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為官之道。
靈異:從駕駛靈車開始崛起 作者:五花大腰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奸也分大小。像汪精衛那般的就是大漢奸,將國家利益出賣給敵人,以滿足他的私欲。
這類人的結局隻有兩種。有先見之明的,在察覺到不對勁後,帶著所有金銀細軟遠赴重洋,躲避清算。
那種又蠢又貪的,隻要戰爭一結束,等待他們的隻有死亡一途。
像小漢奸一類,大多數在事發的時候就跑了。他們隻是一些善於鑽營的小人物。
況且在當時那個年代,隻要這些小漢奸沒有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戰爭結束後再想把他們找出來可就難了。
那個時候不像現在,什麽事都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鎖定,並且有備案。隻要還是這個長相,還使用身份證就注定跑不掉。
所以李誕的爺爺就躲過了這麽一場劫難。
要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些家族的基因序列就帶著這個東西。學好不容易,學壞比誰都快。
李誕的父親也是名校畢業。畢業後直接加入了一個國內知名的製藥企業。用了近10年才當上了高管。
有了權利,這個人就會變的膨脹。李誕的父親不滿於現狀,認為來錢太慢,根本不夠自己的花銷。
所以便讓他的妻子也開了一家製藥公司,並利用他在藥企高管的職位,為藥企提供所需的原材料。
大企業不會在意這一些小小的細節,畢竟這也屬於正常采購的範疇。隻不過李誕的父親是將進貨渠道放在了他妻子開設的製藥公司罷了。
緊接著那場空前的疫病來襲。各種口罩一類的東西成為緊俏的商品。
最初這夫妻倆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麽,依舊按部就班的發展自己的事業。
但李誕是外交辦的人,在國內還沒有亂起來的時候他就率先得到了消息。
然後他便將這個消息告知了父母,同時讓公司加班加點生產口罩,額溫槍一類的東西。
在疫病沒到來之前,口罩的銷量極其有限,而且利潤非常低。所以很多生產醫療設備的企業並不願意在這上麵多浪費時間。生產出的口罩也當成賣出設備的附贈品。
李誕的父親便將主意打到了這批口罩上麵,然後再利用高管的身份,命令生產車間連夜趕工數噸的口罩。然後再由他妻子的公司進行訂購。
所有手續都是他簽的,也是經過他審批的,所以不到半個小時就走完了所有流程,進入了生產階段。
最初口罩單價為0.2-0.5元。
在爆發後,價格翻了10到20倍,5-10元一個,而且還是有價無市。
盡管這個價格隻持續了兩個月。但也就是這兩個月,讓他們的家庭成功擠進了上流社會,進入到了一個普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李誕這些年一直沒有提升,也得不到重視與這件事有直接關係。
當局者通過這麽一件小事就看出李誕的品性,也知道這種見利忘義的人是絕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前景。尤其他們單位的性質與外交有關,那就更不能讓他有發展的機會。
但李誕卻對此毫不知情,以為是部門領導對自己有意見有看法,又或者有什麽見不得光的裙帶關係。
“我不明白,既然已經知道他是這種人,為什麽還要留著他?他簡直就是隊伍裏的蛀蟲!
就是因為這樣的人多了,才使得我們公信力在最近急劇下降!”
麵對司仁的不理解,司懷平耐著性子解釋道。
“一個部門總會有好人,也會有壞人。
在你的印象當中,廉潔守法,愛民如子,不貪不占的就是好人對吧?
但你想沒想過,如果朝堂上都是這樣的人,那你老子我想要做點什麽事,他們又該是什麽反應呢?
他們會拿著條條框框來製約我,限製我。不讓我做這個,不讓我做那個。
就比如我早上起來想喝一杯水。但這些人告訴我不能先喝水,要先刷牙漱口後才能喝水。
但我現在已經口渴難耐了,如果我刷過牙後再去喝水很有可能就渴死了。可他們偏偏非常固執,就是堅持他們的想法。
這個時候呢,就需要那些壞人出麵來與這些好人周旋了。他們會想方設法去鑽規則的空子。
好人不是想讓我先刷牙嗎?那麽壞人就會拿著牙缸,並在裏麵裝滿了純淨水,讓我以刷牙的名義喝上一口,解決我的燃眉之急。
隻要這兩種人存在,我就能始終保持我公平、公正的形象。
同時,好人與壞人相互看不對眼,雙方不斷爆發摩擦。而我代表公平和公正的形象將作為事情最終裁定者。
所以,有些人很壞,但做所做的一切都是從我們的利益出發。
有些人很好,但做的一些事總是跟我們背道而馳。”
經曆了這麽多事,司仁也逐漸理解了一些權謀手段。包括他自己,有的時候也會使用一些手段為自己謀求利益。
“李誕這個人一無是處。沒有底線,而且骨頭又這麽軟,就算是你口中的‘壞人’,但我還是看不到他對咱們的任何好處。”
司懷平擺了擺手。
“他隻是一個小人物。雖然他在外交辦待著,但想要見我一麵,恐怕也要通過電視新聞才行。
所以,他的‘壞’跟我沒有關係。估計是白建設這個老家夥為自己退休留的後路。
白建設退休後,位置總要交出來吧?
繼承他位置的人肯定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一番事來。那麽揪出部門的蛀蟲將是一件即便捷,又能在短時間樹立威望的最佳方式。
很可能你會疑惑,為什麽白建設不親自將事情都解決幹淨呢?
嗬嗬,其實道理很簡單。要是真交給新任繼承者一個什麽毛病都沒有的部門。那你猜猜新任繼承者會不會將矛頭指向白建設,從而挖掘他以往的黑料?
