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隔數裏外埋伏在灌木叢中,啃著幹糧的暗哨,聽到這聲音,頓時1個激靈,這聲音已經好久沒有聽到了。


    但是下1刻,那聲音再次響起,而且是不同方向傳來的,但是那聲音的頻率都是1樣的…2長1短??


    暗哨的心態頓時1震,這就意味著起碼是兩個萬戶的兵力啊。


    奶奶的,這幫子韃子是動真格了嗎?那暗哨再次狠狠地咬了1口手中的幹糧,從懷中取出敲火鐮石,將那隨身攜帶的西瓜紙炮給點燃了!


    發現敵情,點炮報警,這是暗哨的規矩。


    隨著這1處紙炮的響起,不多時,就有著遠處的炮聲繼續響起,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這便是所謂的烽火傳信,隻不過發展到了明朝,早已被火藥所取代了,變成了各炮照數接應,挨次傳遞!


    而這紙炮的威力雖然響亮,哪怕接連傳遞,但是終究受限於暗哨的人數問題,傳遞不了到長城邊上。


    這時候,就輪到那架炮士卒了。


    這些架炮士卒,都固定在特定的潛伏地點,1般距離關外是在4十裏到5十裏左右的範疇內,往往兩人1組,有著兩門3眼銃。


    若是軍情很急,那就兩門接連擊發,或是不急那就1門。


    這3眼銃殺傷力不夠,但是卻能聽個響,遠比那西瓜紙炮要來得響亮了。


    而架炮士卒,他們被稱為尖兒手,其實在萬曆年間已經跟那夜不收混為1談了,但是其實不然,那尖兒手所掌的是放炮傳遞之用,與那夜不收並不相同。


    也就是說那暗哨的消息傳遞到架炮尖兒手之後,軍情的傳遞就交到了這些尖兒手身上,而不是暗哨1肩獨擔。


    那些個尖兒手在聽到這接連響起的紙炮聲,也紛紛麵露急色,紙炮聲1直不斷,這說明暗哨將身上所有的紙炮都用掉了,這已經是軍情緊急了,當即也用鐮石點燃那3眼火銃,朝著半空中擊發而出。


    “轟——”


    “轟——轟——”1處炮聲剛歇,很快便又有炮聲接上。


    炮聲隆隆,接連不斷,響徹到了那長城沿邊的墩台上。


    薊鎮墩台處,00總總不下數百座,前後聯絡,烽火相望。


    此刻這些墩台上的墩軍都聽到了那炮聲,那些個主事的百總,或是把總們當即便明白北方的韃子過來了,但是對於具體的數目,這些駐守在墩台的百總把總們並不知道,所以他們選擇派出長哨夜不收出境哨探!


    這夜不收按著屬地劃分有兩種,1種是駐守在各個墩台內的夜不收,另1種則是直屬於各營的夜不收。


    像是薊鎮,薊鎮每營平均下來有夜不收3百名左右,像是馬蘭峪營則設有夜不收4百名,就連山海關營這種已經處於內地當中,防區很小的也有著3十名夜不收。


    這個數字已經很離譜了,換算下來,這夜不收跟額兵的比例已經達到了近1成,遠超其他地區。


    而這其中變化,還是離不開戚繼光,鎮守薊鎮十多年的戚繼光很清楚,想要守好邊關必得夜不收,使其探聽風聲,所以薊鎮夜不收占邊防軍力的比例,是整個9邊最高的!


    而每個墩台也有著墩軍和夜不收,每墩,墩軍5名,夜不收2名,相互保結,2者分工明確,所謂偵探責在夜不收,瞭望責在墩軍!


    至於那長哨夜不收則是按著任務類型和遠近來劃分的,除了那長哨之外,還有遠哨和傳報的。


    遠哨的主要跟那明哨有些類似,主要是間諜刺探之用,而長哨和傳報,主要就是觀察有無敵軍接近,探其動靜,以及到達時間,眾寡之勢。


    半日之後,各處墩台的夜不收都開始走報給各墩的百總,而後這些個百總又將這探知到的軍情差人飛報給千總。


    千總在匯合了各墩台上報上來的軍情之後,進行了1個簡單匯總,就將其全部打包,派遣走報夜不收報給提調墩台官!


    這9邊重鎮,每個防區都分為多路,像是薊鎮就有十2路。


    各路皆有提調墩台官,用以匯總那墩台上的軍情。


    那提調墩台官在收到軍情之後,拆開粗眼看去,頓時臉色大變,像是有些不敢置信地細細看去。


    好半響之後,才將這些軍情全部打包到絲囊當中,而後又再寫了1份軍情匯總1並放入到哪絲囊當中,再派出塘馬,以及緝事軍向上呈報。


    那幾位塘馬和緝事軍所奔去的方向正是潞王朱翊鏐所在的古北口。


    塘報到的時候,朱翊鏐其實也是剛剛到的那古北口。


    他在等來了李如鬆所帶領的1千5百軍士,以及數百幫丁之後,便火速趕往古北口。


    同時也傳檄那3千浙兵隻需要往劉家口即可,不需與自己匯合。


    經過在石匣營這幾日的心理建設之後,他絕對要冒險1回,不能像前幾日那般惜命了。


    火中取栗,著天底下哪有無風險的事。


    隻是前往古北口確實耗了差不多兩天的時間,從那石匣營到古北口,雖說隻有6十裏。


    但是路程確實繞,花的時間也確實多的。


    朱翊鏐1行數千人,往東北先是行了十裏之後,在腰亭鋪稍作休整,便1頭鑽入了那燕山山脈的餘脈當中,每2十裏便休整1個時辰,途中更是遇到了漲水的潮河,又從那山頂迂回過去的。


    這時間自然就耗得多了。


    站在那城樓門上的朱翊鏐,接到了快馬奏報的軍情。


    那包裹很厚,雖說看起來不輕但是卻不墜手,打開1看,數十封軍情文書擺在自己麵前,讓第1次接觸的朱翊鏐,眉頭不禁1挑。


    好在軍中也是有書辦和文書,就算再不濟,那跟在自己邊上的戚金也可以幫著自己分擔。


    再經過幾個書辦的梳理之後,朱翊鏐這才明白為何要有這麽多軍情文書了,無他,就1個字,準!


    追求準確,在當下沒有太多辦法,就隻能靠不同墩台之間的相互映襯了。


    在核實無誤,沒有被掉包之後,朱翊鏐最終親自打開了那提調墩台官的軍情文書。


    “據靜安,毛峰,不浪,西日等多處空墩長哨夜不收報稱,有先鋒達賊3千餘騎,為朵顏內屬夷人,徑奔大路跑走。”


    “而後又有大舉達賊不知其準數,前後3十餘裏,皆有煙塵,據前方暗哨來報,恐有兩個萬戶,當不下3萬之眾!,兩者1前1後,恐越過長城,攻劉家口!”


    “果然”


    朱翊鏐麵露了然之色,不過也更加佩服那戚帥對於戰場的洞察工夫了,他認為這薊鎮的兩處關口,那那鬆亭關,也就是喜峰口太過於險要,不利於大股達賊侵擾,隻有那劉家口可以,所以需要防守燕河,台頭2路。


    所以朱翊鏐早早就將沈有容派了出去,與他1並同行的還有那杜鬆和3百親衛營!


    他打算將那劉家口變成1個鐵砧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壽並收藏驚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