脅西方商道。
現在又是陳青兕提前發現了漠北的異樣,自己根本不會想到對自己恭謙的藥羅葛部心存反意。真要讓他們繼續發展下去,那還了得?
三股不安分的力量如果聚在一起爆發,結果如何,不敢想象。
“豈有此理!”李治將手中的急報重重地放在了禦案上,眼神決然道:“傳朕旨意,藥羅葛部、同羅部,妄自言兵,當誅。四方藩屬引以為鑒,與之往來者同罪,昭示四方。”
許敬宗自然沒有異議。
來濟本人是保守派,他更加傾向於發展,而非戰爭。
但有人在背著朝廷妄自言兵,縱然是保守派,亦忍不了。
總之就是一個字!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