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羅漢話音一落,淩空竟是哈哈大笑起來,彌漫空際的劍壓亦是同時大盛,那高懸天際的長劍,此時亦是光華大盛,耀眼已極,一副欲擇人而噬之狀,待淩空笑罷,忽地說道:“羅漢既提出此事,卻不知羅漢可知我劍門那位入魔的前輩最後下場如何。”
羅漢聞言卻是滯得一滯,才緩緩說道:“劍門無情子雖遭昆侖弟子偷襲,以致於肉身被毀,然其已是修行有成之士,元神已是凝練成胎,隻要元神不滅,想來還有轉世之機,不知貧僧所言可對?”
淩空聞言卻是說道:“淩某敬你一聲羅漢,卻不怕是了爾等,我劍門修行之法乃是另有奧妙,豈是你等能知,我劍門那位前輩失了肉身,元神無處依憑,雖是得我劍門五訣碑相護,然畢竟劍心有損,更曾遭心魔作祟,如此勉強過得百年,元神終是消散無蹤,世間再無此人,何來的轉世之說?”
降龍羅漢雖是佛門弟子佛法精深,對劍門千年前之事也曾聽得一、二,然劍門修行之法卻是不同世間任何門派,羅漢雖是修為精湛之輩,卻也是不知其中奧妙的,是以才會有轉世之說,在其想來如無情子等輩,元神必是已凝練成胎,紫府元嬰一成,肉身被毀乃是小事,劍門修為高深者眾,隨便那位護持之下,轉世投胎之舉不過是反掌間事,是以聞言下不由一驚,高宣了一聲佛號,才問道:“居士此言何意,莫非劍門不曾為其護持轉世麽。否則何來元神消散一說?”
淩空英偉的臉盤閃過一絲怒意。緩緩說道:“無情子師祖雖因心魔作祟而胡亂殺戮,但畢竟是有錯在先,我劍門亦毫不諱言,更不曾護短藏私。既種何因便得何果,無情子師祖因為殺戮過盛,才有了肉身被毀,修煉多年的元神消散之禍,無情子師祖用徹底消亡的代價承受了殺戮過盛之罪孽,然我劍門全派被天庭斬盡殺絕之禍卻又何辜?”
麵對劍門遺世弟子地血淚控訴、憤怒申討。諸神均被震攝得麵麵相覷。降龍羅漢雖是佛門弟子,但卻是人間高僧十世修行得成地阿羅漢果位,生平乃是以勇力著稱。佛祖舌燦金蓮的能耐卻是未得真傳,是以聞得淩空憤怒的質問,卻是再也說不出話來。
劍門弟子劍胎一成,那立時便是脫胎換骨,劍氣激蕩下確是威勢絕倫,便是比之道門的元嬰、佛門金身舍利亦無不及。甚或有過之,然有得必有失,劍門劍胎過於強大地威勢,卻是造成劍門弟子若是肉身被毀,那便是再難有轉世重修之機,皆因劍門的劍胎乃是由極度凝練的劍氣,聚集心神所在凝練而成,劍門弟子在未修得劍胎之時。便是打熬肉身,將自身經脈鍛煉的強韌無比,如此方能在劍胎結成之際承受那劍氣激蕩之力,試問世間母體胎兒雖是先天之屬,然那弱小的經脈如何能夠承受劍胎之威,是以劍門弟子的肉身若是被毀,轉世之機幾乎為零,可見一飲一啄莫非天定。
此時淩空見降龍羅漢再不言語,隻在那裏念誦經文,又見到先前攻擊自己地天庭眾神,此時已是趁雷神及羅漢與自己說話之際,向霍去病的疾風鐵騎撲去,不由怒哼一聲,劍訣催動下,那高懸天際的長劍此時卻是光華猛然暴散而出,點點金光瞬間便在天際組成兩個金光閃爍地大字,卻是“逆天”二字。
“逆天”兩個大字高懸天際,散發出陣陣威淩之氣,此時忽聞天際那長劍卻是一聲轟鳴聲響起,那兩個金光閃爍的大字仿佛得到指令一般,緩緩升至劍旁,宛如向帝王朝拜一般,上下浮動,隨後又圍繞那劍旋轉了起來,點點金光從兩個字上灑下,空間中那彌漫的劍意此時更盛。
