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京城的天空高遠清澈,但朝堂之上卻風雲密布。自從鄭之延案件以來,朝中各派勢力的博弈愈發激烈,尤其是東林黨與閹黨之間的對立日益加劇。


    這日清晨,天啟皇帝早早地來到了禦書房。他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顯然心事重重。禦前太監小桂子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不敢出聲打擾。


    突然,天啟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看向小桂子:\"傳旨,召集文武百官,今日上朝。\"


    小桂子連忙應聲:\"奴才遵旨。\"


    不多時,文武百官齊聚金鑾殿。天啟皇帝一身明黃龍袍,頭戴冕冠,端坐在龍椅之上。他環視朝堂,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威嚴。


    \"諸位愛卿,\"天啟開口道,\"朕有一事要宣布。\"


    百官們屏息靜氣,等待天啟的下文。


    \"前些時日,皇極殿不幸遭遇火災,倒塌嚴重。\"天啟緩緩說道,\"朕決定,即日起開始修繕皇極殿。\"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嘩然。楊秉先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楊秉先拱手道,\"臣以為,此時修繕皇極殿恐怕不妥。\"


    天啟皇帝挑了挑眉:\"哦?楊愛卿何出此言?\"


    楊秉先正色道:\"回陛下,如今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加之近年來天災頻繁,國庫空虛。臣以為,此時應當將有限的銀兩用於救濟百姓,而非修繕宮殿。\"


    話音剛落,其他東林黨官員紛紛附和。


    \"臣附議!\"


    \"陛下,楊大人所言極是!\"


    天啟皇帝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他環視朝堂,發現幾乎所有的清流官員都站在了楊秉先一邊。


    就在這時,一個尖細的聲音響起:\"陛下,奴才有話要說。\"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魏忠賢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了殿中。他一身太監服飾,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容,但眼中卻閃爍著精明的光芒。


    \"魏公公請講。\"天啟點頭示意。


    魏忠賢向前一步,朗聲道:\"陛下,奴才以為,修繕皇極殿乃是當務之急。皇極殿不僅是承載曆史的地方,更是象征皇權的延續。如今皇極殿倒塌,若不及時修繕,恐怕會讓百姓對朝廷失去信心。\"


    楊秉先聞言,立刻反駁道:\"魏公公此言差矣!如今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哪裏還會在意什麽皇極殿?\"


    魏忠賢不甘示弱:\"楊大人,您這話就不對了。民心所向,皇極所係。修繕皇極殿,正是為了安定民心。\"


    兩人你來我往,爭辯不休。其他官員也紛紛加入討論,朝堂上頓時吵成一片。


    天啟皇帝坐在龍椅上,目光在楊秉先和魏忠賢之間來回掃視。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似乎在權衡利弊。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楚淩霄突然開口了:\"陛下,臣有一言。\"


    天啟眼前一亮:\"楚愛卿請講。\"


    楚淩霄拱手道:\"臣以為,修繕皇極殿與救濟百姓並非對立。我們可以在修繕過程中,優先雇傭貧困百姓參與工程,既完成了修繕,又能為百姓提供一份收入。\"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安靜了下來。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楊秉先望著楚淩霄,神色複雜。


    天啟皇帝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看向楚淩霄,微微點頭:\"楚愛卿所言極是。就按這個方案執行吧。\"


    楊秉先還想說什麽,但看到天啟堅定的眼神,隻好作罷。


    朝會結束後,天啟將楚淩霄單獨留了下來。


    \"楚愛卿,\"天啟輕聲說道,\"你今日的表現很好。\"


    楚淩霄恭敬地回答:\"臣不敢當,隻是盡忠職守而已。\"


    天啟搖搖頭:\"不,你做得很好。朕看得出來,你是真心為國為民。不像有些人...\"他的目光掃向遠處,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楚淩霄心中一動,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是指...\"


    天啟歎了口氣:\"朕即位以來,朝中黨爭不斷。東林黨、閹黨...他們各自為政,爭權奪利,卻忘了為國為民的初心。朕有時候真不知該信任誰。\"


