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意孤行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 作者:許火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湯河,東岸。
章邯快步走在梁國使團的營地裏,眉頭緊鎖。
轉眼間,梁魏兩國的議和已經持續了十二天。
十二天裏雙方唇槍舌劍,爭議不斷。
從撤軍的時間,到撤軍的範圍,以及賠償等問題爭了一個遍。
近日,大梁的探子在北境邊境上,又發現了些萬妖之國的哨騎。
似乎,萬妖之國有再度出兵加碼的趨勢。
萬妖之國蠢蠢欲動,北魏自然知曉。
章邯等人隨即戒備起來,防備北魏與萬妖之國再動刀兵。
就在局勢微妙的時候,大梁代兵部侍郎韋典,竟稱要答應對方的條件。
當下北魏提出的條件是,北魏將徹底撤離延慶郡。
大軍撤回密雲郡,保留如今存續的所有大軍。
待一年之後,北魏的軍隊“休整”完畢,再撤回北魏。
兵部侍郎韋典要答應這般條件,瞬間引起了軍中將官的不滿。
章邯得知消息後,火速趕來。
他剛走到韋典居所的外麵,就聽到裏麵傳來姬武的聲音。
“不行!這般條件韋大人怎可答應?”
“北魏狼子野心,絕對不可令他們常駐密雲郡!”
“韋大人,我們何須急於一時?”
屋內,姬武滿臉的焦急,勸說韋典。
岑晊在一旁拉著姬武,笑嗬嗬地安撫他。
“姬將軍,你先坐下,韋大人沒說全盤答應對方的條件。”
“其中有斡旋的餘地。”
姬武一把甩開岑晊,神情無比嚴肅。
“吾大梁將士在重山舍生忘死,戰死多少人才斬殺了拓跋輝?”
“韋大人若答應了他們的條件,對得起戰死的英靈麽?”
嘭!
屋門被猛地推開,章邯大步入內。
“姬將軍說得好!吾大梁男兒拋頭顱灑熱血。”
“重山連戰我軍折損將士兩萬五千餘人,戰將折損十一人。”
“北魏輸了重山再無力東進,主動權在我軍手中!”
“韋尚書,切不可糊塗啊!”
大梁代兵部尚書韋典、金吾衛中郎將姬武、龍武將軍章邯。
以及轉運使岑晊、大學士邵質、劍道宗師陸羽,皆在此處。
除劍道宗師陸羽外,其他五人都對議和的事情有權利發表意見。
韋典見章邯來了,笑了笑。
“章將軍來得正好,本官剛想派人去請你,你就來了。”
“諸位都到了,本官也與諸位說一說心裏話。”
韋典揮揮手,屏退左右的侍從。
“姬將軍、章將軍皆反對本官答應北魏的條件。”
“但本官並非全盤答應他們的條件,這裏麵還要有斡旋。”
“本官會將北魏休整的時間,從一年壓縮到半年。”
“本官還會將北魏休整軍隊的數量,壓縮到如今的三分之一。”
“至於密雲城,由我大梁駐軍,有密雲城在,料北魏翻不起浪花。”
他頗為自信,道。
“如此一來北魏將不會對我大梁有什麽危害。”
“半年之後北魏徹底撤出大梁,戰事正式結束。”
姬武與章邯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見到了深深的憂慮。
北魏在密雲郡休整,不管軍卒有多少,重要的是把控著要道。
古北口關、古城、北城,這三個地方隻要被北魏把持。
北魏就能隨時南下入侵幽州,後患無窮。
章邯深吸一口氣,說道。
“韋尚書,密雲城的屏障古城、北城不在,密雲城在地理上就是一孤城。”
“韋尚書這般一意孤行,是在為大梁未來埋下禍患!”
韋典的臉色微微一變,語氣轉冷。
“章將軍,你這話說得有趣,本官對大梁忠心耿耿。”
“豈會給大梁埋禍患?你可知道北魏與萬妖之國蠢蠢欲動?”
“若和談不快些敲定下來,戰火再起,你當如何應對?”
姬武不待章邯說話,先表態。
“韋大人,若戰火再起,姬武當為先鋒官!破敵斬將!”
姬武雖是姬康的長子,但姬武更是一個標準的大梁武官。
剛毅、勇武,誓死守護大梁的國土與百姓。
韋典深深地看了姬武一眼,陰陽怪氣地說道。
“中郎將與章將軍固然勇武,但北魏可不是吃素的。”
“若北魏再派遣大將與大軍進攻,兩位可有把握勝之?”
