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昌。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留守在此地,他們選擇沿著達裏湖,繼續往西行走。
想著,或許可以在大漠之中找到韃靼人。
找肯定是能找到,隻是,大多都是無辜的普通民眾。
明軍之中有嚴格的軍令,絕對不能夠對普通人下手!否則,格殺勿論。
這是自打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流傳下來的規矩。
這日,明軍騎兵部隊,繼續在大草原上尋找著,因為現在的冰雪還未退化,導致他們也不能太過於深入,否則就會遭受到糧草斷絕的問題。
好在是沿著湖泊行走,基本上不會遇到什麽太大的難事。
“唉……這讓我怎麽找啊?”朱高煦歎了一口氣,氣衝衝的說道。
朱高燧也急忙回了一句:“二哥,不行算了吧,找不到就找不到。”
“我們努力了。”
朱高煦一聽這話可就不高興了,一巴掌拍在了老三的腦袋上。
“你說的這叫什麽話?”
“不找?那我們可就無功而返了!什麽都讓你侄兒搶走,我們連湯都喝不到,這行嗎?”
朱高燧顯得有些委屈,“二哥,你打我!”
“你再打我一個試試。”
“試試就試試,想當年你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要不是你二哥我護著你,你早被人砍了。”
“是是是。”
這時,朱高煦拿起望遠鏡看了一眼,發現在遠處,竟然有著一群羊,還有一個放牧的人。
這......
莫非,韃靼士兵,隱藏在附近?
“帶著人繼續往前走。”
一萬騎兵部隊氣勢洶洶的奔襲過去,將那位正在放牧的人圍了起來。
此時,那位牧人整個都傻掉了,自己就一個人在這邊放牧,怎麽突然就被人包圍了呢。
看著氣勢洶洶的騎兵部隊,放牧人急得大喊。反正朱高煦他是聽不懂什麽意思。
經過翻譯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是因為太過害怕,所以一直在求饒。
試想一下,你正無憂無慮地放著羊,一片黑壓壓的騎兵過來,將你包圍在最中央。
你肯定會被嚇壞,甚至會直接暈過去。
這位牧羊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腿直接軟了,羊群也被他們的殺氣嚇得驚慌失措,咩咩大叫。
“問一問,阿魯台在哪裏?”
牧羊人告訴朱高煦,“他隻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牧民,其他的一概不知。
不知道什麽阿魯台,也不知道韃靼士兵。不過,據此五十裏地,有一個部落,可以去那邊看看。”
他隻想活命,他沒什麽錯,所以他可以選擇把這個消息告訴明軍。
得到如此重要的消息,機不可失,朱高煦沒有猶豫,直接率領騎兵繼續往前行駛。
五十裏地,以騎兵的速度根本不在話下。
不一會,騎兵就差不多跑了四十裏地,此時再用望遠鏡觀察,遼闊的大草原上,一覽無遺。
無數大大小小的蒙古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落。
這就好像城市一般,十分宏偉。
看著這數量龐大的蒙古包,朱高煦心中也有些猶豫。
他們的確找到了比較大的群居部落,隻是不知道這裏生活的到底是不是草原的牧民呢?
萬一找錯地方,可就是犯了大忌。
朱高煦想了想,而後自己騎著一匹快馬,在附近徘徊著,用望遠鏡不斷的觀望。
蒙古包聚集在一起,很難看出來裏麵的具體情況。現在因為是冬天,也比較冷,大多數人都選擇居住在裏麵取暖,不會出來。
看樣子,這個蒙古包的確很像是牧民群居的地方。也沒見什麽士兵。
然而,朱高煦即將返回之際,他用望遠鏡看到,在蒙古包的最中間,竟然有著一個王庭。
正所謂牙帳王庭,就是遊牧民族他們的首領所居住的地方。
等等!
這裏麵,怎麽會有王庭呢?
朱高煦覺得這個事情很不簡單,立馬返回,開始發起衝鋒。
……
殺胡原。
明軍在駐紮下來以後,朱棣也三番五次的派遣騎兵,沿著克倫魯河往北方尋找。
可這一路上,一點韃靼人的跡象都沒有。
所以,朱棣猜測,阿魯台可能是滾回了自己的老家,也就是斡難河。
中軍營帳內。
朱棣看著朱瞻基,問道:“孫兒,可有什麽見解?”
