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空回到府中,才知道便在自己回來的三日前,亡月也回來了,不過這次亡月老怪歸來後,沒再與無塵子整天的鬥氣拌嘴,反而是回來便開始閉關修煉,見這老怪不與自己吵架,無塵子自不會去撩撥他,整日陪伴著小女娃,時時均是喜笑顏開。
淩空看著幼小的瑞瑞天真無邪的樣兒,頭也是越發的痛了,不知自己該如何決斷,正向內府而去,亡月老怪卻是急匆匆的跑出靜室,拉住淩空就走,弄的淩空莫名其妙,不知道這老怪怎地一副激動之態。
二人至書房坐下,亡月老怪才將自己此次出行之事情說出,饒是淩空劍心穩固,修為大進,聽了亡月的話,也是震驚不已,地府中竟然有個淩駕閻君之上的地府鬼帥,且還是星君之身,待聽到亡月老怪竟與紫薇帝君同席共飲,更是幾乎驚的跳了起,天界帝君居然與地府鬼帥這樣拉明旗幟,自立為王的人物是好友,且還能容得亡月這樣的魔道老妖同席,此事帶給淩空的震憾,實在不亞於得知劍門被滅的消息。如此沉吟良久,才將亡月所說之事情接受下來。
沉思良久,心下有了計較,當下才詳細詢問亡月,當日與那二位相談之事,亡月本就認為淩空甚投自己脾胃,且雖是正道弟子,卻是似乎對那道門中人懷有莫大的仇恨,隻從其能與自己秘密狙殺道門修士來看,其人定與道門之修士有仇怨,且絕不會是小事,是以早將淩空視為自己一方之人。
聞淩空詢問。也不隱瞞。當下將那日的談話一一道來,不過於鬼帥韓信要派出五方戰將中的陳平,率數萬陰兵來人間相助一事,卻是未提。淩空聽了亡月的言語。卻是心下暗自歡喜,看來那天界之中,也非是鐵板一塊,否則不會有星君下界為妖,紫薇帝君也對天庭頗有微詞了。如此隻待自己修為足夠,伺機混入天界。劍門之仇,卻不是無法報得地。亡月將諸事告知淩空之後,便靜待淩空思索。然其麵容沉靜,且嘴角始終有絲若有若無地笑意,卻是教亡月老怪,無法看出淩空心中所想。
待淩空思索停當,抬眼向亡月看去之時,亡月方說道:“老夫所告諸事。想必道友心中已有計較,那中土道門猖狂的久了,如今也是到了該給爾等個教訓的時侯了,道友以為如何?”
淩空說道:“道友乃是修的魔道,有此言語自屬正常,而淩某與那中土道門有些仇怨,道友與淩某相交多年,想必也可看出。道友召喚魔道眾人相攻,淩某自無異議,然卻不可妄動了百姓,如是有魔道修士於此向道門宣戰之際,趁機收集血食,或是行那采天葵、取河車之舉,卻是不要怪淩某手段毒辣,是以還請道友能先知淩某心意。”
亡月聞淩空言語,正色說道:“我輩雖是修行地魔道,卻也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之理,道魔佛妖不過因為修行功法不同,最終皆是為求大道,是以如是我輩中碰上那肆意為惡之徒,道友盡管出手,老夫非但不怪道友,還要謝過道友為我道除去害群之馬。”
淩空點頭說道:“道友如此深明大義,淩某不勝之喜也,然話雖如此,也還是請道友盡力約束道中人等,否則如是真有為惡之輩教淩某得知下手除去,卻是會有損兩家情誼,道友以為如何。”
亡月聞言深以為然,思得一會覺得還是將鬼帥派兵之事告知淩空,否則如是自己不在時,陳平率領陰兵來到,如是惹了些是非,兩邊誤會下先打上一場卻是不美,當下便將鬼帥座下,五方戰將中的陳平,率一萬陰兵來人間相助之事告知淩空。
聞那鬼帥竟是派出手下陰兵來人間助亡月行事,淩空不由心下一驚,旋即想及當日那癲狂道人曾言說,破軍、貪狼諸星光華大做,計都、羅眼二星忽隱忽現,莫非所應便是此事不成,想那紫薇帝君的封號便是中天北極紫薇大帝,五鬥群星皆在其轄下,唯那坎宮鬥母正神雖號為正尊,卻是實權盡在紫薇手中,如今北鬥星宿有變,莫非紫薇大帝也要攙上一腳麽,如此卻是對自己大是有利,群仙混亂,自己翻天複仇之舉,定要便利許多。
五鬥星君確有變化,卻非是如淩空所想那般,想紫薇帝君乃是儒雅風流的賢明之君,怎會有什麽貪欲之念,招集五鬥星君之舉,卻是為防備天界打亂,而早做準備。
當下二人又計議良久,淩空正欲告退,去後院見愛妻之際,亡月老怪卻忽地提出要與淩空切磋一番,言自己在地府之時,得鬼帥非信之助,修為功力大進,地陰之火已是化為魔界黑焰,燭龍神杖也可收發由心,是以見了淩空很是手癢,適才因有正事要說,勉強忍住,現在諸事已了,很想與淩空切磋一番?