雷神與眾羅漢見淩空劍勢未出便已有如此威勢,此時亦是心中大驚,紛紛提聚功力,隻見佛光、神力激蕩,卻是準備阻止淩空之威勢驚天的劍訣向天界眾神斬去。
此時那兩個金光閃爍的大字已是越旋越開,隻見這地府天際被耀成金光一片,劍意越來越盛,便在眾羅漢及那雷部眾神亦要展開護體仙光,不教那恐怖至極的劍意動搖其等本心之時,隻見天際那金光閃爍地“逆天”二字猛然快速旋動起來,瞬間便化作迷漫一片,淩空此時卻是忽地低吟道:“逆天之劍,縱法神霄。”其話音一落,身形激衝而上,逆天心劍瞬間飛回其手中,隨著淩空手中之劍緩緩劃動,隻見那一片輝煌之色猛然暴散開來,億萬金色的光點瞬間激射而出,在空中竟是化作無數金色長劍,此時劍意之盛,竟是教場中所有人心神都為之一顫。
此時那億萬金光所化的長劍發出陣陣尖銳至極的劍嘯聲,直向適才攻擊淩空的天庭眾神斬去,靈山的羅漢及聞仲所率的雷部眾神,見到那劍訣的威勢心下大驚,霎時雷鳴電閃,梵唱陣陣,雷部眾神與靈山羅漢同時施展出神雷佛法,妄圖阻止那億萬金色長劍地下落之勢。
立於半空的淩空此時嘴角露出一抹譏諷之色,逆天心劍緩緩揮動,最後作抱元守一之式,口中又自說道:“縱法神霄、耀耀煌煌、四靈之劍、萬法莫敵。”聲落,場中忽聞虎嘯龍吟,鳥鳴龜吼之聲,四方四靈竟是被淩空喚出,隻見青龍繞、白虎嘯、朱雀舞、玄武盤,此時被淩空喚出的四靈亦是不住散發凜冽劍氣,將淩空身形護在其中,對眾天神怒吼連連。
淩空竟是在天庭眾神之前召喚四靈,李靖看在眼中卻是心中大怒,立即將四禦神君喚來,責問其等為何要將四靈之力借於這逆天之人,四禦神君卻是滿臉苦色。四位神君對視一眼。方才由青龍孟章神君上前稟道:“李天王且息雷霆,容小神等稟來,此事小神等亦是不解,適才那逆天之人召來四靈之力時。小神等四人亦是急急查驗我等掌管之四靈神力,卻是無有絲毫缺失,是以小神等實是不知這逆天之人的四靈之力卻是借於何處,還請天王明鑒。”
托塔天王聞言一驚,天庭掌管周天神力,不論是仙魔妖等隻要是施展借力之法門。均要從天庭司掌周天星力的諸神處借力,這淩空施展的明明是四靈之屬,怎地卻不從四禦神君處借力呢。然其那四靈之力卻是借於何處,此事卻是輕忽不得,莫非是周天星力外泄,此戰後還須徹查才是。
且不說李靖心中之疑惑,單表淩空劍訣之威,此刻淩空召來四靈之屬遠非其人間施展之時。隻見那四靈皆清晰無比,宛如實體一般,當真是纖毫畢現,且如今淩空修行大成,四靈亦是盡顯其威,青龍屬木乃是縹緲訣、白虎破兵乃是帝皇訣、朱雀離火乃是殺伐訣、玄武葵水乃是仁心訣、四靈誅魔劍每訣一屬,雖是威勢不凡,然卻是五行缺一。這一缺便比之那“耀日喧囂訣”差了不止一籌,是以淩空因為未能盡融五訣,若是勉力施展“耀日喧囂訣”,定要因為五行缺一而遭劍訣反噬,然以淩空金仙地修為,以此訣對付天庭眾神,卻也不是其等能輕易接下地。
隨著淩空手中劍勢落下,四靈同時撲出。十八羅漢與雷部眾神此番全力施為,卻也不過擋住淩空“縱法神霄訣”的億萬劍氣,此時見淩空攻勢又出,不由心中暗歎一聲,有心相助卻是無力為之,隻能眼看那四靈激發無窮劍氣向天庭眾神席卷而去。
