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召上官相公


    高句麗的政變,很快也傳到了一直留心高句麗情況的李治耳中。


    即便是現在,李治還沒有完全放棄在封禪之前,奪回高句麗。


    當然他並不準備幹涉陳青兕的戰略,而是在等變化。


    萬一出現了進攻的時機呢?


    戰機向來可遇不可求,稍縱即逝,誰也無法確定會不會再度出現。


    李治也是一直盯著高句麗的……


    畢竟這關係到他的封禪,是否真的完美。


    結果等到的卻是淵蓋蘇文在政治場上的最後一舞。


    李治是何等人物?


    當即明白,淵蓋蘇文這等梟雄的謝幕,絕不至於隻是為了高句麗的後患,必然是為他們所準備的,隻是因陳青兕的關係,唐軍並沒有貿然出擊,這才導致了對方選擇了安內。


    如果沒有聽陳青兕的,選擇進攻高句麗的話,會對上一頭將死的凶獸。


    她不敢質問自己的丈夫,也不能質問自己的姐姐。


    “皇後殿下韓國夫人又進宮了!”


    皇帝祭天這是毋庸置疑的,可誰來祭地,這很關鍵。


    依照以往的規矩,是公卿大臣亞獻祭地。


    如果能夠將李義府起複,那可比房仁裕更好。


    李治此舉,無疑在武皇後的心頭紮了一刀又一刀。


    一想到這裏,武皇後後槽牙都要碎了。


    該死的上官儀,本宮絕不饒你。


    因為她的丈夫是天下之主,一言便可定她生死榮辱,而她的姐姐向來刁蠻霸道,真要撕破了臉,誰也保不準對方會幹出什麽事情來。


    因幼年遭遇,武皇後缺乏安全感。得到李治的庇佑,方才略微安心。


    武皇後眼中閃著一絲光彩……


    隻是武皇後不敢,也不能。


    這兩人聽聽八卦還好,哪有半點政治敏感。


    李義府的政治嗅覺,並非房仁裕可以相比的。


    “皇後殿下韓國夫人又進宮了!”


    她一直以為自己的丈夫就是她的天,她最大的靠山。卻不想,這靠山體弱,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倒下。想著自己的年少的兒子,想著自己一介弱女子,靠山不在,未來將會被那群公卿大臣欺負成什麽樣子?


    依舊是恐懼,讓她不放過任何壯大自己的機會。


    但其中是可以改變的,這泰山封禪終究不過三次,一次秦皇、一次漢武,還有一次是漢光武帝,三次封禪規模規格不同,流程也各有不同。


    就算取勝,也是慘勝,何況還有給凶獸咬死的危險。


    忍著忍著,現在聽到消息,武皇後漸漸的卻麻木了,已經感覺不到任何的傷痛。


    房仁裕在這方麵就幹的不錯,給他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報。


    武皇後聽著一次又一次的消息,一開始她還會覺得委屈傷感,想找李治哭訴,天下女人如此多,為何偏要跟她的寡居姐姐苟且。想要質問韓國夫人,為何要勾搭自己的丈夫,自己對他們不夠好嗎?


    除了皇帝應該幹的事情以外,下麵臣子該幹什麽,是可以根據情況改變的。


    武皇後發現自從房仁裕被貶出朝堂,自己就跟瞎子差不多,所有外邊的事情都得靠自己的母親與姐姐口述傳遞。


    得重新尋一個可靠之人……


    隻是那種不安的恐懼,湧上了心頭。


    她皇後為何不能亞獻祭地?


    在這種情況下,武皇後不願意多生事端。她不想功虧一簣,讓天下人知道家中醜事,給人一種她武皇後連家事都處理不好,哪有資格越俎代庖,頂替公卿亞獻祭地?


    故而麵對自己丈夫的偷腥,麵對自己的姐姐背叛,武皇後靠著強大的意誌力,硬生生忍了下來,就跟沒有這回事一樣,一如既往的為丈夫分擔壓力,一如既往的跟姐姐有說有笑。


    “皇後殿下韓國夫人又進宮了!”


    麒麟祥瑞已經現世,隨即而來的就是定封禪時間,決定封禪章程。


    李治認命地歎了口氣,這回真不再管高句麗的事情了,將心神都放在了封禪大典上,當然忙裏偷閑,還是少不得跟韓國夫人胡天胡地。


    不能這樣下去!


