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呀?”
房門被吱呀一聲拉開,一位四十來歲,留著齊耳短發的婦女探出身來。
“這不是錢主任嘛,快請進,他三大爺還沒下班。”
見是街道辦主任前來,婦女板著的臉立馬柔和起來。
錢主任擺擺手,客氣道:
“就不進去了,今兒過來,主要是帶街道辦的小楊過來認認門。”
說話間側了一下身,繼續說道:“這是我們街道辦的楊慶有,進門靠裏的兩間倒座房分給他了,這不帶他到你這報個到。”
“這位是三大媽,經常去居委會幫忙。”
楊慶有這時的大腦有點短路,為什麽我會有種麵熟的趕腳?
盡管如此,他還是客氣的說道:“三大媽,您好,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
“小楊同誌,你好”
“行,既然你們認識了,我就先走了。”
錢主任也很痛快,幹完自己的事,抬腳就走。
剛走到垂花門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事,回頭說道:“小楊,明兒給你一天假,好好收拾一下家裏,後天再去上班。”
“主任,您慢走。”
錢主任頭也不回的擺擺手,特瀟灑。
知道楊慶有在街道辦上班後,三大媽很是熱心。
“來來來,小楊同誌,先進屋喝口熱水,三大爺他們馬上就下班了,待會你們見一見,好好聊聊。”
“小楊同誌,什麽時候搬家啊!有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千萬別見外。”
“小楊同誌,家裏還有什麽人?結婚了沒?”
三大媽的熱情出人預料,楊慶有有些招架不住,連連後退。
“三大媽,您甭客氣,叫我小楊就好,今晚我就得在這住,還得找您借些東西,收拾一下屋子。”
“趕巧沒事兒,正好幫你搭把手。”
楊慶有話音剛落地,三大媽伸手就把門後的掃把拿了出來。
冬天黑的早,估摸著還不到五點,西邊的太陽隻剩下的尖尖頭,給地麵上的建築拉了個長長的影子。
三大媽推開門,熟練的拉開電燈,開口說道:
“倒座房就這點不好,外麵但凡暗了點,屋裏就看不清。”
說話間她掃了一眼屋內,見空蕩蕩的,驚訝的問道:“小楊,你行李呢?”
楊慶有無奈的笑了笑,回道:“這身衣服就是全部家當,哪有行李。”
“那你還有閑工夫和我嘮嗑。”三大媽大驚。
楊慶有....
我也沒想跟您嘮嗑!
“您別急,我正要問您呢,家裏有用不到的被褥嗎?”
見三大媽臉色有點糾結,楊慶有趕緊加了一句:“不白借,行情價給您錢,您也看見了,沒被褥,今晚都沒法睡覺,隻能求到您這兒了。”
聽到楊慶有的補充,笑容重新回到三大媽的臉上。
“小楊你這是什麽話,待會我回去找找,街坊鄰裏的,怎麽著也不能讓你凍著。”
“那感情好,之前還犯愁今晚沒法睡覺,幸虧有您。”
“我先給你收拾一下衛生,你抓緊去供銷社看看,鍋碗瓢盆、毛巾、肥皂等日用品都得買,就怕胡同口的供銷社東西不全。”
“行,那勞煩您,我先去看看。”
出了大門,向西不到二十米,就是傳說中的公廁,大冬天的味道照樣不可描述,簡直了。
楊慶有掩鼻快步走過,然後掏出兩塊巧克力,邊吃邊慢悠悠的趕路。
被褥有著落後,楊慶有也不用再著急,雖說小超市東西沒那麽全,但部分日用品還是有的,隻是大部分不敢拿出來用,那造型和花紋不符合這個年代。
鍋碗啥的買了也白買,他沒灶台啊!燒土炕的那個口隻能燒炕,上一任住戶估計家裏有爐子,並沒有壘灶台。
他去供銷社,主要是為了長見識,其次才是買東西。
溜溜達達走了十來分鍾,出了胡同,楊慶有第一次見識了特色的人民供銷社。
胡同口的供銷社不大,兩間屋,一共四個售貨員。
沒到下班的點,供銷社裏沒顧客,售貨員們倆倆一堆,正擱櫃台後聊的歡快。
見有人進門,歡快的倆人一頓,見是一毛頭小子,接著低頭繼續聊。