連續施展兩道威勢無匹的劍訣,便是淩空此際乃是金仙修為,劍仙之軀亦是覺得一陣乏力之感襲來,將心劍逆天收回,淩空卻是仍不罷休,那九天元陽尺祭出,劍氣激發下,隻見淩空身形展動,卻是合身又向天庭眾神殺去,一副不將那些冒犯自己的神仙盡數擊殺絕不罷休之狀。
托塔天王此際已被地府鬼軍反攻之勢攪地焦頭爛額,再見淩空如此威勢,再是顧不得自身安危,急命自己兩個兒子金吒、木吒前去阻攔淩空的攻勢,不可教其再殺入天兵陣中,否則眾神性命堪憂。
金吒、木吒領命而出,直向淩空撲去,遁龍樁、吳鉤劍兩件菩薩賜下的法寶亦是同時祭出,那遁龍樁乃是上古法寶,被那金吒祭出之後,迎風一晃便有三丈高下,隨即發出層層金色光圈向淩空罩去,此寶雖然威勢不凡,但卻隻有一個用處,便是如同俱留孫的捆仙索專為困人之用,此寶一出,不論你是人神仙鬼,隻要被那金色光圈觸及,便立時法力全失,被那金圈縛於樁上,不得主人解開,卻是莫要再想下來,盡顯佛門慈悲之意。那木吒的吳鉤劍則不然,此寶專為了殺伐而生,劍身煞氣極重,便是常人得了此寶,揮動間那激蕩的劍風亦可斬人於劍下,此時這吳鉤劍更有木吒以法訣催動,激射之間,煞氣隱現,一路呼嘯化作一道經天長虹,直向淩空下落地身形激斬而去。
好個淩空,此際被兩件異寶夾攻,卻是不見慌亂之態,激飛的身形更見快速,竟是不理會金吒、木吒的攻勢,存心要將天庭地五方揭諦、十二元辰等神人斬殺於劍下。奈何那遁龍樁、吳鉤劍兩件法寶不愧是當年的封神法器,竟是比淩空那電閃的身形快了一分,便在淩空已要殺至天庭眾神之前時,那遁龍樁的金圈及吳鉤劍的煞氣已至淩空身後三尺之處。時至此刻,淩空卻仍不退避,周身竟是升起一層若隱若現的劍氣,乃是淩空地護體無形劍氣,竟是欲憑此硬接兩件法寶的合擊。
已被淩空四靈誅魔劍殺的身形散亂的天庭眾神,此時如何招架淩空猛擊之勢,金圈與吳鉤劍同時擊在淩空後背之時,淩空亦是怒吼一聲,九天元陽尺脫手飛出,挾淩空全力一擊之勢,瞬間竟是將五方揭諦同時擊為兩斷,十二元辰亦有七位被那九天元陽尺掃過,數聲慘呼之聲才出,其等逃出的真靈竟是被那毫光四射的九天元陽尺卷了進去。卻是真靈亦未逃出。
遠處觀戰的李靖見之卻是大驚失色。天庭眾神便是被殺,便是元神盡散,隻要一抹真靈不失,回轉了封神台上。便可按其神職重得神力又複身軀,那裏想到這淩空竟有如此法寶,斬殺天庭眾神便如砍瓜切菜一般,且斬殺眾神之後竟還可將其等真靈吸入其中,此卻是何方法寶。
且說淩空奮起餘勇一舉斬殺得五方揭諦及七位十二元辰中人,自身亦是被那遁龍樁地金圈、吳鉤劍地煞氣擊中。那吳鉤劍雖是神兵,然其畢竟乃是劍屬,淩空已是劍仙之軀。世間之人除了劍靈天的劍門先輩外,對劍道的理解難有出其右者,若是吳鉤劍本體擊上,淩空可能還會有些傷損,然此際不過是劍上的煞氣擊中,淩空此際地的劍心便說是萬劍之祖亦不為過。是以那吳鉤劍上激發而出的煞氣,才一觸碰淩空身周的護體無形劍氣,便化為無形,竟是半點作用均無。
吳鉤劍的煞氣淩空不懼,然那遁龍樁的金圈卻不是好應付地,才一碰上淩空護體的劍氣,隻見那金圈一繞便將淩空身軀捆住,那懸浮天際的遁龍樁此時瑞彩忽現。又是三道金圈發出,向淩空罩來。
