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著眼於全局
重塑新宋:從攜帶百億物資開始 作者:九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1章著眼於全局
聽了禮部尚書的話,女皇並未言語。
顯然知道他所指的是什麽意思。
倒是柳塵,有些疑惑的看向禮部尚書,並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禮部尚書拱手見禮,言道:“王爺有所不知,在這些所涉之人當中,還有一人,也參與了謀劃,其所仰仗之人,正是魚大人。”
柳塵聽完都笑了,“她一個五品官,能有什麽可仰仗的?”
“這……”禮部尚書猶豫了片刻,接著就朝女皇那邊瞄了一眼。
但從這個眼神當中,柳塵也很快明白過來,魚幼卿雖然官職不高,但她如今卻是女皇的寵臣。
有女皇在她身後站著,試問誰敢不給幾分薄麵?
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她也絕非涉事之人,因為如果她也涉及其中,那麽也不會連夜跑來告禦狀了。
帶著疑惑,柳塵繼續追問道:“仰仗她的人是誰?”
“此人乃是前朝官吏楚雲空。”禮部尚書答道,“也是魚大人的未婚夫。”
柳塵聽完不禁皺了皺眉,“這楚雲空如今不是應該在南宋為官嗎?”
禮部尚書答道:“不,他已經從南宋北歸,此人進入何家以後,便以魚大人的未婚夫自居,也因此而受主犯何進的賞識。”
“微臣已經查過,此人過去的確曾與魚大人私定過終身。”
柳塵聞言思索片刻,卻反問道:“你可知為何幼卿遇刺之後,陛下反而要追查科考舞弊之事?”
禮部尚書答道:“臣聽聞,科考舞弊之事,是被魚大人揭發,故而那何進便派人行刺了魚大人。”
柳塵繼續問道:“那倘若她真的與此事有涉,她為何還要主動揭發?”
“……”禮部尚書一時無話可說。
柳塵見他不說話了,於是補充道:“楚雲空此人,堂堂七尺男兒,卻利用幼卿的過往癡情,編造是非,陷幼卿於不義之地。”
“此非大丈夫所為,更非君子所為!其行可鄙,其心可誅!”
女皇聽後,也點頭說道:“嗯,一個是事實親屬,一個是編造親屬,兩者本質就有不同。”
“況且楚雲空此人的名字,也在幼卿的名單之上,故而朕也以為,此事已無需再議,幼卿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傳旨,魚幼卿官升正四品,到國子監接任祭酒一職,並賞黃金百兩,鈔千貫,絹百匹。”
“其餘涉本案者,主謀何進、楚雲空,大逆不道,枉負天恩,均處腰斬之刑,並夷三族。”
“所涉官員及作弊貢生,處斬刑,其族永世不得入仕。”
“何有仁雖無涉案,但有管教不嚴之嫌,本該奪其官爵永不錄用。”
“但念其過往忠心耿耿,並有功與朝廷,特赦其罷官三月,罰俸一年,回家麵壁反省之後,再領禦史台。”
文武大臣恭敬答道:“陛下聖明。”
眼見案件審完,這時李綱卻出列奏道:“陛下,前朝二帝及宗室子嗣,自歸新宋以後,一直暫留於燕雲之地,雖無不妥,卻也非長久之計,還望陛下早做定奪。”
女皇聞言,並不急著表態,反而平靜的掃了大臣們一眼,“眾愛卿有什麽想法?”
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站出來多說什麽。
有些事兒,大家心照不宣,自然也沒什麽好談的。
況且如今的新宋,國富民強,軍力空前,百姓也無比擁戴女皇陛下。
同時女皇的手上,還掌握著一支強到沒朋友的直隸軍。
但這都還不算什麽,最重要的是,女皇的背後,還站著一個可以逆天的男人!
有他支持,試問還有誰能撼動女皇地位?
憑一句得位不正,女子不應幹政,就逼迫女皇還政與前朝二帝?
別天真了,有的大臣雖然迂腐,但不是腦子進水。
甚至就連提出此事的李綱,其實也非常不願開口。
但問題是,徽欽二帝如今就正被北伐統帥孫翊“看護”著,而李綱做為樞密院使,統管軍事,那這事兒自然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提了出來。
女皇掃視過後,見無人敢應,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微笑說道:“此事朕已經有了打算,正在準備迎接前朝二帝的皇家儀仗,三個月後,朕自會派人去迎。”
“陛下聖明。”鬆了口氣的大臣們趕忙迎合道。
“陛下,還有一事,那金人野蠻驅趕前朝二帝至邊關,對我新宋皇族毫無敬意,且充滿藐視之心!臣以為,我們應當讓金人為此付出代價!”
護國將軍王稟這時候忽然說道。
此話一出。
還不等女皇再問,大臣們就紛紛“對對對”的點頭!