楊慶有也樂得沒人搭理他,背著手站櫃台前,挨個打量貨架上的商品。
大缸的鹽醬醋,整盆的各式鹹菜,搪瓷盆、搪瓷碗、搪瓷痰盂,各種搪瓷,當然也少不了吃飯的碗筷。
另一間屋就整潔多了,玻璃的櫃台,整齊的貨架。
針頭線腦、暖水壺、煤油燈、肥皂、火柴,還有香煙和大缸的散裝白酒。
整間屋充斥著濃烈的白酒味,估計這年代大家買不起瓶裝白酒,貨架上根本就沒擺。
楊慶有算是漲了見識,牡丹、香山、北海、金魚、大生產、葵花等各色傳說中的香煙,上麵印著充滿時代特色的圖案。
他也不知道哪種要票,哪種不要票,試探著開口問道:“同誌,麻煩你,給我來盒最便宜的香煙。”
售貨員頭也不抬的回了句:“九分。”
楊慶有利索的掏了毛票,櫃台後甩出一盒大生產。
接著楊慶有回到油鹽醬醋那屋,當著售貨員的麵,開始清點自己的票據。
見此情景,倆大姐也不聊天了,瞪著眼珠子瞧他。
正當楊慶有皺眉盤算著怎麽開口時,其中一位大姐開口道:“我說小子,是不是偷拿的家裏票,年紀輕輕的可不能犯錯誤。”
大姐眼中的戒備,嚴肅的神情,讓楊慶有些頭皮發麻,他相信,隻要發現有一點不對,對麵這倆大姐絕對立馬扭送他去派出所見公安。
不要忽略這個時期人們的覺悟。
楊慶有深以為然,立馬掏出工作證,辯解道:“大姐、不,同誌,我是農村的,今兒剛報到,第一次進城,您見笑。”
檢驗過工作證,大姐口氣也緩和下來。
“分到哪了?”
“不遠處的95號院。”
“95號院還有空房嗎?”大姐有些疑惑。
另一位大姐搖搖頭,她住西邊胡同,離的遠,不清楚東邊胡同的情況。
“運氣好,分了兩間倒座房。”
“那還成,陰暗了些,勝在麵積大。”
可能是倆大姐著實無聊,拉著楊慶有聊了起來。
房門被吱呀一聲拉開,一位四十來歲,留著齊耳短發的婦女探出身來。
“這不是錢主任嘛,快請進,他三大爺還沒下班。”
見是街道辦主任前來,婦女板著的臉立馬柔和起來。
錢主任擺擺手,客氣道:
“就不進去了,今兒過來,主要是帶街道辦的小楊過來認認門。”
說話間側了一下身,繼續說道:“這是我們街道辦的楊慶有,進門靠裏的兩間倒座房分給他了,這不帶他到你這報個到。”
“這位是三大媽,經常去居委會幫忙。”
楊慶有這時的大腦有點短路,為什麽我會有種麵熟的趕腳?
盡管如此,他還是客氣的說道:“三大媽,您好,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
“小楊同誌,你好”
“行,既然你們認識了,我就先走了。”
錢主任也很痛快,幹完自己的事,抬腳就走。
剛走到垂花門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事,回頭說道:“小楊,明兒給你一天假,好好收拾一下家裏,後天再去上班。”
“主任,您慢走。”
錢主任頭也不回的擺擺手,特瀟灑。
知道楊慶有在街道辦上班後,三大媽很是熱心。
“來來來,小楊同誌,先進屋喝口熱水,三大爺他們馬上就下班了,待會你們見一見,好好聊聊。”
“小楊同誌,什麽時候搬家啊!有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千萬別見外。”
“小楊同誌,家裏還有什麽人?結婚了沒?”
三大媽的熱情出人預料,楊慶有有些招架不住,連連後退。
“三大媽,您甭客氣,叫我小楊就好,今晚我就得在這住,還得找您借些東西,收拾一下屋子。”
“趕巧沒事兒,正好幫你搭把手。”
楊慶有話音剛落地,三大媽伸手就把門後的掃把拿了出來。
冬天黑的早,估摸著還不到五點,西邊的太陽隻剩下的尖尖頭,給地麵上的建築拉了個長長的影子。
三大媽推開門,熟練的拉開電燈,開口說道:
“倒座房就這點不好,外麵但凡暗了點,屋裏就看不清。”
說話間她掃了一眼屋內,見空蕩蕩的,驚訝的問道:“小楊,你行李呢?”