    武皇後越想越氣,尤其是許敬宗,這老王八開始對自己恭謙有禮,一察覺點點問題,就退了下去。


    這想到了許敬宗,武皇後腦中浮現出一個人來。


    終究是幾百年才有一次的盛舉,今天總不能完全照搬五百年前的禮節流程。


    現在連至親之人,都靠不住,武皇後心中的恐懼更甚。


    ……


    李義府!


    此人是唯一一個在她最不起眼的時候依舊願意為她效力的人……


    武皇後需要提前知道風向,也不是讓人添油加醋,改了無數個版本的八卦。


    有道是皇帝是天,皇後是地。


    武皇後並不怕愚蠢的姐姐,隻是現在是關鍵時候。


    皇帝祭天,憑什麽讓公卿大臣亞獻祭地?


    盡管心裏堵得慌,李治也不得不承認,事實又一次證明了陳青兕是正確的。


    **********


    百濟,大都督府。


    時隔三月,春末夏初時節。


    陳青兕再次收到了高句麗傳來的消息:一代梟雄淵蓋蘇文確定病故了。


    對於此消息,陳青兕並沒有任何懷疑。


    淵蓋蘇文解決了內部的隱患,但四方手握重兵的褥薩會不會服淵男生也是一個問題。


    淵蓋蘇文不死,這些由淵蓋蘇文提拔起來的大將,還會念著老上司的好,踏踏實實的效力。這一口氣斷了,也就斷了彼此的聯係。


    就高句麗的情況,淵蓋蘇文哪怕吊著一口氣,也比死了好。


    現在他病故的消息傳出,想來是真死了。


    “那就依照原定計劃行動吧!”


    陳青兕衝著劉仁軌下達了命令。


    劉仁軌頷首下去了。


    <divss="contentadv">陳青兕的第一步很簡單,就是吹噓淵男生,最簡單的一步,卻是最有效果的。


    因為淵蓋蘇文的最後一舞,淵男生在接替大莫離支上沒有任何反對之言,毫無懸念,毫無危險的登上了高句麗太上皇的位子。


    至於高句麗的國王,淵男生選擇了一個六歲的皇室娃兒。


    一個六歲的娃,自然不能幹什麽,一切權力都在淵男生的手上。


    高句麗境內的各部褥薩,也紛紛送來消息,表示慶賀,不管他們存有什麽心思,表麵工作,還是到位的。


    高句麗也是一片祥和……


    平壤城內也走出了政變的陰霾,百姓公卿都開始過著自己的生活。


    相比手段暴戾的淵蓋蘇文,淵男生顯然更加仁和,手腕也沒有那麽剛硬,得到了不少的好評。


    在這種情況下,吹噓淵男生理所當然,也不會惹人懷疑。


    但會惹人不快。


    這天淵男建、淵男產兩兄弟外出狩獵而歸,日頭太大,兩人直接在街邊的包下了街邊客店歇腳。


    侍從在一樓,他們兩兄弟與親隨在二樓。


    兄弟二人靠著街邊的窗口閑聊。


    耳旁卻聽街對麵的茶館裏傳來一書生士子的話語:“淵家男生,九歲為先人,十五歲任中裏小兄。十八歲任中裏大兄,二十三歲改任中裏位頭大兄。二十歲兼授將軍,二十八歲代行莫離支兼授三軍大將軍,今二十九歲加大莫離支,總管我國各部。大莫離支文武兼顧深得其父風範,更兼仁厚愛民,一定會如其父一般,成為我高句麗第三位蓋世大英雄……”


    第一位是乙支文德,擊潰大隋的英雄。


    第二位自然是淵蓋蘇文,逼退了貞觀天子。


    第三位就輪到淵男生了……


    “混蛋!”


    淵男產登時來了火氣,抓著麵前的酒壺,對著對麵茶樓就丟了過去。


    淵男建眼中也有幾分溫怒,但他城府更高一些,立刻拉上了簾子,按住了自己的弟弟。


    淵男產氣得低吼:“淵男生,淵男生,淵家就一個男生嗎?”


