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學府建成
重塑新宋:從攜帶百億物資開始 作者:九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37章學府建成
因為猜測是夜襲,所以白天無事可做的柳塵,就幹脆帶著嬌奴一起上街散心去了。
而不得不說的是,江南也確實是一塊人傑地靈的寶地。
雖然歸入新宋才兩年時間,之前一直處於軍閥割據的戰亂當中,但也依舊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再次重建輝煌。
其繁華程度,已經僅次於新宋的國都汴梁!
不過這也難怪,因為在古代,南北方本就各有優勢,比如說打仗,北方確實能夠吊打南方,但要說經濟方麵,南方就反過來吊打北方了。
這也跟地理環境有關,北方常年遭受外族入侵,人們不得不拿起武器保護家園,於是尚武之風盛行。
反觀南方,因為有北方的老大哥在前線頂著殘暴的外族,所以南方自古以來就比較穩定,而安逸的環境,自然造就很多善於經營的文人。
於是一個大循環就出現了,北方用武力保護南方,南方用資金支持北方,雙方相輔相成,才造就了華夏數千年的輝煌。
“聽說了嗎?再過兩天,江南學府就要開始招收首屆學子了!”
酒樓裏,眾人推杯換盞間,不由聊起了最近的實時大事。
“可不是嗎?聽說光是新生就招了近兩萬人,學子們也不用再專研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而是分了很多係別。”
“唉,要是當初晚生個十來年就好了,說不定努努力也能去學府進修一回。”
“是啊,聽說以後從學府出來的優等生,還能繼續到山河學府進修。”
“誰說不是,而且聽說如果在山河學府夠拔尖的話,還能進入祖庭學府,成為王爺門生,那才是真正的前途無量,光宗耀祖啊!”
眾人又是羨慕又是感慨的議論著。
當然這同樣也引起了柳塵和嬌奴的注意。
對於這件事,柳塵還是打從心眼裏高興的。
然而就在眾人正說著的時候,旁邊卻有一個惡狠狠的聲音說道:“學問再高又如何?品行不端的話,要是有一天真的成了王爺門生,能夠呼風喚雨了,豈不是反而要變成更大的禍害!”
眾人聽後,不禁紛紛扭頭看去。
隻見一名胡子拉碴,眼冒血絲的中年男子,正醉醺醺的灌著烈酒!
看得出來,他應該是遭遇了什麽變故。
而周圍的食客們,顯然是知道些什麽,所以就算他說了這麽“掃興”的話,也沒人去責怪他,反而都是一副同情的樣子不停歎著氣。
出於好奇,柳塵叫來了穿梭在酒桌附近的店小二,然後好奇問道:“那位仁兄是怎麽了?為何如此的憤世嫉俗?”
“哦,大官人說的是劉家老哥啊,他可不是憤世嫉俗,實在是有冤難伸啊。”店小二也不無感慨的說道。
“哦?此話怎講?”柳塵充滿疑惑的問道。
店小二解釋道:“這劉家老哥原也是出了名的老實人,有個賢惠的媳婦,還有個嬌乖的女兒。”
“平常夫婦倆靠篾筐織布做點散工為生,女兒則在本地大戶家裏做丫鬟補貼家用,原本倒也過的安樂。”
“不料想前段時間,他女兒卻因一場變故,於家中懸頸自盡,媳婦也一病不起,最後撒手人寰,獨留他一人苟活於世,也是可憐的很啊。”
聽到這裏,嬌奴忍不住問道:“什麽樣的變故,竟使他家破人亡?”
店小二卻不答反問道:“兩位可聽過泰州知州李大人?”
“沒聽過,我們是中原來的,對這邊不太熟。”柳塵搖頭答道。
“難道這事兒還跟官府有關?”嬌奴則繼續問道。
“正是跟那泰州的李大人有關,聽說劉家老哥的女兒,原先就在李大人府上做工。”
“前不久,劉姑娘突然衣衫不整的跑出李府,說是李家少爺強暴了她,還把她給囚禁了,她是好不容易才逃出來的。”
“後來甚至還把此事告到了州刑事院。”
“可沒想到的是,李家少爺過堂的時候,卻堅稱是對方貪圖富貴,主動勾引了他,而且又有一眾家仆丫鬟作證,最後也隻能以誣告結案。”
“外人聽說此事以後,就紛紛指責劉姑娘不檢點,傷風敗俗,劉姑娘為了自證清白,一氣之下,留下封喊冤的遺書,便選擇了懸頸自盡。”
“也正因如此,大家才紛紛開始猜測,這其中可能真的有冤。”
聽完敘述,柳塵不禁又問道:“我方才聽那老哥似乎十分看不慣學府招生這件事,不知他的事跟學府招生又有什麽關係?”
