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瘋狂
陳青兕快步走出大堂,兵部諸位同僚也聽到了傳令兵的呼喝聲,紛紛放下手上的工作,來迎接捷報。
陳青兕從風塵仆仆的傳令兵手中接過捷報,迫不及待的欣賞。
看著簡簡單單的戰報,陳青兕眉頭微微皺起,一時間他竟有些看不懂。
蘇定方傳來的戰報簡單之極,就是率兵與吐蕃軍對峙於宣德石乃亥。雙方酣戰二十餘日,席君買撕裂吐蕃軍右翼,唐軍乘勢而擊,克敵製勝,取敵首三千五百。
吐蕃軍一潰而散,逃回了高原。
皺了皺眉頭,陳青兕有些尷尬,他有些沒看懂。
這戰報過程太過簡潔,陳青兕無法從戰報中看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
簡單的戰報,唯一讓陳青兕確定的是蘇定方耗時二十六日,擊退了論欽陵。
然後就沒有了……
陳青兕將戰報示下,看著喜悅又夾雜著幾分茫然的諸位兵部官員,他揮了揮手,說道:“好了,散了散了,都幹自己的事情去。”
陳青兕帶著戰報回到了自己的辦公署,坐下來細細觀看,依舊看不出來什麽端倪,想來真正的細節隻能日後與親自經曆這場戰役的將帥口中才能得知細節了。
這種情況,陳青兕並不是第一次遇上,他在兵部檔案室看唐軍記載的諸多經典戰役的時候,就曾多次遇到這種字數簡潔的戰報。
其中多處是侯君集打出來的……
侯君集固然因為謀反名聲不顯,但是他的軍事水平在初唐除了李世民、李靖,沒人敢說能穩勝他,摧凶克敵,所向無前。
陳青兕曾問過李績、蘇定方,為何記載的如此簡單。
得到了一致的答案,不知如何記載。
軍事除了戰略還有戰術。
戰略能夠清晰明了的言明目的目標,但戰術卻不太好敘述的,常規戰法尚且還能述說一二,真正臨陣的時候,根據戰場形勢,主帥根據戰場變化而作的心理分析,那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即便本人都很難說的明白。
尤其是如侯君集這樣的天才,他在戰場上有著超於常人的洞察力,往往能夠憑借直覺察覺出敵方軍陣的弱點,從而一擊製勝。
論欽陵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蘇定方更是整個華夏都屈指可數的戰將。
兩人的對決尋常戰法計略都是無效的,比的就是真刀真槍的對壘時彼此在交鋒時的臨陣博弈。
這種心理上的博弈過程,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
雙方都在抓彼此的弱點,在交鋒中尋找那一瞬間露出的破綻。
很顯然在雙方對峙的第二十六日,也就是麟德元年十月九日這一天。
蘇定方抓住了吐蕃軍的破綻,一戰而勝。
但這期間的各種博弈,奏疏上顯然是寫不明白的。
蘇定方也沒有陳青兕這樣的文學功底,能夠將事情表述的明白。
最後又得過一手,有軍中文書來寫獲勝戰報,詳細內容更是無從得知。
真正的詳細情況得對照戰功來分析,才能知道一些細節。
但他不能不深入分析,他還得應付一個高高在上的軍事小白,不能毀了對方心裏的形象。
整理了前些日子傳來的情報,陳青兕帶著戰功入宮。
接見陳青兕的地方依舊在貞觀殿。
貞觀殿內除了李治,還是武皇後。
在這方麵李治已經不裝了,直接領著武皇後會見臣子。
可見固然武皇後身上有不少毛病,但李治對於武皇後的能力還是很倚仗的,小毛病可以忍受。
陳青兕先向李治行禮,隨即衝武皇後微微一彎腰,便將她當作不存在了。
李治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陳青兕的欣賞,除了能力還有眼力見。他知道就陳青兕平素的表現多半是不喜歡武皇後涉政的,但對方能夠不說,不給自己添堵,那就很好了。
陳青兕呈上了前線傳來的捷報,說道:“陛下,大捷。蘇邢公已於宣德石乃亥大破吐蕃,斬首三千五,將吐蕃賊子驅趕回了高原。”
李治臉上浮現了一抹笑意,隻是一抹而已,這種擊退三萬兵馬,取敵首級三千五的戰績,在這個時代,太稀鬆平常了,輕微頷首道:“蘇愛卿果真未讓朕失望。”
他招了招手,讓內侍將戰報傳給他。
陳青兕見狀也不知說什麽,此時此刻唯有他知道,這一仗打得並不容易簡單,完完全全就是蘇定方能力的表現。
李治看著戰報,眉頭微皺,這寫的是什麽?