朱瞻基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說道:“爺爺,我建議繼續深入漠北,繼續北上。”
“我們率領一萬騎兵,再加上神機營,完全不懼韃靼。”
“而且在這大漠之中,我有著充分的把握。”
“哦,為何?”
這時,一旁已經嶄露頭角的樊忠解釋道:“皇上,皇孫當初在大漠追擊韃靼逃兵時,簡直是來去自如,絲毫沒有受到環境的影響,感覺他比大漠的人更了解大漠地形。”
“所以他在大漠之中如魚得水。”
朱棣一聽這話,有些驚訝,這不就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嗎?
孫兒,太棒了!
“好,出兵北上。”
“張輔樊忠,還有孫兒,你們跟隨朕,一同深入漠北。”
“張信,朕給你一次機會,給我守好殺胡原,要是再給我丟了,就提著你的人頭來見。”
“是,皇上。”
“擇日出發!”
翌日,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陽光折射在一覽無遺的草原上,閃著點點亮光。
明軍,他們開始出發了。
朱棣身為主將,自然是走在最前列。
與他同在一起的,是旁邊的朱瞻基。
朱瞻基這次可終於是有了用武之地,敵軍導航已經好久都沒有使用了,他感覺都有些生疏。
阿魯台他是自己跑的,想找到他那還不容易嗎?隻是這次,他也同樣浪費了很多的名氣值。雖然有點多,但這個錢花的值啊!
隻要能夠把阿魯台找到,他們明軍就是大勝而歸!從此,草原就成為了大明的舞台。
征服草原,就可以劍指更遠的西方,何樂不為?“孫兒,你有幾分把握?“
“草原上的雪還在慢慢消融,沿著克倫魯河往北走,等到河流消失,那到時候,我們可就成了睜眼瞎。”
“有著指南針都不好使。”
朱瞻基笑道:“爺爺,在這草原之中,我有十成的把握,可以準確找到阿魯台!”
“爺爺拭目以待。”
朱高煦和朱高燧二人留守在此地,他們選擇沿著達裏湖,繼續往西行走。
想著,或許可以在大漠之中找到韃靼人。
找肯定是能找到,隻是,大多都是無辜的普通民眾。
明軍之中有嚴格的軍令,絕對不能夠對普通人下手!否則,格殺勿論。
這是自打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流傳下來的規矩。
這日,明軍騎兵部隊,繼續在大草原上尋找著,因為現在的冰雪還未退化,導致他們也不能太過於深入,否則就會遭受到糧草斷絕的問題。
好在是沿著湖泊行走,基本上不會遇到什麽太大的難事。
“唉……這讓我怎麽找啊?”朱高煦歎了一口氣,氣衝衝的說道。
朱高燧也急忙回了一句:“二哥,不行算了吧,找不到就找不到。”
“我們努力了。”
朱高煦一聽這話可就不高興了,一巴掌拍在了老三的腦袋上。
“你說的這叫什麽話?”
“不找?那我們可就無功而返了!什麽都讓你侄兒搶走,我們連湯都喝不到,這行嗎?”
朱高燧顯得有些委屈,“二哥,你打我!”
“你再打我一個試試。”
“試試就試試,想當年你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要不是你二哥我護著你,你早被人砍了。”
“是是是。”
這時,朱高煦拿起望遠鏡看了一眼,發現在遠處,竟然有著一群羊,還有一個放牧的人。
這......
莫非,韃靼士兵,隱藏在附近?
“帶著人繼續往前走。”
一萬騎兵部隊氣勢洶洶的奔襲過去,將那位正在放牧的人圍了起來。
此時,那位牧人整個都傻掉了,自己就一個人在這邊放牧,怎麽突然就被人包圍了呢。
看著氣勢洶洶的騎兵部隊,放牧人急得大喊。反正朱高煦他是聽不懂什麽意思。
經過翻譯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是因為太過害怕,所以一直在求饒。
試想一下,你正無憂無慮地放著羊,一片黑壓壓的騎兵過來,將你包圍在最中央。
你肯定會被嚇壞,甚至會直接暈過去。
這位牧羊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腿直接軟了,羊群也被他們的殺氣嚇得驚慌失措,咩咩大叫。
“問一問,阿魯台在哪裏?”
