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三件大事
重塑新宋:從攜帶百億物資開始 作者:九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27章三件大事
三件大事,其中第一件是關於南加府和華府兩地降民的問題。
第二件,是域外有人自稱前宋遺孤,以趙氏先祖之名,起兵造反。
第三件,也是讓柳塵最沒想到的一件事,就在兩個月前,北方統帥張孝純被策反,帶兵投了趙氏遺孤。
前兩個消息,柳塵聽到以後還能保持淡定,可當聽到最後一個的時候,也是當場愣在原地,久久未能反應過來。
甚至都以為是自己聽錯了,但經過再三確認之後,也不得不接受現實,丫鬟不會說謊,也沒必要說謊。
“我聽說,兩府存在一批降民尚未處決,究竟怎麽回事?”
恢複訓練結束以後,柳塵便第一時間找到了女皇。
女皇聽後,無奈答道:“兩個月前,半年免戰期剛一結束,嶽雲便打算起兵征討兩府。”
“不料兩府子民未等動武,便主動捉了兩府新帝及其家眷,然後不帶兵器出兩地而降。”
“原本照你的旨意,是該把這些貪得無厭的叛徒盡誅才對。”
“但嶽雲畢竟是初出茅廬的將領,麵對平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就暫時羈押了那些降民,打算請旨之後再做決斷。”
柳塵聽後,長歎一聲,“唉,終是當不了我的白起。”
嶽雲這麽一弄,難題算是給到了朝廷,自古以來,降卒尚且優待,何況降民?
若當初一戰定勝負,滅也就滅了,但如今既然羈押了,再要殺降民,那就真成殘暴之君了。
“這麽一鬧,現在那些文臣們,也開始上疏請求赦免降民,你看你書案上那厚厚的一摞,全是求情的奏章。”女皇很是無奈的說道。
柳塵看了眼桌上的奏章,苦笑道:“也不奇怪,畢竟前朝治國一百多年,盲目的儒雅寬赦之風,也不是這十年八年就能熄滅的。”
“如今鬧成這樣,殺,是肯定殺不成了。”
“雖說,亂世當用重典,但新宋建立之前,人們就苦戰爭久矣,如今天下大定,該殺的殺完了,該滅的製度也滅了。”
“確實需要一個仁德之君,來安定民心。”
“不過卻不應該是咱們兩個。”
說到這裏,柳塵起筆寫了一道詔書,讓丫鬟送到了女兒天嬌那邊。
傳完詔書,柳塵隨即說道:“自古以來,初代之君,因為要平定天下,所以幾乎都是殺伐果決,鐵血無情之人。”
“而到次代君主之時,基本天下大定,做為守成之君,則通常應為仁德之君,所以武帝之後,通常為文帝,也正是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不然的話,若次代君主同樣以武治國的話,那就必然會成為另一個二世而亡的大秦及大隋。”
“所以,就把這仁德之名,給到咱們的女兒好了。”
說到這裏,又朝丫鬟吩咐道:“通知百官,明日大朝,汴梁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到場,有假不準。”
“是。”丫鬟應道。
……
次日清晨。
朝堂之上。
女皇親臨大殿,同時上朝的,還有一身滾龍袍,頭戴雕龍束發紫金冠的柳塵。
而朝堂官員,亦是無一人敢告假。
百官三呼萬歲之後,分兩列站定。
“今日所議之事,主要有四,其一,降民之事,其二,張孝純之事,其三,趙氏遺孤之事,其四,封賞嶽雲之事。”
女皇威嚴萬端的輕啟檀口,緩緩說道。
言罷,有宮女敲鍾,高呼:“議!降民之事!”
朝臣一聽,紛紛麵麵相覷。
之前敢上奏本,那是因為柳王爺不在,如今柳王爺回來了,他們又沒人敢第一個出頭了。
直到過了良久,有幾名大臣實在憋不住了,於是側行一步,就打算遞上奏章。
不料柳塵卻先一步開口道:“本王就一個字,斬,誰同意,誰反對?”
原本都踏出去半步的大臣們,一聽這話,立馬就把懸在半空的腳收了回去。
緊接著,就聽百官異口同聲的拱手拜道:“臣等附議。”
女皇聽後,素手微抬,就準備降下旨意。
不料就在這時,身著儲君服飾的柳天嬌忽然提著裙擺來到朝堂,“母皇陛下,兒臣反對。”
“哦?”女皇陛下裝作意外的樣子看向自己女兒。
“兩府叛亂,首惡應是新帝二族,至於旗下子民,多是受其蠱惑,罪不至死,況且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必多殺無辜?”