淩空聞言也是有些心動,然自己畢竟已是數月未歸,如今才自返家怎能不去見下愛妻,當下言自己也是甚想與道友切磋一番,然時間不允,且二人如要交手,必然要尋那千裏無人之處才可,是以還請道友見諒,待自己將家中朝中的事情處理完了,再與道友切磋。
亡月聞言也知淩空所言有理,當下也不強求,隻是囑咐淩空旦有了空閑,定要與自己比試一番才可,比試之處,卻是不必操心,去那地府中鬼帥轄區比過,自不虞有傷害其他生靈之患的。見淩空點頭允過,這老怪才又自去閉關,參悟那神掌去了。
淩空入得後院,竟忽覺靈氣充沛異常,仔細看過,才發現後院中有個導引天地靈氣地陣勢,此陣借物成形。無絲毫仙家法寶。隻以真元,為引,將陣勢借地利而成,陣眼設於院子一邊的那棵丹桂樹之下,如此自然的陣勢。心思之妙,手段之高,確是教人歎服,無塵子修為雖不甚高,然這陣法一道,卻是有幾分了得之處。若是再有奇寶相持,布個殺陣出來,淩空恐亦無把握能無損而破陣。
來得內間。淩空早知愛妻正在修煉功訣,那蚩尤地血脈果然非同凡響,李敏毓修煉不過年餘,如今竟然已有結丹之相,教淩空暗自咋舌不已,自己當年修行近百年才結成劍胎。還是因為劍門法訣高妙,且有門中劍氣相助之功,才可在不過百年修得劍胎,不想身懷蚩尤血脈地李敏毓,卻是在短短年餘之中,便已快要步入結丹之境,如此神速的修行怎能不叫淩空咋舌。小說整理發布於àp..cn
分出一縷神念查探愛妻狀況,見除了蚩尤血脈的血性越法濃厚外。其餘一切安好,最奇的是李敏毓如此快地修行速度,卻無境界不穩之慮,想來應是與她為人平和,從無急迫之心所致,修煉之時無欲無求,隻是遵從夫命,從無求成之心,反而進境神速,實教淩空始料不及。
出得後院,淩空又去看尚在閉關地淩雲,神識一探,淩空不由大喜,淩雲竟也是將要結成劍胎,看來道魔同參確是可收得奇效,然淩雲卻與李敏毓不同,淩雲因為心懷大恨,始終急切提升自己的修為,得了淩空所授的四靈誅魔劍後,不以穩固境界為主,反而借鑒魔道功法速成之效,一味提升境界修為,是以雖是進境甚快,卻因根乃是純正至極的正道功,最忌修為大進心境不穩,以後難免要費些手腳,且劍門萬劍、正氣二訣,始終非是後典神力親授,乃是劍門後世弟子創出,自無前五訣恢弘之氣,劍胎一成,便要接那四九天劫,是以如此快的提升修為,確是有些不妥。
諸人都在修煉,愛女又有其師無塵子陪伴,卻是不需自己操心,淩空倒落了個輕閑,左右無事當即也是避入靜室,潛心參悟那上古奇寶,大禹所遺地測度天時的九天元陽尺。
這九天元陽尺經淩空催發劍意,已是在其元靈之處留下自己印記,此寶已是除淩空外無人可以禦使了,他人若想禦使此寶,除非如淩空一般,強行破開其中混沌之氣,將淩空心神印記抹去,再留下自己的印記,否則便隻有淩空將自己心念附於此物之上,有了淩空心念地認可,亦能禦使此寶之威。