仿佛恨不得女皇下一刻就立馬下旨,討伐金國!
新宋人對金人的仇恨,那是骨子裏的,也是不可調和的。
如今對方給了這麽好一個理由,要是不用,那就太對不起他們了!
女皇見眾人的意見如此一致,於是便點頭說道:“嗯,王將軍說的很對,也是時候該敲打一下金國了,傳旨,即刻起,征用火車向北方運送物資燃油。”
“待準備妥當,便正式向金國宣戰。”
“陛下聖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齊聲高喊道。
然而下一秒,女皇卻又說道:“不過有一點,第一場仗,隻準敗,不準勝。”
此言一出,讓原本還滿臉激動的大臣們,頓時一頭霧水的看向女皇。
“陛下,這……”
“照旨辦事即可。”女皇打斷道。
大臣們急了,但又不敢忤逆女皇,隻能紛紛將目光轉向柳塵,期望這個唯一能左右女皇旨意的王爺,可以站出來說點什麽。
但不料,沒等柳塵開口,女皇卻率先潑了他們一頭冷水,“你們不必看著並肩王,因為這也是他的意思,是他和朕商量之後做出的決定。”
大臣們更加不解了。
並肩王是怎麽了?有失水準啊!
然而沒等他們繼續發問,女皇就宣布了散朝,並隻留柳塵一人前往禦書房。
看著離去的女皇以及柳塵,李綱等幾位重臣先是怔愣片刻,緊接著就仿佛想到什麽似的大笑了起來。
“李大人,你們笑什麽啊?還不趕快想辦法一起勸諫陛下。”王稟愕然說道。
“不,此事非但不能阻止,反而還要支持。”李綱擺手答道。
“啊?李大人你瘋了嗎?”王稟詫異道。
李綱卻笑道:“你會這麽想,隻能說你格局小了,須知陛下與王爺如今所著眼之事,早已並非區區金國一隅之地,而是全局。”
“全局?”王稟先是愣了片刻,緊接著就仿佛明白了似的喊道:“你是說南……”
“噓!”不等王稟把話說完,李綱就連忙叫他噤聲,並嚴肅的提醒道,“有些話,不可亂講,否則很可能會陷陛下於不義之地。”
“是是是,我知錯了,我不該胡亂揣測聖意。”王稟聽後,也趕忙閉嘴不再談論。
……
聽了禮部尚書的話,女皇並未言語。
顯然知道他所指的是什麽意思。
倒是柳塵,有些疑惑的看向禮部尚書,並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禮部尚書拱手見禮,言道:“王爺有所不知,在這些所涉之人當中,還有一人,也參與了謀劃,其所仰仗之人,正是魚大人。”
柳塵聽完都笑了,“她一個五品官,能有什麽可仰仗的?”
“這……”禮部尚書猶豫了片刻,接著就朝女皇那邊瞄了一眼。
但從這個眼神當中,柳塵也很快明白過來,魚幼卿雖然官職不高,但她如今卻是女皇的寵臣。
有女皇在她身後站著,試問誰敢不給幾分薄麵?
但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她也絕非涉事之人,因為如果她也涉及其中,那麽也不會連夜跑來告禦狀了。
帶著疑惑,柳塵繼續追問道:“仰仗她的人是誰?”
“此人乃是前朝官吏楚雲空。”禮部尚書答道,“也是魚大人的未婚夫。”
柳塵聽完不禁皺了皺眉,“這楚雲空如今不是應該在南宋為官嗎?”
禮部尚書答道:“不,他已經從南宋北歸,此人進入何家以後,便以魚大人的未婚夫自居,也因此而受主犯何進的賞識。”
“微臣已經查過,此人過去的確曾與魚大人私定過終身。”
柳塵聞言思索片刻,卻反問道:“你可知為何幼卿遇刺之後,陛下反而要追查科考舞弊之事?”
禮部尚書答道:“臣聽聞,科考舞弊之事,是被魚大人揭發,故而那何進便派人行刺了魚大人。”
柳塵繼續問道:“那倘若她真的與此事有涉,她為何還要主動揭發?”
“……”禮部尚書一時無話可說。
柳塵見他不說話了,於是補充道:“楚雲空此人,堂堂七尺男兒,卻利用幼卿的過往癡情,編造是非,陷幼卿於不義之地。”
“此非大丈夫所為,更非君子所為!其行可鄙,其心可誅!”