“大官人有所不知,那李家的公子,正是江南學府本屆的頭名!”店小二答道。
柳塵一聽,不禁疑惑道:“這不對吧,我聽說有劣跡未能澄清者,或尚有案底未罰結者,是不能進入學府的,他為何進得去?”
“問題是已經結案了啊。”店小二答道:“州通判說,此案之前已經被判為誣告,至於後麵懸頸自盡的事,屬於是自殺,那就不關別人的事了。”
“所以也沒辦法重定此案,人家當然也就能順利入學了。”
柳塵一聽,當即皺眉說道:“荒唐!劉姑娘自殺也是因此案而起,有因果互通的關係,州通判依律本就該重啟此案,為何不予重定?”
“難道是因為州通判與那李知州,有什麽私下的交易不成?”嬌奴有些懷疑的問道。
店小二擺手說道:“這事兒還真沒有,因為聽說這兩位大人,一直都不怎麽對付,之所以州通判堅持不重定此案,聽說是牽扯到政績問題。”
“各級官吏每三年會被評判一次政績,通判亦是如此,若是任職期間出現了錯案,隻要有一樁,那就要延期三年,才能再次評判是否能夠晉升。”
“而州通判最近正好到了每三年一次的評判,若是重啟此案,就表示之前判錯了,這可是影響仕途的事啊!”
聽完對方的話,柳塵沉默了片刻,接著順手拿出一張紙鈔打賞給店小二,便帶著嬌奴起身朝醉漢走了過去。
“這位老哥,方便拚個桌嗎?”柳塵走到近前,問道。
“這酒樓又不是我家的,你願坐就坐吧。”劉老哥一邊繼續飲酒,一邊眼也不抬的說道。
“方才聽到他人談論老哥的遭遇,在下深表同情,有心想助一臂之力,但又不知老哥是否能拿出有用的證據,故而前來相詢。”
柳塵坐下之後,便徑直說道。
“有又如何,沒有又如何?你能左右州通判的判決嗎?”劉老哥滿眼頹喪的說道。
柳塵想了想,然後就指著嬌奴,說道:“我左右不了,但我身邊這位卻能,要知道這位可是當今王爺的愛妃,陸娘娘。”
……
因為猜測是夜襲,所以白天無事可做的柳塵,就幹脆帶著嬌奴一起上街散心去了。
而不得不說的是,江南也確實是一塊人傑地靈的寶地。
雖然歸入新宋才兩年時間,之前一直處於軍閥割據的戰亂當中,但也依舊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再次重建輝煌。
其繁華程度,已經僅次於新宋的國都汴梁!
不過這也難怪,因為在古代,南北方本就各有優勢,比如說打仗,北方確實能夠吊打南方,但要說經濟方麵,南方就反過來吊打北方了。
這也跟地理環境有關,北方常年遭受外族入侵,人們不得不拿起武器保護家園,於是尚武之風盛行。
反觀南方,因為有北方的老大哥在前線頂著殘暴的外族,所以南方自古以來就比較穩定,而安逸的環境,自然造就很多善於經營的文人。
於是一個大循環就出現了,北方用武力保護南方,南方用資金支持北方,雙方相輔相成,才造就了華夏數千年的輝煌。
“聽說了嗎?再過兩天,江南學府就要開始招收首屆學子了!”
酒樓裏,眾人推杯換盞間,不由聊起了最近的實時大事。
“可不是嗎?聽說光是新生就招了近兩萬人,學子們也不用再專研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而是分了很多係別。”
“唉,要是當初晚生個十來年就好了,說不定努努力也能去學府進修一回。”
“是啊,聽說以後從學府出來的優等生,還能繼續到山河學府進修。”
“誰說不是,而且聽說如果在山河學府夠拔尖的話,還能進入祖庭學府,成為王爺門生,那才是真正的前途無量,光宗耀祖啊!”
眾人又是羨慕又是感慨的議論著。
當然這同樣也引起了柳塵和嬌奴的注意。
對於這件事,柳塵還是打從心眼裏高興的。
然而就在眾人正說著的時候,旁邊卻有一個惡狠狠的聲音說道:“學問再高又如何?品行不端的話,要是有一天真的成了王爺門生,能夠呼風喚雨了,豈不是反而要變成更大的禍害!”
眾人聽後,不禁紛紛扭頭看去。
隻見一名胡子拉碴,眼冒血絲的中年男子,正醉醺醺的灌著烈酒!