其實說起來,以淩空的修為,本不可能將自己的心念留於此物元靈之上,以當年的白眉真人的修為,亦隻能以神通將混沌之氣隔絕,留下自己心念使得門下弟子得以施展此寶,威力確是小了許多,而淩空能做到此點,皆因其乃是得了土古大神後界道統相傳之人,淩空又已將後典五道神念融合了四道,神通雖不能和好後羿相比,然其氣息與當年的始祖後羿有幾分相通之處,後羿又與大禹之父鯨曾是知交好友,與大禹也有幾分交情,這九天元陽尺自也是用過多次,是以記得了後羿地氣息,如此才教淩空能將心念留在此寶之上,卻是冥冥之中自有其緣法。
淩空在回京的路上便日日參研此物之妙,借那點心神烙印之助,淩空已漸能略窺此寶神奧,隻覺得這上古奇物確是不負其名,若能完全禦使此物,大可吞天地,小可納須彌於芥子,內中似有無窮之天地,神威發動可以通天極地,威勢之宏竟是不可測度,然禦使此寶,以淩空目前的修為,卻是有些力不從心,便是勉力激發此寶威勢,雖是比之自己所有的功法還要淩厲幾分,卻是僅能曇花一顯,一擊之下,便要再無功力,再戰不能。
手持奇物卻不敢妄用,淩空亦是無奈已極,是以回京之路上,淩空的心神皆是耗在怎樣能禦使此物之上,如此水磨功夫,卻終是教他找了方法出來,此刻便是要試上一試。
緩緩將心神沉入九天元陽尺中,心神與尺中烙印相合,緩緩催動體內劍罡融入尺中,卻不與那守護在元靈之處的混沌氣息相交,如此良久之後,終是成功將劍罡固於此物之內,雖說比不上心神祭煉後那般神妙。卻可有另外一番作為。以尺作劍。
淩空劍門出身,修行之初頗為有些象那些以武入道之士,不僅劍訣淩厲無匹,更是精通技擊之道。不似現在那些道門中人,一身道法修為,禦使各種飛劍法寶,確是利害,然若是教人近的身去,卻是圖呼奈何。然修行道法之輩,神識心念強橫無比,尋常人等如何近得他們身前。是以雖是不通技擊,卻也無慮,然若是碰上修為高深,且又精通技擊之輩,卻是不免要吃上一虧的,是以道門修士人人都是將自身修煉地強大無比。護身地法寶更是無數,便是教人近了身去,等閑的法寶飛劍卻也是難傷害其等分毫,不過卻也是要看各人的功力如何了,以淩空此時的修為,便是天界神仙被淩空劍訣斬中,也是難逃軀體被毀之慮,更遑是人間修士。
是以淩空雖還不能禦使這九天元陽尺。卻是將其暫時當作劍來用,以此物之威,且有淩空此時地修為催發下,怕是大羅金仙也可斬得,而因為淩空已將心神烙印其上,若是隻以此寶護身,卻是比之真龍之氣還要強上幾分。
終於將九天元陽尺修煉的能有大用後,淩空出關時才發現已是過去了了半個月了,多虧了府中家人的機靈,見自家侯爺次日快早朝了還不見人影,當即派了個機靈的趕去太尉大人的府邸,言自家老爺回府後便病倒了,墾請太尉大人為自家老爺告病,幸虧萬歲沒有怪罪,這才為淩空拖了半個月的時間。
次日一早淩空便早早起身,乘車馬向皇宮而去,隨群臣朝拜了當今天子後,淩空當即出列上奏,言:此次朝廷出兵剿滅妖道之舉,雖是僅將蜀山一地地妖道剿除,但卻是將妖道首腦擊殺許多,另外擒拿得一些妖道的弟子,因為不敢擅專,是以請旨回京請陛下頒旨如何處置。
