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園的牆壁白玉所做,牆壁上有幽蘭花形透雕。園裏種滿婆娑?林,四季常開,長青不敗。
園裏有一座矗立在牆邊的白玉亭,亭上細刻著別致精美的圖案。是妙處橫生的寂靜,也是修身養性的好居所。
今日陽光和煦,楚熙派人將穆槿之帶到此處。兩人對坐於亭中。
石桌上放了一壺好酒,一盤糕點和一盅檀香,香氣縈繞,直升雲霄。
楚熙伸手一邊給穆槿之和自己斟酒一邊致歉道:“抱歉,穆公子,本王回來晚了,讓穆家軍受罪了。”
“幹點體力活而已,倒也不怎麽受罪。隻是王爺下一步要做什麽?”
楚熙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將計就計如何?”
穆槿之不解,“怎麽個將計就計?”
“穆公子,你的二十八萬穆家軍都分散在八州各地吧?”
穆槿之微微點頭,“陛下要在整個興朝建神仙廟,自是要分散各州的。”
“一個州裏三萬五千人,正好可以組建成一支軍隊。”楚熙不解問道:“皇後派的誰來監工?”
“皇後的表弟——周錚!”
楚熙疑惑,“就他一人監工?”
“是的!”
楚熙輕笑一聲,“皇後既沒讓她父親過來,那此事就好辦了。你找一個信任的人,去八州各地向穆家軍傳信,讓他們表麵聽從朝廷的安排,暗中私下組成一個團,讓他們從中選一名資曆最深的老兵做他們的領頭人。然後再對他們下一道命令,匈奴人可以進興國,但是不能出興國,若有人敢強行出興國,不必顧忌,殺了就好。若匈奴人問起來,為何不讓他們出去,就說是皇後下的令。”
穆槿之細想一番才明白其中深意。
楚熙既想讓他們自相殘殺又想上演一出甕中捉鱉。
穆家軍畢竟是皇後的人,隻要讓穆家軍守好興朝八州裏每個出興朝的出口,再以皇後的命令禁止他們出興朝,那以周錚的性子,定會猜忌奚夢兒是不是想以此控製獨攬匈奴兵權?
而當興朝裏的匈奴兵越來越多,當他們要動手時,再讓駐紮在八州的穆家軍將他們逐個瓦解剿滅。
穆槿之嘴角一勾,“一石兩鳥,王爺,屬下佩服!”
楚熙端起麵前的酒杯高舉,穆槿之也舉起酒杯,兩人碰杯,一飲而盡。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大雨傾盆,簷下,一張實木桌子上擺著烈酒和一盤牛肉,旁邊還有一碗花生米。
肖逵和幾個高矮胖瘦不一的穆家軍對坐,他們一邊飲酒吃肉一邊在簷下躲雨。
北風嗚嗚的吹著,將眾人的衣發吹的翻滾。一個長相平平,身材瘦弱的男子伸手拿了幾顆花生米,一邊吃一邊質疑道:“肖逵,你說穆公子能帶領我們重新去打仗嗎?俺在穆家軍跟隨穆老將軍征戰了半輩子,現在被安排到這麽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給朝廷建廟,想想就覺得憋屈。”
此人名叫剛子,年過半百,曾和穆振華征戰過半生,也是老將一員。
他雖說話耿直,做事痞裏痞氣,但對穆老將軍卻是忠心不二。
肖逵將一杯酒灌入嘴裏,吞下腹中,說出的話散發著一股酒水味,“你也知道你自己跟隨老將軍征戰了半生啊,穆家軍隻追隨穆家人的規矩你忘了?”
剛子怒氣衝衝應道:“沒忘,但穆家軍跟匈奴打了好幾世的仗,現在卻眼睜睜看著匈奴人進神仙廟卻不動手,每天還要忍受他們與咱們同一屋簷下。”剛子越說越氣,最後卻還是強行忍下怒氣,將憤怒都發泄在了桌子上,隻見他單手握拳,一拳怒砸桌子,“我是真受不了這個氣!”
隻聽碰的一聲,桌子被砸了個四分五裂,花生酒水和牛肉散落了一地。
此話一出,其他人也站起身紛紛附和,“是啊,我也受不了這窩囊氣!”