女皇聽後,也點頭說道:“嗯,一個是事實親屬,一個是編造親屬,兩者本質就有不同。”
“況且楚雲空此人的名字,也在幼卿的名單之上,故而朕也以為,此事已無需再議,幼卿不僅無罪,反而有功。”
“傳旨,魚幼卿官升正四品,到國子監接任祭酒一職,並賞黃金百兩,鈔千貫,絹百匹。”
“其餘涉本案者,主謀何進、楚雲空,大逆不道,枉負天恩,均處腰斬之刑,並夷三族。”
“所涉官員及作弊貢生,處斬刑,其族永世不得入仕。”
“何有仁雖無涉案,但有管教不嚴之嫌,本該奪其官爵永不錄用。”
“但念其過往忠心耿耿,並有功與朝廷,特赦其罷官三月,罰俸一年,回家麵壁反省之後,再領禦史台。”
文武大臣恭敬答道:“陛下聖明。”
眼見案件審完,這時李綱卻出列奏道:“陛下,前朝二帝及宗室子嗣,自歸新宋以後,一直暫留於燕雲之地,雖無不妥,卻也非長久之計,還望陛下早做定奪。”
女皇聞言,並不急著表態,反而平靜的掃了大臣們一眼,“眾愛卿有什麽想法?”
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站出來多說什麽。
有些事兒,大家心照不宣,自然也沒什麽好談的。
況且如今的新宋,國富民強,軍力空前,百姓也無比擁戴女皇陛下。
同時女皇的手上,還掌握著一支強到沒朋友的直隸軍。
但這都還不算什麽,最重要的是,女皇的背後,還站著一個可以逆天的男人!
有他支持,試問還有誰能撼動女皇地位?
憑一句得位不正,女子不應幹政,就逼迫女皇還政與前朝二帝?
別天真了,有的大臣雖然迂腐,但不是腦子進水。
甚至就連提出此事的李綱,其實也非常不願開口。
但問題是,徽欽二帝如今就正被北伐統帥孫翊“看護”著,而李綱做為樞密院使,統管軍事,那這事兒自然就落到了他的頭上。
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提了出來。
女皇掃視過後,見無人敢應,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微笑說道:“此事朕已經有了打算,正在準備迎接前朝二帝的皇家儀仗,三個月後,朕自會派人去迎。”
“陛下聖明。”鬆了口氣的大臣們趕忙迎合道。
“陛下,還有一事,那金人野蠻驅趕前朝二帝至邊關,對我新宋皇族毫無敬意,且充滿藐視之心!臣以為,我們應當讓金人為此付出代價!”
護國將軍王稟這時候忽然說道。
此話一出。
還不等女皇再問,大臣們就紛紛“對對對”的點頭!
仿佛恨不得女皇下一刻就立馬下旨,討伐金國!
新宋人對金人的仇恨,那是骨子裏的,也是不可調和的。
如今對方給了這麽好一個理由,要是不用,那就太對不起他們了!
女皇見眾人的意見如此一致,於是便點頭說道:“嗯,王將軍說的很對,也是時候該敲打一下金國了,傳旨,即刻起,征用火車向北方運送物資燃油。”
“待準備妥當,便正式向金國宣戰。”
“陛下聖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齊聲高喊道。
然而下一秒,女皇卻又說道:“不過有一點,第一場仗,隻準敗,不準勝。”
此言一出,讓原本還滿臉激動的大臣們,頓時一頭霧水的看向女皇。
“陛下,這……”
“照旨辦事即可。”女皇打斷道。
大臣們急了,但又不敢忤逆女皇,隻能紛紛將目光轉向柳塵,期望這個唯一能左右女皇旨意的王爺,可以站出來說點什麽。
但不料,沒等柳塵開口,女皇卻率先潑了他們一頭冷水,“你們不必看著並肩王,因為這也是他的意思,是他和朕商量之後做出的決定。”
大臣們更加不解了。
並肩王是怎麽了?有失水準啊!
然而沒等他們繼續發問,女皇就宣布了散朝,並隻留柳塵一人前往禦書房。
看著離去的女皇以及柳塵,李綱等幾位重臣先是怔愣片刻,緊接著就仿佛想到什麽似的大笑了起來。
“李大人,你們笑什麽啊?還不趕快想辦法一起勸諫陛下。”王稟愕然說道。
“不,此事非但不能阻止,反而還要支持。”李綱擺手答道。
“啊?李大人你瘋了嗎?”王稟詫異道。
李綱卻笑道:“你會這麽想,隻能說你格局小了,須知陛下與王爺如今所著眼之事,早已並非區區金國一隅之地,而是全局。”
“全局?”王稟先是愣了片刻,緊接著就仿佛明白了似的喊道:“你是說南……”
“噓!”不等王稟把話說完,李綱就連忙叫他噤聲,並嚴肅的提醒道,“有些話,不可亂講,否則很可能會陷陛下於不義之地。”
“是是是,我知錯了,我不該胡亂揣測聖意。”王稟聽後,也趕忙閉嘴不再談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