皇帝聞淩空的奏報,雖說早聞密報奏報,且回京地軍士中,也有將領向皇帝稟告過當日的情形,可是聞淩空的奏報,還是龍心大悅,當日的聖旨,雖說是命淩空剿滅蜀山、青城、昆侖各處的妖道,卻不過是一時因為在金殿之上被那妖道放肆了一回,如此不將夭子放在眼中的做法,簡直是大逆不道至極,如不加以懲處,夭子地威嚴何在,顏麵何存?是以才有了那道聖旨。
待淩空率軍走後,天子的氣也平了不少,卻又無端的擔心起來,當日金殿一戰那道人縱橫之威似還在眼前,以淩雲將那倭寇一擊而殺的武功,居然未能將那妖道留下,且還有淩空在旁以法術相助,如此合二人之力,都對付不了那個妖道,可想而知那妖道的利害了,是以在淩空走後,卻是日夜擔心那些妖道前來報複,以那妖道的利害來看,如是前來報複,宮中便是有再多的人也是妄然,除非那淩雲整日護在自己身邊,餘者對上那妖道皆是無用之輩,雖聽那淩空說自己有真龍之氣護體,卻是從未相信過的,隻以為那些都是淩空地本事,什麽真龍之氣的說法,都是奉承自己而已,不過心下卻也是真的希望自己有真龍之氣護體,那便算妖道再利害,也是傷不得自己的分毫,不過卻是私下想想而已,心下還是懼怕。
是以聞淩空當真將那蜀山剿滅,且將妖道首腦擊殺許多,那能不龍心大悅,且有淩空回來,自己也放心些,就算那些妖道真來報複寡人,有淩愛卿兄弟在,朕無懼也。是以當朝又加賞淩空一番,隨後又處理得幾本奏折,見無人上奏便宣布退朝,卻又命內侍將淩空喚到禦書房麵聖。
待見到淩空來後,便急急向淩空問自己的真龍之氣是否屬實,淩空自然是誇大其辭的宣染了一番,言陛下乃是真龍天子,自然是有真龍之氣護佑,此事再是屬實不過。然而真龍之氣雖不懼任何神鬼,但對塵世間的武功則無任何作用。
皇帝聞言大喜,當即便要淩空以道法在自己身上驗證一番,如是再要推托便是欺君,淩空被逼無奈下,隻得向夭子告罪,言身為臣子卻對天子出手,乃是大不敬之至,然為解陛下之惑,淩空也隻得放肆了,卻要先請陛下恕臣無罪,否則臣便是被定欺君也是絕不出手的。
天子聞淩空終是答應下來,大喜、當即恕淩空無罪,對天子出手乃是為聖命所逼。說完頗為期待的等待淩空以道法相擊,然心下確是有幾分忐忑之意。
淩空也是無奈,隻得催發一道劍氣向夭子攻去,皇帝雖是看不見淩空攻來的劍氣,也不諳武事,卻也可以感覺到室中突然出現的劍意,心中正在後悔,卻猛然見自己身周亮起一層黃芒,與當日淩空當眾演示出來的真龍之氣一模一樣,淩空見皇帝已經見到自身的真龍之氣,為加強具信念,當下又是幾道劍氣擊出。
當今夭子此時透過黃芒,卻是將淩空擊來的劍氣看的是一清二楚,隻見幾道同樣閃現黃芒的光線,瞬間從淩空身土射出,一閃便已到了眼前,隻見得身周那層黃芒忽地大作,那幾道淩厲的劍氣還未近前,便已給化的幹淨。
淩空此時連續激發的劍氣均為真龍之氣化去,見當今夭子目瞪口呆的的坐在那裏,便停手而立,上前奏道:“陛下如今可信了!”