“若是要和匈奴人住在同一屋簷下,每日看他們臉色而活,我不如脫了這身盔甲,卸了這腰間佩刀,回家種地去!”
肖逵聞言,臉色驟變,他怒嗬一聲,“坐下!”
眾人知道,肖逵資曆最長,年紀最大,便也隻能泄了氣,乖乖坐下。
肖逵調整心態,才好言好語相勸道:“從古至今,穆家傳承這麽多代,哪代將軍是孬種?哪代將軍又是私通匈奴的漢奸?”肖逵輕歎氣,“我知道,你們不願和匈奴人同一屋簷下,你以為我想嗎?可做人不是一根筋直到底,你們也要反過來想想,或許少主這樣做別有深意呢?”
剛子冷笑一聲,“我想不通,穆公子能有什麽深意?”
“你個豬腦子,你要是能想通,你就是少主的主子了。”
剛子被肖逵懟的無話可說,不發一言,隻能閉嘴。
肖逵眉眼一沉,冷冷警告道:“最後,老子再警告你們一遍,第一,少主是穆家後人,你們要盡心竭力輔佐他,心甘情願聽命與他,要好好的為他辦事。第二,少主不是將軍是平民,所以你們喚他得跟我一樣喚少主。你們誰要是再對他不滿或有私心,直接軍法處置。”肖逵大聲嗬斥,“聽明白了嗎?”
眾人被肖逵一吼,隻覺雙耳瞬間震耳欲聾,眾人被肖逵的氣勢所壓倒,紛紛有氣無力的附和道:“明白了明白了。”
肖逵一腳踹到剛子屁股上,剛子反應靈敏,閃身一躲。肖逵無奈,隻能大吼一句,“都沒吃飯啊!大點聲!”
穆槿之畢竟是穆家後人,眾人在心裏也是認了穆槿之為主的,隻不過喜歡抱怨幾句。
眾人異口同聲,大聲回應道:“明白了!”
肖逵瞥了一眼屋外的雨,雨水已停,太陽緩緩升起,還露出了一絲暖陽灑向大地。
肖逵催促道:“都走都走,幹活去!”
肖逵話落時,眾人已散。
肖逵也要去忙自己的事時,身後傳來穆槿之的聲音,“肖叔!”
肖逵停下腳步,轉過身去,隻見穆槿之站在自己身後。
肖逵一見到穆槿之,一張滿是怒氣的臉瞬間變得和藹可親,他笑道:“怎麽了少主?找我何事啊?”
“借一步說話!”
肖逵跟著穆槿之來到轉角處的小巷,巷子深處綠瓦白牆,瓦片上有水珠流淌,順著簷角低落地麵。
穆槿之與肖逵秘密說,讓他去通知散落在八州各地的穆家軍,照楚熙的計劃行事。
肖逵聞言,沒問原因,也沒有猶豫,直接爽快答應。
畢竟在他心裏既然認了穆槿之做新主子,自是要對他盡心盡力,絕無二心的。
深夜的月光明亮,一抹銀輝灑在院中的池塘裏。
夜風將樹葉吹的沙沙作響,也輕撫過紙糊的碧紗窗。
房中,燈火如晝,辛楚倚靠在榻上,他一臉不可思議,因為他的父親——辛舜辭求蕭瑾年給他罷了官,讓他做平民。
辛楚不明白,當初辛舜辭為了他能考上狀元,為了讓他當官,那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如今他好不容易當上了官,這才沒幾年,辛舜辭為什麽要親自去求蕭瑾年摘了他的烏紗帽,辛楚不懂,也想不透!
辛楚緩緩開口,“父親,你為什麽要讓陛下罷黜兒子的官位?”