“北涼王在重山計斬拓跋輝,也占了運氣的成分。”
“北涼王還能每一次都運氣那麽好?”
韋典為何著急促成和談?因為北魏與萬妖之國有跡象增兵。
正如裴堅囑托韋典的,萬萬不可讓戰火重啟,給北涼王以機會再立功。
韋典一句話堵住了章邯與姬武的嘴,看向華蓋殿大學士邵質,還有岑晊。
“兩位大人也說說,本官的話是否有道理?”
岑晊乃是裴堅的女婿,韋典為何這麽急著促成和談,他心知肚明。
“本官覺得韋尚書說得對,冤家宜解不宜結。”
“吾大梁重山大勝雖贏了北魏,但對方元氣未傷。”
“趁此機會趕快了結戰事,才是正途。”
華蓋殿大學士邵質與岑晊的意見相仿,也同意韋典的意見。
韋典見他這邊人數占優勢,微微一笑。
“兩位將軍,本官心意已決,請兩位再勿贅言。”
“吾等與那北魏使團再商議三五日,將他們的條件往下壓一壓。”
“之後吾等就可敲定議和,大功告成!”
韋典一意孤行,還得到了岑晊與邵質的支持。
章邯、姬武憋了一肚子氣出來,二人皆沉默不語。
他們走出營地後,望著潺潺流淌的小湯河,眉頭不展。
良久,姬武才聲音低沉地說道。
“按照韋大人的意思,古城、北城、古北口關都要給北魏半年。”
“絕對不可這樣!我要上奏天子!請章將軍與吾一起!”
章邯搖了搖頭,提醒姬武。
“中郎將忘了?從幽州到汴梁有千裏之遙,就算是飛鴿傳書再加上快馬急報。”
“沒有七八日時間朝廷的消息也傳遞不過來,到那時議和書都簽訂完了。”
章邯的目光望向西麵。
“為今之計,隻有送信入潼門關,才有希望攔住議和。”
姬武猛地抬起頭,神情複雜,半晌姬武苦笑。
“吾一向不服北涼王,但這件事,非他來才有轉機。”
重山之戰的關鍵戰究竟是誰打贏的,這個問題很重要。
縱使大梁朝廷封賞了所有人,刻意地淡化徐牧的影響與功勞。
但參與到此戰中的將士們都清楚,此戰徐牧是當之無愧的首功!
章邯快步走在梁國使團的營地裏,眉頭緊鎖。
轉眼間,梁魏兩國的議和已經持續了十二天。
十二天裏雙方唇槍舌劍,爭議不斷。
從撤軍的時間,到撤軍的範圍,以及賠償等問題爭了一個遍。
近日,大梁的探子在北境邊境上,又發現了些萬妖之國的哨騎。
似乎,萬妖之國有再度出兵加碼的趨勢。
萬妖之國蠢蠢欲動,北魏自然知曉。
章邯等人隨即戒備起來,防備北魏與萬妖之國再動刀兵。
就在局勢微妙的時候,大梁代兵部侍郎韋典,竟稱要答應對方的條件。
當下北魏提出的條件是,北魏將徹底撤離延慶郡。
大軍撤回密雲郡,保留如今存續的所有大軍。
待一年之後,北魏的軍隊“休整”完畢,再撤回北魏。
兵部侍郎韋典要答應這般條件,瞬間引起了軍中將官的不滿。
章邯得知消息後,火速趕來。
他剛走到韋典居所的外麵,就聽到裏麵傳來姬武的聲音。
“不行!這般條件韋大人怎可答應?”
“北魏狼子野心,絕對不可令他們常駐密雲郡!”
“韋大人,我們何須急於一時?”
屋內,姬武滿臉的焦急,勸說韋典。
岑晊在一旁拉著姬武,笑嗬嗬地安撫他。
“姬將軍,你先坐下,韋大人沒說全盤答應對方的條件。”
“其中有斡旋的餘地。”
姬武一把甩開岑晊,神情無比嚴肅。
“吾大梁將士在重山舍生忘死,戰死多少人才斬殺了拓跋輝?”
“韋大人若答應了他們的條件,對得起戰死的英靈麽?”
嘭!
屋門被猛地推開,章邯大步入內。
“姬將軍說得好!吾大梁男兒拋頭顱灑熱血。”
“重山連戰我軍折損將士兩萬五千餘人,戰將折損十一人。”
“北魏輸了重山再無力東進,主動權在我軍手中!”
“韋尚書,切不可糊塗啊!”
