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被嚇破膽的童貫
重塑新宋:從攜帶百億物資開始 作者:九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99章被嚇破膽的童貫
說來可悲也可笑。
上次重生,柳塵也掌握著這些技術,花了五年時間,精心手繪上千張軍械圖紙,寫下數千頁後世各類科技稿件,就是為了能夠用來輔佐大宋。
按說有朝廷支持,應該也早就發展出這麽強大的火器,並得到重視了才對。
但事實上偏偏沒有。
究其原因,主要三點。
一,皇帝昏庸,有那個錢,他寧願去買奇花異石,也不願用來充盈武庫。
還總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以“誇誇其談”“好大不實”這種話,嘲笑柳塵上表的武器圖紙。
二,官員克扣,好不容易願意發個三五十萬貫,結果逐層貪汙以後,到柳塵手裏,最多也不過隻剩幾千貫。
即便柳塵後來還幫大宋改革農商,使國庫收入巨量增加也沒用,反正錢就是到不了他手裏。
三,內部拆台,大宋不識貨,自有識貨人。
柳塵繪製的圖紙沒在大宋獲得一席之地,卻讓一向被大宋視作蠻族的金國異常看重,人家花重金策反柳塵不成,隨即暗通朝中幾個奸臣,把圖紙偷了過去。
於是很多時候,柳塵花盡心思熬夜繪製完的圖紙,第二天起來,就發現不翼而飛了。
後來雖然知道拿到家裏保管,可結果他那個雜碎表弟公孫拓又被策反,再次各種被盜。
但即便如此,所製造出來的各種初級單發火器,也依舊叫金國忌憚不已!
可結果,五年辛勞,還是雞飛蛋打。
……
看著離去的童貫,柳塵閉目長歎一聲。
不過在沒有得到郭泰的消息之前,他還是決定先繼續保持高度警戒,做好隨時開戰的準備。
而皇宮這邊。
趙佶卻滿臉陰沉的盯著叫來禦書房的大臣們。
其中為首站立的,正是蔡京與梁師成。
“昨日接到急報,說是自從收複北方燕地,至今已有近一年時間。”
“其中河北、河東、山東三地,由於不停往北方燕地支援錢糧,如今財物已然潰絕,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糧繼續北支。”
“長此以往,我大宋駐紮在北地的幾十萬戍邊大軍,怕是都要餓死在那裏了。”
“你們說說看,該怎麽做才好?”
趙佶皺著眉頭問道。
眾大臣一聽,皆沉默不語。
趙佶見狀,怒從心起,“一群沒用的飯桶!朕養你們何用!”
“陛下息怒。”眾大臣拱手低頭。
“息怒息怒,你們就知道叫朕息怒!若是王黼愛卿還在的話,朕何至於為這點錢糧犯愁!”趙佶怒道。
也難怪,王黼主做應泰局,專向民間挖取錢糧。
雖說每次得來的錢財,隻繳納給朝廷一成,卻也叫朝廷得了不少錢。
不過,他提到王黼之後,一旁的梁師成卻忽然眼睛一轉,說道:“啟稟陛下,說起王大人,微臣忽然記起,一年前為北伐之事,王大人就曾出過奇招,為大軍籌備了足夠的錢糧。”
沒錯,他說的,正是王黼當年用過的辦法,即“措置調夫,計口出錢”。
就是要求北地民間調集一定數量的民夫,充當隨軍徭役,若是不想服徭役,就要拿錢三十貫,來免除徭役。
又叫“免夫錢”。
而且人家講的理由也很正當,反正就是說,值此國難之際,身為大宋子民,你不想被征調做隨軍徭役上陣殺敵,那就該交錢支持一下自家軍隊!
不然的話,那就是眼中無國,當從軍法處置。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不管是哪種徭役,地位幾乎都等同奴隸,一旦被征,幾乎就是九死一生,於是隻能砸鍋賣鐵的湊足錢數,來繳納這筆免夫錢。
“你是指免夫錢?”趙佶眼前一亮,說道。
“正是。”梁師成答道。
“好!很好,朕需要的,正是這個辦法!梁愛卿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趙佶滿意笑道。
但不料這話剛出口,後麵卻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此舉不妥啊,想當初,王大人強行征調免夫錢,已經使得北方民間怨聲載道,若繼續征調,怕是要激起更多的民變啊!”
趙佶一聽,眉頭再次皺起,卻不是在反思,而是對說話那人的反感。
好不容易想到一個來錢的辦法,卻又被人站出來攪和,趙佶能舒坦才怪。
而為首的梁師成,則挑眉說道:“你們這些人,不給陛下分憂就算了,還蠢笨如豬,既然北方已經征調過了,那這次換南方不就好了?要知道,我大宋南方,正是最為富庶之地,征調這點錢糧,算得了什麽?”
後麵那人一聽,又道:“上次借調,已經致使朝廷結怨北方,如果南方再來一次,那豈不是要結怨於整個大宋!此乃亡國之策!陛下萬不能應允啊!”