淩空被那金圈一捆,不由心中大驚,本以為那金圈再是利害,自己護體地無形劍氣也可阻得一阻,那知這金圈竟是如此之詭異,不為傷敵竟是捆人之用,且還不住收緊,自己護體的劍氣已被其壓至身周三寸之內,若是再教那飛來的三道金圈捆住,恐怕自己便再無掙脫之力了。
卻說淩空抗拒那金圈束縛之際,金吒也是驚異萬分,往日自己這遁龍樁一出,若是不中便還罷了,然隻要那金圈將人捆住,被縛之人便要立時法力全失,乖乖的被那金圈捆於遁龍樁上,怎地這淩空已被那金圈縛住,卻是還有掙紮之力,此人之修為當真怪異,所幸其掙不脫遁龍樁的束縛,隻要將其拿下,送至師尊那裏,以師尊的神通想來應知此人功法奧秘。
金吒心下盤算之際,淩空亦是用盡了方法,然不論自己將劍氣如何激蕩,那金圈卻是紋絲不動,且還在不住收緊,此時已將自己地護身劍氣壓至兩寸之內,那飛來的三道金圈亦是越來越近。
而此時霍去病得淩空之助,斬殺了十二位天庭之神,壓力大消下,率麾下之疾風鐵騎一陣衝殺,攔阻的眾天兵那裏是其對手,紛紛被其斬殺於刀槍之下,衝殺之際偶見淩空被縛,深感淩空先前相助之德,拔馬回身,直向淩空衝來,眾天兵已被其殺破了膽,此時那裏敢去阻攔,被其一路衝至淩空身前,刀槍齊舉,魔功盡發便向那縛住淩空身軀的金圈斬去,如此數十擊下去,那金圈卻是依然故我,仍是緩緩收緊,霍膘騎那用足法力的數十擊竟無任何效果。
此時遠在大陣中指揮全軍的陳平亦是見到淩空被縛,然此人處處以大局為重,在其眼中指揮地府鬼軍擊破天兵大陣方是現在的首要,是以其不過是略看一眼,便不予理會,反是下令十方統領盡數擊潰天庭大軍為要。
陳平不理會淩空死活,鬼帥卻是不會不理,雖有不出手的前言,然指揮大軍動向,卻是誰也無法指責其不守諾言,是以鬼帥一見陳平竟是不理會淩空安危,知此人向來以大局為重,也不怪罪於他,隻是傳令呂布、趙雲、冉閔、魏延四將前去救援淩空,務必不可教淩空被天界所擒,陳平知道鬼帥心意,隻是歎息一聲,卻也不會說些什麽。
呂布、趙雲、冉閔、魏延四將聞令,當即將統帥之兵交付高順統帶,便各領一百親兵向淩空處奔去,四將皆是勇力無雙之人,且此時一眾天兵被霍去病一陣亂砍,心誌早寒,統兵地神將又被淩空擊殺,此時見這四將激起漫天黑雲殺來,卻是在那裏裝模作樣一番,竟是不敢上前阻攔。
四將一路暢通無阻直至淩空身前,十方統領到了五位,雖然十八羅漢、雷部眾神環伺在側,卻也是不敢妄動,且其等先前為接淩空那威猛絕倫的“縱法神宵訣”,亦是法力耗損良多,此際正急急回複修為,不敢與這幾個凶惡之輩拚殺。
這五將雖然都有可比金仙的修為,但那遁龍樁不愧是封神法器,五將刀槍劍戟齊出,魔功法訣狂催,卻是奈何不得那小小一個金色光圈,隻得眼看其越收越緊,眼看便要徹底破去淩空的護體劍氣。
而那遁龍樁催發的三道金圈已近,五將不得不又分出兩人前去阻攔那三道光圈的的勢頭,隻是一道光圈自己等便已是無法破得,若是再教那三道金圈落在淩空的身上,恐怕除非是鬼帥毀諾出手,否則卻是隻可眼看淩空被天界擒去了。
五將此時渾身黑氣激發,將淩空所在之地與外界隔開,道道魔功黑雲直向那金圈包去,企圖以此阻止金圈收緊的速度。
(全本小說網 )
羅漢聞言卻是滯得一滯,才緩緩說道:“劍門無情子雖遭昆侖弟子偷襲,以致於肉身被毀,然其已是修行有成之士,元神已是凝練成胎,隻要元神不滅,想來還有轉世之機,不知貧僧所言可對?”
