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在舉行了祭祀大典之後,皇帝還要宴請群臣,整個京城那都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然而,朱瞻基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在除夕夜的那天晚上,所有的儀式都結束後,他就一個人鬱悶的坐在院子裏。
也不知道丁璐姑娘怎麽樣了,她是住在哪裏?她能吃飽嗎?
外麵不比皇宮,最起碼皇宮是安全的,外麵雖是自由,可也危險重重。
“丁璐姑娘,過年了,我本來想著跟你一起。過年的,可你卻走了......”
這時,李曦曦走了過來,她穿著一身白色的襖裙,背後掛著厚披風,手裏提著燈籠,笑盈盈的:“瞻基,過年了,你這是怎麽了?”
“走吧,皇宮裏麵要放煙花。”
朱瞻基看了一眼,搖搖頭:“算了,我不去。”
“你自己去吧。”
李曦曦看著朱瞻基這樣,頓時明白了過來。他還是在想念柳姑娘,她真的有那麽好嗎?
“瞻基,你別想了,相信丁璐姑娘可以照顧好自己的。”
“希望如此吧。”朱瞻塔無奈道。
曦曦親吻了一下朱瞻基的臉頰。
忽然,一道爆炸的聲音響徹了雲霄,隻見到,在夜幕當中,一個個煙花像花朵一般綻放開來。
過年了!
今天晚上,好像還要守歲吧。
朱瞻基感到很無聊,想了想,還是去乾清宮去找爺爺吧,陪他老人家說說話。
……
永樂十三年,正月初十,早朝上。
奉天殿。
朱棣高坐在龍椅上,對著下方的朱高煦冷聲道:“漢王爺,你打算什麽時候去就藩啊!”
朱高煦愣了一下,沒想到在這朝會之上,皇帝竟然會當眾提起這件事。
他急忙回答:“兒臣,隻是想要陪伴於皇上左右,盡孝道。”
“好啊,漢王爺好樣的!”
“那這樣,朕想著雲南太過於偏遠,再加上有黔國公在那邊。這樣吧,你去青州就藩吧。”
“那邊環境不錯,也不是很遠,最適合你了。”
朱高煦歎了一口氣,皇帝這是要趕他走啊!可真狠心,可朱高煦也沒有急於答應下來。反正,他是不會走的!太子之位,憑什麽不能是他的?
“容兒臣回去之後,好好思慮一番。”
散朝後,朱高煦想了很多,看來他早就謀劃好的事情,是該提上日程了。上次派紀綱刺殺朱瞻基未果,估計皇帝已經懷疑他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
我朱高煦,天生神力!李世明發動玄武門之變都能當得了皇帝,我朱老二為何不能?
我乃是大明朝的天策上將!
這話要是讓朱棣聽到,非給他一個大逼鬥,想什麽呢,還天策上將!他朱棣才是!
漢王府。
朱高煦悄悄將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以及北鎮撫司使朱高燧給找了過來。其實,上次的事情,他還是對於朱高燧有些忌憚的,不知道這個三弟的心是否還在自己這邊。
府內,飯桌上。
朱高煦看著自己的這個三弟,問道:“三弟,最近風光無量啊,紀綱剛剛被罰,這禦前司當中,也就你權勢最大吧。”
朱高燧愣了一下,笑道:“二哥,你就別這麽編排我了。”
“二哥哪裏敢啊,你現在可是太子爺的人!“
朱高燧一聽,心裏咯噔一下,急忙道:“二哥,滿朝文武都知道,我是赫赫有名的漢王黨。我跟你是一夥的啊。”
“是嗎?那二哥要是想要這天下,你會幫我嗎?”
朱高燧頓時慌了,他這是要造反啊!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稀奇事,誰都知道漢王對太子不滿,他早就想要當皇帝了。
“二哥,你別瞎說,再者,我也沒有這麽大的野心啊。”朱高燧露出了自己那潔白的大門牙,笑嘻嘻的。
“三弟,二哥把你當自己人,才對你這麽說。等二哥當了上了皇帝,我與你共享天下!這榮華富貴,還不是手到擒來?”
朱高燧心中一緊,看來二哥是真的決定了!還有紀綱,這個王八蛋也在旁邊,看來他和二哥也早有預謀。這麽一想,朱瞻基被刺殺就是他牽的頭。
“我聽二哥的,畢竟我從小就跟著二哥,是二哥身後的跟屁蟲啊。”他嘿嘿一笑,心中也已經開始盤算起了,該怎麽把這個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皇帝。
對了,還有他的那個好侄子。
誰讓他侄子幫了他一個大忙呢?