他已經讓陳青兕的文筆寵壞了。
陳青兕的戰報,那是他這種完全不懂軍事的小白看了都能看的明白,有一股“原來如此”的感覺。
現在蘇定方的戰報,那就是什麽玩意?
這東西,怎麽看得懂?
除了知道贏了以外,怎麽贏的,贏在什麽地方,那是一竅不通。
李治道:“蘇邢公這戰報也寫的太簡潔了。”
身為皇帝,他自是不能說自己看不懂,隻能婉轉的表述,希望陳青兕能夠給他解惑。
李治並不知道陳青兕自己都一頭霧水,在他眼裏陳青兕的軍事是能夠與李績相提並論的,將會是大唐未來在軍事方麵的頂梁柱。
他怎麽可能不明白?
此番能勝,陳青兕這位兵部尚書也是功臣。
如果不是他提前就預判了吐蕃會南下,派遣了蘇定方坐鎮鄯州,哪有現在的勝利?
陳青兕道:“臣覺得如此簡潔也是情非得已,這種臨陣派兵對決,勝負就在一瞬之間,看的是臨場發揮,而不是謀劃……論欽陵乃吐蕃大將,其能力極其出色。而蘇邢公更是如此,兩人捉對廝殺,比的就是那一瞬間的成敗……”
他口幹舌燥的用春秋說詞介紹戰局,說來說去,終歸是一句蘇定方牛皮。
李治也聽懂了,讚道:“我朝有陳愛卿、蘇愛卿,朕高枕無憂矣。”
李治聽不懂,武皇後就更聽不明白了。
雲裏霧裏的,隻是進一步了解陳青兕在李治心中的地位,憂色更甚。
同一時間。
在高原之上,論欽陵麵色有些灰敗,但看著身旁士氣不高的兵卒,強打著精神予以鼓勵。
又輸了,輸得徹底。
<divss="contentadv">當年的大非川之戰,世人都在讚揚陳青兕高瞻遠矚,讚揚蘇定方臨危不懼,撥亂反正。
唯有少數人知道那一戰蘇定方的表現是何等可怕。
論欽陵身為當事人,深切的感受到那股無力。
明明他是占據優勢的一方,隻要能夠拿下蘇定方,就能穩住局麵。
但是蘇定方憑借臨陣微操,每一次進攻都擊打在他的腰部軟肋,而他最強勁的劍鋒都神奇的讓蘇定方避開,硬生生將他救援部隊擊潰。
那一仗論欽陵險些給打自閉了……
最終他走了出來,吸取了失敗的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得知此番來支援的是蘇定方,論欽陵一開始並沒有害怕,反而是激動興奮。隻有擊敗蘇定方,才能雪恥,才能為自己的兄長報仇。
結果……
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種無力,兩人對峙了第二十六日。
雙方相互試探,相互進攻,相互尋找對方的漏洞。
看起來勢均力敵,論欽陵卻是知道,自己給對方死死壓了一頭。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雙方鋪開陣勢,各部兵馬陳列展開,都可能在不經意間因為各種原因出現破綻。
這是無可避免的。
勝負的關鍵就在對方主將能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彼此的破綻,從而抓住一瞬戰機。
在對峙的第二十六日中,蘇定方對於戰機的判定對於敵我雙方破綻的洞察力明顯讓勝他一籌。
很多時候,他剛剛發現唐軍的漏洞破綻,進攻的命令還未下達就已經讓蘇定方先一步彌補了。
而吐蕃這方麵的漏洞破綻,他常慢蘇定方一步,盡管作了及時的彌補,卻也常因此失了先手,則損不少兵馬。
看似勢均力敵,其實處處壓製……
直至那次意外……
十月九日這一天,他們的右翼軍與唐軍的左翼軍激戰。
突然唐將莫名馬前失蹄栽倒下馬,因為衝鋒的時候,馬蹄意外陷進了草叢裏不知什麽動物挖掘的坑洞裏。
人馬在高速衝刺的時候,一條馬腿突然陷入洞裏,結果可想而知。
戰馬直接因為慣性斷了腿,馬上的唐將如炮彈一樣飛了出去,活生生摔死了。
這種不可抗拒的意外,讓唐軍左翼軍受挫。
論欽陵自是大喜過望,以為得上天庇佑,強攻唐軍左翼。
卻不想蘇定方技高一籌,在瞬息之間,他讓動蕩的左翼軍後撤,將吐蕃的右翼軍吸引離吐蕃軍的支援範圍之外,命令席君買截斷吐蕃軍對其右翼軍的支援,在內部吃掉了吐蕃右翼軍。
論欽陵未能及時攻破席君買的阻擊,陣腳大亂,從而潰敗而逃。
這便是整個戰場的局勢。
一番交戰,自己一直被壓製不說,好不容易等到了天賜良機,結果因為急於抓住戰機反被老奸巨猾的蘇定方所乘,從而一敗塗地。
此戰固然沒有之前大非川給他的打擊大,卻依舊給他一種無力的感覺。
蘇定方,真是自己能夠匹敵的?