淩空聞言卻是說道:“淩某敬你一聲羅漢,卻不怕是了爾等,我劍門修行之法乃是另有奧妙,豈是你等能知,我劍門那位前輩失了肉身,元神無處依憑,雖是得我劍門五訣碑相護,然畢竟劍心有損,更曾遭心魔作祟,如此勉強過得百年,元神終是消散無蹤,世間再無此人,何來的轉世之說?”
降龍羅漢雖是佛門弟子佛法精深,對劍門千年前之事也曾聽得一、二,然劍門修行之法卻是不同世間任何門派,羅漢雖是修為精湛之輩,卻也是不知其中奧妙的,是以才會有轉世之說,在其想來如無情子等輩,元神必是已凝練成胎,紫府元嬰一成,肉身被毀乃是小事,劍門修為高深者眾,隨便那位護持之下,轉世投胎之舉不過是反掌間事,是以聞言下不由一驚,高宣了一聲佛號,才問道:“居士此言何意,莫非劍門不曾為其護持轉世麽。否則何來元神消散一說?”
淩空英偉的臉盤閃過一絲怒意。緩緩說道:“無情子師祖雖因心魔作祟而胡亂殺戮,但畢竟是有錯在先,我劍門亦毫不諱言,更不曾護短藏私。既種何因便得何果,無情子師祖因為殺戮過盛,才有了肉身被毀,修煉多年的元神消散之禍,無情子師祖用徹底消亡的代價承受了殺戮過盛之罪孽,然我劍門全派被天庭斬盡殺絕之禍卻又何辜?”
麵對劍門遺世弟子地血淚控訴、憤怒申討。諸神均被震攝得麵麵相覷。降龍羅漢雖是佛門弟子,但卻是人間高僧十世修行得成地阿羅漢果位,生平乃是以勇力著稱。佛祖舌燦金蓮的能耐卻是未得真傳,是以聞得淩空憤怒的質問,卻是再也說不出話來。
劍門弟子劍胎一成,那立時便是脫胎換骨,劍氣激蕩下確是威勢絕倫,便是比之道門的元嬰、佛門金身舍利亦無不及。甚或有過之,然有得必有失,劍門劍胎過於強大地威勢,卻是造成劍門弟子若是肉身被毀,那便是再難有轉世重修之機,皆因劍門的劍胎乃是由極度凝練的劍氣,聚集心神所在凝練而成,劍門弟子在未修得劍胎之時。便是打熬肉身,將自身經脈鍛煉的強韌無比,如此方能在劍胎結成之際承受那劍氣激蕩之力,試問世間母體胎兒雖是先天之屬,然那弱小的經脈如何能夠承受劍胎之威,是以劍門弟子的肉身若是被毀,轉世之機幾乎為零,可見一飲一啄莫非天定。
此時淩空見降龍羅漢再不言語,隻在那裏念誦經文,又見到先前攻擊自己地天庭眾神,此時已是趁雷神及羅漢與自己說話之際,向霍去病的疾風鐵騎撲去,不由怒哼一聲,劍訣催動下,那高懸天際的長劍此時卻是光華猛然暴散而出,點點金光瞬間便在天際組成兩個金光閃爍地大字,卻是“逆天”二字。
“逆天”兩個大字高懸天際,散發出陣陣威淩之氣,此時忽聞天際那長劍卻是一聲轟鳴聲響起,那兩個金光閃爍的大字仿佛得到指令一般,緩緩升至劍旁,宛如向帝王朝拜一般,上下浮動,隨後又圍繞那劍旋轉了起來,點點金光從兩個字上灑下,空間中那彌漫的劍意此時更盛。
雷神與眾羅漢見淩空劍勢未出便已有如此威勢,此時亦是心中大驚,紛紛提聚功力,隻見佛光、神力激蕩,卻是準備阻止淩空之威勢驚天的劍訣向天界眾神斬去。