看得出來,他應該是遭遇了什麽變故。
而周圍的食客們,顯然是知道些什麽,所以就算他說了這麽“掃興”的話,也沒人去責怪他,反而都是一副同情的樣子不停歎著氣。
出於好奇,柳塵叫來了穿梭在酒桌附近的店小二,然後好奇問道:“那位仁兄是怎麽了?為何如此的憤世嫉俗?”
“哦,大官人說的是劉家老哥啊,他可不是憤世嫉俗,實在是有冤難伸啊。”店小二也不無感慨的說道。
“哦?此話怎講?”柳塵充滿疑惑的問道。
店小二解釋道:“這劉家老哥原也是出了名的老實人,有個賢惠的媳婦,還有個嬌乖的女兒。”
“平常夫婦倆靠篾筐織布做點散工為生,女兒則在本地大戶家裏做丫鬟補貼家用,原本倒也過的安樂。”
“不料想前段時間,他女兒卻因一場變故,於家中懸頸自盡,媳婦也一病不起,最後撒手人寰,獨留他一人苟活於世,也是可憐的很啊。”
聽到這裏,嬌奴忍不住問道:“什麽樣的變故,竟使他家破人亡?”
店小二卻不答反問道:“兩位可聽過泰州知州李大人?”
“沒聽過,我們是中原來的,對這邊不太熟。”柳塵搖頭答道。
“難道這事兒還跟官府有關?”嬌奴則繼續問道。
“正是跟那泰州的李大人有關,聽說劉家老哥的女兒,原先就在李大人府上做工。”
“前不久,劉姑娘突然衣衫不整的跑出李府,說是李家少爺強暴了她,還把她給囚禁了,她是好不容易才逃出來的。”
“後來甚至還把此事告到了州刑事院。”
“可沒想到的是,李家少爺過堂的時候,卻堅稱是對方貪圖富貴,主動勾引了他,而且又有一眾家仆丫鬟作證,最後也隻能以誣告結案。”
“外人聽說此事以後,就紛紛指責劉姑娘不檢點,傷風敗俗,劉姑娘為了自證清白,一氣之下,留下封喊冤的遺書,便選擇了懸頸自盡。”
“也正因如此,大家才紛紛開始猜測,這其中可能真的有冤。”
聽完敘述,柳塵不禁又問道:“我方才聽那老哥似乎十分看不慣學府招生這件事,不知他的事跟學府招生又有什麽關係?”
“大官人有所不知,那李家的公子,正是江南學府本屆的頭名!”店小二答道。
柳塵一聽,不禁疑惑道:“這不對吧,我聽說有劣跡未能澄清者,或尚有案底未罰結者,是不能進入學府的,他為何進得去?”
“問題是已經結案了啊。”店小二答道:“州通判說,此案之前已經被判為誣告,至於後麵懸頸自盡的事,屬於是自殺,那就不關別人的事了。”
“所以也沒辦法重定此案,人家當然也就能順利入學了。”
柳塵一聽,當即皺眉說道:“荒唐!劉姑娘自殺也是因此案而起,有因果互通的關係,州通判依律本就該重啟此案,為何不予重定?”
“難道是因為州通判與那李知州,有什麽私下的交易不成?”嬌奴有些懷疑的問道。
店小二擺手說道:“這事兒還真沒有,因為聽說這兩位大人,一直都不怎麽對付,之所以州通判堅持不重定此案,聽說是牽扯到政績問題。”
“各級官吏每三年會被評判一次政績,通判亦是如此,若是任職期間出現了錯案,隻要有一樁,那就要延期三年,才能再次評判是否能夠晉升。”
“而州通判最近正好到了每三年一次的評判,若是重啟此案,就表示之前判錯了,這可是影響仕途的事啊!”
聽完對方的話,柳塵沉默了片刻,接著順手拿出一張紙鈔打賞給店小二,便帶著嬌奴起身朝醉漢走了過去。
“這位老哥,方便拚個桌嗎?”柳塵走到近前,問道。
“這酒樓又不是我家的,你願坐就坐吧。”劉老哥一邊繼續飲酒,一邊眼也不抬的說道。
“方才聽到他人談論老哥的遭遇,在下深表同情,有心想助一臂之力,但又不知老哥是否能拿出有用的證據,故而前來相詢。”
柳塵坐下之後,便徑直說道。
“有又如何,沒有又如何?你能左右州通判的判決嗎?”劉老哥滿眼頹喪的說道。
柳塵想了想,然後就指著嬌奴,說道:“我左右不了,但我身邊這位卻能,要知道這位可是當今王爺的愛妃,陸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