回到了邏些,論欽陵尋得了正在與副相達延莽布支商議政務的父親噶爾東讚。
達延莽布支想要避讓,讓噶爾東讚攔了住,讓他在一旁聽著。
論欽陵跪在自己父親的麵前,說著戰鬥的經過,他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的那種無力感覺,說了出來。
噶爾東讚認真的聽著,一字一句的聽完,然後鼓了鼓掌,說道:“了不起,我兒了不起。”
論欽陵眼中有些茫然。
噶爾東讚道:“蘇定方今年七十二了吧。據我了解,他十五歲就跟著自己的父親蘇邕征討當地賊寇,安定鄉裏。後來投奔了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屢建戰功。他從軍至今五十餘年,他在戰場上度過的日子,比你年紀還大。在他手上吃虧,有什麽可丟臉的?何況我兒表現的已經很好了,相比初次見麵的無力之感,現在已經能打的有來有回。此番輸在你求勝心切,下次遇上,當如何?”
論欽陵道:“自不會重蹈覆轍,此次與蘇定方交戰,孩兒深有感觸,下次對上絕不會輸。”
噶爾東讚眯眼點頭,道:“阿爹信你!辛苦了,先下去吧,阿爹與伱叔父有事商討。”
論欽陵分別向著噶爾東讚、達延莽布支行了一禮,然後躬身退下了。
達延莽布支沉吟了片刻,看著噶爾東讚望著自己兒子遠去的身影,流露出心疼的表情,忍不住道:“大論真覺得下次欽陵能夠勝過蘇定方?”
噶爾東讚道:“我騙他的。”
達延莽布支一下子居然無言以對。
噶爾東讚繼續道:“欽陵是上天對吐蕃的恩賜,他在軍事上的天賦遠不是你我可比的,我不覺得他在這方麵會輸給蘇定方。隻是蘇定方征戰半身,哪怕是個凡人,累積五六十年的經驗,亦不可小覷,何況是蘇定方這樣的天縱之才……短時間內,欽陵如何是他對手?”
“哪?”達延莽布支有些看不懂噶爾東讚。
噶爾東讚眼眶微紅道:“你不覺得蘇定方是一塊絕佳的磨刀石?與之對戰,哪怕輸了,欽陵都能獲得寶貴的經驗,他的能力會更上一籌。蘇定方七十二了,他還能活幾年?他一死,唐廷,還有誰會是我兒對手?”
達延莽布支有些失神,吞了口唾沫道:“大論就不怕折了?”
噶爾東讚咬著牙道:“那我們吐蕃也就沒有了未來。”
達延莽布支心疼的看著麵前一力撐著吐蕃的偉人,道:“真需如此激進?我們幹不成的事,可以讓後人來幹。”
噶爾東讚道:“不一樣,你還是不明白,我們吐蕃抓不住現在,是沒有未來的。吐蕃能有今日,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是因為出了一個鬆讚幹布,是因為老天垂簾,高山上的很多積雪化了,成為可以耕種畜牧的土地,才有了吐蕃的根基,偉大的鬆讚幹布在這基礎上建立了我們吐蕃。”
“可老天的垂簾是有限的,終有一日,山上的土地還會被白雪覆蓋。如果我們不在此之前,為吐蕃奪取一塊豐饒的土地,我們沒有未來。”
“相信我,隻要欽陵抗住了蘇定方的考驗,他將會成為唐廷最可怕的存在!”
