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生祠


    “哇哇哇!”


    隨著嘹亮的啼哭聲響徹,陳宅上空。


    伴隨著母子平安的消息,盧叢璧提著的心終於落下,雙手合十,念道:“阿彌陀佛,謝天謝地,吉人自有天相。”


    自陳青兕收了孫浩為弟子以後,盧叢璧與陳家的關係走的很近。


    尤其是陳青兕將孫浩帶進了國子監。


    他雖不懂心理學,卻也知治愈內向自卑的基本方法,幫助他離開東宮的特殊環境,給他建立自信心。


    孫浩的身份在東宮崇賢館裏算不得什麽,但在國子監,卻也無人敢欺,加上陳青兕的照顧鼓勵,自卑的性格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盧叢璧也因此對陳青兕很是感激。


    她幫不了陳青兕什麽,便在女眷貴婦裏關照蕭妙宸。


    盧叢璧在皇宮裏的時候,掌握的是皇後之權,代行皇後職,現在又是一品燕國夫人,誰敢不給她三分麵子。


    得知陳青兕遠赴靈州處理國事,蕭妙宸懷孕在身,盧叢璧便時常來陳府作陪,免得她孕氣傷身。


    結果蕭妙宸特別乖巧,並沒有任何埋怨,懂事的讓盧叢璧這個身為過來人都有些心疼,甚至忍不住叨叨了李治、陳青兕兩人:一個不知體恤下屬,一個就知以國事為重。


    他人不敢公開抱怨威望日盛的李治,作為大小照顧李治,天子小雞都不知道抓過幾把的盧叢璧卻沒有這個顧忌。


    尤其是到了預產期,盧叢璧甚至搬到了陳邸與蕭妙宸作陪。


    直至今日,蕭妙宸臨盆,陳家嫡長子誕生。


    盧叢璧走進了裏屋,從產婆手裏接過孩子,看著麵如白紙,呼吸都吃力的蕭妙宸,笑著上前,將小家夥放在了身側,道:“快看,孩子有幾分陳先生的影子哩!”


    蕭妙宸勉力睜眼,看著孩子,淡淡笑了。


    盧叢璧看了負責接生的產婆一眼,說道:“去複命吧!”


    盧叢璧在宮裏生活了多年,如何不認得負責接生的產婆是宮裏的莫嬤嬤。


    莫嬤嬤深知盧叢璧在李治心中的地位,恭敬的作揖退下去了。


    莫嬤嬤不敢停留,直接進宮,將母子平安的事情告知了武皇後。


    “知道了,是個好消息!這樣陛下也安心了……”


    武皇後笑的很真誠,但她心裏卻沒那麽痛快。


    她是那人的妹妹……


    武皇後走到今日,吃了不少的苦,也受了不少的罪,其中就有來自蕭淑妃的羞辱嘲弄。


    對於蕭妙宸,她實在喜歡不起來,連帶陳青兕亦是如此。


    隻是陳青兕根基地位日漸牢固,如此天縱之才,就算再不喜,也不能表現出來,還得盡力結交安撫。


    “你怎麽不在陳邸多住幾日?陳先生身負重擔,不在京中。陳家娘子身旁哪裏少的了人……”


    “本宮這裏有一些補身子的方子,你去太醫署抓幾服藥,給陳家娘子送去。”


    莫嬤嬤先叩首領命,然後才道:“是燕國夫人讓老奴來複命的。”


    燕國夫人?


    武皇後不動聲色的道:“燕國夫人也在陳邸?”


    莫嬤嬤說道:“陳家娘子臨盆之前,燕國夫人便住進陳邸作陪了。兩人關係很是親密……”


    武皇後知道燕國夫人因為自己孫子的緣故,給了蕭妙宸一定的幫助,卻沒有想到她們關係這般親密。


    <divss="contentadv">“去吧!燕國夫人上了年歲,焉能讓她受累?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陳先生是國之棟梁,他在外為國效力,我們斷不可虧待他的家眷。”


    武皇後在皇後這個位子上,表現的無懈可擊。


    武皇後對於燕國夫人盧叢璧並不太了解,一次進宮,隻是一個小小的才人,哪裏知道太子府的情況。她二次進宮的時候,盧叢璧已經因年歲原因,離宮養老,沒有過交往。


    單是一個保傅,能夠執掌後宮之權,可見李治對她的態度。


    這入京不過短短兩三年,已立下如此功績,有這般人脈!


    也罷!


    為了太子,大局為重。


    武皇後是天生的政客,她知道大唐的太子最不值錢,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承乾,都落了一個慘淡的結局。


    盡管李治這個皇帝對李弘很是寵愛與重視,將他當作未來的大唐天子培養,可沒到最後時刻,誰知道會是什麽情況?


    自己的丈夫冷酷深沉,就算是自己這個枕邊人,也不知道他想些什麽。


    對自己的態度也是忽冷忽熱,琢磨不透。


    此時此刻的寵愛與重視,未必就能長久持續。


    誰敢保證李治能夠一直維持這份寵愛?


    武皇後不是一個甘願等命運眷顧的人,她一直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得想辦法讓太子與陳青兕打好關係……”


    ……


    陳青兕得到蕭妙宸順利產子的消息,已經到了二月末,三月初了。


    這時西受降城竣工不久,陳青兕遣散役民回家春耕。


    看著手上的信,陳青兕甚至忘記了高興,呆呆的站了很久,最終吐出一句話:得為孩子的未來加油了!


    上輩子還有這輩子,拚爹是沒拚過。


    自己的寶貝兒子,總不能跟自己一樣吧?


    得讓他有爹可拚。


    春耕時分,工程停擺。


    陳青兕也沒有閑著,領著狄仁傑將靈、夏、鹽三州的行政都理了一遍。


    兩人直接肅清了北地偏遠,政令不行的弊端。


    尤其是陳年積案,陳青兕都讓狄仁傑發揮自己的特長,一一解決。


    到了夏閑的時候,陳青兕、狄仁傑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儼然就是青天大老爺一樣的存在。


    三州百姓心甘情願的為他們幹各種髒活累活,原本定於八月竣工的工程,在七月上旬就完成了,比原定計劃提前了足足二十天。


    陳青兕處理完手上的事務,一如既往地悄然離開。


    便在陳青兕離去的第二天,靈州、鹽州、夏州三地百姓自發的建造了生祠。


    此事傳開,又是一段佳話。


    陳青兕為官不過五年,已經有了五座生祠,分別是青溪縣、桐廬縣以及現在的靈州、鹽州、夏州……


    這一切,陳青兕自是不知,他現在隻有一個念頭,回京,見一見自己的妻子,見一見自己還未曾見過麵的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