(全本小說網 )
淩空看著幼小的瑞瑞天真無邪的樣兒,頭也是越發的痛了,不知自己該如何決斷,正向內府而去,亡月老怪卻是急匆匆的跑出靜室,拉住淩空就走,弄的淩空莫名其妙,不知道這老怪怎地一副激動之態。
二人至書房坐下,亡月老怪才將自己此次出行之事情說出,饒是淩空劍心穩固,修為大進,聽了亡月的話,也是震驚不已,地府中竟然有個淩駕閻君之上的地府鬼帥,且還是星君之身,待聽到亡月老怪竟與紫薇帝君同席共飲,更是幾乎驚的跳了起,天界帝君居然與地府鬼帥這樣拉明旗幟,自立為王的人物是好友,且還能容得亡月這樣的魔道老妖同席,此事帶給淩空的震憾,實在不亞於得知劍門被滅的消息。如此沉吟良久,才將亡月所說之事情接受下來。
沉思良久,心下有了計較,當下才詳細詢問亡月,當日與那二位相談之事,亡月本就認為淩空甚投自己脾胃,且雖是正道弟子,卻是似乎對那道門中人懷有莫大的仇恨,隻從其能與自己秘密狙殺道門修士來看,其人定與道門之修士有仇怨,且絕不會是小事,是以早將淩空視為自己一方之人。
聞淩空詢問。也不隱瞞。當下將那日的談話一一道來,不過於鬼帥韓信要派出五方戰將中的陳平,率數萬陰兵來人間相助一事,卻是未提。淩空聽了亡月的言語。卻是心下暗自歡喜,看來那天界之中,也非是鐵板一塊,否則不會有星君下界為妖,紫薇帝君也對天庭頗有微詞了。如此隻待自己修為足夠,伺機混入天界。劍門之仇,卻不是無法報得地。亡月將諸事告知淩空之後,便靜待淩空思索。然其麵容沉靜,且嘴角始終有絲若有若無地笑意,卻是教亡月老怪,無法看出淩空心中所想。
待淩空思索停當,抬眼向亡月看去之時,亡月方說道:“老夫所告諸事。想必道友心中已有計較,那中土道門猖狂的久了,如今也是到了該給爾等個教訓的時侯了,道友以為如何?”
淩空說道:“道友乃是修的魔道,有此言語自屬正常,而淩某與那中土道門有些仇怨,道友與淩某相交多年,想必也可看出。道友召喚魔道眾人相攻,淩某自無異議,然卻不可妄動了百姓,如是有魔道修士於此向道門宣戰之際,趁機收集血食,或是行那采天葵、取河車之舉,卻是不要怪淩某手段毒辣,是以還請道友能先知淩某心意。”
亡月聞淩空言語,正色說道:“我輩雖是修行地魔道,卻也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之理,道魔佛妖不過因為修行功法不同,最終皆是為求大道,是以如是我輩中碰上那肆意為惡之徒,道友盡管出手,老夫非但不怪道友,還要謝過道友為我道除去害群之馬。”
淩空點頭說道:“道友如此深明大義,淩某不勝之喜也,然話雖如此,也還是請道友盡力約束道中人等,否則如是真有為惡之輩教淩某得知下手除去,卻是會有損兩家情誼,道友以為如何。”
亡月聞言深以為然,思得一會覺得還是將鬼帥派兵之事告知淩空,否則如是自己不在時,陳平率領陰兵來到,如是惹了些是非,兩邊誤會下先打上一場卻是不美,當下便將鬼帥座下,五方戰將中的陳平,率一萬陰兵來人間相助之事告知淩空。
聞那鬼帥竟是派出手下陰兵來人間助亡月行事,淩空不由心下一驚,旋即想及當日那癲狂道人曾言說,破軍、貪狼諸星光華大做,計都、羅眼二星忽隱忽現,莫非所應便是此事不成,想那紫薇帝君的封號便是中天北極紫薇大帝,五鬥群星皆在其轄下,唯那坎宮鬥母正神雖號為正尊,卻是實權盡在紫薇手中,如今北鬥星宿有變,莫非紫薇大帝也要攙上一腳麽,如此卻是對自己大是有利,群仙混亂,自己翻天複仇之舉,定要便利許多。
五鬥星君確有變化,卻非是如淩空所想那般,想紫薇帝君乃是儒雅風流的賢明之君,怎會有什麽貪欲之念,招集五鬥星君之舉,卻是為防備天界打亂,而早做準備。
當下二人又計議良久,淩空正欲告退,去後院見愛妻之際,亡月老怪卻忽地提出要與淩空切磋一番,言自己在地府之時,得鬼帥非信之助,修為功力大進,地陰之火已是化為魔界黑焰,燭龍神杖也可收發由心,是以見了淩空很是手癢,適才因有正事要說,勉強忍住,現在諸事已了,很想與淩空切磋一番?