陳青兕快步走出大堂,兵部諸位同僚也聽到了傳令兵的呼喝聲,紛紛放下手上的工作,來迎接捷報。
陳青兕從風塵仆仆的傳令兵手中接過捷報,迫不及待的欣賞。
看著簡簡單單的戰報,陳青兕眉頭微微皺起,一時間他竟有些看不懂。
蘇定方傳來的戰報簡單之極,就是率兵與吐蕃軍對峙於宣德石乃亥。雙方酣戰二十餘日,席君買撕裂吐蕃軍右翼,唐軍乘勢而擊,克敵製勝,取敵首三千五百。
吐蕃軍一潰而散,逃回了高原。
皺了皺眉頭,陳青兕有些尷尬,他有些沒看懂。
這戰報過程太過簡潔,陳青兕無法從戰報中看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
簡單的戰報,唯一讓陳青兕確定的是蘇定方耗時二十六日,擊退了論欽陵。
然後就沒有了……
陳青兕將戰報示下,看著喜悅又夾雜著幾分茫然的諸位兵部官員,他揮了揮手,說道:“好了,散了散了,都幹自己的事情去。”
陳青兕帶著戰報回到了自己的辦公署,坐下來細細觀看,依舊看不出來什麽端倪,想來真正的細節隻能日後與親自經曆這場戰役的將帥口中才能得知細節了。
這種情況,陳青兕並不是第一次遇上,他在兵部檔案室看唐軍記載的諸多經典戰役的時候,就曾多次遇到這種字數簡潔的戰報。
其中多處是侯君集打出來的……
侯君集固然因為謀反名聲不顯,但是他的軍事水平在初唐除了李世民、李靖,沒人敢說能穩勝他,摧凶克敵,所向無前。
陳青兕曾問過李績、蘇定方,為何記載的如此簡單。
得到了一致的答案,不知如何記載。
軍事除了戰略還有戰術。
戰略能夠清晰明了的言明目的目標,但戰術卻不太好敘述的,常規戰法尚且還能述說一二,真正臨陣的時候,根據戰場形勢,主帥根據戰場變化而作的心理分析,那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即便本人都很難說的明白。
尤其是如侯君集這樣的天才,他在戰場上有著超於常人的洞察力,往往能夠憑借直覺察覺出敵方軍陣的弱點,從而一擊製勝。
論欽陵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蘇定方更是整個華夏都屈指可數的戰將。
兩人的對決尋常戰法計略都是無效的,比的就是真刀真槍的對壘時彼此在交鋒時的臨陣博弈。
這種心理上的博弈過程,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
雙方都在抓彼此的弱點,在交鋒中尋找那一瞬間露出的破綻。
很顯然在雙方對峙的第二十六日,也就是麟德元年十月九日這一天。
蘇定方抓住了吐蕃軍的破綻,一戰而勝。
但這期間的各種博弈,奏疏上顯然是寫不明白的。
蘇定方也沒有陳青兕這樣的文學功底,能夠將事情表述的明白。
最後又得過一手,有軍中文書來寫獲勝戰報,詳細內容更是無從得知。
真正的詳細情況得對照戰功來分析,才能知道一些細節。
但他不能不深入分析,他還得應付一個高高在上的軍事小白,不能毀了對方心裏的形象。
整理了前些日子傳來的情報,陳青兕帶著戰功入宮。
接見陳青兕的地方依舊在貞觀殿。
貞觀殿內除了李治,還是武皇後。
在這方麵李治已經不裝了,直接領著武皇後會見臣子。
可見固然武皇後身上有不少毛病,但李治對於武皇後的能力還是很倚仗的,小毛病可以忍受。
陳青兕先向李治行禮,隨即衝武皇後微微一彎腰,便將她當作不存在了。
李治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陳青兕的欣賞,除了能力還有眼力見。他知道就陳青兕平素的表現多半是不喜歡武皇後涉政的,但對方能夠不說,不給自己添堵,那就很好了。
陳青兕呈上了前線傳來的捷報,說道:“陛下,大捷。蘇邢公已於宣德石乃亥大破吐蕃,斬首三千五,將吐蕃賊子驅趕回了高原。”
李治臉上浮現了一抹笑意,隻是一抹而已,這種擊退三萬兵馬,取敵首級三千五的戰績,在這個時代,太稀鬆平常了,輕微頷首道:“蘇愛卿果真未讓朕失望。”
他招了招手,讓內侍將戰報傳給他。
陳青兕見狀也不知說什麽,此時此刻唯有他知道,這一仗打得並不容易簡單,完完全全就是蘇定方能力的表現。
李治看著戰報,眉頭微皺,這寫的是什麽?