楊慶有無奈的笑了笑,回道:“這身衣服就是全部家當,哪有行李。”
“那你還有閑工夫和我嘮嗑。”三大媽大驚。
楊慶有....
我也沒想跟您嘮嗑!
“您別急,我正要問您呢,家裏有用不到的被褥嗎?”
見三大媽臉色有點糾結,楊慶有趕緊加了一句:“不白借,行情價給您錢,您也看見了,沒被褥,今晚都沒法睡覺,隻能求到您這兒了。”
聽到楊慶有的補充,笑容重新回到三大媽的臉上。
“小楊你這是什麽話,待會我回去找找,街坊鄰裏的,怎麽著也不能讓你凍著。”
“那感情好,之前還犯愁今晚沒法睡覺,幸虧有您。”
“我先給你收拾一下衛生,你抓緊去供銷社看看,鍋碗瓢盆、毛巾、肥皂等日用品都得買,就怕胡同口的供銷社東西不全。”
“行,那勞煩您,我先去看看。”
出了大門,向西不到二十米,就是傳說中的公廁,大冬天的味道照樣不可描述,簡直了。
楊慶有掩鼻快步走過,然後掏出兩塊巧克力,邊吃邊慢悠悠的趕路。
被褥有著落後,楊慶有也不用再著急,雖說小超市東西沒那麽全,但部分日用品還是有的,隻是大部分不敢拿出來用,那造型和花紋不符合這個年代。
鍋碗啥的買了也白買,他沒灶台啊!燒土炕的那個口隻能燒炕,上一任住戶估計家裏有爐子,並沒有壘灶台。
他去供銷社,主要是為了長見識,其次才是買東西。
溜溜達達走了十來分鍾,出了胡同,楊慶有第一次見識了特色的人民供銷社。
胡同口的供銷社不大,兩間屋,一共四個售貨員。
沒到下班的點,供銷社裏沒顧客,售貨員們倆倆一堆,正擱櫃台後聊的歡快。
見有人進門,歡快的倆人一頓,見是一毛頭小子,接著低頭繼續聊。
楊慶有也樂得沒人搭理他,背著手站櫃台前,挨個打量貨架上的商品。
大缸的鹽醬醋,整盆的各式鹹菜,搪瓷盆、搪瓷碗、搪瓷痰盂,各種搪瓷,當然也少不了吃飯的碗筷。
另一間屋就整潔多了,玻璃的櫃台,整齊的貨架。
針頭線腦、暖水壺、煤油燈、肥皂、火柴,還有香煙和大缸的散裝白酒。
整間屋充斥著濃烈的白酒味,估計這年代大家買不起瓶裝白酒,貨架上根本就沒擺。
楊慶有算是漲了見識,牡丹、香山、北海、金魚、大生產、葵花等各色傳說中的香煙,上麵印著充滿時代特色的圖案。
他也不知道哪種要票,哪種不要票,試探著開口問道:“同誌,麻煩你,給我來盒最便宜的香煙。”
售貨員頭也不抬的回了句:“九分。”
楊慶有利索的掏了毛票,櫃台後甩出一盒大生產。
接著楊慶有回到油鹽醬醋那屋,當著售貨員的麵,開始清點自己的票據。
見此情景,倆大姐也不聊天了,瞪著眼珠子瞧他。
正當楊慶有皺眉盤算著怎麽開口時,其中一位大姐開口道:“我說小子,是不是偷拿的家裏票,年紀輕輕的可不能犯錯誤。”
大姐眼中的戒備,嚴肅的神情,讓楊慶有些頭皮發麻,他相信,隻要發現有一點不對,對麵這倆大姐絕對立馬扭送他去派出所見公安。
不要忽略這個時期人們的覺悟。
楊慶有深以為然,立馬掏出工作證,辯解道:“大姐、不,同誌,我是農村的,今兒剛報到,第一次進城,您見笑。”
檢驗過工作證,大姐口氣也緩和下來。
“分到哪了?”
“不遠處的95號院。”
“95號院還有空房嗎?”大姐有些疑惑。
另一位大姐搖搖頭,她住西邊胡同,離的遠,不清楚東邊胡同的情況。
“運氣好,分了兩間倒座房。”
“那還成,陰暗了些,勝在麵積大。”
可能是倆大姐著實無聊,拉著楊慶有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