此時那兩個金光閃爍的大字已是越旋越開,隻見這地府天際被耀成金光一片,劍意越來越盛,便在眾羅漢及那雷部眾神亦要展開護體仙光,不教那恐怖至極的劍意動搖其等本心之時,隻見天際那金光閃爍地“逆天”二字猛然快速旋動起來,瞬間便化作迷漫一片,淩空此時卻是忽地低吟道:“逆天之劍,縱法神霄。”其話音一落,身形激衝而上,逆天心劍瞬間飛回其手中,隨著淩空手中之劍緩緩劃動,隻見那一片輝煌之色猛然暴散開來,億萬金色的光點瞬間激射而出,在空中竟是化作無數金色長劍,此時劍意之盛,竟是教場中所有人心神都為之一顫。
此時那億萬金光所化的長劍發出陣陣尖銳至極的劍嘯聲,直向適才攻擊淩空的天庭眾神斬去,靈山的羅漢及聞仲所率的雷部眾神,見到那劍訣的威勢心下大驚,霎時雷鳴電閃,梵唱陣陣,雷部眾神與靈山羅漢同時施展出神雷佛法,妄圖阻止那億萬金色長劍地下落之勢。
立於半空的淩空此時嘴角露出一抹譏諷之色,逆天心劍緩緩揮動,最後作抱元守一之式,口中又自說道:“縱法神霄、耀耀煌煌、四靈之劍、萬法莫敵。”聲落,場中忽聞虎嘯龍吟,鳥鳴龜吼之聲,四方四靈竟是被淩空喚出,隻見青龍繞、白虎嘯、朱雀舞、玄武盤,此時被淩空喚出的四靈亦是不住散發凜冽劍氣,將淩空身形護在其中,對眾天神怒吼連連。
淩空竟是在天庭眾神之前召喚四靈,李靖看在眼中卻是心中大怒,立即將四禦神君喚來,責問其等為何要將四靈之力借於這逆天之人,四禦神君卻是滿臉苦色。四位神君對視一眼。方才由青龍孟章神君上前稟道:“李天王且息雷霆,容小神等稟來,此事小神等亦是不解,適才那逆天之人召來四靈之力時。小神等四人亦是急急查驗我等掌管之四靈神力,卻是無有絲毫缺失,是以小神等實是不知這逆天之人的四靈之力卻是借於何處,還請天王明鑒。”
托塔天王聞言一驚,天庭掌管周天神力,不論是仙魔妖等隻要是施展借力之法門。均要從天庭司掌周天星力的諸神處借力,這淩空施展的明明是四靈之屬,怎地卻不從四禦神君處借力呢。然其那四靈之力卻是借於何處,此事卻是輕忽不得,莫非是周天星力外泄,此戰後還須徹查才是。
且不說李靖心中之疑惑,單表淩空劍訣之威,此刻淩空召來四靈之屬遠非其人間施展之時。隻見那四靈皆清晰無比,宛如實體一般,當真是纖毫畢現,且如今淩空修行大成,四靈亦是盡顯其威,青龍屬木乃是縹緲訣、白虎破兵乃是帝皇訣、朱雀離火乃是殺伐訣、玄武葵水乃是仁心訣、四靈誅魔劍每訣一屬,雖是威勢不凡,然卻是五行缺一。這一缺便比之那“耀日喧囂訣”差了不止一籌,是以淩空因為未能盡融五訣,若是勉力施展“耀日喧囂訣”,定要因為五行缺一而遭劍訣反噬,然以淩空金仙地修為,以此訣對付天庭眾神,卻也不是其等能輕易接下地。
隨著淩空手中劍勢落下,四靈同時撲出。十八羅漢與雷部眾神此番全力施為,卻也不過擋住淩空“縱法神霄訣”的億萬劍氣,此時見淩空攻勢又出,不由心中暗歎一聲,有心相助卻是無力為之,隻能眼看那四靈激發無窮劍氣向天庭眾神席卷而去。
連續施展兩道威勢無匹的劍訣,便是淩空此際乃是金仙修為,劍仙之軀亦是覺得一陣乏力之感襲來,將心劍逆天收回,淩空卻是仍不罷休,那九天元陽尺祭出,劍氣激發下,隻見淩空身形展動,卻是合身又向天庭眾神殺去,一副不將那些冒犯自己的神仙盡數擊殺絕不罷休之狀。