    楚淩霄聽出了天啟話中的無奈,他正色道:\"陛下,臣以為,無論是哪個黨派,隻要真心為國為民,就值得信任。關鍵是要看他們的行動,而不是空談。\"


    天啟眼前一亮:\"楚愛卿說得對。朕會好好考慮的。\"


    就在這時,魏忠賢匆匆走了進來:\"陛下,奴才有要事稟報。\"


    天啟揮了揮手,示意楚淩霄退下。楚淩霄行禮告退,但在轉身的瞬間,他看到魏忠賢眼中閃過一絲陰狠的光芒。


    楚淩霄踏出沉重的大殿門檻,金碧輝煌的宮牆在秋日斜陽的映照下,閃耀著冷冽的光芒。他深吸了一口微涼的空氣,試圖平複朝堂上那場激烈辯論所帶來的心潮起伏。


    剛一抬頭,他便看見了楊秉先。這位朝中自詡的清流,他的父親,正靜靜地站在不遠處的廊下,一身官服尚未褪去,臉上掛著複雜的表情。


    楊秉先的外貌與楚淩霄記憶中的形象有所重疊,但又似乎多了幾分滄桑。他的鬢角已染上了斑白,眉宇間透露著深沉與威嚴,而那雙曾經銳利的眼眸,此刻卻顯得有些黯淡。


    “淩霄,你出來了。”楊秉先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走上前來,想要像往常一樣拍拍兒子的肩膀,卻在半空中停住了手。


    楚淩霄看著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父親,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他記得小時候,楊秉先總是忙碌於朝政,很少有時間陪伴他。而母親的死,更是讓他對這位父親產生了難以名狀的隔閡與痛恨。


    “楊大人。”楚淩霄的嘴角勾起一個苦澀的弧度,“您有何指教?”


    楊秉先歎了口氣,神色凝重地說道:“淩霄,為父知道你心中有怨。但朝堂之爭,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麽簡單。你今日在殿上的表現,雖然機智,卻也過於鋒芒畢露。這對你,對我們朝中清流,都不是好事。”


    楚淩霄聞言,眉頭微皺。他明白父親的擔憂,但他也有自己的堅持。“我並非有意卷入朝堂紛爭。隻是,有些事,我不得不做。”


    “不得不做?”楊秉先的眼中閃過一絲痛惜,“淩霄,你可知這朝堂之上,步步都是陷阱。魏忠賢那閹黨,更是心狠手辣,無所不用其極。你若與他們為敵,隻怕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楚淩霄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倔強與不屑:“您以為我會怕他們嗎?魏忠賢那等奸佞小人,我楚淩霄豈會與之同流合汙?”


    “淩霄,你……”楊秉先看著兒子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一陣無奈。他知道,這個兒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抱負。他再也無法像小時候那樣,輕易地左右他的決定。


    兩人就這樣站在廊下,相對無言。秋風輕拂,吹起他們的衣角。


    楊秉先終於打破了沉默,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淩霄,為父並非要阻止你追求自己的理想。隻是,這朝堂之爭,遠比你想象的要複雜和殘酷。你若是真的想要為民除害,為父自然會支持你。但你要記住,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警惕和清醒的頭腦。”說罷便揚袖而去。


    離開皇宮後,楚淩霄心事重重。他知道,今天的朝會隻是黨爭的一個縮影。更大的風暴,還在醞釀之中。


    回到錦衣衛衙門,楚淩霄立刻召集了心腹屬下。


    \"諸位,\"楚淩霄沉聲說道,\"朝中局勢越發複雜。我們錦衣衛雖然不參與黨爭,但也不能置身事外。從現在開始,密切關注各方動向,一有異常立刻報告。\"


    眾人領命而去。楚淩霄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皇宮。他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蕭瑟後許你萬裏晴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恣意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恣意無為並收藏蕭瑟後許你萬裏晴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