一旁,紀綱喝了一口酒,也憤憤道:“等我們成功後,第一個就是要把朱瞻基那個小王八蛋的皮給扒了,讓他知道我的厲害!”
“我終於可以給我兒子報仇了。”
漢王放肆的笑道:“哈哈哈,紀綱,你放心,我的那幾個侄子,我是一個都不會留下來的。他們在,可會威脅我的皇位。”
這時,朱高燧小聲問道:“那二哥,你打算怎麽做?”
朱高煦不假思索,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計劃:“正月十五,鬧元宵!那天晚上城內會放煙花,還有著廟會,人多眼雜,最適合我們辦事了。”
“我想好了,紀綱你帶領錦衣衛在城內製作一些麻煩。三弟你帶領北鎮撫司查看火藥庫,順便製造混亂。而我嘛,很簡單,我帶領我的親兵。三千人,在城門進行換防,悄悄殺了守城的將領,這樣就可以偷天換日!”
這個計劃,的確是很完美,看來朱高煦也是深思熟慮過。
朱高燧點點頭,默默地記在了心中。
就這樣,菜過五味酒過三巡。
他們三人喝的酩酊大醉。
今夜已經很晚了,等明天,朱高煦他們可就要開始忙活了。
先是要將兵部的折子做一個小小處理,至於其他的,紀綱也早有準備。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啊!
正月十一,一大早。
朱瞻基剛剛醒來,準備去回春坊念書,今天是解縉講課,他可以正大光明的睡大覺。反正解縉大學士,不敢惹自己。
這時,朱高燧火急火燎的走了進來,一把將朱瞻基拉到了一個無人的角落裏,小聲道:“侄子,三叔來兌現諾言了。”
“元宵節那天,你二叔要謀反!”
朱高燧把這個事情的經過給朱瞻基詳細說了一下,朱瞻基頓時明白了,急忙想要去乾清宮將這件事告訴皇爺爺。
不過,朱高燧卻說道:“行了,你三叔不笨,我早就告訴你爺爺了。”
“啊?那我爺爺怎麽說?”
“嘿嘿,順其自然啊。”
朱高燧又不是傻子,這麽大的事情,怎麽能不率先告訴皇上呢?
然而,朱瞻基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在除夕夜的那天晚上,所有的儀式都結束後,他就一個人鬱悶的坐在院子裏。
也不知道丁璐姑娘怎麽樣了,她是住在哪裏?她能吃飽嗎?
外麵不比皇宮,最起碼皇宮是安全的,外麵雖是自由,可也危險重重。
“丁璐姑娘,過年了,我本來想著跟你一起。過年的,可你卻走了......”
這時,李曦曦走了過來,她穿著一身白色的襖裙,背後掛著厚披風,手裏提著燈籠,笑盈盈的:“瞻基,過年了,你這是怎麽了?”
“走吧,皇宮裏麵要放煙花。”
朱瞻基看了一眼,搖搖頭:“算了,我不去。”
“你自己去吧。”
李曦曦看著朱瞻基這樣,頓時明白了過來。他還是在想念柳姑娘,她真的有那麽好嗎?
“瞻基,你別想了,相信丁璐姑娘可以照顧好自己的。”
“希望如此吧。”朱瞻塔無奈道。
曦曦親吻了一下朱瞻基的臉頰。
忽然,一道爆炸的聲音響徹了雲霄,隻見到,在夜幕當中,一個個煙花像花朵一般綻放開來。
過年了!
今天晚上,好像還要守歲吧。
朱瞻基感到很無聊,想了想,還是去乾清宮去找爺爺吧,陪他老人家說說話。
……
永樂十三年,正月初十,早朝上。
奉天殿。
朱棣高坐在龍椅上,對著下方的朱高煦冷聲道:“漢王爺,你打算什麽時候去就藩啊!”
朱高煦愣了一下,沒想到在這朝會之上,皇帝竟然會當眾提起這件事。
他急忙回答:“兒臣,隻是想要陪伴於皇上左右,盡孝道。”
“好啊,漢王爺好樣的!”
“那這樣,朕想著雲南太過於偏遠,再加上有黔國公在那邊。這樣吧,你去青州就藩吧。”
“那邊環境不錯,也不是很遠,最適合你了。”
朱高煦歎了一口氣,皇帝這是要趕他走啊!可真狠心,可朱高煦也沒有急於答應下來。反正,他是不會走的!太子之位,憑什麽不能是他的?
