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這片富饒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商賈雲集之所。然而,當魏忠賢的征稅令如一道驚雷般傳遍大江南北時,整個江南都沸騰了。


    蘇州城內,一群憤怒的商人聚集在知府衙門前,高呼著減稅的口號。為首的是一位中年商人,名叫陳明遠。他身材魁梧,麵容堅毅,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裏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諸位同仁,\"陳明遠高聲呼喊,聲音洪亮,\"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這苛捐雜稅,無異於掠奪我們祖輩辛苦積累的財富!\"


    周圍的商人們紛紛應和,聲浪此起彼伏。知府衙門內,一位身材瘦小、麵容陰鷙的官員正透過窗縫窺視著外麵的場景。這位官員名叫趙德庸,是魏忠賢的心腹之一。


    趙德庸冷笑一聲,轉身對身後的衙役說道:\"去,把那個帶頭鬧事的給我拿下!\"


    話音剛落,幾名身強力壯的衙役便衝出衙門,直奔陳明遠而去。陳明遠見狀,非但不懼,反而挺起胸膛,大聲喊道:\"來吧!我陳明遠今日就是為民請命,死又何懼!\"


    很快,陳明遠被五花大綁地押到了知府麵前。他衣衫淩亂,臉上滿是血汙,但眼神中依然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趙德庸坐在公堂之上,居高臨下地看著陳明遠,冷冷地說:\"大膽刁民,竟敢聚眾鬧事,阻礙朝廷征稅大計!\"說著,手中的驚堂木拍得啪啪作響。


    陳明遠抬起頭,直視著趙德庸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我們並非刁民,隻是不願看到祖輩們辛苦積累的財富被無端掠奪。若朝廷真有難處,我們願意捐資救國,但絕不是通過這種方式!\"


    趙德庸聞言,臉色鐵青,正欲發作,卻見魏忠賢的幾名親信悄然走進大堂。為首的是一位身材高大、麵容冷峻的中年人,名叫鄭懷遠,是魏忠賢的得力助手。


    鄭懷遠向趙德庸微微點頭,然後轉向陳明遠,聲音低沉而充滿威脅:\"陳老板,你可要想清楚了。這可是朝廷的政令,你這般抗拒,可是要掉腦袋的。\"


    陳明遠冷哼一聲,正欲反駁,卻被鄭懷遠一個手勢製止。鄭懷遠繼續說道:\"不過,魏公公念在你們也是為國出力的份上,願意給你們一個機會。跟我們走一趟吧,有些事情,我們好好談談。\"


    說完,鄭懷遠便示意手下將陳明遠帶走。消息傳開,原本喧囂的商人們頓時噤若寒蟬,紛紛選擇了沉默與妥協。他們知道,在魏忠賢的強權之下,任何反抗都是徒勞的。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事情將就此平息時,魏忠賢卻出人意料地拋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策略——\"共榮稅製\"。


    這天,魏忠賢站在皇宮的禦花園裏,眯著眼睛看著遠處的景色。他身材矮小,麵容陰鷙,但那雙眼睛裏卻閃爍著精明的光芒。他身邊站著的正是鄭懷遠。


    \"懷遠啊,\"魏忠賢緩緩開口,聲音低沉,\"你說,我們該如何讓這些富商心甘情願地掏錢呢?\"


    鄭懷遠沉思片刻,答道:\"公公,依我看,與其一味打壓,不如給他們一些甜頭。讓他們覺得,繳稅不僅僅是義務,更是一種機會。\"


    魏忠賢眼前一亮,露出了一絲笑容:\"好!就這麽辦。我們就叫它''共榮稅製''吧。\"


    就這樣,\"共榮稅製\"的核心理念被迅速製定出來。魏忠賢不再單純地將工商稅視為朝廷對富商的剝削,而是將其重新定義為一種\"國家與商人共同繁榮\"的夥伴關係。


    幾天後,蘇州城內最大的茶樓裏,陳明遠和幾位富商正襟危坐,他們的對麵坐著鄭懷遠和幾名朝廷官員。


    鄭懷遠緩緩開口,聲音溫和卻充滿說服力:\"諸位,魏公公深知諸位的難處,所以特意製定了這個''共榮稅製''。凡是積極響應稅收政策的富商,不僅將享有朝廷提供的特定貿易特權,包括但不限於減免部分其他稅費、優先獲得官方訂單、以及在某些特定行業的獨家經營權等,更將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國家的一些重大經濟項目之中,與朝廷共享利潤與榮耀。\"


    陳明遠聽後,眉頭微皺,問道:\"鄭大人,這聽起來確實很誘人。但我們如何確保這不是一個陷阱呢?\"