功成身退這四個字說起來很簡單,但想要做到卻有很多的學問。這就是官場,這就是政治。
每一項舉措,每一個腳印都是前人的經驗,也是他們用慘痛代價為我們換來的警示。”
這類人的結局隻有兩種。有先見之明的,在察覺到不對勁後,帶著所有金銀細軟遠赴重洋,躲避清算。
那種又蠢又貪的,隻要戰爭一結束,等待他們的隻有死亡一途。
像小漢奸一類,大多數在事發的時候就跑了。他們隻是一些善於鑽營的小人物。
況且在當時那個年代,隻要這些小漢奸沒有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戰爭結束後再想把他們找出來可就難了。
那個時候不像現在,什麽事都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鎖定,並且有備案。隻要還是這個長相,還使用身份證就注定跑不掉。
所以李誕的爺爺就躲過了這麽一場劫難。
要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些家族的基因序列就帶著這個東西。學好不容易,學壞比誰都快。
李誕的父親也是名校畢業。畢業後直接加入了一個國內知名的製藥企業。用了近10年才當上了高管。
有了權利,這個人就會變的膨脹。李誕的父親不滿於現狀,認為來錢太慢,根本不夠自己的花銷。
所以便讓他的妻子也開了一家製藥公司,並利用他在藥企高管的職位,為藥企提供所需的原材料。
大企業不會在意這一些小小的細節,畢竟這也屬於正常采購的範疇。隻不過李誕的父親是將進貨渠道放在了他妻子開設的製藥公司罷了。
緊接著那場空前的疫病來襲。各種口罩一類的東西成為緊俏的商品。
最初這夫妻倆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麽,依舊按部就班的發展自己的事業。
但李誕是外交辦的人,在國內還沒有亂起來的時候他就率先得到了消息。
然後他便將這個消息告知了父母,同時讓公司加班加點生產口罩,額溫槍一類的東西。
在疫病沒到來之前,口罩的銷量極其有限,而且利潤非常低。所以很多生產醫療設備的企業並不願意在這上麵多浪費時間。生產出的口罩也當成賣出設備的附贈品。
李誕的父親便將主意打到了這批口罩上麵,然後再利用高管的身份,命令生產車間連夜趕工數噸的口罩。然後再由他妻子的公司進行訂購。
所有手續都是他簽的,也是經過他審批的,所以不到半個小時就走完了所有流程,進入了生產階段。
最初口罩單價為0.2-0.5元。
在爆發後,價格翻了10到20倍,5-10元一個,而且還是有價無市。
盡管這個價格隻持續了兩個月。但也就是這兩個月,讓他們的家庭成功擠進了上流社會,進入到了一個普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李誕這些年一直沒有提升,也得不到重視與這件事有直接關係。
當局者通過這麽一件小事就看出李誕的品性,也知道這種見利忘義的人是絕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前景。尤其他們單位的性質與外交有關,那就更不能讓他有發展的機會。
但李誕卻對此毫不知情,以為是部門領導對自己有意見有看法,又或者有什麽見不得光的裙帶關係。
“我不明白,既然已經知道他是這種人,為什麽還要留著他?他簡直就是隊伍裏的蛀蟲!
就是因為這樣的人多了,才使得我們公信力在最近急劇下降!”
麵對司仁的不理解,司懷平耐著性子解釋道。
“一個部門總會有好人,也會有壞人。
在你的印象當中,廉潔守法,愛民如子,不貪不占的就是好人對吧?
但你想沒想過,如果朝堂上都是這樣的人,那你老子我想要做點什麽事,他們又該是什麽反應呢?
他們會拿著條條框框來製約我,限製我。不讓我做這個,不讓我做那個。
就比如我早上起來想喝一杯水。但這些人告訴我不能先喝水,要先刷牙漱口後才能喝水。
但我現在已經口渴難耐了,如果我刷過牙後再去喝水很有可能就渴死了。可他們偏偏非常固執,就是堅持他們的想法。
這個時候呢,就需要那些壞人出麵來與這些好人周旋了。他們會想方設法去鑽規則的空子。
好人不是想讓我先刷牙嗎?那麽壞人就會拿著牙缸,並在裏麵裝滿了純淨水,讓我以刷牙的名義喝上一口,解決我的燃眉之急。
隻要這兩種人存在,我就能始終保持我公平、公正的形象。
同時,好人與壞人相互看不對眼,雙方不斷爆發摩擦。而我代表公平和公正的形象將作為事情最終裁定者。
所以,有些人很壞,但做所做的一切都是從我們的利益出發。
有些人很好,但做的一些事總是跟我們背道而馳。”
經曆了這麽多事,司仁也逐漸理解了一些權謀手段。包括他自己,有的時候也會使用一些手段為自己謀求利益。
“李誕這個人一無是處。沒有底線,而且骨頭又這麽軟,就算是你口中的‘壞人’,但我還是看不到他對咱們的任何好處。”
司懷平擺了擺手。
“他隻是一個小人物。雖然他在外交辦待著,但想要見我一麵,恐怕也要通過電視新聞才行。
所以,他的‘壞’跟我沒有關係。估計是白建設這個老家夥為自己退休留的後路。
白建設退休後,位置總要交出來吧?
繼承他位置的人肯定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一番事來。那麽揪出部門的蛀蟲將是一件即便捷,又能在短時間樹立威望的最佳方式。
很可能你會疑惑,為什麽白建設不親自將事情都解決幹淨呢?
嗬嗬,其實道理很簡單。要是真交給新任繼承者一個什麽毛病都沒有的部門。那你猜猜新任繼承者會不會將矛頭指向白建設,從而挖掘他以往的黑料?
功成身退這四個字說起來很簡單,但想要做到卻有很多的學問。這就是官場,這就是政治。
每一項舉措,每一個腳印都是前人的經驗,也是他們用慘痛代價為我們換來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