坐在一旁軟椅上的辛舜辭輕歎,“咱們這位陛下不是善茬,他既非明君也非昏君,可他不僅喜歡亂殺無辜,猜忌人心,他還繼承了先帝的心狠手辣,我不讓你做官是在保你,以免他對你秋後算賬。”
“可是父親,若罷了我的官,我就沒有機會再出征古月,接回朱湘了。”
朱湘沒去古月做和親公主時,辛舜辭是很滿意朱湘這個兒媳的,朱湘溫柔善良,聰明機智,與辛楚郎才女貌,天生一對,辛舜辭也幻想過,將來朱湘嫁進辛家,他就把朱湘當做女兒看待。
但自從朱湘做了和親公主,辛舜辭對她除了疏離就是恭敬,因為他知道,朱湘和辛楚的緣分已盡了。
辛舜辭惱怒,他厲聲嗬斥道:“朱湘朱湘,你一天到晚腦子裏就隻有朱湘,你為她養了五千殺手,這掉腦袋的罪過她知道嗎?你可知你私養殺手,這若是被查出來,再被有心之人利用,給你安插個造反的罪名,你就算跳進黃河都洗不清,而依陛下那心狠手辣的性子,我們辛家也定會因你一人之過而被夷三族。這些後果你都想過沒有?如今你不僅沒抓住辰王,還武功盡失,你現在在陛下眼中就是一個廢人。再加上隻要是先帝遺留下來的大臣便都是陛下眼中的墊腳石,曾經陛下沒有坐穩皇位時,墊腳石的作用就是讓他踩踏的,如今他坐皇位一十四年,他帝位已穩,早就不需要我們這些老東西了,他想在朝中大換血,把所有人都換成自己的親信,所以這時你犯的錯和你武功盡失就是他動辛家的最佳時機,此時你不辭官,將來他必殺你。而你一死,辛家就完了,你知道嗎?”
辛舜辭的話似一根針刺痛了辛楚的心髒,辛楚頓感心痛如絞。他熱淚盈眶,淚如泉湧,“可是父親,如此一來,我就真的……”辛楚哭到哽咽,“真的再也見不到阿湘了。”
知子莫若父,辛舜辭在看到兒子哭成淚人,他也不免心酸,他知道自己的兒子驕傲自滿,若非痛到極致,斷不會輕易掉淚。
辛舜辭知道辛楚是愛慘了朱湘,辛楚這輩子會吊死在朱湘這棵樹上,可自古的和親公主,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
他們一旦和親,就很少有安然無恙回國的,因為和親公主死在異國他鄉,才能青史留名,名垂千古,但如果朱湘能平安回國,她定會遭人恥笑。
畢竟蠻人和漢人勢不兩立,勢同水火,她被送去了蠻族,被蠻子玷汙了身體,回國也會被人戳脊梁骨,一輩子抬不起頭。
辛舜辭長歎,他語重心長的勸道:“老牛舐犢,愛子無私!孩子,你是爹的兒子,是爹辛辛苦苦,一手養大的兒子,爹怎麽可能會狠心到非要親手毀了你的前途呢?可是做官呐,就是要懂得三思。思安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思進退、不安於小成,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可以立遠功。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曲中求全,迂回變通,方能扶搖直上,大事可成。思變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古語雲:“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孩子,爹是真的不希望你為了一個女人,就拚命的往高位上爬,最後葬送自己的一生。”
辛楚伸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父親,順德三年,阿湘在成親的前一日偷偷來找過我,她想要我帶她走,可我考慮到辛家滿門的性命我拒絕了。因此她恨死了我!爹,我懦弱過一次,但最後卻悔恨不已,這麽多年,我天天都在後悔擔心,後悔當初為什麽不帶她走?擔心古月是個虎狼之地,怕她在古月受委屈。爹,這一次,我不想再懦弱了,我想把她接回來,好好的彌補他。”辛楚翻身下榻,他對辛舜辭磕頭下跪,一臉嚴肅且認真,“爹,我知道你讓陛下罷我的官是為我好,但兒子真的沒辦法了,還請爹救救兒子,給兒子指條明路!”
辛舜辭到底是愛子如命,他見辛楚如此執著,心裏也不免揪痛。
辛舜辭長歎一聲,鬆了口,“孩子,當初你為了辛家滿門而痛失所愛,如今,你既下了決心要接回朱湘,那就放手去做吧!隻是,接朱湘不用非得當官,你手上有五千殺手,老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就是用的時候。孩子,你放心的去接朱湘回家,至於最後無論結果如何,父親都不怪你。”
辛楚聞言,瞬間懂了辛舜辭的意思,辛舜辭這是要讓他帶著五千殺手放手一搏。辛楚對辛舜辭感激涕零的磕頭,“謝謝父親成全!”