    鄭懷遠微笑著回答:\"陳老板果然慧眼如炬。魏公公早就料到諸位會有此疑慮。因此,他特意安排了一係列配套措施,如加強稅務監管與審計,確保稅收的公平透明。同時,那些積極響應稅收政策的富商,將被視為國家的功臣,得到皇帝親自表彰,甚至有機會獲得爵位或官職,從而躋身於貴族之列。\"


    聽到這裏,在座的富商們眼中都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獲得爵位或官職,這對於他們這些商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陳明遠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鄭大人,我們需要時間考慮。\"


    鄭懷遠點點頭,站起身來:\"當然,諸位請便。不過,我還是要提醒諸位,機會難得,可別錯過了。\"


    隨後的日子裏,\"共榮稅製\"在江南地區迅速推廣開來。起初,大多數富商還是持觀望態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這個政策的好處。


    一個月後,蘇州城內最大的絲綢商行裏,陳明遠正在與幾位商界好友商討對策。


    \"諸位,\"陳明遠開口道,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我們似乎別無選擇了。這''共榮稅製''雖然看似給了我們很多好處,但實際上,我們已經被綁在了朝廷的戰車上。\"


    一位年輕的商人插話道:\"陳大哥,但是你不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嗎?我們可以借此機會,真正參與到國家大事中去。\"


    陳明遠苦笑著搖搖頭:\"這位兄弟,你太年輕了。這看似是機會,實則是陷阱。一旦我們接受了這個政策,我們就再也無法擺脫朝廷的控製了。\"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眾人走出商行,隻見街道上擠滿了人,大家都在議論紛紛。原來,朝廷剛剛公布了第一批響應\"共榮稅製\"的富商名單,其中不乏江南商界的知名人士。


    陳明遠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從這一刻起,江南商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選擇接受\"共榮稅製\"的富商,將享受前所未有的權力和地位;而那些選擇抵抗的,則可能麵臨更加嚴厲的打擊。


    回到家中,陳明遠坐在書房裏,久久無法平靜。他的妻子林氏端著一杯熱茶走進來,輕聲問道:\"老爺,你還在為那個''共榮稅製''的事情煩惱嗎?\"


    陳明遠歎了口氣,說道:\"是啊。我總覺得,這個政策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陰謀。但是,如果不接受,我們可能會失去一切。\"


    林氏坐到陳明遠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老爺,無論你做什麽決定,我都會支持你。但是,請你也要為我們的孩子考慮。\"


    陳明遠看著妻子擔憂的眼神,心中一軟。他知道,為了家人,他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第二天一早,陳明遠來到了知府衙門。趙德庸看到他,臉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陳老板,你終於想通了?\"


    陳明遠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是的。我願意接受''共榮稅製''。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趙德庸挑了挑眉:\"哦?什麽條件?\"


    陳明遠直視著趙德庸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我希望能夠參與到朝廷的一些重大決策中去。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能夠真正為國家做些事情。\"


    趙德庸愣了一下,隨即大笑起來:\"好!陳老板果然是有誌之士。我會將你的要求如實轉達給魏公公的。\"


    就這樣,陳明遠成為了\"共榮稅製\"下的第一批參與者。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不僅積極繳納稅款,還主動參與到了一些國家重大項目中。他的行為,也影響了更多的江南富商。


    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麵下,暗流湧動。魏忠賢的這一策略雖然暫時平息了江南的稅收風波,但也埋下了新的隱患。富商們與朝廷之間的這種利益共生關係,究竟能否長久維持?


    在京城的皇宮裏,魏忠賢站在天啟皇帝身邊,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陛下,''共榮稅製''已經在江南地區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僅稅收大幅增加,而且還贏得了不少富商的支持。\"


    天啟皇帝點點頭,但眼中卻閃過一絲疑慮:\"魏卿,這政策雖好,但朕擔心會不會給那些富商太多權力?\"


    魏忠賢微微一笑,說道:\"陛下不必擔心。這些富商雖然獲得了一些特權,但他們的命脈始終掌握在我們手中。隻要我們控製得當,他們就永遠不敢背叛朝廷。\"


    天啟皇帝聽後,臉上的疑慮稍減,但心中卻暗自警惕。他知道,這個\"共榮稅製\"看似解決了當前的問題,但未來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還是未知之數。


    就這樣,\"共榮稅製\"在江南地區全麵鋪開,一場看似雙贏實則暗藏危機的博弈,悄然展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蕭瑟後許你萬裏晴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恣意無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恣意無為並收藏蕭瑟後許你萬裏晴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