“容兒臣回去之後,好好思慮一番。”
散朝後,朱高煦想了很多,看來他早就謀劃好的事情,是該提上日程了。上次派紀綱刺殺朱瞻基未果,估計皇帝已經懷疑他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
我朱高煦,天生神力!李世明發動玄武門之變都能當得了皇帝,我朱老二為何不能?
我乃是大明朝的天策上將!
這話要是讓朱棣聽到,非給他一個大逼鬥,想什麽呢,還天策上將!他朱棣才是!
漢王府。
朱高煦悄悄將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以及北鎮撫司使朱高燧給找了過來。其實,上次的事情,他還是對於朱高燧有些忌憚的,不知道這個三弟的心是否還在自己這邊。
府內,飯桌上。
朱高煦看著自己的這個三弟,問道:“三弟,最近風光無量啊,紀綱剛剛被罰,這禦前司當中,也就你權勢最大吧。”
朱高燧愣了一下,笑道:“二哥,你就別這麽編排我了。”
“二哥哪裏敢啊,你現在可是太子爺的人!“
朱高燧一聽,心裏咯噔一下,急忙道:“二哥,滿朝文武都知道,我是赫赫有名的漢王黨。我跟你是一夥的啊。”
“是嗎?那二哥要是想要這天下,你會幫我嗎?”
朱高燧頓時慌了,他這是要造反啊!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稀奇事,誰都知道漢王對太子不滿,他早就想要當皇帝了。
“二哥,你別瞎說,再者,我也沒有這麽大的野心啊。”朱高燧露出了自己那潔白的大門牙,笑嘻嘻的。
“三弟,二哥把你當自己人,才對你這麽說。等二哥當了上了皇帝,我與你共享天下!這榮華富貴,還不是手到擒來?”
朱高燧心中一緊,看來二哥是真的決定了!還有紀綱,這個王八蛋也在旁邊,看來他和二哥也早有預謀。這麽一想,朱瞻基被刺殺就是他牽的頭。
“我聽二哥的,畢竟我從小就跟著二哥,是二哥身後的跟屁蟲啊。”他嘿嘿一笑,心中也已經開始盤算起了,該怎麽把這個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皇帝。
對了,還有他的那個好侄子。
誰讓他侄子幫了他一個大忙呢?
一旁,紀綱喝了一口酒,也憤憤道:“等我們成功後,第一個就是要把朱瞻基那個小王八蛋的皮給扒了,讓他知道我的厲害!”
“我終於可以給我兒子報仇了。”
漢王放肆的笑道:“哈哈哈,紀綱,你放心,我的那幾個侄子,我是一個都不會留下來的。他們在,可會威脅我的皇位。”
這時,朱高燧小聲問道:“那二哥,你打算怎麽做?”
朱高煦不假思索,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計劃:“正月十五,鬧元宵!那天晚上城內會放煙花,還有著廟會,人多眼雜,最適合我們辦事了。”
“我想好了,紀綱你帶領錦衣衛在城內製作一些麻煩。三弟你帶領北鎮撫司查看火藥庫,順便製造混亂。而我嘛,很簡單,我帶領我的親兵。三千人,在城門進行換防,悄悄殺了守城的將領,這樣就可以偷天換日!”
這個計劃,的確是很完美,看來朱高煦也是深思熟慮過。
朱高燧點點頭,默默地記在了心中。
就這樣,菜過五味酒過三巡。
他們三人喝的酩酊大醉。
今夜已經很晚了,等明天,朱高煦他們可就要開始忙活了。
先是要將兵部的折子做一個小小處理,至於其他的,紀綱也早有準備。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啊!
正月十一,一大早。
朱瞻基剛剛醒來,準備去回春坊念書,今天是解縉講課,他可以正大光明的睡大覺。反正解縉大學士,不敢惹自己。
這時,朱高燧火急火燎的走了進來,一把將朱瞻基拉到了一個無人的角落裏,小聲道:“侄子,三叔來兌現諾言了。”
“元宵節那天,你二叔要謀反!”
朱高燧把這個事情的經過給朱瞻基詳細說了一下,朱瞻基頓時明白了,急忙想要去乾清宮將這件事告訴皇爺爺。
不過,朱高燧卻說道:“行了,你三叔不笨,我早就告訴你爺爺了。”
“啊?那我爺爺怎麽說?”
“嘿嘿,順其自然啊。”
朱高燧又不是傻子,這麽大的事情,怎麽能不率先告訴皇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