他已經讓陳青兕的文筆寵壞了。
陳青兕的戰報,那是他這種完全不懂軍事的小白看了都能看的明白,有一股“原來如此”的感覺。
現在蘇定方的戰報,那就是什麽玩意?
這東西,怎麽看得懂?
除了知道贏了以外,怎麽贏的,贏在什麽地方,那是一竅不通。
李治道:“蘇邢公這戰報也寫的太簡潔了。”
身為皇帝,他自是不能說自己看不懂,隻能婉轉的表述,希望陳青兕能夠給他解惑。
李治並不知道陳青兕自己都一頭霧水,在他眼裏陳青兕的軍事是能夠與李績相提並論的,將會是大唐未來在軍事方麵的頂梁柱。
他怎麽可能不明白?
此番能勝,陳青兕這位兵部尚書也是功臣。
如果不是他提前就預判了吐蕃會南下,派遣了蘇定方坐鎮鄯州,哪有現在的勝利?
陳青兕道:“臣覺得如此簡潔也是情非得已,這種臨陣派兵對決,勝負就在一瞬之間,看的是臨場發揮,而不是謀劃……論欽陵乃吐蕃大將,其能力極其出色。而蘇邢公更是如此,兩人捉對廝殺,比的就是那一瞬間的成敗……”
他口幹舌燥的用春秋說詞介紹戰局,說來說去,終歸是一句蘇定方牛皮。
李治也聽懂了,讚道:“我朝有陳愛卿、蘇愛卿,朕高枕無憂矣。”
李治聽不懂,武皇後就更聽不明白了。
雲裏霧裏的,隻是進一步了解陳青兕在李治心中的地位,憂色更甚。
同一時間。
在高原之上,論欽陵麵色有些灰敗,但看著身旁士氣不高的兵卒,強打著精神予以鼓勵。
又輸了,輸得徹底。
<divss="contentadv">當年的大非川之戰,世人都在讚揚陳青兕高瞻遠矚,讚揚蘇定方臨危不懼,撥亂反正。
唯有少數人知道那一戰蘇定方的表現是何等可怕。
論欽陵身為當事人,深切的感受到那股無力。
明明他是占據優勢的一方,隻要能夠拿下蘇定方,就能穩住局麵。
但是蘇定方憑借臨陣微操,每一次進攻都擊打在他的腰部軟肋,而他最強勁的劍鋒都神奇的讓蘇定方避開,硬生生將他救援部隊擊潰。
那一仗論欽陵險些給打自閉了……
最終他走了出來,吸取了失敗的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得知此番來支援的是蘇定方,論欽陵一開始並沒有害怕,反而是激動興奮。隻有擊敗蘇定方,才能雪恥,才能為自己的兄長報仇。
結果……
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種無力,兩人對峙了第二十六日。
雙方相互試探,相互進攻,相互尋找對方的漏洞。
看起來勢均力敵,論欽陵卻是知道,自己給對方死死壓了一頭。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雙方鋪開陣勢,各部兵馬陳列展開,都可能在不經意間因為各種原因出現破綻。
這是無可避免的。
勝負的關鍵就在對方主將能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彼此的破綻,從而抓住一瞬戰機。
在對峙的第二十六日中,蘇定方對於戰機的判定對於敵我雙方破綻的洞察力明顯讓勝他一籌。
很多時候,他剛剛發現唐軍的漏洞破綻,進攻的命令還未下達就已經讓蘇定方先一步彌補了。
而吐蕃這方麵的漏洞破綻,他常慢蘇定方一步,盡管作了及時的彌補,卻也常因此失了先手,則損不少兵馬。
看似勢均力敵,其實處處壓製……
直至那次意外……
十月九日這一天,他們的右翼軍與唐軍的左翼軍激戰。
突然唐將莫名馬前失蹄栽倒下馬,因為衝鋒的時候,馬蹄意外陷進了草叢裏不知什麽動物挖掘的坑洞裏。
人馬在高速衝刺的時候,一條馬腿突然陷入洞裏,結果可想而知。
戰馬直接因為慣性斷了腿,馬上的唐將如炮彈一樣飛了出去,活生生摔死了。
這種不可抗拒的意外,讓唐軍左翼軍受挫。
論欽陵自是大喜過望,以為得上天庇佑,強攻唐軍左翼。
卻不想蘇定方技高一籌,在瞬息之間,他讓動蕩的左翼軍後撤,將吐蕃的右翼軍吸引離吐蕃軍的支援範圍之外,命令席君買截斷吐蕃軍對其右翼軍的支援,在內部吃掉了吐蕃右翼軍。
論欽陵未能及時攻破席君買的阻擊,陣腳大亂,從而潰敗而逃。
這便是整個戰場的局勢。
一番交戰,自己一直被壓製不說,好不容易等到了天賜良機,結果因為急於抓住戰機反被老奸巨猾的蘇定方所乘,從而一敗塗地。
此戰固然沒有之前大非川給他的打擊大,卻依舊給他一種無力的感覺。
蘇定方,真是自己能夠匹敵的?
