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安排


    戰後統計現在已經出來了,具體傷亡陳青兕這裏得不到詳細的答案,隻是知道確實折損了不少兵馬,唐朝南征北戰,就屬這一次傷亡最大。


    但唐朝作為最後的贏家,繳獲了不少的戰利品。


    除了最後大非川一戰,八萬吐蕃軍的糧草輜重,還有一直看著吐穀渾可汗的兩萬吐蕃軍的輜重。


    在伏俟城的噶爾東讚好撤退,但另外一支在與吐穀渾可汗對峙的吐蕃兵卻沒那麽容易。


    最終這股吐蕃兵為了保存力量,以化整為零的方式潰逃。


    青海湖地大物博,有高山峻嶺,也有平原鹽地,蘇定方也不好追擊。


    但是這兩萬部隊的輜重牛羊糧食都成了唐軍的囊中之物。


    總得來說,唐軍、吐蕃都折損了不少兵馬,但是吐蕃得到了人口補充,唐軍得到了大量的物資回血。


    唯獨吐穀渾是純損失……


    核心軍隊給吐蕃打散,都城周邊的人口給強製遷徙。


    就是一個慘字。


    吐穀渾經此打擊,很難恢複元氣了。


    畢竟他們的可汗本就是一個無能之輩。


    就吐蕃那地形,不可能放棄對青海的追求,吐穀渾又沒有實力固守,一有機會,必定會再次南下。


    陳青兕的語氣很篤定,隨即笑道:“不止如此,現在吐穀渾這個可汗,經此一戰,已經嚇破了膽,不敢回伏俟城了。”


    狄仁傑眉頭緊鎖,道:“這可不是事,吐穀渾若無自顧之力,豈不等於吐蕃每次南下,都需朝廷出兵支援?一而再,再而三,我軍來回消耗,那還得了?”


    陳青兕防備對吐蕃的戰略是以吐穀渾的力量為主,唐軍的援兵為輔。


    現在吐穀渾失去了抵抗的力量,將反過來,以唐軍為主,那就吃力不討好了。


    魏元忠直接說道:“就當前的情況,還不如朝廷直接取之,直接由我們的人來接管,至於吐穀渾的可汗,幹脆就讓他當一個閑散王爺好了……”


    張柬之微微搖頭道:“不妥。青海湖多是鮮卑、羌人,我們強行取之,且不說強吞屬國帶來的影響,境內的鮮卑、羌人未必樂意接受我們的統治。青海湖對吐蕃是大利,對於我們卻若雞肋。治理吧,投入太大,收獲太小,還會與涼州衝突。不治理,民生民心定然不服……”


    狄仁傑連連讚同:“我們擅於耕種,他們長於遊牧。相互間若無法共存必生矛盾。到時候,反而不妙。”


    聽著三人各抒己見,陳青兕卻泰然自若。


    魏元忠見狀,忙道:“先生莫不是已有對策?”


    狄仁傑、張柬之都作出洗耳恭聽的感覺。


    陳青兕說道:“確有一法,不過是否能夠施行,有待商榷。”


    三人齊聲道:“學生願聽先生指點。”


    陳青兕說道:“此番吐穀渾元氣大傷,他們已經無力抵抗吐蕃。倒不如由我方直接派兵駐入青海湖,主動當起吐穀渾的護衛工作。而吐穀渾也不要想著對抗,將安心牧馬放羊便好了。青海湖物資豐富,我們的軍隊訓練之餘,可以自行耕種漁獵,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當然這些不可能是無償的,牛羊馬這些特產少不了向朝廷進貢,具體數額待定。”


    三人皆是眼前一亮。


    魏元忠先道:“如此甚好,吐穀渾可汗懦弱,我們大軍駐入其中,等於讓他們給我們養軍。”


    張柬之道:“不止如此,吐蕃此番大敗,已知厲害。我軍駐入青海湖,他們必然投鼠忌器。三五年內隻怕不會南下,可謂無本買賣。”


    <divss="contentadv">狄仁傑道:“往深處想,可以加深彼此關係。我們在青海站穩之後,可以鼓勵通商,鼓勵彼此嫁娶,依照我們期待方向發展,待時機成熟,可輕易摘取。”


    陳青兕不住點頭,此番答案也是高下立判。


    魏元忠可謂能臣,張柬之是為名臣,而狄仁傑則是大賢。


    四人圍繞吐蕃之事,作了詳談。


    直至曲終人散,狄仁傑先行告退。


    陳青兕道:“懷英一路走好,明日公務在身,便不相送了。”


    狄仁傑拜了三拜,說道:“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說完便離去了。


    陳青兕目送狄仁傑的身影消失在街角,說道:“走吧,回屋說話。”


    陳青兕並沒有帶著兩人回到酒席上,而是來到自己的書房,問起了兩人的在彼此崗位上幹的如何。


    張柬之是狀元,任弘文館校書郎。校書郎官階並不高,任職要求卻高,一般都是及第進士中的佼佼者或製舉登科的“非常之才”。職務清閑,待遇優厚,升遷快速,前途光明,被視為文士起家之良選。


    張柬之道:“學生一切還好,校對抄錄之事,本是學生拿手工作,一切順利。”


    魏元忠說道:“學生在太仆寺也很好,都是清閑的職位。”


    陳青兕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道:“以你們二人之才,現在的職位對你們來說,確實有些屈才。你們入仕以後,表現反響都不錯,可有換個崗位的心思?”


    張柬之、魏元忠都聽出了陳青兕言外之意。


    陳青兕接受了來濟一部分政治資源現在已經公開。


    作為清流派的魁首,除了安撫元老以外,提拔自己的親信也是必然之舉。


    張柬之、魏元忠早有心理準備。


    此刻聽他提起,張柬之立刻道:“學生願聽先生安排。”


    魏元忠更是一臉開心,能夠跟隨自己的偶像一起實現野望抱負,可是天大的美事,跟著說道:“學生早在等先生召喚。”


    陳青兕一臉笑意,未能將狄仁傑收為己用有些遺憾,但是有張柬之、魏元忠這兩位學生,也很不錯。


    “孟將,伱性格沉穩多謀,為人剛直激烈,適合在大理寺任職,為師推薦你去大理寺……”


    “至於元忠你嘛,為人仗義熱情,擅於結交同僚,對於處理人際關係極有一套。為師推薦你入吏部……”


    “都是實幹的職位,你們好好表現,莫要辜負為師的厚望。”


    陳青兕名義上接管來濟的政治遺產,但能不能當好這位魁首,即便清流派內部都抱有嚴重的質疑。


    張柬之、魏元忠的表現,將會直接影響陳青兕這個魁首的權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