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編故事
靈異:從駕駛靈車開始崛起 作者:五花大腰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如雪多次提及妖神的名字,這不得不引起黃玲的重視。雖然她也不曾聽說過妖神的名諱,但對方的目的肯定與之有非常大的關係。
隻不過提出的條件是信奉妖神,這一點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如果單單是字麵上的意思那一切都還好說。可如果這個所謂的信奉實際上代表的是效忠,那結果可就另當別論了。
自己的族群的處境已經很糟糕了,現在又跳出來一個妖神想要把自己部族吞並了。
這樣一來,部族在本質上根本就沒有發生更改。隻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到了另一個火坑。
“你所說的信仰,我不太明白,你能跟我解釋一下嗎?”
柳如雪站起身,神情莊重的開口解釋道。
“妖神是我們妖族至高無上的神明,我們都由他創造的。他也是我們的父親,在我們的身上流淌著父親的血液。
妖神看著人類成群結隊,又看到地府的鬼魅三五成行。所以他覺得很孤單,所以才創造出了妖族。
你也許會很奇怪,既然我們身體中留著相同的血脈,為什麽我們長相不一致。
我們每個部族都有鮮明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正是來自於妖神。熊人族的力量,獵豹族的敏捷,靈長類的智慧。
當我們把所有妖族都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並將各自的特點組合在一起,這便是妖神的全部。
妖神賜予我們生命,賜予我們與眾不同的能力。他的本意是想讓我們知道,所有妖族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強的。
一切都按照妖神的預想在走,最初被創造出來的大妖們團結合作,打的人類和地府丟盔棄甲,並從他們手中搶奪過來大片的土地,用於妖族繁衍生息。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初代大妖們逐漸死去。新的一批接班人頂替了他們在族群中的位置,成為新的妖族領袖。
他們相互之間誰也不服誰,加上人類和地府的挑撥,最終妖族內部開啟了一場曠世大戰。
仇恨的種子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埋下的。
大戰過後,實力強的人擁有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財富。而戰敗一方,隻能龜縮在某塊貧瘠之地,將原本富饒的地方拱手讓了出去。
而這一切,都來自於我們的貪婪。我們辜負了妖神的期望,也辜負妖神對我們的栽培。
妖神看到自己的孩子們相互攻伐,他想要阻止,卻又無從下手。畢竟我們都是他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幫助誰都會引得另一方的埋怨。況且,這一戰,也讓妖神寒了心。
所以他便獨自回到了神國,不想看到血脈相殘的悲劇。
轉眼時間就過了千百年,妖族內部相互的傾軋並沒有終止,甚至有許多部族都被打的支離破碎、瀕臨滅亡。
而且,人類和地府的實力日漸膨脹,幾乎不給妖族留有生存空間。
妖神還是掛念著自己的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辱,所以才派我從神國下來。
所謂的信仰,就是希望你們能夠相信妖神,相信我們的父親。隻要我們能夠摒棄前嫌,重新聚集到一起,便能發揮無限的力量。”
柳如雪的這個故事是司仁教給她的。靈感來自於女媧造人和一些遠古典故。
宗教的形成,首先便是圍繞著一個看似不可思議,實則大家都願意去相信的故事展開的。
單單一個妖神,並不具備說服力。必須要將妖神的人物性格還有前因後果進行填充,讓妖神的刻畫變得更豐滿、背景故事更充實,也更容易獲取他人的信任。
人類的神話傳說很多,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巫妖之戰等等等數不勝數。將這些東西糅合在一起,然後換個稱呼,一套妖族的曆史就誕生了。
黃玲和黃天放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他們仿佛置身於最初的妖族橫行的時代。
柳如雪見這姑侄二人入戲後,開口問了他們一個問題,想要利用這個問題打消他們心中最後的顧慮。
“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是怎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你們有沒有想過,妖族最初又是怎麽形成的。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麽,為什麽有生老病死這一說。我們死後,又將去到哪裏。”
黃玲覺得嘴巴很幹,喉嚨做著吞咽口水的動作。
“我們真的是妖神創造出來的?
可...”
她總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勁,但又挑不出什麽毛病。而且這個故事看似並沒有什麽特別大的漏洞。
如果硬要雞蛋裏挑骨頭,那就隻能是最初的大妖們為什麽不把妖神的事情告訴給自己的後代。
不過很快黃玲就自行腦補出了答案。
那就是這些大妖的心思並不純粹。後代之所以敢這麽做,恐怕也是這些大妖所授意的。
那些大妖的生命一定很悠久,最少都活了幾百年。
在這百年之中,一定發生了許多事情,並改變了他們的思想。所以妖族的大戰才能拉開序幕。
黃天放的思想就沒那麽複雜。他反而有些心潮澎湃之感。
“姑姑,我們是神的後代。我們熊人族身上流淌著妖神的血。
我覺得她說的是真的。否則怎麽解釋我們妖族的來曆?
我們死後去了哪,我們在娘胎裏的那段記憶為什麽沒有?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一些問題。
但現在想一想,感覺實在是過於神奇了。
我是誰?從哪來?又要到哪去?”