淩空聞言也是有些心動,然自己畢竟已是數月未歸,如今才自返家怎能不去見下愛妻,當下言自己也是甚想與道友切磋一番,然時間不允,且二人如要交手,必然要尋那千裏無人之處才可,是以還請道友見諒,待自己將家中朝中的事情處理完了,再與道友切磋。
亡月聞言也知淩空所言有理,當下也不強求,隻是囑咐淩空旦有了空閑,定要與自己比試一番才可,比試之處,卻是不必操心,去那地府中鬼帥轄區比過,自不虞有傷害其他生靈之患的。見淩空點頭允過,這老怪才又自去閉關,參悟那神掌去了。
淩空入得後院,竟忽覺靈氣充沛異常,仔細看過,才發現後院中有個導引天地靈氣地陣勢,此陣借物成形。無絲毫仙家法寶。隻以真元,為引,將陣勢借地利而成,陣眼設於院子一邊的那棵丹桂樹之下,如此自然的陣勢。心思之妙,手段之高,確是教人歎服,無塵子修為雖不甚高,然這陣法一道,卻是有幾分了得之處。若是再有奇寶相持,布個殺陣出來,淩空恐亦無把握能無損而破陣。
來得內間。淩空早知愛妻正在修煉功訣,那蚩尤地血脈果然非同凡響,李敏毓修煉不過年餘,如今竟然已有結丹之相,教淩空暗自咋舌不已,自己當年修行近百年才結成劍胎。還是因為劍門法訣高妙,且有門中劍氣相助之功,才可在不過百年修得劍胎,不想身懷蚩尤血脈地李敏毓,卻是在短短年餘之中,便已快要步入結丹之境,如此神速的修行怎能不叫淩空咋舌。小說整理發布於àp..cn
分出一縷神念查探愛妻狀況,見除了蚩尤血脈的血性越法濃厚外。其餘一切安好,最奇的是李敏毓如此快地修行速度,卻無境界不穩之慮,想來應是與她為人平和,從無急迫之心所致,修煉之時無欲無求,隻是遵從夫命,從無求成之心,反而進境神速,實教淩空始料不及。
出得後院,淩空又去看尚在閉關地淩雲,神識一探,淩空不由大喜,淩雲竟也是將要結成劍胎,看來道魔同參確是可收得奇效,然淩雲卻與李敏毓不同,淩雲因為心懷大恨,始終急切提升自己的修為,得了淩空所授的四靈誅魔劍後,不以穩固境界為主,反而借鑒魔道功法速成之效,一味提升境界修為,是以雖是進境甚快,卻因根乃是純正至極的正道功,最忌修為大進心境不穩,以後難免要費些手腳,且劍門萬劍、正氣二訣,始終非是後典神力親授,乃是劍門後世弟子創出,自無前五訣恢弘之氣,劍胎一成,便要接那四九天劫,是以如此快的提升修為,確是有些不妥。
諸人都在修煉,愛女又有其師無塵子陪伴,卻是不需自己操心,淩空倒落了個輕閑,左右無事當即也是避入靜室,潛心參悟那上古奇寶,大禹所遺地測度天時的九天元陽尺。
這九天元陽尺經淩空催發劍意,已是在其元靈之處留下自己印記,此寶已是除淩空外無人可以禦使了,他人若想禦使此寶,除非如淩空一般,強行破開其中混沌之氣,將淩空心神印記抹去,再留下自己的印記,否則便隻有淩空將自己心念附於此物之上,有了淩空心念地認可,亦能禦使此寶之威。