“混賬!”趙佶一拍龍案,“你怎敢在朕麵前胡言亂語,口出亡國之詞!來人,扒了他的官袍,給朕轟出去!”
侍衛走入,不理會那人嚎哭哀諫,徑直把那人拉了下去。
“梁愛卿,你能為朕分憂,朕心甚慰,從今日起,應泰局便由你打理,錢糧一事,皆由你辦。”趙佶最後決定道。
“陛下放心,微臣必定不叫陛下失望。”梁師成激動喊道。
也難怪,畢竟誰都知道,應泰局才是真正撈錢的地方!
而這邊正事剛說完,禦書房外就又走來一人。
那人正是童貫。
直到此刻,他的臉色都還有些發白。
而當看到童貫以後,趙佶也不由立馬喜上眉梢,以為童貫已經將事情辦妥,於是趕忙驅散了眾大臣,唯獨留下了童貫一人。
“事情辦的如何了?”
人剛走完,趙佶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回稟陛下,那柳家莊……”
童貫本想直言回答,可轉念一想,最後還是沒有那個勇氣。
畢竟他還指著這汴梁城繼續風光下去呢,要是真的跟柳塵撕破臉,就算你皇帝真是真龍轉世,那也隻有死路一條。
而趙佶是他唯一的靠山,如果他死了,就算宋朝不倒,接下來的繼位之人,也未必能容得下他。
想及此,童貫趕忙說道:“陛下,此事怕是辦不妥了。”
“為何?”趙佶怒聲問道。
“隻因這兩日民間輿情非但沒有壓下,反而還愈演愈烈了,其中甚至不乏京城內的一些官員士大夫,若長此以往,怕是京城都要生亂啊。”
童貫急忙說道。
“竟如此嚴重嗎?”趙佶頹然坐下。
“是啊,我看此事不如暫時擱置,等以後風頭過了,再找那廝不遲。”童貫趕緊說道。
“若是連愛卿都沒辦法,那看來也真的隻能如此了,隻恨那粗野匹夫,接下來要霸占我的師師一陣了!”
趙佶咬牙切齒,心有不甘的說道。
“……”童貫沒有說話,心裏卻著實鬆了口氣。
……
柳家莊。
柳塵很快得到消息,說是皇帝已經暫時作罷。
得到這個消息以後,柳塵內心不喜不悲,隻能說這童貫能爬到這麽高的權位,也確實是個有腦子的人。
隻不過沒用在正道上就是了。
……
說來可悲也可笑。
上次重生,柳塵也掌握著這些技術,花了五年時間,精心手繪上千張軍械圖紙,寫下數千頁後世各類科技稿件,就是為了能夠用來輔佐大宋。
按說有朝廷支持,應該也早就發展出這麽強大的火器,並得到重視了才對。
但事實上偏偏沒有。
究其原因,主要三點。
一,皇帝昏庸,有那個錢,他寧願去買奇花異石,也不願用來充盈武庫。
還總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以“誇誇其談”“好大不實”這種話,嘲笑柳塵上表的武器圖紙。
二,官員克扣,好不容易願意發個三五十萬貫,結果逐層貪汙以後,到柳塵手裏,最多也不過隻剩幾千貫。
即便柳塵後來還幫大宋改革農商,使國庫收入巨量增加也沒用,反正錢就是到不了他手裏。
三,內部拆台,大宋不識貨,自有識貨人。
柳塵繪製的圖紙沒在大宋獲得一席之地,卻讓一向被大宋視作蠻族的金國異常看重,人家花重金策反柳塵不成,隨即暗通朝中幾個奸臣,把圖紙偷了過去。
於是很多時候,柳塵花盡心思熬夜繪製完的圖紙,第二天起來,就發現不翼而飛了。
後來雖然知道拿到家裏保管,可結果他那個雜碎表弟公孫拓又被策反,再次各種被盜。
但即便如此,所製造出來的各種初級單發火器,也依舊叫金國忌憚不已!
可結果,五年辛勞,還是雞飛蛋打。
……
看著離去的童貫,柳塵閉目長歎一聲。
不過在沒有得到郭泰的消息之前,他還是決定先繼續保持高度警戒,做好隨時開戰的準備。
而皇宮這邊。
趙佶卻滿臉陰沉的盯著叫來禦書房的大臣們。
其中為首站立的,正是蔡京與梁師成。
“昨日接到急報,說是自從收複北方燕地,至今已有近一年時間。”
“其中河北、河東、山東三地,由於不停往北方燕地支援錢糧,如今財物已然潰絕,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糧繼續北支。”
“長此以往,我大宋駐紮在北地的幾十萬戍邊大軍,怕是都要餓死在那裏了。”
“你們說說看,該怎麽做才好?”
趙佶皺著眉頭問道。
眾大臣一聽,皆沉默不語。
趙佶見狀,怒從心起,“一群沒用的飯桶!朕養你們何用!”