柳天嬌跪地說道。
聽完這些話,大臣們瞬間迷茫了,同時感佩公主的仁德,以及自己不敢力諫的慚愧。
隻有柳塵,眼裏閃過一抹滿意。
沒錯,寶貝女兒,盡情的踩著爹的肩膀,就這樣成為萬民敬仰,亙古爍今的千古一帝吧!
“混賬!”滿意過後,柳塵立刻皺眉訓斥道:“你這是在教訓本王嗎!”
“兒臣不敢。”天嬌叩首說道:“兒臣隻是就事論事罷了。”
柳塵聽後,又立馬教訓了幾句,天嬌也都次次據理力爭。
大臣們見狀,不由一陣心驚肉跳。
暗道公主殿下真是大膽,再這樣下去,怕是要被王爺當場廢儲了!
“你,你敢如此忤逆本王,就不怕本王廢了你嗎!”柳塵瞪著眼喝斥道。
此言一出,百官頓時亂作一團。
“王爺息怒,公主殿下一時糊塗,並非有意冒犯,還請王爺饒恕公主殿下!”
“王爺息怒啊!”
“懇請王爺息怒!”
再稍微的騷亂過後,百官紛紛跪地請求道。
一直在殿上沉默不語的女皇陛下,見狀也用眼神暗示柳塵差不多得了。
柳塵見狀,裝作惱火的樣子瞪著百官,“你們……你們!哼!既然這樣,本王就不管了,隨便你們吧!”
“父王英明。”天嬌趕忙拜道。
百官也紛紛附和:“王爺英明,公主殿下仁懷天下,乃是社稷之福,萬民之福。”
女皇見此事敲定,隨即說道:“傳朕旨意,此次兩府歸降,首惡淩遲十族。”
“其餘,享官製俸祿者,腰斬六族,兵丁衙役者,斬一族,降民判監三年,徭役一年。”
“陛下聖明燭照!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高呼道。
同時在內心裏也對小小年紀的天嬌,產生出更多的信服。
一旁的宮女在得到女皇授意之後,於是再次敲鍾,“降民已斷,議!張孝純之事!”
此言一出,百官當即義憤填膺,剛開議,就有官員請旨盡誅張府九族!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百官正憤慨之時,一名宮女卻匆匆趕來,並朝女皇遞上一封秘奏。
女皇拆開蠟封看了看,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疑惑,接著淡然說道:“張孝純之事,暫緩,下一議。”
百官不明所以,卻聽宮女高呼道:“議!趙氏遺孤!”
……
三件大事,其中第一件是關於南加府和華府兩地降民的問題。
第二件,是域外有人自稱前宋遺孤,以趙氏先祖之名,起兵造反。
第三件,也是讓柳塵最沒想到的一件事,就在兩個月前,北方統帥張孝純被策反,帶兵投了趙氏遺孤。
前兩個消息,柳塵聽到以後還能保持淡定,可當聽到最後一個的時候,也是當場愣在原地,久久未能反應過來。
甚至都以為是自己聽錯了,但經過再三確認之後,也不得不接受現實,丫鬟不會說謊,也沒必要說謊。
“我聽說,兩府存在一批降民尚未處決,究竟怎麽回事?”
恢複訓練結束以後,柳塵便第一時間找到了女皇。
女皇聽後,無奈答道:“兩個月前,半年免戰期剛一結束,嶽雲便打算起兵征討兩府。”
“不料兩府子民未等動武,便主動捉了兩府新帝及其家眷,然後不帶兵器出兩地而降。”
“原本照你的旨意,是該把這些貪得無厭的叛徒盡誅才對。”
“但嶽雲畢竟是初出茅廬的將領,麵對平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就暫時羈押了那些降民,打算請旨之後再做決斷。”
柳塵聽後,長歎一聲,“唉,終是當不了我的白起。”
嶽雲這麽一弄,難題算是給到了朝廷,自古以來,降卒尚且優待,何況降民?
