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東宮


    在唐朝東宮太子府的整體機構已經趨向成熟。


    太子是儲君,未來的皇帝,東宮的官屬機構基本直接模仿中央的三省六部、卿監百司,隻是在規模和官員的人數上有所壓縮……


    如尚書省,在東宮就叫詹事府。詹事府置詹事一人,正三品;少詹事一人,正四品上,為正副長官,統東宮三寺、十率府之政令,類比左右尚書仆射……


    中書省、門下省就是門下坊、典書坊……


    在李弘的帶領下,陳青兕認識了東宮的大小屬官。


    其中太子府最大的管事是張文瓘,太子詹事。


    此人出身清河張氏,以明經及第,補任並州參軍,深受長史李勣的器重,多次舉薦他,從而成為太子詹事。


    張文瓘看著額頭上有些細汗的李弘,方正古板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憐惜,道:“這等事情,何須太子親來。派人隻會一聲,下官自會領詹事府上下拜會陳先生。”


    賀蘭敏之嘀咕了一句:“就是嘛!”一臉認同。


    張文瓘橫了一眼。


    賀蘭敏之竟嚇的小小退了一步。


    張文瓘收回眼神,略感無奈,李弘謙遜有禮,有仁君風采,偏偏身旁跟著一個桀驁不馴的伴讀,偏偏李弘又很喜歡他,對方還有很深的背景,讓人頭疼。


    “陳先生!久仰大名!這可不是虛言客套,在下對先生三受降城的方案提議,驚為天人,反複研究,次次皆忍不住拍案叫絕。今日見到本尊,還在同堂共事,今後多多指教。”


    張文瓘對於陳青兕很是熱情。


    原因無他,張文瓘出身於清河東武城張氏,是留侯張良裔孫,家族淵源深厚。他本人親眼見識了隋朝窮兵黷武,導致天下百姓餓殍遍野。為了躲避繁重的徭役,百姓甚至相互將自己的手腳打斷,讓自己變成殘廢,以逃避徭役。


    張文瓘心中悲涼,至此生出安濟天下之誌。為官以後,清正廉潔,處處為民所想,以至於他的上司李績都忍不住,讚歎一句:“稚圭,今之管蕭,吾所不及。”


    稚圭就是張文瓘的字。


    張文瓘一心為民,所以他反對兵戈,反對加重徭役,堅持與民休息的政策。


    三受降城的建立,能夠更好的避戰,穩定北地局麵。


    以少許徭役,簡單三城,節約朝廷上億軍餉,此法暗合張文瓘政治主張,故而對於陳青兕很是佩服。


    初次見麵就若知己一般。


    陳青兕並不知張文瓘的詳細事跡,但記憶中對這個名字有一定印象,知是名留青史的人物,也熱情回應。


    張文瓘親自給陳青兕介紹了詹事府裏的詹事丞、詹事主簿以及太子司直。


    這有自家長官的親自介紹,詹事府上下對他也特別熱情。


    陳青兕還聽到了一個頗為耳熟的名字,詹事主簿李敬玄。


    一個讓劉仁軌坑了的倒黴蛋,也是劉仁軌為數不多的汙點。


    因此,陳青兕多看了他幾眼。


    隨即是門下坊、典書坊……


    門下坊以左庶子為首,左庶子叫戴至德,此人也是一員幹吏。


    麵對李弘的親臨,戴至德甚至有些習慣,卻也如張文瓘一樣,很是心疼,很配合的將門下坊的屬官招來相見。


    典書坊以右庶子為首,叫蕭德昭,出身於蘭陵蕭氏,與陳青兕有一丟丟的姻親。


    蕭德昭並非蕭妙宸所屬的齊梁房,而是皇舅房,李治的恩師蕭德言正是蕭德昭的弟弟。


    當年蕭德言為蕭家定下了百年大計,將蕭淑妃送入宮中,與五姓打擂台,直指皇後之位。


    <divss="contentadv">奈何蕭淑妃愚不可及,導致百年大計功虧一簣。


    還賠了夫人又折兵,搭進去了好一些人,致使蕭家元氣大傷。


    蕭德昭看著不遠處的陳青兕,大感世事無常。


    因為蕭淑妃的愚蠢,導致蘭陵蕭氏皇舅房、齊梁房彼此不和。


    蕭淑妃直親更是剝離蕭家,當初為了蕭妙宸彼此還起了爭執,認為蕭家女不應嫁農家漢。


    可誰想到這才幾年時間,那農家漢已經青雲直上,成為廟堂上最為絢爛的新星之一,亦不知他們悔是不悔。


    “哈哈,賢侄,以輩分而論,你應當叫某一聲三叔!”


    “見過三叔!”


    陳青兕也不生分,直接三叔叫上了。


    這些年他與蕭家的關係,若即若離。


    陳青兕並沒有尋求蕭家的幫助,蕭家反而有過提出幫助的意思,但都讓陳青兕拒絕了。


    陳青兕是不可能去找蕭家,也不願接受蕭家的幫助。


    胸口的那一箭,他可沒有忘記。


    蕭家不給他一個說法,陳青兕便不會接受蕭家的支持,更不會給蕭家多少便利。


    但與蕭家的關係卻並未斷絕。


    陳青兕很敬自己的老婆,對於老婆的親戚自然也一並尊重。


    蕭德昭不住點頭,說“好,真好!”


    蕭德昭一直在京城,對於江南的事情自然沒有參與其中,隻是這種家族機密,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此刻除了笑他們狗眼看人低,也不知說別的什麽了。


    介紹完詹事府、門下坊、典書坊,最後便剩下三寺。


    所謂三寺,指的是家令寺、率更寺與仆寺,仿中央九寺之製而置。


    其中最家令寺掌東宮飲食、倉儲等事,仆寺掌東宮車輿、乘騎、儀仗、喪葬等事,最重要的就屬率更寺。


    率更寺又稱十率府,仿中央的十六衛而置。分別是左右衛率府、左右司禦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左右內率府,各有率一人,掌東宮內外晝夜巡警之法。


    這個時期的東宮十率府可不是空置的,十率每人掌兵兩百,實打實的兩千精銳。


    陳青兕看著十率府兵士,眼中閃著些許異彩,他現在也是見過世麵的人,能夠看出兵卒的優劣,這些兵神情淡漠,身形挺拔魁梧,絲毫不會遜色黃河壽的邊軍,都是驍勇之士。


    來到十率府外,遠遠的就聽見歡呼喝彩之聲。


    賀蘭敏之忽然眼前一亮,呼道:“馬球,他們在打馬球……”


    馬球是長安最盛行的活動。


    東宮裏的日子很枯燥,打馬球是他們最大的消遣。


    賀蘭敏之也愛此道,他想拉著李弘跑去看,但念及此刻身旁的陳青兕,停住了腳步,試探性的問道:“陳先生可喜歡馬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