其實說起來,以淩空的修為,本不可能將自己的心念留於此物元靈之上,以當年的白眉真人的修為,亦隻能以神通將混沌之氣隔絕,留下自己心念使得門下弟子得以施展此寶,威力確是小了許多,而淩空能做到此點,皆因其乃是得了土古大神後界道統相傳之人,淩空又已將後典五道神念融合了四道,神通雖不能和好後羿相比,然其氣息與當年的始祖後羿有幾分相通之處,後羿又與大禹之父鯨曾是知交好友,與大禹也有幾分交情,這九天元陽尺自也是用過多次,是以記得了後羿地氣息,如此才教淩空能將心念留在此寶之上,卻是冥冥之中自有其緣法。
淩空在回京的路上便日日參研此物之妙,借那點心神烙印之助,淩空已漸能略窺此寶神奧,隻覺得這上古奇物確是不負其名,若能完全禦使此物,大可吞天地,小可納須彌於芥子,內中似有無窮之天地,神威發動可以通天極地,威勢之宏竟是不可測度,然禦使此寶,以淩空目前的修為,卻是有些力不從心,便是勉力激發此寶威勢,雖是比之自己所有的功法還要淩厲幾分,卻是僅能曇花一顯,一擊之下,便要再無功力,再戰不能。
手持奇物卻不敢妄用,淩空亦是無奈已極,是以回京之路上,淩空的心神皆是耗在怎樣能禦使此物之上,如此水磨功夫,卻終是教他找了方法出來,此刻便是要試上一試。
緩緩將心神沉入九天元陽尺中,心神與尺中烙印相合,緩緩催動體內劍罡融入尺中,卻不與那守護在元靈之處的混沌氣息相交,如此良久之後,終是成功將劍罡固於此物之內,雖說比不上心神祭煉後那般神妙。卻可有另外一番作為。以尺作劍。
淩空劍門出身,修行之初頗為有些象那些以武入道之士,不僅劍訣淩厲無匹,更是精通技擊之道。不似現在那些道門中人,一身道法修為,禦使各種飛劍法寶,確是利害,然若是教人近的身去,卻是圖呼奈何。然修行道法之輩,神識心念強橫無比,尋常人等如何近得他們身前。是以雖是不通技擊,卻也無慮,然若是碰上修為高深,且又精通技擊之輩,卻是不免要吃上一虧的,是以道門修士人人都是將自身修煉地強大無比。護身地法寶更是無數,便是教人近了身去,等閑的法寶飛劍卻也是難傷害其等分毫,不過卻也是要看各人的功力如何了,以淩空此時的修為,便是天界神仙被淩空劍訣斬中,也是難逃軀體被毀之慮,更遑是人間修士。
是以淩空雖還不能禦使這九天元陽尺。卻是將其暫時當作劍來用,以此物之威,且有淩空此時地修為催發下,怕是大羅金仙也可斬得,而因為淩空已將心神烙印其上,若是隻以此寶護身,卻是比之真龍之氣還要強上幾分。
終於將九天元陽尺修煉的能有大用後,淩空出關時才發現已是過去了了半個月了,多虧了府中家人的機靈,見自家侯爺次日快早朝了還不見人影,當即派了個機靈的趕去太尉大人的府邸,言自家老爺回府後便病倒了,墾請太尉大人為自家老爺告病,幸虧萬歲沒有怪罪,這才為淩空拖了半個月的時間。
次日一早淩空便早早起身,乘車馬向皇宮而去,隨群臣朝拜了當今天子後,淩空當即出列上奏,言:此次朝廷出兵剿滅妖道之舉,雖是僅將蜀山一地地妖道剿除,但卻是將妖道首腦擊殺許多,另外擒拿得一些妖道的弟子,因為不敢擅專,是以請旨回京請陛下頒旨如何處置。