“陛下息怒。”眾大臣拱手低頭。
“息怒息怒,你們就知道叫朕息怒!若是王黼愛卿還在的話,朕何至於為這點錢糧犯愁!”趙佶怒道。
也難怪,王黼主做應泰局,專向民間挖取錢糧。
雖說每次得來的錢財,隻繳納給朝廷一成,卻也叫朝廷得了不少錢。
不過,他提到王黼之後,一旁的梁師成卻忽然眼睛一轉,說道:“啟稟陛下,說起王大人,微臣忽然記起,一年前為北伐之事,王大人就曾出過奇招,為大軍籌備了足夠的錢糧。”
沒錯,他說的,正是王黼當年用過的辦法,即“措置調夫,計口出錢”。
就是要求北地民間調集一定數量的民夫,充當隨軍徭役,若是不想服徭役,就要拿錢三十貫,來免除徭役。
又叫“免夫錢”。
而且人家講的理由也很正當,反正就是說,值此國難之際,身為大宋子民,你不想被征調做隨軍徭役上陣殺敵,那就該交錢支持一下自家軍隊!
不然的話,那就是眼中無國,當從軍法處置。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不管是哪種徭役,地位幾乎都等同奴隸,一旦被征,幾乎就是九死一生,於是隻能砸鍋賣鐵的湊足錢數,來繳納這筆免夫錢。
“你是指免夫錢?”趙佶眼前一亮,說道。
“正是。”梁師成答道。
“好!很好,朕需要的,正是這個辦法!梁愛卿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趙佶滿意笑道。
但不料這話剛出口,後麵卻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此舉不妥啊,想當初,王大人強行征調免夫錢,已經使得北方民間怨聲載道,若繼續征調,怕是要激起更多的民變啊!”
趙佶一聽,眉頭再次皺起,卻不是在反思,而是對說話那人的反感。
好不容易想到一個來錢的辦法,卻又被人站出來攪和,趙佶能舒坦才怪。
而為首的梁師成,則挑眉說道:“你們這些人,不給陛下分憂就算了,還蠢笨如豬,既然北方已經征調過了,那這次換南方不就好了?要知道,我大宋南方,正是最為富庶之地,征調這點錢糧,算得了什麽?”
後麵那人一聽,又道:“上次借調,已經致使朝廷結怨北方,如果南方再來一次,那豈不是要結怨於整個大宋!此乃亡國之策!陛下萬不能應允啊!”
“混賬!”趙佶一拍龍案,“你怎敢在朕麵前胡言亂語,口出亡國之詞!來人,扒了他的官袍,給朕轟出去!”
侍衛走入,不理會那人嚎哭哀諫,徑直把那人拉了下去。
“梁愛卿,你能為朕分憂,朕心甚慰,從今日起,應泰局便由你打理,錢糧一事,皆由你辦。”趙佶最後決定道。
“陛下放心,微臣必定不叫陛下失望。”梁師成激動喊道。
也難怪,畢竟誰都知道,應泰局才是真正撈錢的地方!
而這邊正事剛說完,禦書房外就又走來一人。
那人正是童貫。
直到此刻,他的臉色都還有些發白。
而當看到童貫以後,趙佶也不由立馬喜上眉梢,以為童貫已經將事情辦妥,於是趕忙驅散了眾大臣,唯獨留下了童貫一人。
“事情辦的如何了?”
人剛走完,趙佶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回稟陛下,那柳家莊……”
童貫本想直言回答,可轉念一想,最後還是沒有那個勇氣。
畢竟他還指著這汴梁城繼續風光下去呢,要是真的跟柳塵撕破臉,就算你皇帝真是真龍轉世,那也隻有死路一條。
而趙佶是他唯一的靠山,如果他死了,就算宋朝不倒,接下來的繼位之人,也未必能容得下他。
想及此,童貫趕忙說道:“陛下,此事怕是辦不妥了。”
“為何?”趙佶怒聲問道。
“隻因這兩日民間輿情非但沒有壓下,反而還愈演愈烈了,其中甚至不乏京城內的一些官員士大夫,若長此以往,怕是京城都要生亂啊。”
童貫急忙說道。
“竟如此嚴重嗎?”趙佶頹然坐下。
“是啊,我看此事不如暫時擱置,等以後風頭過了,再找那廝不遲。”童貫趕緊說道。
“若是連愛卿都沒辦法,那看來也真的隻能如此了,隻恨那粗野匹夫,接下來要霸占我的師師一陣了!”
趙佶咬牙切齒,心有不甘的說道。
“……”童貫沒有說話,心裏卻著實鬆了口氣。
……
柳家莊。
柳塵很快得到消息,說是皇帝已經暫時作罷。
得到這個消息以後,柳塵內心不喜不悲,隻能說這童貫能爬到這麽高的權位,也確實是個有腦子的人。
隻不過沒用在正道上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