辛舜辭沒有回應辛楚,隻是一臉擔憂的站起身,轉身離去。
經柔城一戰,蕭言琛損失了二十多萬士兵,如今還活著的傷殘士兵不足五萬,蕭言琛帶著士兵回到濉州時,士兵因傷勢嚴重,個個都是半死不活。
蕭言琛為了保住這剩下的士兵,但又為了不驚擾百姓,隻能命士兵在濉州城外稍作休息,待傷好些再繼續趕路。
這日天氣陰沉,空中大雨滂沱。
茅草屋內,粗布麻衣鋪蓋的床榻上,草席鋪墊的地板上,躺了一群缺胳膊少腿亦或頭上包著紗布的士兵因傷痛在不斷呻吟。
士兵們衣衫單薄,麵容不是因疼痛而慘白就是憔悴不堪,個個麵黃肌瘦,在冷風的吹拂下瑟瑟發抖,隻能用身下的破衣爛布圍在自己身上取暖。
而像這樣破舊不堪的茅屋草還有上千間供將士們歇息。
良久,屋外一位身著馬褂長袍的郎中提著藥箱走了進來。
他是樊任聽從蕭言琛的命令,重金請回來給將士們看傷的。
郎中走進屋中,從傷勢嚴重的看起。
濉州城中,長廊裏,一位宮廷內侍一臉趾高氣昂的模樣站在長廊裏宣讀蕭瑾年的口諭,他身後站有十個武功高強的皇宮禦林衛。隻聽他一臉正氣,說話時毫無表情且中氣十足,“陛下口諭,命齊王和樊任死守濉州,不得退卻。若濉州淪陷,樊任和齊王以死謝罪!”
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的樊任和蕭言琛心中知曉,這蕭瑾年是要置他們於死地!
蕭言琛表麵平靜,實則他垂在兩側的手已緊握成拳。
因為蕭瑾年此舉是因私怨而動搖了國家根基,那五十萬士兵不僅僅是他蕭言琛的兵更是南國的兵,他因自己的顏麵挑釁古月,又因私怨要斷了自己手裏的兵權,蕭瑾年的心機全部都用在了內鬥裏。
但他卻殊不知內部不穩,外敵必乘之。
攘外必先安內!
蕭言琛眉眼微沉,眸光深邃,晦暗不明。
蕭瑾年,既然你不顧兄弟情義,那也就別怪我無情了。
蕭言琛行了一禮,“臣,謹遵陛下口諭!”
蕭言琛遣人好聲好氣的送走了內侍,身後的樊任才湊到蕭言琛身旁行了一禮,小心翼翼詢問道:“王爺,接下來要做什麽?”
蕭言琛輕描淡寫的應道:“你帶領那五萬殘兵死守濉州,本王先回蜀都,問陛下要糧草,順道找攝政王算個賬。”
樊任聞言才知蕭言琛要犧牲掉自己,他嚇的立馬雙膝跪地,卑微哀求道:“王爺,王爺,臣是忠心於您的呀,臣效忠您多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可不能這麽對臣啊!”
蕭言琛解釋道:“又不是要你去死,你慌什麽?再說了,本王現在就算帶你回京,本王是陛下的親哥哥,他不敢拿本王如何?但你呢?你就確定,陛下不會拿你開刀?畢竟你是本王的人,本王與陛下打小就不對付,你確定他不會借此機會斷本王一臂?”
經蕭言琛一番解釋,樊任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蕭言琛的意思是讓他隻守不攻,等拖到蕭言琛發兵來救援為止。
畢竟蕭瑾年繼承了蕭景楠的心狠手辣,若把他逼急,他與瘋子無意,瘋子殺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樊任鎮定下來,他站起身,行了一禮,“王爺,方才是臣魯莽,失了禮數,還請王爺不要見怪。”
蕭言琛邊走邊道:“你就在這撐著吧,等本王與陛下商議妥當,你就可以回蜀都了。”
樊任頷首,“是!”