若當初一戰定勝負,滅也就滅了,但如今既然羈押了,再要殺降民,那就真成殘暴之君了。
“這麽一鬧,現在那些文臣們,也開始上疏請求赦免降民,你看你書案上那厚厚的一摞,全是求情的奏章。”女皇很是無奈的說道。
柳塵看了眼桌上的奏章,苦笑道:“也不奇怪,畢竟前朝治國一百多年,盲目的儒雅寬赦之風,也不是這十年八年就能熄滅的。”
“如今鬧成這樣,殺,是肯定殺不成了。”
“雖說,亂世當用重典,但新宋建立之前,人們就苦戰爭久矣,如今天下大定,該殺的殺完了,該滅的製度也滅了。”
“確實需要一個仁德之君,來安定民心。”
“不過卻不應該是咱們兩個。”
說到這裏,柳塵起筆寫了一道詔書,讓丫鬟送到了女兒天嬌那邊。
傳完詔書,柳塵隨即說道:“自古以來,初代之君,因為要平定天下,所以幾乎都是殺伐果決,鐵血無情之人。”
“而到次代君主之時,基本天下大定,做為守成之君,則通常應為仁德之君,所以武帝之後,通常為文帝,也正是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不然的話,若次代君主同樣以武治國的話,那就必然會成為另一個二世而亡的大秦及大隋。”
“所以,就把這仁德之名,給到咱們的女兒好了。”
說到這裏,又朝丫鬟吩咐道:“通知百官,明日大朝,汴梁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到場,有假不準。”
“是。”丫鬟應道。
……
次日清晨。
朝堂之上。
女皇親臨大殿,同時上朝的,還有一身滾龍袍,頭戴雕龍束發紫金冠的柳塵。
而朝堂官員,亦是無一人敢告假。
百官三呼萬歲之後,分兩列站定。
“今日所議之事,主要有四,其一,降民之事,其二,張孝純之事,其三,趙氏遺孤之事,其四,封賞嶽雲之事。”
女皇威嚴萬端的輕啟檀口,緩緩說道。
言罷,有宮女敲鍾,高呼:“議!降民之事!”
朝臣一聽,紛紛麵麵相覷。
之前敢上奏本,那是因為柳王爺不在,如今柳王爺回來了,他們又沒人敢第一個出頭了。
直到過了良久,有幾名大臣實在憋不住了,於是側行一步,就打算遞上奏章。
不料柳塵卻先一步開口道:“本王就一個字,斬,誰同意,誰反對?”
原本都踏出去半步的大臣們,一聽這話,立馬就把懸在半空的腳收了回去。
緊接著,就聽百官異口同聲的拱手拜道:“臣等附議。”
女皇聽後,素手微抬,就準備降下旨意。
不料就在這時,身著儲君服飾的柳天嬌忽然提著裙擺來到朝堂,“母皇陛下,兒臣反對。”
“哦?”女皇陛下裝作意外的樣子看向自己女兒。
“兩府叛亂,首惡應是新帝二族,至於旗下子民,多是受其蠱惑,罪不至死,況且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必多殺無辜?”
柳天嬌跪地說道。
聽完這些話,大臣們瞬間迷茫了,同時感佩公主的仁德,以及自己不敢力諫的慚愧。
隻有柳塵,眼裏閃過一抹滿意。
沒錯,寶貝女兒,盡情的踩著爹的肩膀,就這樣成為萬民敬仰,亙古爍今的千古一帝吧!
“混賬!”滿意過後,柳塵立刻皺眉訓斥道:“你這是在教訓本王嗎!”
“兒臣不敢。”天嬌叩首說道:“兒臣隻是就事論事罷了。”
柳塵聽後,又立馬教訓了幾句,天嬌也都次次據理力爭。
大臣們見狀,不由一陣心驚肉跳。
暗道公主殿下真是大膽,再這樣下去,怕是要被王爺當場廢儲了!
“你,你敢如此忤逆本王,就不怕本王廢了你嗎!”柳塵瞪著眼喝斥道。
此言一出,百官頓時亂作一團。
“王爺息怒,公主殿下一時糊塗,並非有意冒犯,還請王爺饒恕公主殿下!”
“王爺息怒啊!”
“懇請王爺息怒!”
再稍微的騷亂過後,百官紛紛跪地請求道。
一直在殿上沉默不語的女皇陛下,見狀也用眼神暗示柳塵差不多得了。
柳塵見狀,裝作惱火的樣子瞪著百官,“你們……你們!哼!既然這樣,本王就不管了,隨便你們吧!”
“父王英明。”天嬌趕忙拜道。
百官也紛紛附和:“王爺英明,公主殿下仁懷天下,乃是社稷之福,萬民之福。”
女皇見此事敲定,隨即說道:“傳朕旨意,此次兩府歸降,首惡淩遲十族。”
“其餘,享官製俸祿者,腰斬六族,兵丁衙役者,斬一族,降民判監三年,徭役一年。”
“陛下聖明燭照!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高呼道。
同時在內心裏也對小小年紀的天嬌,產生出更多的信服。
一旁的宮女在得到女皇授意之後,於是再次敲鍾,“降民已斷,議!張孝純之事!”
此言一出,百官當即義憤填膺,剛開議,就有官員請旨盡誅張府九族!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百官正憤慨之時,一名宮女卻匆匆趕來,並朝女皇遞上一封秘奏。
女皇拆開蠟封看了看,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疑惑,接著淡然說道:“張孝純之事,暫緩,下一議。”
百官不明所以,卻聽宮女高呼道:“議!趙氏遺孤!”
……