托塔天王此際已被地府鬼軍反攻之勢攪地焦頭爛額,再見淩空如此威勢,再是顧不得自身安危,急命自己兩個兒子金吒、木吒前去阻攔淩空的攻勢,不可教其再殺入天兵陣中,否則眾神性命堪憂。
金吒、木吒領命而出,直向淩空撲去,遁龍樁、吳鉤劍兩件菩薩賜下的法寶亦是同時祭出,那遁龍樁乃是上古法寶,被那金吒祭出之後,迎風一晃便有三丈高下,隨即發出層層金色光圈向淩空罩去,此寶雖然威勢不凡,但卻隻有一個用處,便是如同俱留孫的捆仙索專為困人之用,此寶一出,不論你是人神仙鬼,隻要被那金色光圈觸及,便立時法力全失,被那金圈縛於樁上,不得主人解開,卻是莫要再想下來,盡顯佛門慈悲之意。那木吒的吳鉤劍則不然,此寶專為了殺伐而生,劍身煞氣極重,便是常人得了此寶,揮動間那激蕩的劍風亦可斬人於劍下,此時這吳鉤劍更有木吒以法訣催動,激射之間,煞氣隱現,一路呼嘯化作一道經天長虹,直向淩空下落地身形激斬而去。
好個淩空,此際被兩件異寶夾攻,卻是不見慌亂之態,激飛的身形更見快速,竟是不理會金吒、木吒的攻勢,存心要將天庭地五方揭諦、十二元辰等神人斬殺於劍下。奈何那遁龍樁、吳鉤劍兩件法寶不愧是當年的封神法器,竟是比淩空那電閃的身形快了一分,便在淩空已要殺至天庭眾神之前時,那遁龍樁的金圈及吳鉤劍的煞氣已至淩空身後三尺之處。時至此刻,淩空卻仍不退避,周身竟是升起一層若隱若現的劍氣,乃是淩空地護體無形劍氣,竟是欲憑此硬接兩件法寶的合擊。
已被淩空四靈誅魔劍殺的身形散亂的天庭眾神,此時如何招架淩空猛擊之勢,金圈與吳鉤劍同時擊在淩空後背之時,淩空亦是怒吼一聲,九天元陽尺脫手飛出,挾淩空全力一擊之勢,瞬間竟是將五方揭諦同時擊為兩斷,十二元辰亦有七位被那九天元陽尺掃過,數聲慘呼之聲才出,其等逃出的真靈竟是被那毫光四射的九天元陽尺卷了進去。卻是真靈亦未逃出。
遠處觀戰的李靖見之卻是大驚失色。天庭眾神便是被殺,便是元神盡散,隻要一抹真靈不失,回轉了封神台上。便可按其神職重得神力又複身軀,那裏想到這淩空竟有如此法寶,斬殺天庭眾神便如砍瓜切菜一般,且斬殺眾神之後竟還可將其等真靈吸入其中,此卻是何方法寶。
且說淩空奮起餘勇一舉斬殺得五方揭諦及七位十二元辰中人,自身亦是被那遁龍樁地金圈、吳鉤劍地煞氣擊中。那吳鉤劍雖是神兵,然其畢竟乃是劍屬,淩空已是劍仙之軀。世間之人除了劍靈天的劍門先輩外,對劍道的理解難有出其右者,若是吳鉤劍本體擊上,淩空可能還會有些傷損,然此際不過是劍上的煞氣擊中,淩空此際地的劍心便說是萬劍之祖亦不為過。是以那吳鉤劍上激發而出的煞氣,才一觸碰淩空身周的護體無形劍氣,便化為無形,竟是半點作用均無。
吳鉤劍的煞氣淩空不懼,然那遁龍樁的金圈卻不是好應付地,才一碰上淩空護體的劍氣,隻見那金圈一繞便將淩空身軀捆住,那懸浮天際的遁龍樁此時瑞彩忽現。又是三道金圈發出,向淩空罩來。
淩空被那金圈一捆,不由心中大驚,本以為那金圈再是利害,自己護體地無形劍氣也可阻得一阻,那知這金圈竟是如此之詭異,不為傷敵竟是捆人之用,且還不住收緊,自己護體的劍氣已被其壓至身周三寸之內,若是再教那飛來的三道金圈捆住,恐怕自己便再無掙脫之力了。