樊任抬頭,隻見蕭言琛已沿著長廊越走越遠。
園裏有一座矗立在牆邊的白玉亭,亭上細刻著別致精美的圖案。是妙處橫生的寂靜,也是修身養性的好居所。
今日陽光和煦,楚熙派人將穆槿之帶到此處。兩人對坐於亭中。
石桌上放了一壺好酒,一盤糕點和一盅檀香,香氣縈繞,直升雲霄。
楚熙伸手一邊給穆槿之和自己斟酒一邊致歉道:“抱歉,穆公子,本王回來晚了,讓穆家軍受罪了。”
“幹點體力活而已,倒也不怎麽受罪。隻是王爺下一步要做什麽?”
楚熙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將計就計如何?”
穆槿之不解,“怎麽個將計就計?”
“穆公子,你的二十八萬穆家軍都分散在八州各地吧?”
穆槿之微微點頭,“陛下要在整個興朝建神仙廟,自是要分散各州的。”
“一個州裏三萬五千人,正好可以組建成一支軍隊。”楚熙不解問道:“皇後派的誰來監工?”
“皇後的表弟——周錚!”
楚熙疑惑,“就他一人監工?”
“是的!”
楚熙輕笑一聲,“皇後既沒讓她父親過來,那此事就好辦了。你找一個信任的人,去八州各地向穆家軍傳信,讓他們表麵聽從朝廷的安排,暗中私下組成一個團,讓他們從中選一名資曆最深的老兵做他們的領頭人。然後再對他們下一道命令,匈奴人可以進興國,但是不能出興國,若有人敢強行出興國,不必顧忌,殺了就好。若匈奴人問起來,為何不讓他們出去,就說是皇後下的令。”
穆槿之細想一番才明白其中深意。
楚熙既想讓他們自相殘殺又想上演一出甕中捉鱉。
穆家軍畢竟是皇後的人,隻要讓穆家軍守好興朝八州裏每個出興朝的出口,再以皇後的命令禁止他們出興朝,那以周錚的性子,定會猜忌奚夢兒是不是想以此控製獨攬匈奴兵權?
而當興朝裏的匈奴兵越來越多,當他們要動手時,再讓駐紮在八州的穆家軍將他們逐個瓦解剿滅。
穆槿之嘴角一勾,“一石兩鳥,王爺,屬下佩服!”
楚熙端起麵前的酒杯高舉,穆槿之也舉起酒杯,兩人碰杯,一飲而盡。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大雨傾盆,簷下,一張實木桌子上擺著烈酒和一盤牛肉,旁邊還有一碗花生米。
肖逵和幾個高矮胖瘦不一的穆家軍對坐,他們一邊飲酒吃肉一邊在簷下躲雨。
北風嗚嗚的吹著,將眾人的衣發吹的翻滾。一個長相平平,身材瘦弱的男子伸手拿了幾顆花生米,一邊吃一邊質疑道:“肖逵,你說穆公子能帶領我們重新去打仗嗎?俺在穆家軍跟隨穆老將軍征戰了半輩子,現在被安排到這麽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給朝廷建廟,想想就覺得憋屈。”
此人名叫剛子,年過半百,曾和穆振華征戰過半生,也是老將一員。
他雖說話耿直,做事痞裏痞氣,但對穆老將軍卻是忠心不二。
肖逵將一杯酒灌入嘴裏,吞下腹中,說出的話散發著一股酒水味,“你也知道你自己跟隨老將軍征戰了半生啊,穆家軍隻追隨穆家人的規矩你忘了?”
剛子怒氣衝衝應道:“沒忘,但穆家軍跟匈奴打了好幾世的仗,現在卻眼睜睜看著匈奴人進神仙廟卻不動手,每天還要忍受他們與咱們同一屋簷下。”剛子越說越氣,最後卻還是強行忍下怒氣,將憤怒都發泄在了桌子上,隻見他單手握拳,一拳怒砸桌子,“我是真受不了這個氣!”
隻聽碰的一聲,桌子被砸了個四分五裂,花生酒水和牛肉散落了一地。
此話一出,其他人也站起身紛紛附和,“是啊,我也受不了這窩囊氣!”