此刻的黃天放進入了一個思維的迷宮,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可能,但每一條路的盡頭是什麽,代表著什麽,都不相同。
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黃天放好像突然悟出了什麽道理。但轉瞬間,便又將剛剛想起來的東西忘得一幹二淨。
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並沒有讓他感覺到失望和沮喪,反而求知欲愈發的濃烈。
他此刻有種強烈的感覺,隻要跟著眼前的女人,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姑姑,我覺得她就是聖女。
她一定是妖神派來拯救我們的。”
隻不過提出的條件是信奉妖神,這一點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如果單單是字麵上的意思那一切都還好說。可如果這個所謂的信奉實際上代表的是效忠,那結果可就另當別論了。
自己的族群的處境已經很糟糕了,現在又跳出來一個妖神想要把自己部族吞並了。
這樣一來,部族在本質上根本就沒有發生更改。隻不過是從一個火坑跳到了另一個火坑。
“你所說的信仰,我不太明白,你能跟我解釋一下嗎?”
柳如雪站起身,神情莊重的開口解釋道。
“妖神是我們妖族至高無上的神明,我們都由他創造的。他也是我們的父親,在我們的身上流淌著父親的血液。
妖神看著人類成群結隊,又看到地府的鬼魅三五成行。所以他覺得很孤單,所以才創造出了妖族。
你也許會很奇怪,既然我們身體中留著相同的血脈,為什麽我們長相不一致。
我們每個部族都有鮮明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正是來自於妖神。熊人族的力量,獵豹族的敏捷,靈長類的智慧。
當我們把所有妖族都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並將各自的特點組合在一起,這便是妖神的全部。
妖神賜予我們生命,賜予我們與眾不同的能力。他的本意是想讓我們知道,所有妖族團結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強的。
一切都按照妖神的預想在走,最初被創造出來的大妖們團結合作,打的人類和地府丟盔棄甲,並從他們手中搶奪過來大片的土地,用於妖族繁衍生息。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初代大妖們逐漸死去。新的一批接班人頂替了他們在族群中的位置,成為新的妖族領袖。
他們相互之間誰也不服誰,加上人類和地府的挑撥,最終妖族內部開啟了一場曠世大戰。
仇恨的種子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埋下的。
大戰過後,實力強的人擁有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財富。而戰敗一方,隻能龜縮在某塊貧瘠之地,將原本富饒的地方拱手讓了出去。
而這一切,都來自於我們的貪婪。我們辜負了妖神的期望,也辜負妖神對我們的栽培。
妖神看到自己的孩子們相互攻伐,他想要阻止,卻又無從下手。畢竟我們都是他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幫助誰都會引得另一方的埋怨。況且,這一戰,也讓妖神寒了心。
所以他便獨自回到了神國,不想看到血脈相殘的悲劇。
轉眼時間就過了千百年,妖族內部相互的傾軋並沒有終止,甚至有許多部族都被打的支離破碎、瀕臨滅亡。
而且,人類和地府的實力日漸膨脹,幾乎不給妖族留有生存空間。
妖神還是掛念著自己的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辱,所以才派我從神國下來。
所謂的信仰,就是希望你們能夠相信妖神,相信我們的父親。隻要我們能夠摒棄前嫌,重新聚集到一起,便能發揮無限的力量。”
柳如雪的這個故事是司仁教給她的。靈感來自於女媧造人和一些遠古典故。
宗教的形成,首先便是圍繞著一個看似不可思議,實則大家都願意去相信的故事展開的。
單單一個妖神,並不具備說服力。必須要將妖神的人物性格還有前因後果進行填充,讓妖神的刻畫變得更豐滿、背景故事更充實,也更容易獲取他人的信任。
人類的神話傳說很多,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巫妖之戰等等等數不勝數。將這些東西糅合在一起,然後換個稱呼,一套妖族的曆史就誕生了。
黃玲和黃天放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他們仿佛置身於最初的妖族橫行的時代。
柳如雪見這姑侄二人入戲後,開口問了他們一個問題,想要利用這個問題打消他們心中最後的顧慮。
“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是怎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你們有沒有想過,妖族最初又是怎麽形成的。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麽,為什麽有生老病死這一說。我們死後,又將去到哪裏。”
黃玲覺得嘴巴很幹,喉嚨做著吞咽口水的動作。
“我們真的是妖神創造出來的?
可...”
她總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勁,但又挑不出什麽毛病。而且這個故事看似並沒有什麽特別大的漏洞。
如果硬要雞蛋裏挑骨頭,那就隻能是最初的大妖們為什麽不把妖神的事情告訴給自己的後代。
不過很快黃玲就自行腦補出了答案。
那就是這些大妖的心思並不純粹。後代之所以敢這麽做,恐怕也是這些大妖所授意的。
那些大妖的生命一定很悠久,最少都活了幾百年。
在這百年之中,一定發生了許多事情,並改變了他們的思想。所以妖族的大戰才能拉開序幕。
黃天放的思想就沒那麽複雜。他反而有些心潮澎湃之感。
“姑姑,我們是神的後代。我們熊人族身上流淌著妖神的血。
我覺得她說的是真的。否則怎麽解釋我們妖族的來曆?
我們死後去了哪,我們在娘胎裏的那段記憶為什麽沒有?我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一些問題。
但現在想一想,感覺實在是過於神奇了。
我是誰?從哪來?又要到哪去?”
此刻的黃天放進入了一個思維的迷宮,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可能,但每一條路的盡頭是什麽,代表著什麽,都不相同。
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黃天放好像突然悟出了什麽道理。但轉瞬間,便又將剛剛想起來的東西忘得一幹二淨。
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並沒有讓他感覺到失望和沮喪,反而求知欲愈發的濃烈。
他此刻有種強烈的感覺,隻要跟著眼前的女人,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姑姑,我覺得她就是聖女。
她一定是妖神派來拯救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