卻說淩空抗拒那金圈束縛之際,金吒也是驚異萬分,往日自己這遁龍樁一出,若是不中便還罷了,然隻要那金圈將人捆住,被縛之人便要立時法力全失,乖乖的被那金圈捆於遁龍樁上,怎地這淩空已被那金圈縛住,卻是還有掙紮之力,此人之修為當真怪異,所幸其掙不脫遁龍樁的束縛,隻要將其拿下,送至師尊那裏,以師尊的神通想來應知此人功法奧秘。
金吒心下盤算之際,淩空亦是用盡了方法,然不論自己將劍氣如何激蕩,那金圈卻是紋絲不動,且還在不住收緊,此時已將自己地護身劍氣壓至兩寸之內,那飛來的三道金圈亦是越來越近。
而此時霍去病得淩空之助,斬殺了十二位天庭之神,壓力大消下,率麾下之疾風鐵騎一陣衝殺,攔阻的眾天兵那裏是其對手,紛紛被其斬殺於刀槍之下,衝殺之際偶見淩空被縛,深感淩空先前相助之德,拔馬回身,直向淩空衝來,眾天兵已被其殺破了膽,此時那裏敢去阻攔,被其一路衝至淩空身前,刀槍齊舉,魔功盡發便向那縛住淩空身軀的金圈斬去,如此數十擊下去,那金圈卻是依然故我,仍是緩緩收緊,霍膘騎那用足法力的數十擊竟無任何效果。
此時遠在大陣中指揮全軍的陳平亦是見到淩空被縛,然此人處處以大局為重,在其眼中指揮地府鬼軍擊破天兵大陣方是現在的首要,是以其不過是略看一眼,便不予理會,反是下令十方統領盡數擊潰天庭大軍為要。
陳平不理會淩空死活,鬼帥卻是不會不理,雖有不出手的前言,然指揮大軍動向,卻是誰也無法指責其不守諾言,是以鬼帥一見陳平竟是不理會淩空安危,知此人向來以大局為重,也不怪罪於他,隻是傳令呂布、趙雲、冉閔、魏延四將前去救援淩空,務必不可教淩空被天界所擒,陳平知道鬼帥心意,隻是歎息一聲,卻也不會說些什麽。
呂布、趙雲、冉閔、魏延四將聞令,當即將統帥之兵交付高順統帶,便各領一百親兵向淩空處奔去,四將皆是勇力無雙之人,且此時一眾天兵被霍去病一陣亂砍,心誌早寒,統兵地神將又被淩空擊殺,此時見這四將激起漫天黑雲殺來,卻是在那裏裝模作樣一番,竟是不敢上前阻攔。
四將一路暢通無阻直至淩空身前,十方統領到了五位,雖然十八羅漢、雷部眾神環伺在側,卻也是不敢妄動,且其等先前為接淩空那威猛絕倫的“縱法神宵訣”,亦是法力耗損良多,此際正急急回複修為,不敢與這幾個凶惡之輩拚殺。
這五將雖然都有可比金仙的修為,但那遁龍樁不愧是封神法器,五將刀槍劍戟齊出,魔功法訣狂催,卻是奈何不得那小小一個金色光圈,隻得眼看其越收越緊,眼看便要徹底破去淩空的護體劍氣。
而那遁龍樁催發的三道金圈已近,五將不得不又分出兩人前去阻攔那三道光圈的的勢頭,隻是一道光圈自己等便已是無法破得,若是再教那三道金圈落在淩空的身上,恐怕除非是鬼帥毀諾出手,否則卻是隻可眼看淩空被天界擒去了。
五將此時渾身黑氣激發,將淩空所在之地與外界隔開,道道魔功黑雲直向那金圈包去,企圖以此阻止金圈收緊的速度。
(全本小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