“若是要和匈奴人住在同一屋簷下,每日看他們臉色而活,我不如脫了這身盔甲,卸了這腰間佩刀,回家種地去!”
肖逵聞言,臉色驟變,他怒嗬一聲,“坐下!”
眾人知道,肖逵資曆最長,年紀最大,便也隻能泄了氣,乖乖坐下。
肖逵調整心態,才好言好語相勸道:“從古至今,穆家傳承這麽多代,哪代將軍是孬種?哪代將軍又是私通匈奴的漢奸?”肖逵輕歎氣,“我知道,你們不願和匈奴人同一屋簷下,你以為我想嗎?可做人不是一根筋直到底,你們也要反過來想想,或許少主這樣做別有深意呢?”
剛子冷笑一聲,“我想不通,穆公子能有什麽深意?”
“你個豬腦子,你要是能想通,你就是少主的主子了。”
剛子被肖逵懟的無話可說,不發一言,隻能閉嘴。
肖逵眉眼一沉,冷冷警告道:“最後,老子再警告你們一遍,第一,少主是穆家後人,你們要盡心竭力輔佐他,心甘情願聽命與他,要好好的為他辦事。第二,少主不是將軍是平民,所以你們喚他得跟我一樣喚少主。你們誰要是再對他不滿或有私心,直接軍法處置。”肖逵大聲嗬斥,“聽明白了嗎?”
眾人被肖逵一吼,隻覺雙耳瞬間震耳欲聾,眾人被肖逵的氣勢所壓倒,紛紛有氣無力的附和道:“明白了明白了。”
肖逵一腳踹到剛子屁股上,剛子反應靈敏,閃身一躲。肖逵無奈,隻能大吼一句,“都沒吃飯啊!大點聲!”
穆槿之畢竟是穆家後人,眾人在心裏也是認了穆槿之為主的,隻不過喜歡抱怨幾句。
眾人異口同聲,大聲回應道:“明白了!”
肖逵瞥了一眼屋外的雨,雨水已停,太陽緩緩升起,還露出了一絲暖陽灑向大地。
肖逵催促道:“都走都走,幹活去!”
肖逵話落時,眾人已散。
肖逵也要去忙自己的事時,身後傳來穆槿之的聲音,“肖叔!”
肖逵停下腳步,轉過身去,隻見穆槿之站在自己身後。
肖逵一見到穆槿之,一張滿是怒氣的臉瞬間變得和藹可親,他笑道:“怎麽了少主?找我何事啊?”
“借一步說話!”
肖逵跟著穆槿之來到轉角處的小巷,巷子深處綠瓦白牆,瓦片上有水珠流淌,順著簷角低落地麵。
穆槿之與肖逵秘密說,讓他去通知散落在八州各地的穆家軍,照楚熙的計劃行事。
肖逵聞言,沒問原因,也沒有猶豫,直接爽快答應。
畢竟在他心裏既然認了穆槿之做新主子,自是要對他盡心盡力,絕無二心的。
深夜的月光明亮,一抹銀輝灑在院中的池塘裏。
夜風將樹葉吹的沙沙作響,也輕撫過紙糊的碧紗窗。
房中,燈火如晝,辛楚倚靠在榻上,他一臉不可思議,因為他的父親——辛舜辭求蕭瑾年給他罷了官,讓他做平民。
辛楚不明白,當初辛舜辭為了他能考上狀元,為了讓他當官,那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如今他好不容易當上了官,這才沒幾年,辛舜辭為什麽要親自去求蕭瑾年摘了他的烏紗帽,辛楚不懂,也想不透!
辛楚緩緩開口,“父親,你為什麽要讓陛下罷黜兒子的官位?”