牧羊人告訴朱高煦,“他隻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牧民,其他的一概不知。
不知道什麽阿魯台,也不知道韃靼士兵。不過,據此五十裏地,有一個部落,可以去那邊看看。”
他隻想活命,他沒什麽錯,所以他可以選擇把這個消息告訴明軍。
得到如此重要的消息,機不可失,朱高煦沒有猶豫,直接率領騎兵繼續往前行駛。
五十裏地,以騎兵的速度根本不在話下。
不一會,騎兵就差不多跑了四十裏地,此時再用望遠鏡觀察,遼闊的大草原上,一覽無遺。
無數大大小小的蒙古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落。
這就好像城市一般,十分宏偉。
看著這數量龐大的蒙古包,朱高煦心中也有些猶豫。
他們的確找到了比較大的群居部落,隻是不知道這裏生活的到底是不是草原的牧民呢?
萬一找錯地方,可就是犯了大忌。
朱高煦想了想,而後自己騎著一匹快馬,在附近徘徊著,用望遠鏡不斷的觀望。
蒙古包聚集在一起,很難看出來裏麵的具體情況。現在因為是冬天,也比較冷,大多數人都選擇居住在裏麵取暖,不會出來。
看樣子,這個蒙古包的確很像是牧民群居的地方。也沒見什麽士兵。
然而,朱高煦即將返回之際,他用望遠鏡看到,在蒙古包的最中間,竟然有著一個王庭。
正所謂牙帳王庭,就是遊牧民族他們的首領所居住的地方。
等等!
這裏麵,怎麽會有王庭呢?
朱高煦覺得這個事情很不簡單,立馬返回,開始發起衝鋒。
……
殺胡原。
明軍在駐紮下來以後,朱棣也三番五次的派遣騎兵,沿著克倫魯河往北方尋找。
可這一路上,一點韃靼人的跡象都沒有。
所以,朱棣猜測,阿魯台可能是滾回了自己的老家,也就是斡難河。
中軍營帳內。
朱棣看著朱瞻基,問道:“孫兒,可有什麽見解?”
朱瞻基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說道:“爺爺,我建議繼續深入漠北,繼續北上。”
“我們率領一萬騎兵,再加上神機營,完全不懼韃靼。”
“而且在這大漠之中,我有著充分的把握。”
“哦,為何?”
這時,一旁已經嶄露頭角的樊忠解釋道:“皇上,皇孫當初在大漠追擊韃靼逃兵時,簡直是來去自如,絲毫沒有受到環境的影響,感覺他比大漠的人更了解大漠地形。”
“所以他在大漠之中如魚得水。”
朱棣一聽這話,有些驚訝,這不就是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嗎?
孫兒,太棒了!
“好,出兵北上。”
“張輔樊忠,還有孫兒,你們跟隨朕,一同深入漠北。”
“張信,朕給你一次機會,給我守好殺胡原,要是再給我丟了,就提著你的人頭來見。”
“是,皇上。”
“擇日出發!”
翌日,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陽光折射在一覽無遺的草原上,閃著點點亮光。
明軍,他們開始出發了。
朱棣身為主將,自然是走在最前列。
與他同在一起的,是旁邊的朱瞻基。
朱瞻基這次可終於是有了用武之地,敵軍導航已經好久都沒有使用了,他感覺都有些生疏。
阿魯台他是自己跑的,想找到他那還不容易嗎?隻是這次,他也同樣浪費了很多的名氣值。雖然有點多,但這個錢花的值啊!
隻要能夠把阿魯台找到,他們明軍就是大勝而歸!從此,草原就成為了大明的舞台。
征服草原,就可以劍指更遠的西方,何樂不為?“孫兒,你有幾分把握?“
“草原上的雪還在慢慢消融,沿著克倫魯河往北走,等到河流消失,那到時候,我們可就成了睜眼瞎。”
“有著指南針都不好使。”
朱瞻基笑道:“爺爺,在這草原之中,我有十成的把握,可以準確找到阿魯台!”
“爺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