回到了邏些,論欽陵尋得了正在與副相達延莽布支商議政務的父親噶爾東讚。
達延莽布支想要避讓,讓噶爾東讚攔了住,讓他在一旁聽著。
論欽陵跪在自己父親的麵前,說著戰鬥的經過,他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的那種無力感覺,說了出來。
噶爾東讚認真的聽著,一字一句的聽完,然後鼓了鼓掌,說道:“了不起,我兒了不起。”
論欽陵眼中有些茫然。
噶爾東讚道:“蘇定方今年七十二了吧。據我了解,他十五歲就跟著自己的父親蘇邕征討當地賊寇,安定鄉裏。後來投奔了竇建德、劉黑闥領導的河北義軍,屢建戰功。他從軍至今五十餘年,他在戰場上度過的日子,比你年紀還大。在他手上吃虧,有什麽可丟臉的?何況我兒表現的已經很好了,相比初次見麵的無力之感,現在已經能打的有來有回。此番輸在你求勝心切,下次遇上,當如何?”
論欽陵道:“自不會重蹈覆轍,此次與蘇定方交戰,孩兒深有感觸,下次對上絕不會輸。”
噶爾東讚眯眼點頭,道:“阿爹信你!辛苦了,先下去吧,阿爹與伱叔父有事商討。”
論欽陵分別向著噶爾東讚、達延莽布支行了一禮,然後躬身退下了。
達延莽布支沉吟了片刻,看著噶爾東讚望著自己兒子遠去的身影,流露出心疼的表情,忍不住道:“大論真覺得下次欽陵能夠勝過蘇定方?”
噶爾東讚道:“我騙他的。”
達延莽布支一下子居然無言以對。
噶爾東讚繼續道:“欽陵是上天對吐蕃的恩賜,他在軍事上的天賦遠不是你我可比的,我不覺得他在這方麵會輸給蘇定方。隻是蘇定方征戰半身,哪怕是個凡人,累積五六十年的經驗,亦不可小覷,何況是蘇定方這樣的天縱之才……短時間內,欽陵如何是他對手?”
“哪?”達延莽布支有些看不懂噶爾東讚。
噶爾東讚眼眶微紅道:“你不覺得蘇定方是一塊絕佳的磨刀石?與之對戰,哪怕輸了,欽陵都能獲得寶貴的經驗,他的能力會更上一籌。蘇定方七十二了,他還能活幾年?他一死,唐廷,還有誰會是我兒對手?”
達延莽布支有些失神,吞了口唾沫道:“大論就不怕折了?”
噶爾東讚咬著牙道:“那我們吐蕃也就沒有了未來。”
達延莽布支心疼的看著麵前一力撐著吐蕃的偉人,道:“真需如此激進?我們幹不成的事,可以讓後人來幹。”
噶爾東讚道:“不一樣,你還是不明白,我們吐蕃抓不住現在,是沒有未來的。吐蕃能有今日,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是因為出了一個鬆讚幹布,是因為老天垂簾,高山上的很多積雪化了,成為可以耕種畜牧的土地,才有了吐蕃的根基,偉大的鬆讚幹布在這基礎上建立了我們吐蕃。”
“可老天的垂簾是有限的,終有一日,山上的土地還會被白雪覆蓋。如果我們不在此之前,為吐蕃奪取一塊豐饒的土地,我們沒有未來。”
“相信我,隻要欽陵抗住了蘇定方的考驗,他將會成為唐廷最可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