坐在一旁軟椅上的辛舜辭輕歎,“咱們這位陛下不是善茬,他既非明君也非昏君,可他不僅喜歡亂殺無辜,猜忌人心,他還繼承了先帝的心狠手辣,我不讓你做官是在保你,以免他對你秋後算賬。”
“可是父親,若罷了我的官,我就沒有機會再出征古月,接回朱湘了。”
朱湘沒去古月做和親公主時,辛舜辭是很滿意朱湘這個兒媳的,朱湘溫柔善良,聰明機智,與辛楚郎才女貌,天生一對,辛舜辭也幻想過,將來朱湘嫁進辛家,他就把朱湘當做女兒看待。
但自從朱湘做了和親公主,辛舜辭對她除了疏離就是恭敬,因為他知道,朱湘和辛楚的緣分已盡了。
辛舜辭惱怒,他厲聲嗬斥道:“朱湘朱湘,你一天到晚腦子裏就隻有朱湘,你為她養了五千殺手,這掉腦袋的罪過她知道嗎?你可知你私養殺手,這若是被查出來,再被有心之人利用,給你安插個造反的罪名,你就算跳進黃河都洗不清,而依陛下那心狠手辣的性子,我們辛家也定會因你一人之過而被夷三族。這些後果你都想過沒有?如今你不僅沒抓住辰王,還武功盡失,你現在在陛下眼中就是一個廢人。再加上隻要是先帝遺留下來的大臣便都是陛下眼中的墊腳石,曾經陛下沒有坐穩皇位時,墊腳石的作用就是讓他踩踏的,如今他坐皇位一十四年,他帝位已穩,早就不需要我們這些老東西了,他想在朝中大換血,把所有人都換成自己的親信,所以這時你犯的錯和你武功盡失就是他動辛家的最佳時機,此時你不辭官,將來他必殺你。而你一死,辛家就完了,你知道嗎?”
辛舜辭的話似一根針刺痛了辛楚的心髒,辛楚頓感心痛如絞。他熱淚盈眶,淚如泉湧,“可是父親,如此一來,我就真的……”辛楚哭到哽咽,“真的再也見不到阿湘了。”
知子莫若父,辛舜辭在看到兒子哭成淚人,他也不免心酸,他知道自己的兒子驕傲自滿,若非痛到極致,斷不會輕易掉淚。
辛舜辭知道辛楚是愛慘了朱湘,辛楚這輩子會吊死在朱湘這棵樹上,可自古的和親公主,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
他們一旦和親,就很少有安然無恙回國的,因為和親公主死在異國他鄉,才能青史留名,名垂千古,但如果朱湘能平安回國,她定會遭人恥笑。
畢竟蠻人和漢人勢不兩立,勢同水火,她被送去了蠻族,被蠻子玷汙了身體,回國也會被人戳脊梁骨,一輩子抬不起頭。
辛舜辭長歎,他語重心長的勸道:“老牛舐犢,愛子無私!孩子,你是爹的兒子,是爹辛辛苦苦,一手養大的兒子,爹怎麽可能會狠心到非要親手毀了你的前途呢?可是做官呐,就是要懂得三思。思安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思進退、不安於小成,足以成大器,不誘於小利,可以立遠功。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曲中求全,迂回變通,方能扶搖直上,大事可成。思變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古語雲:“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孩子,爹是真的不希望你為了一個女人,就拚命的往高位上爬,最後葬送自己的一生。”
辛楚伸手擦了擦臉上的淚水,“父親,順德三年,阿湘在成親的前一日偷偷來找過我,她想要我帶她走,可我考慮到辛家滿門的性命我拒絕了。因此她恨死了我!爹,我懦弱過一次,但最後卻悔恨不已,這麽多年,我天天都在後悔擔心,後悔當初為什麽不帶她走?擔心古月是個虎狼之地,怕她在古月受委屈。爹,這一次,我不想再懦弱了,我想把她接回來,好好的彌補他。”辛楚翻身下榻,他對辛舜辭磕頭下跪,一臉嚴肅且認真,“爹,我知道你讓陛下罷我的官是為我好,但兒子真的沒辦法了,還請爹救救兒子,給兒子指條明路!”
辛舜辭到底是愛子如命,他見辛楚如此執著,心裏也不免揪痛。
辛舜辭長歎一聲,鬆了口,“孩子,當初你為了辛家滿門而痛失所愛,如今,你既下了決心要接回朱湘,那就放手去做吧!隻是,接朱湘不用非得當官,你手上有五千殺手,老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就是用的時候。孩子,你放心的去接朱湘回家,至於最後無論結果如何,父親都不怪你。”
辛楚聞言,瞬間懂了辛舜辭的意思,辛舜辭這是要讓他帶著五千殺手放手一搏。辛楚對辛舜辭感激涕零的磕頭,“謝謝父親成全!”