大梁代兵部尚書韋典、金吾衛中郎將姬武、龍武將軍章邯。
以及轉運使岑晊、大學士邵質、劍道宗師陸羽,皆在此處。
除劍道宗師陸羽外,其他五人都對議和的事情有權利發表意見。
韋典見章邯來了,笑了笑。
“章將軍來得正好,本官剛想派人去請你,你就來了。”
“諸位都到了,本官也與諸位說一說心裏話。”
韋典揮揮手,屏退左右的侍從。
“姬將軍、章將軍皆反對本官答應北魏的條件。”
“但本官並非全盤答應他們的條件,這裏麵還要有斡旋。”
“本官會將北魏休整的時間,從一年壓縮到半年。”
“本官還會將北魏休整軍隊的數量,壓縮到如今的三分之一。”
“至於密雲城,由我大梁駐軍,有密雲城在,料北魏翻不起浪花。”
他頗為自信,道。
“如此一來北魏將不會對我大梁有什麽危害。”
“半年之後北魏徹底撤出大梁,戰事正式結束。”
姬武與章邯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見到了深深的憂慮。
北魏在密雲郡休整,不管軍卒有多少,重要的是把控著要道。
古北口關、古城、北城,這三個地方隻要被北魏把持。
北魏就能隨時南下入侵幽州,後患無窮。
章邯深吸一口氣,說道。
“韋尚書,密雲城的屏障古城、北城不在,密雲城在地理上就是一孤城。”
“韋尚書這般一意孤行,是在為大梁未來埋下禍患!”
韋典的臉色微微一變,語氣轉冷。
“章將軍,你這話說得有趣,本官對大梁忠心耿耿。”
“豈會給大梁埋禍患?你可知道北魏與萬妖之國蠢蠢欲動?”
“若和談不快些敲定下來,戰火再起,你當如何應對?”
姬武不待章邯說話,先表態。
“韋大人,若戰火再起,姬武當為先鋒官!破敵斬將!”
姬武雖是姬康的長子,但姬武更是一個標準的大梁武官。
剛毅、勇武,誓死守護大梁的國土與百姓。
韋典深深地看了姬武一眼,陰陽怪氣地說道。
“中郎將與章將軍固然勇武,但北魏可不是吃素的。”
“若北魏再派遣大將與大軍進攻,兩位可有把握勝之?”
“北涼王在重山計斬拓跋輝,也占了運氣的成分。”
“北涼王還能每一次都運氣那麽好?”
韋典為何著急促成和談?因為北魏與萬妖之國有跡象增兵。
正如裴堅囑托韋典的,萬萬不可讓戰火重啟,給北涼王以機會再立功。
韋典一句話堵住了章邯與姬武的嘴,看向華蓋殿大學士邵質,還有岑晊。
“兩位大人也說說,本官的話是否有道理?”
岑晊乃是裴堅的女婿,韋典為何這麽急著促成和談,他心知肚明。
“本官覺得韋尚書說得對,冤家宜解不宜結。”
“吾大梁重山大勝雖贏了北魏,但對方元氣未傷。”
“趁此機會趕快了結戰事,才是正途。”
華蓋殿大學士邵質與岑晊的意見相仿,也同意韋典的意見。
韋典見他這邊人數占優勢,微微一笑。
“兩位將軍,本官心意已決,請兩位再勿贅言。”
“吾等與那北魏使團再商議三五日,將他們的條件往下壓一壓。”
“之後吾等就可敲定議和,大功告成!”
韋典一意孤行,還得到了岑晊與邵質的支持。
章邯、姬武憋了一肚子氣出來,二人皆沉默不語。
他們走出營地後,望著潺潺流淌的小湯河,眉頭不展。
良久,姬武才聲音低沉地說道。
“按照韋大人的意思,古城、北城、古北口關都要給北魏半年。”
“絕對不可這樣!我要上奏天子!請章將軍與吾一起!”
章邯搖了搖頭,提醒姬武。
“中郎將忘了?從幽州到汴梁有千裏之遙,就算是飛鴿傳書再加上快馬急報。”
“沒有七八日時間朝廷的消息也傳遞不過來,到那時議和書都簽訂完了。”
章邯的目光望向西麵。
“為今之計,隻有送信入潼門關,才有希望攔住議和。”
姬武猛地抬起頭,神情複雜,半晌姬武苦笑。
“吾一向不服北涼王,但這件事,非他來才有轉機。”
重山之戰的關鍵戰究竟是誰打贏的,這個問題很重要。
縱使大梁朝廷封賞了所有人,刻意地淡化徐牧的影響與功勞。
但參與到此戰中的將士們都清楚,此戰徐牧是當之無愧的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