皇帝聞淩空的奏報,雖說早聞密報奏報,且回京地軍士中,也有將領向皇帝稟告過當日的情形,可是聞淩空的奏報,還是龍心大悅,當日的聖旨,雖說是命淩空剿滅蜀山、青城、昆侖各處的妖道,卻不過是一時因為在金殿之上被那妖道放肆了一回,如此不將夭子放在眼中的做法,簡直是大逆不道至極,如不加以懲處,夭子地威嚴何在,顏麵何存?是以才有了那道聖旨。
待淩空率軍走後,天子的氣也平了不少,卻又無端的擔心起來,當日金殿一戰那道人縱橫之威似還在眼前,以淩雲將那倭寇一擊而殺的武功,居然未能將那妖道留下,且還有淩空在旁以法術相助,如此合二人之力,都對付不了那個妖道,可想而知那妖道的利害了,是以在淩空走後,卻是日夜擔心那些妖道前來報複,以那妖道的利害來看,如是前來報複,宮中便是有再多的人也是妄然,除非那淩雲整日護在自己身邊,餘者對上那妖道皆是無用之輩,雖聽那淩空說自己有真龍之氣護體,卻是從未相信過的,隻以為那些都是淩空地本事,什麽真龍之氣的說法,都是奉承自己而已,不過心下卻也是真的希望自己有真龍之氣護體,那便算妖道再利害,也是傷不得自己的分毫,不過卻是私下想想而已,心下還是懼怕。
是以聞淩空當真將那蜀山剿滅,且將妖道首腦擊殺許多,那能不龍心大悅,且有淩空回來,自己也放心些,就算那些妖道真來報複寡人,有淩愛卿兄弟在,朕無懼也。是以當朝又加賞淩空一番,隨後又處理得幾本奏折,見無人上奏便宣布退朝,卻又命內侍將淩空喚到禦書房麵聖。
待見到淩空來後,便急急向淩空問自己的真龍之氣是否屬實,淩空自然是誇大其辭的宣染了一番,言陛下乃是真龍天子,自然是有真龍之氣護佑,此事再是屬實不過。然而真龍之氣雖不懼任何神鬼,但對塵世間的武功則無任何作用。
皇帝聞言大喜,當即便要淩空以道法在自己身上驗證一番,如是再要推托便是欺君,淩空被逼無奈下,隻得向夭子告罪,言身為臣子卻對天子出手,乃是大不敬之至,然為解陛下之惑,淩空也隻得放肆了,卻要先請陛下恕臣無罪,否則臣便是被定欺君也是絕不出手的。
天子聞淩空終是答應下來,大喜、當即恕淩空無罪,對天子出手乃是為聖命所逼。說完頗為期待的等待淩空以道法相擊,然心下確是有幾分忐忑之意。
淩空也是無奈,隻得催發一道劍氣向夭子攻去,皇帝雖是看不見淩空攻來的劍氣,也不諳武事,卻也可以感覺到室中突然出現的劍意,心中正在後悔,卻猛然見自己身周亮起一層黃芒,與當日淩空當眾演示出來的真龍之氣一模一樣,淩空見皇帝已經見到自身的真龍之氣,為加強具信念,當下又是幾道劍氣擊出。
當今夭子此時透過黃芒,卻是將淩空擊來的劍氣看的是一清二楚,隻見幾道同樣閃現黃芒的光線,瞬間從淩空身土射出,一閃便已到了眼前,隻見得身周那層黃芒忽地大作,那幾道淩厲的劍氣還未近前,便已給化的幹淨。
淩空此時連續激發的劍氣均為真龍之氣化去,見當今夭子目瞪口呆的的坐在那裏,便停手而立,上前奏道:“陛下如今可信了!”
(全本小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