辛舜辭沒有回應辛楚,隻是一臉擔憂的站起身,轉身離去。
經柔城一戰,蕭言琛損失了二十多萬士兵,如今還活著的傷殘士兵不足五萬,蕭言琛帶著士兵回到濉州時,士兵因傷勢嚴重,個個都是半死不活。
蕭言琛為了保住這剩下的士兵,但又為了不驚擾百姓,隻能命士兵在濉州城外稍作休息,待傷好些再繼續趕路。
這日天氣陰沉,空中大雨滂沱。
茅草屋內,粗布麻衣鋪蓋的床榻上,草席鋪墊的地板上,躺了一群缺胳膊少腿亦或頭上包著紗布的士兵因傷痛在不斷呻吟。
士兵們衣衫單薄,麵容不是因疼痛而慘白就是憔悴不堪,個個麵黃肌瘦,在冷風的吹拂下瑟瑟發抖,隻能用身下的破衣爛布圍在自己身上取暖。
而像這樣破舊不堪的茅屋草還有上千間供將士們歇息。
良久,屋外一位身著馬褂長袍的郎中提著藥箱走了進來。
他是樊任聽從蕭言琛的命令,重金請回來給將士們看傷的。
郎中走進屋中,從傷勢嚴重的看起。
濉州城中,長廊裏,一位宮廷內侍一臉趾高氣昂的模樣站在長廊裏宣讀蕭瑾年的口諭,他身後站有十個武功高強的皇宮禦林衛。隻聽他一臉正氣,說話時毫無表情且中氣十足,“陛下口諭,命齊王和樊任死守濉州,不得退卻。若濉州淪陷,樊任和齊王以死謝罪!”
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的樊任和蕭言琛心中知曉,這蕭瑾年是要置他們於死地!
蕭言琛表麵平靜,實則他垂在兩側的手已緊握成拳。
因為蕭瑾年此舉是因私怨而動搖了國家根基,那五十萬士兵不僅僅是他蕭言琛的兵更是南國的兵,他因自己的顏麵挑釁古月,又因私怨要斷了自己手裏的兵權,蕭瑾年的心機全部都用在了內鬥裏。
但他卻殊不知內部不穩,外敵必乘之。
攘外必先安內!
蕭言琛眉眼微沉,眸光深邃,晦暗不明。
蕭瑾年,既然你不顧兄弟情義,那也就別怪我無情了。
蕭言琛行了一禮,“臣,謹遵陛下口諭!”
蕭言琛遣人好聲好氣的送走了內侍,身後的樊任才湊到蕭言琛身旁行了一禮,小心翼翼詢問道:“王爺,接下來要做什麽?”
蕭言琛輕描淡寫的應道:“你帶領那五萬殘兵死守濉州,本王先回蜀都,問陛下要糧草,順道找攝政王算個賬。”
樊任聞言才知蕭言琛要犧牲掉自己,他嚇的立馬雙膝跪地,卑微哀求道:“王爺,王爺,臣是忠心於您的呀,臣效忠您多年,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可不能這麽對臣啊!”
蕭言琛解釋道:“又不是要你去死,你慌什麽?再說了,本王現在就算帶你回京,本王是陛下的親哥哥,他不敢拿本王如何?但你呢?你就確定,陛下不會拿你開刀?畢竟你是本王的人,本王與陛下打小就不對付,你確定他不會借此機會斷本王一臂?”
經蕭言琛一番解釋,樊任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蕭言琛的意思是讓他隻守不攻,等拖到蕭言琛發兵來救援為止。
畢竟蕭瑾年繼承了蕭景楠的心狠手辣,若把他逼急,他與瘋子無意,瘋子殺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樊任鎮定下來,他站起身,行了一禮,“王爺,方才是臣魯莽,失了禮數,還請王爺不要見怪。”
蕭言琛邊走邊道:“你就在這撐著吧,等本王與陛下商議妥當,你就可以回蜀都了。”
樊任頷首,“是!”
樊任抬頭,隻見蕭言琛已沿著長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