    淵蓋蘇文是靠著政變弑君獲得高句麗的大權,如他這樣的梟雄,自是明白,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繼承人,自己一旦出現個意外,將會全族覆滅。


    故而淵蓋蘇文對於下一任繼承者極其重視,自選中了長子淵男生之後,便在他身上灌注了一切資源心血,讓他能夠在關鍵時候,取代自己,頂替自己。


    這種做法並沒有錯,但淵男建、淵男產卻是無法理解的。


    同樣是你淵蓋蘇文的兒子,一切好的東西都是大哥的,有好的事情也是大哥的。


    從小到大,一切以大哥淵男生為先。


    一說到淵男生,那就是滿口的誇讚,一千一萬個好,說起他們兩人,那就是犬子,不堪大用。


    人,最怕對比。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淵男建、淵男產,對於自己的兄長,天生就帶著幾分敵視。


    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淵男建拉著淵男產去了自己的府上。


    高句麗禁酒,但顯然淵男建不在此列。


    兄弟兩人屏退所有部下,就在院裏喝酒吃肉。


    這酒意上來,話就藏不住了。


    “若非那老糊塗處處都想著老大,有好的都給老大。九歲就讓他當先人,二十歲就當將軍,給他機會,給他表現,哪有現在的他?”


    淵男產為自己叫屈:“二兄,你我兄弟呢?六歲在幹什麽?給安排到學堂裏讀書,十五歲才有第一個官職……現在好了,他淵男生是大英雄是救世主,伱我兄弟,都是一個父親,一個母親生出來的。怎麽的,就是廢物了?這公平嗎?”


    淵男建也讓自己的弟弟說出了火氣。


    自小到大,在淵男生麵前,他就不知道公平二字是怎麽寫的。


    “好了!夠了!人家現在是大莫離支,你我又是什麽,拿什麽跟老大比。”


    淵男建說這話的時候,手忍不住的敲在案桌上發泄自己的憤慨。


    淵男產最近是聽多了對淵男生的吹捧,心裏早就窩著火,現在話說出了口,有些宣泄的地方,更加控製不住,低聲道:“如果今日上位的是二兄,我淵男產一句話都不說,二兄的努力付出弟看在眼裏。我們都為獲得父親的青睞,付出了所有。可是老大什麽都不做,生來就得到了父親的青睞。一點付出都沒有,憑什麽,坐著躺著就能獲得一切?哪怕是他放了大錯,中了賊人的奸計,累得父親重病。父親依然向著老大……”


    “二兄,我是真的不服!”


    淵男建想到了得知自己父親中風,他親自服侍左右,而淵男生卻隻是每日來看一眼。


    他明明是裝的,卻由著自己受累。


    淵男生隻是每日來看一眼,什麽都沒幹,卻得到了讚許,提前知道一切真偽,切齒道:“我又何嚐服氣!隻是父親一心偏袒老大,事事都向著老大,又能如何?要知道,你我現在有今日,靠的也是老大。”


    身為淵蓋蘇文的兒子,淵男建、淵男產的地位並不低,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淵蓋蘇文並沒有給與兩人能夠威脅到淵男生的核心地位。


    反而是淵男生上位之後,拉著淵男建、淵男產進了高句麗的行政核心,對兩人很是重視,還特地跟他們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呸!”淵男產不屑一顧的說道:“我還不稀罕呢。說什麽兄弟齊心,好處都讓他得了,假惺惺的說,兄弟一體,兄弟齊心,到人胃口。”


    淵男建高舉著酒杯,說道:“不說了,說多了晦氣。你我兄弟,才是真兄弟。”


    淵男產道:“真兄弟,一條心!”


    **********


    洛陽,貞觀殿。


    李治手中把玩著麵前的幾本奏疏,這些奏疏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無一例外都有一個特點,奏疏裏都出現了一個人名,一個消失了三年的人名“李義府”。


    這篇奏疏裏說,李義府在巂州開了一間書塾,教化巂州方民。


    那篇奏疏裏透露李義府有一學生,是巴蜀才子,是科舉熱門,已經成了洛陽的風雲人物……


    對於李義府,李治並沒有忘記,畢竟作為一把刀,一條咬人的狗,李義府比許敬宗要合格一些。


    許敬宗還會有所顧忌身後名,顧忌自己死後,許家後人。


    李義府卻不同。


    李義府瘋起來,誰都敢咬,而且不顧一切。


    李治現在還沒有用到他的時候,也就一直晾著,畢竟請方士望氣,他幹的太過。


    現在卻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李義府,這是想幹什麽?


    李治眼眸中透著幾分譏諷,隨即轉冷,道:“來人,召上官相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